第323章 扶弱锄强
日月重照2025-10-13 17:152,748

  狄青道:“并非过誉之辞。想你那大哥在军中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转到成都府任通判一职去了,虽说听闻政绩还算不错。可似他这等无恒心之人难成大器。至于你三哥,本帅识人用人之能还是有的,与你相比,他终究差了一些。”

  曹炬嘻嘻笑道:“经略使在末将面前如此评价令婿,恐怕有些不妥吧。”

  “多嘴!”狄青瞪了他一眼,“你三哥之事就因大敌当前本帅才无心计较,待回到京城再慢慢与令尊算帐。”

  曹炬马上转口道:“经略使方才所说末将稍后便转告萧雨鑫,不过此事仅我大宋说了他心中定仍有顾虑,还需辽军那边认可。”

  “那是自然,本帅已派人去见萧天佑,不消数日大辽国那边便会有人来此。”狄青想了想道,“你亦可转告萧雨鑫,西塞尔柱已派使臣与辽军接触,塞尔柱帝国若再犹豫不决,日后定会后悔莫及。”

  曹炬笑道:“东西塞尔柱原本是一家,彼此间都有对方的奸细,塞尔柱帝国想必已知此事,否则萧雨鑫亦不会那般心急。不过末将觉得西塞尔柱势强,我大宋与大辽国联军助他不过是锦上添花,反而难以掌控局势,与之相比,扶弱锄强才是正道,应迟早让西塞尔柱安心才是。”

  “不错,不然本帅敷衍那萧雨鑫作甚,这等人本帅见了就来气。”狄青忽又想起一事,道,“炬儿,你先前去了回纥诸部,此事怎么后来便没了消息?”

  曹炬心中一凛,脸上却是一红:“启禀经略使,回纥如今以大漠各部为主,大大小小共有近百个部落,各部落各怀心机,虽有畏兀族等部愿依附我大宋,但吉尔族等部对我汉人怨恨甚深,欲投靠塞尔柱,末将无能,几次调解都未见其效。不过西塞尔柱一至,回纥已乱了分寸,各部族长只愿袖手旁观,不愿参与其中。”

  狄青点点头道:“如今西宁情势复杂,回纥能不参与进来你已功不可没。”

  “多谢经略使。”

  狄青沉默了一会儿,忽道:“炬儿,本帅问你一事。你可要如实回答。”

  “经略使请讲。”

  “此战结束后,你可仍愿从军?”狄青看着曹炬,缓缓说道,“若有意留在军中,本帅定为你劝说令尊同意此事。”

  曹炬犹豫了下,道:“多谢经略使好意。家父之命末将不敢有违。”

  狄青心中失望:“既是如此,本帅也就不多事了。”

  帐内一时悄无声息。曹炬见气氛凝滞,没话找话,将调武梢懿与尤致到帅帐任职的事禀了狄青。

  “尤致?”狄青显然对这名字更上心,“莫非是那杂胡儿的军师?”

  曹炬故作讶异:“经略使也知晓此人?”

  狄青道:“本帅早闻其名,确是栋梁之材,只可惜身负重罪,空有报国之心却无门可入,只得在杂胡儿中混日子。当然,他那点罪名,于你而言不过是举手可解的小事。听说你对杂胡儿还有招揽的念头?”

  “末将确有过这想法,可后来才知此事绝非易事。”曹炬道,“杂胡儿对我大宋戒备极深,小恩小惠根本打动不了他们。何况若不能让他们真心归顺我大宋,即便一时招揽过来,也没什么用处。”

  狄青道:“杂胡儿在西宁与塞外游走,对回纥各部的情况很是熟悉,这正是我大宋急需的。西宁大营这些年最大的毛病就是墨守成规,对塞外的情况知之甚少,这次塞尔柱来袭,事先竟毫无察觉,险些酿成大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像杂胡儿这类马贼,只要他们安分些,就算不能招揽,也不必与他们为敌,日后或许还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炬儿,你回京后把这事跟令尊说清楚,让他跟刑部商议一下,别再每年都发追捕杂胡儿的令函了。”

  “经略使说得极是,末将回京后一定照办。”

  两人又聊了些当前的战事,曹炬始终有些心不在焉,最后还是问道:“经略使,西塞尔柱一来,西宁的局势看似混乱,其实对我大宋和大辽国倒是有利。不出意外的话,这仗打完,西宁还是宋辽两国对峙的局面,到时候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狄青有些奇怪地看了曹炬一眼,道:“大战之后自然要休养生息,只要我西宁大军严加防备,萧天佑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宋辽终究是世仇,两国早晚要打一仗。”

  狄青笑道:“那是你父亲该考虑的事。他把钱粮储备足了,说要打,那就打。本帅自从当了兵部尚书,原以为这辈子再也没机会领兵了,如今看来,机会还不少。能和萧天佑这等人物在战场上一决高下,就算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辈子也值了。”

  曹炬暗地里摇了摇头,随口说了几句奉承的话,便告辞了。

  走出帅帐,曹炬望着天上的明月,忍不住连连苦笑。说句不好听的,这狄青真是个战争狂人。只可惜自己资历太浅,不然真想好好反驳他一番,让他明白战争从来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是政治的延续,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打那种对国家没好处的仗。还说什么马革裹尸此生无憾,简直是胡扯!他狄青要是死在战场上,得有多少将士跟着陪葬?要是为了对付一个辽国,大宋就拼得精锐尽失,那还有力气去征讨大理国和西夏国吗?大理国人口众多,又多山多瘴气,民风强悍,战斗力可不弱。西夏国虽说最弱小,国土还比不上大宋南线的蜀中三州,但它地处后世的青海、甘肃一带,是当今西域最富庶的地方。有它做后盾,大宋以前打西夏国的时候,西夏国从来不用担心钱粮的问题,还能用千里沙漠拖垮宋军的后勤。

  曹炬一路摇着头,回到了自己的帐中。

  春梅和鸳鸯还没歇息,见曹炬回来了,连忙迎了上来。曹炬心情不好,见状斥责道:“我不是早就跟你们说过,要是过了三更我还没回来,你们就自己去睡,不用等我。都听到哪儿去了?耳朵长着是只用来招风的吗?”

  春梅心里惴惴不安,这还是将军头一次这么严厉地训斥她们,不由得偷偷看了鸳鸯一眼。她知道表妹的性子,生怕她会出言顶撞,没想到鸳鸯却低着头,比她还恭顺,只是嘴角好像隐隐带着点笑意。

  曹炬对着这两个像木桩子似的人训了几句,也没词了,火气自然也就消了,道:“算了,进帐里再说吧。”

  曹炬走进内帐,想了想,在案几上翻了翻,拿起一封信函递给春梅。春梅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犹犹豫豫地不敢接。曹炬笑道:“是关于你们俩的,看看吧。”

  春梅和鸳鸯就着烛光一看,原来是一份吏部的公文。鸳鸯隐隐猜到了些什么,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还没看到一半,只觉得惊喜、悲伤、忧愁各种滋味一起涌上来,眼泪不由得掉了下来。

  “鸳鸯,你父亲在任知府时没犯什么大错,那些罪名都是假的,吏部已经发文为你父亲恢复名誉了。不过原吏部尚书苟建德已经死了,顾及朝廷的脸面,这事没法再深究下去,只能这样了。”

  春梅拉了拉鸳鸯的衣袖,两人走到曹炬面前,伏在地上哭着说:“多谢将军。”

  曹炬把她们扶起来,道:“你们俩的罪名也已经洗清了,现在是自由身了。过几天朝廷也会有封赏下来,你们以后衣食肯定不愁。”曹炬本来想等封赏下来再跟她们说这事的,可一想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去塞尔柱大营了,再加上刚才平白无故地迁怒了她们,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就索性告诉了她们。

  鸳鸯看着曹炬,嘴唇动了动,好像有话要说。曹炬心里一激灵,连忙道:“你们俩退下吧。对了,春梅,让帐外的亲兵把马罡叫来。”

  没过多久,马罡就来到了帐中。曹炬把一封信交给她,轻声道:“你收拾一下行装,带几个亲信,以回杂胡儿为借口,尽快赶到畏兀部,把这封信交给轩姑娘,让她按信里说的去做,绝不能出什么差错。”

继续阅读:第324章 意料之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