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意料之外
日月重照2025-10-13 17:154,699

  第二天的和谈,狄青和萧雨鑫开始看似争执不休,其实都已暗存退让之心,两个时辰过后,大宋与塞尔柱帝国联盟条款大致已定了下来,与曹炬先前所想相差无几。但涉及到辽军之事狄青也不便擅自定夺,只能与萧雨鑫约定三日后待大辽使臣到后三方再行详谈。

  西宁大营的帅帐之内,烛火摇曳,映得狄青与萧雨鑫的面容忽明忽暗。萧雨鑫见盟约框架已定,心中大石落地,再无意久留,起身向狄青拱手:“狄经略,既已谈妥大概,某便告辞,回营复命。还请贵国遣一使者同往,面见我苏丹哈梅嘞比。”

  话音未落,帐侧转出一人,朗声道:“末将愿往!”正是曹炬。狄青眉头微蹙,暗道此去塞尔柱大营,吉凶难料,但营中诸将,论机变智谋,确无出曹炬之右者,沉吟片刻,颔首应允:“如此,便有劳曹将军了。”

  曹炬回至帐中,着手点选随行之人。除四名亲卫外,只挑了林征途与九黎派门主程不凡,连带麾下五十余精锐,再不多带。他原想叫上翟隆,转念一想,那小子行事乖张,难保不会在塞尔柱人面前闹出笑话,有辱大宋体面,遂作罢。

  至于胡建安,曹炬已将其安置在狄青身侧。先前那夜,曹炬率人悄入帅帐,连高尽忠都险些遭擒,此事过后,高尽忠对狄青的安危愈发上心,便让曹炬调胡建安护持左右,又将精锐营调至帅帐四周,层层布防,以防不测。

  曹炬帐中,春梅与鸳鸯正为其收拾行装。春梅拿起一件绛紫色锦袍,蹙眉道:“鸳鸯,你又拿错了,将军素爱那件白色锦袍,怎地取了这件?”

  鸳鸯喏喏应着,又取来两件衣物,春梅见了,不由叹气:“我的好妹妹,这是贴身内衣,要的是外穿的锦袍!罢了,还是我自己来吧。”说罢,亲自拣出衣物,叠得整整齐齐,纳入包袱。鸳鸯立在一旁,眼神发怔,似有心事。

  春梅瞥了她一眼,幽幽道:“鸳鸯,你的心思,姐姐岂会不知?只是莫要痴心妄想了。”

  鸳鸯身子一颤,慌忙道:“姐姐说什么?我……我并无他念。”

  春梅轻叹:“将军为你我洗清罪名,已是天高地厚之恩。待战事平息,我便回原籍,隐姓埋名了此残生。你随我同去,可好?”

  “回去?”鸳鸯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姐姐忘了那些族人的嘴脸?父亲在时,他们百般逢迎;我家落难,便将房屋田产分光,还将姐姐一家捆了送官!如今只剩你我两个弱女子,回去岂不是任人宰割?”

  春梅道:“官家已下赦免之令,有皇命护身,他们未必敢怎样。”

  “皇命?”鸳鸯冷笑,“世人皆知,罪臣家眷,男子为奴,女子为婢,何况你我在这军营已待了两年,谁会信我二人清白?回去不过是被族中长老随意发落,嫁作他人妾室……这般下场,我绝不甘心!”

  春梅问道:“那你想如何?”

  鸳鸯目光一凛,一字一顿道:“姐姐忘了王老五、马琅、陈铁板之流?便是这些公差,毁了我二人清白,逼死父亲……我孟鸳鸯对天起誓,定要让这些畜生血债血偿!幸得遇上曹将军,若能得他相助,报此大仇,我愿终生为奴,侍奉左右!”

  春梅闻言,默然半晌,俯身抱起整理好的包袱:“将军即将起程,你我快些出去吧,莫要误了时辰。”

  曹炬对帐中二女的对话一无所知,拜别狄青后,便带着一行人出发。杨文广送至营门,正欲道别,曹炬忽道:“杨将军,借一步说话。”

  二人走到僻静处,曹炬低声道:“杨将军,昨晚我已向狄帅禀明,求他赦免杂胡儿,狄帅已然默许。”

  杨文广大喜,拱手道:“杨某代阿拉布塔谢过曹将军!”

  “些许小事,何足挂齿。”曹炬话锋一转,“只是大战在即,若能让杂胡儿立些军功,日后回朝,也好有个交待。”

  杨文广面露难色:“不瞒曹将军,阿拉布塔对我大宋心存芥蒂,恐难说服。况且,便是他愿从命,有李云盘副都统在,也难编入军中。”

  曹炬笑道:“杨将军误会了,我之意,是让杂胡儿在战后截杀逃窜之敌。以他的能耐,对付那些残兵败将,绰绰有余。”

  杨文广这才释然,暗道曹炬心思缜密,这般安排,既让杂胡儿有立功之机,又不违军规,点头道:“杨某明白了,定不负所托。”

  曹炬脸上微红,迟疑道:“还有一事相求,能否请杨将军给阿拉布塔写封信?我麾下三千禁军,若此战寸功未立,回朝难免被人耻笑。日后若我向狄帅请命出战,与杂胡儿遇上,还望他能稍作退让。”

  杨文广道:“这有何难,曹将军放心便是。”

  曹炬拱手:“多谢杨将军。时辰不早,我这便出发了。”

  杨文广亦拱手:“此去塞尔柱大营,还望曹将军多加小心。就此别过。”

  曹炬离去当日,辽军使者萧沃里便到了西宁大营。狄青与高尽忠皆是一惊,己方信使昨日才出发,此人怎地来得如此之快?

  萧沃里大步走入帅帐,向狄青躬身行礼:“大辽骁骑将军萧沃里,参见狄经略、高都统。”

  狄青微微颔首:“萧将军免礼。”

  “谢经略。”萧沃里直起身,目光扫过帐中。

  高尽忠在旁笑道:“萧将军,你家大王近来安好?”

  萧沃里道:“劳高都统挂怀,我家大王听闻狄经略时隔十余年重返西宁,特命沃里前来道贺。”

  狄青道:“萧大王太客气了。”

  萧沃里略一迟疑,又道:“我家大王还让沃里转告狄经略,后日午时,他将亲至西宁大营,与大宋和塞尔柱帝国共商战事。”

  “什么?”

  高尽忠听得这话,心头便是一震,那句“此话当真?”已涌到舌尖,猛省此举失仪,才硬生生憋了回去,转头望向狄青。只见狄青眉头紧锁,显见此事也大出他意料之外。

  萧沃里先前虽极力劝止萧天佑不必亲赴西宁大营,此刻见狄、高二人闻信后面露讶异,心中不免生出几分自得,朗声道:“耶律大将军念及萧大王安危,特命沃里先来西宁大营,料理相关事宜。”

  “萧大王肯屈尊亲至我西宁大营,实乃我营之幸。”狄青缓缓开口,“萧将军一路劳顿,先去歇息片刻。稍后,便由高都统与将军商议详情。”

  萧沃里去后,高尽忠苦笑着对狄青道:“看来萧天佑这是向经略下了战书啊。”

  狄青叹了口气:“可我却不得不接。如今大宋与大辽虽合力对外,便是辽军只派个偏将过来,我营也须保他周全。可萧天佑竟敢亲身前来……唉,这一局,我已先输他半子。”

  高尽忠低声道:“经略,营中几位主将对萧天佑或许还有几分敬意,可底下军士,哪个不视契丹人为寇仇,对萧天佑更是恨之入骨。若我等将他奉若上宾,让将士们看在眼里,难免挫了士气。”

  狄青微微点头。大宋与大辽本是世仇,将领在军士面前说些契丹人的不是,原是常情,不然军士临阵时若对敌人心存怜悯,那这仗也不必打了,不如在阵前先摆酒叙旧。

  “萧天佑这一手,着实厉害。”狄青感叹,心中竟也有几分佩服,“他算准了我西宁大营不会对他怎样,便将自身安危托于我。他若有丝毫差池,我大宋便颜面扫地;若我等小心翼翼伺候,直至恭送他离去,日后两军对垒,我大宋将士的士气便先弱了几分……嘿,这老狐狸。”

  狄青负手在帐中踱了十几个来回,忽然道:“传令杨文广,命他率部在大营正门外三里处,搭两百顶帐篷,此事须在一日内办妥。”

  高尽忠不解:“经略,为何要在营外搭帐篷?”

  狄青哼了一声:“萧天佑想借这机会在我军面前立威,我偏不如他意,就不让他踏入西宁大营半步。三日后的三方合议,便改在此地。尽忠,你稍后告知萧沃里,届时由我西宁大营与他所率亲兵共同负责四周警戒。”

  “这倒是个好法子。”高尽忠仍有犹豫,“只是这般一来,恐怕有损经略威名。”

  狄青笑道:“不妨事。尽忠,你派人通报各营,就说萧天佑是受我之邀,前来与塞尔柱帝国共商战事。同时命各营加紧操练,严防意外。只要我军将士不起疑心,契丹人那边,我这点虚名即便受些损伤,又有何妨?若因此让萧天佑从此小瞧了我,我反倒求之不得呢,呵呵。”

  高尽忠大感意外,忍不住道:“经略的行事……这个,较当年真是大不相同了。”

  狄青一时默然,良久才苦笑道:“你以为我还是当年那火爆性子?在京中当了那么多年官,再烈的性子也磨平了。何况整日与曹佾、丁谓相处,耳濡目染,从他们身上倒也学了些勾心斗角的本事。不过这一套,有时确实管用。萧天佑既不怀好意,我又何必以诚相待。”

  高尽忠听了,也笑道:“经略所言极是。”

  狄青沉默片刻,又道:“尽忠,你任西宁大营都统制已近十年,此战过后,我准备奏请官家调你回京,你可愿意?”

  西宁大营都统制若不是直接致仕,调入朝中,定是出任兵部尚书,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过例外。高尽忠听狄青这么说,忍不住问:“末将若调回朝中,那经略……”

  狄青自嘲道:“朝廷三公之一的三司使一职空缺已久,先前几位尚书谁也不愿接手,如今看来,我倒是大有希望。”

  高尽忠自然知道,朝廷三公之中,三司使看似位高,实则有职无权,当即断然道:“若真如此,末将定上书朝廷,宁可在西宁致仕,也不回朝。”

  狄青摇头:“西宁大营乃大宋重中之重,因此历代都统制任期极少有超过十年的。即便我不提,那三大家族对这都统制一职也早已垂涎,此战过后,他们定然会设法调你回京。”

  “那末将便就此致仕还乡。”高尽忠道,“只是这大营都统制一职,末将定要举荐文广,大营上下,唯有他最胜任。”

  “胡闹!你怎能为我自毁前程?”狄青喝道,“何况北线大营都统制丁越与剑南节度使毕志超,都有资历升任兵部尚书。如今皇权势弱,是大宋开国以来之最,若这兵部尚书再落入丁、毕两家之手,我日后还有何面目去见仁宗先帝!”

  狄青又放缓语气:“我狄青别的本事没有,领兵打仗,自信不输于人。曹佾既然立志收复燕云、一统天下,少不了还要倚仗我。而丁谓对曹佾虽日益戒备,却也盼着大宋能一统天下,因此我即便当了这三司使,也不至于有名无实。何况你若能任兵部尚书,你我二人合力,虽说仍比不过三大家族,却也能有一拼之力。”

  “经略说的是,末将听您的。”高尽忠想了想,觉得有理,便不再辩驳。

  西宁的严寒悄然而逝,不知不觉间,原本枯黄一片的草原已缀上稀疏绿意。

  “启禀经略,大辽兵马大元帅萧天佑率两千亲兵已到西宁大营十里之外。”

  “知道了,你退下吧。”狄青点了点头,对身后高尽忠等人道:“走,我等一同前去迎接萧天佑。”

  西宁大营众将领齐声领命。他们都清楚,这次宋辽两军最高将领会面意义非凡,若能谈妥,随之而来的便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大战。因此除副都统制留在前线主持军务,李云盘、毕从舟等人都已回营。

  行了约莫三四里,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两千余人的队伍在大道上奔驰而来,不多时便到近前。见宋军在此等候,对方似有些意外,只听一人高声下令,这两千余人瞬间停下,只是左侧队形有些散乱,还不时传来几声呵斥。

  “这就是萧天佑的亲兵?”向犷洋忍不住讥笑道,“什么玩意儿,连我骠骑营都比不上,更别说背嵬军了。”

  毕从舟望着远处,忽然道:“咦,不对。辽军乱就乱在左翼一百多骑,而且他们的服饰与其他人大不相同……怎么,竟是塞尔柱人?”

  向犷洋也看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真是奇怪……”

  曹岯从毕从舟身后探出半个脑袋,向辽军队列望去,见其中果然夹杂着近百名灰衣人,衣着打扮与旁人迥异,不由赞道:“舅舅眼力果然厉害……”

  毕从舟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曹将军,此等场合,请以军职相称。”

  曹岯这马屁拍到了马脚上,讪讪应了声“是”。毕从舟对他私自离京一直心存不满,加上曹佾也写信请他严加管束曹岯,因此毕从舟时常敲打他。曹岯有苦难言,只好收敛性子,装出一副乖顺模样,与在南线大营时的飞扬跋扈判若两人。

  杨文广忍住笑:“二位久在阵前,有所不知。其实辽军与西塞尔柱之间一直有使节往来,不过萧天佑只是虚与委蛇,且早已书信告知经略。”

  毕从舟想了想,恍然道:“难怪西塞尔柱三面临敌,却一直按兵不动,我先前百思不解,原来是这个缘故。想必他们也和东塞尔柱一样,想与我宋辽联军结盟?”

  “正是。”杨文广道,“据杨某所知,这次萧天佑带西塞尔柱使臣同来,便是以与我西宁大营正式结盟为借口。”

  毕从舟摇了摇头:“这老狐狸。”

  向犷洋仍有些不明白:“不是说东塞尔柱那个叫萧雨鑫的也要来吗?双方一旦见面,该如何是好?”

  “经略与萧天佑早已达成共识,若要结盟,定然是与东塞尔柱结盟。至于西塞尔柱……”杨文广向辽军队列中看了一眼,道,“二位难道不觉得,这百余人用来祭旗,岂不是正好?”

  毕从舟与向犷洋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嘿嘿一笑。

继续阅读:第325章 背景复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