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阵前求和
日月重照2025-10-13 17:153,314

  东塞尔柱点燃的并非只是火把,更多的却是弓箭手弦上的箭矢。萧雨鑫看着杨文广,神态颇为急切,杨文广微微一笑,喝道:“投石车,射!”

  帐后数十名号角手闻声而动,急促连音破空而起,如惊雷滚过西宁草原。两千架投石车齐齐发威,机簧崩鸣之声震得人耳膜生疼。那厢正指挥西塞尔柱列阵的大将卡玛尔,骤闻此声不由心头一跳,借营外火光抬眼望去,只见漫天黑压压的球状物如乌云压顶般飞来,忙猛夹马腹向后急退。可阵前那些普通士兵却躲闪不及,球状物落地碎裂之际,惊叫声、呼痛声混作一团,直教人头皮发麻。

  卡玛尔刚松了口气,鼻间忽钻入一股呛人异味,阵前已传来怒骂:“这是甚鬼东西!湿淋淋黏糊糊,还这般臭不可闻!”

  卡玛尔脑中灵光乍现,脸色骤变,厉声狂呼:“那是火油!快退!都给我退!”

  只可惜为时已晚。萧雨鑫手中令旗落下,数万枝燃着火焰的箭矢离弦而出,如流星坠地般划破夜空,拖着橙红尾焰直奔西塞尔柱阵中。大宋投石车所掷,原是瓦罐封装的火油,虽数量有限、落点散乱,可火箭一落,近千名西塞尔柱士兵身上顿时燃起熊熊大火。他们痛得满地翻滚、四处奔逃,刚列好的阵形瞬间乱作一盘散沙。

  火箭余音未散,东塞尔柱与大宋联军已缓缓向前推进。大宋五千将士推着八百辆武钢车冲在最前——这武钢车相传乃汉时卫青所创,以坚实圆木拼构,车体外侧钉满铁皮,长二丈、阔一丈四,前侧与左侧绑着寒光闪闪的长矛,内侧斜支着巨型盾牌。西塞尔柱箭矢虽密如骤雨,却难破这铁壁般的防线,眼睁睁看着宋军步步逼近。东塞尔柱两万步兵紧随其后,借武钢车掩护稳步推进。这塞尔柱帝国虽以骑兵见长,步兵亦占全军三成,而这两万步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队伍最后,弓箭手仍不停射出燃火长箭,为联军开路。

  一里之地本就不远,转瞬便至。五千宋军齐声呐喊,声震四野,八百辆武钢车列成锥形阵势,如钢铁洪流般轰然冲入西塞尔柱阵中。紧接着,每辆武钢车上突然站起两名身披重铠的军士,手中丈二长刀寒光凛冽——刀杆长达丈二,刀身中厚边薄、双刃开锋,竟有五尺多长。西塞尔柱阵形本就密集,长刀挥落之处,至少两三人身首异处。若是曹炬在此,怕是又要慨叹:这般长刀,分明是从唐军陌刀演化而来。只是曹炬如今也见怪不怪了,大宋军中除了未有火器,沙盘推演、旗语传令、斥侯探查等超越时人的法子,比比皆是,想来都与那刘禅脱不开干系。

  西塞尔柱此前从未与华夏人交手,哪里识得武钢车的厉害?而大宋与大辽百年来常与回纥交战,塞尔柱与回纥同为游牧部族,战法大同小异。两军甫一接触,西塞尔柱便人仰马翻、溃不成军。幸得杨文广早有吩咐,宋军武钢车队深入敌阵后便就地停下,东塞尔柱步兵随即冲上前去,手中圆月弯刀舞得虎虎生风,与西塞尔柱士兵展开近身肉搏。

  萧雨鑫坐镇中军帐,见西塞尔柱阵脚大乱,手中令旗一挥,左右两路三万骑兵如离弦之箭般斜刺而出,直奔西塞尔柱两翼。待两路骑兵逼近敌阵,他又令哈梅嘞比苏丹之子阿拉丁,率四万骑兵从正面发起冲锋。东塞尔柱上下都知,今夜乃是生死决战,能否重返故土全看这一战,是以三军将士无不拼死向前,步兵、骑兵个个悍不畏死。可西塞尔柱骤遭三面夹击,正营中勉强聚集的七万余人,面对倾巢而出的东塞尔柱,渐渐力不从心,败相已显。

  东塞尔柱这般不要命的打法,倒让杨文广有些意外:难道哈梅嘞比与萧雨鑫,真对大宋、大辽联军毫无戒心?他挠了挠头,目光投向萧雨鑫,只见那人紧盯着前方战场,神色冷峻、不怒自威,与在西宁大营时那副谦恭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此人掩饰功夫,倒真是了得。”杨文广心中一凛,暗忖萧雨鑫祖父本是大辽开国将领,对宋辽联军底细定然知晓甚深,如今东塞尔柱竟以他为主将……看来此事需尽快派人禀报狄青经略使才是。

  西塞尔柱正营门处战事惨烈,血流成河,萧天佑与耶律提格却在阵中悠闲观战。他们只时不时派步兵持盾上前骚扰,放几排冷箭便撤回,两万契丹大军到如今,也只伤亡了数十人。

  一名亲兵快步上前,单膝跪地禀报:“启禀大帅,萧沃里将军从前线传回消息,西塞尔柱营内火光冲天,我军阵前约有万骑塞尔柱兵正在后撤,似有异动。”

  “大帅,这岂不是好事?”耶律提格笑道,“他们自相残杀得越狠,我军后续作战便越省力。不如让皮室军也加入佯攻,眼下就让西塞尔柱动用援军,未免太早了些。”

  萧天佑颔首:“嗯,此言有理。”随即对亲兵道,“传令耶律益众、耶律元常两位将军,其部暂归萧沃里将军麾下,听他调遣。”

  亲兵刚领命退下,又有一人来报:“大帅,阵前有一人自称西塞尔柱使臣,求见大帅。”

  萧天佑眉头微蹙,他本就与西塞尔柱虚与委蛇,如今被人找上门来质问,总归有些难堪,一时竟拿不定主意。

  耶律提格随萧天佑多年,深知他的心思,轻声道:“大帅,这使臣不见也罢,让萧沃里将他赶走便是。”

  萧天佑摇了摇头:“罢了,还是见一见吧。或许能从他口中,探得些西塞尔柱的动向,也未可知。”

  亲兵很快将那塞尔柱使臣带至帐前。那使臣俯身行了一礼,用生涩至极的汉语说道:“西塞尔柱使臣塔里木,见过大辽国萧元帅!祝萧元帅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言一出,帐中契丹将士无不脸色骤变,萧天佑更是惊怒交加,拍案怒喝:“大胆蛮夷!竟敢用此等言语陷本帅于欺君之地!来人,将这狂徒拿下!”

  话音未落,十余名亲兵已一拥而上,将塔里木死死按在地上。塔里木却全然不知自己错在何处——西塞尔柱中精通汉语者本就稀少,先前随萧雨桐出使宋辽的几人尚未返回,他连半吊子都算不上,只是营中实在无人可用,奥马尔苏丹才派他前来。一路上他反复琢磨说辞,忽想起萧雨桐曾说,中原最尊贵的敬语便是“万岁万岁万万岁”,当初西塞尔柱人还因这话,惊叹中原竟有活万岁之人,闹了好大一场笑话。是以他一见萧天佑,便急忙奉上这“敬语”,怎料非但没讨得好,反倒引来了雷霆之怒。

  此时塔里木对萧雨桐已是恨得牙痒痒,可眼下保命要紧,他满嘴泥沙也顾不上,只是连声呼喊:“萧元帅!萧元帅!”只是这“元帅”二字,到了后来竟成了“软塞软塞”,帐中不少契丹将士忍俊不禁,纷纷低笑出声。

  耶律提格趁机道:“大帅,这蛮夷连话都说不明白,想来不知‘万岁’究竟是何意,您不必与他计较。”

  “情有可原,但其罪难恕!”萧天佑冷声道,“来人,掌嘴二十!”

  旁边亲兵都是萧天佑府中旧人,见这塞尔柱人胡说八道,早已心中恼怒,下手毫不留情。二十记耳光落下,塔里木两边脸颊高高肿起,嘴角鲜血直流,连话都说不囫囵了。

  亲兵将他拖到萧天佑面前,萧天佑冷冷道:“念你是使臣,本帅暂不杀你。说吧,你今日来此,究竟有何目的?”

  塔里木愣了半晌,才明白萧天佑的意思,含糊答道:“元帅大人……我等塞尔柱来此,只为剿灭叛贼,别无他意。先前我国已派使臣,与辽人萧雨桐一同来与元帅议和,求契丹军与宋军莫要插手,元帅当时已然应允,可今夜……今夜这是为何?”

  萧天佑先前受了一场惊吓,此刻早已后悔见这使臣,又见他口齿不清、语音难辨,索性装作听不懂,厉声道:“堂堂塞尔柱帝国,竟派这般连话都说不明白的人当使臣,简直有辱国体!来人,将他押回西塞尔柱大营,让那奥马尔苏丹另寻一个会说契丹话的人来!”

  契丹将士又是一阵哄笑,亲兵架起塔里木便向外拖。塔里木挣扎着回头,急声道:“萧元帅!我家大汗还说……只要契丹军让开道路,大汗定有重谢……”

  萧天佑心中冷笑:这才是他来此的真正目的吧。面上却故作未闻,挥了挥手让亲兵快些将人带走。

  一场激战从深夜持续到天明,西塞尔柱正营门处早已不是“血流成河”四字所能形容。主将卡玛尔率余下不到两万残兵且战且退,东塞尔柱除了哈梅嘞比身边三万王族卫军未动,其余兵力尽数投入战场——最初的两万步兵几乎损失殆尽,左右两路骑兵为阻截西塞尔柱援军,也各伤亡了近万人。

  杨文广望着卡玛尔的残军,眉头微蹙,对萧雨鑫道:“萧先生,此部西塞尔柱已是强弩之末,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将其剿灭?”

  萧雨鑫解释道:“杨将军有所不知,我军从深夜鏖战至天明,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西塞尔柱虽已伤亡近七万人,可再往前便是奥马尔苏丹的王帐,他身边亲卫军乃是西塞尔柱最精锐的力量。此时若贸然追击,我军怕是难以抵挡。不如暂且休整,待将士们恢复气力,再与他们一决高下。”

  萧雨鑫这番话合情合理,杨文广也不便再逼,只是心中仍有疑惑:西塞尔柱右翼与背后有宋辽两国大军牵制,可北方左翼为何迟迟不见援军?难道毕从舟竟主动出击,以三万兵力去对抗数倍之敌不成?

继续阅读:第338章 瞻前顾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