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皇帝的请求
日月重照2025-10-20 16:252,592

  “不见!”

  纱帐之内,话音冰寒刺骨,如隆冬腊月的霜刃刮过青砖。“前番孩儿已言明五次,姑姑何须再问。”

  赵婉唇边掠过一丝苦意,锦缎衣袖轻拂案上青瓷,缓声道:“灵儿,那本峨眉派祖师婆婆的手札,你可曾阅过?”

  帐内静了片刻,气息凝滞如殿中铜炉里的沉烟,才听得一声回应:“看过了。”

  “太上忘情心法之诡谲,我大宋峨眉派历代先辈早有定论。”赵婉语带忧色,指尖摩挲着案边刻纹,“昔年数次欲将其付之一炬,终因念及祖师遗训留存至今。但灵儿,手札中已把修习此功的祸端写得明明白白,你还要执迷不悟?”

  “若弃此功,孩儿便是个瘫卧病榻的废人,姑姑休要再劝!”帐内声音陡然转厉,似有内力激荡,帐角绣着的鸾鸟纹样微微颤动。

  赵婉轻叹一声,目光落在帐外那株半枯的腊梅上。赵灵儿虽已醒转,却落得半身不遂,一身武艺十去其九,唯有这邪异心法能通经脉。看来只得待她能下地行走,再作计较。

  “过些时日,你还是见见曹炬吧。”赵婉语气软了几分,“他终究是你名正言顺的夫君,我总不能一直将他拦在长平宫外。”

  “不见!”二字掷地有声,似金铁相击。少顷,帐内气息渐平,却多了几分疲惫,“只闻其名,我体内内息便紊乱难定,若真见了面,必是祸事一场。”

  赵婉心中一沉,原想曹炬内力深不可测,或能为赵灵儿寻条生路,此刻听来,这念头竟是痴想。

  帐内忽传问询:“方才皇兄与那人来见姑姑,说的可是今日早朝之事?”

  “正是。”赵婉意兴阑珊,端起凉茶抿了一口,茶水入喉,凉透心脾。

  “那人如何应对?”

  “据……那人所言,其父曹佾提议设一新署,竟要压过三台六部一头。”赵婉将曹炬的话一字不落复述出来,话音未落,帐内已响起冷笑。

  “曹家暂无反心,这一点倒可断定。”赵灵儿声音渐冷,“可那新署里有曹佾与丁谓,狄青在二人面前不过是个摆设。曹佾这老狐狸,是想借狄青牵制丁谓,既向我大宋皇室示好,又暗压丁家,好个一箭双雕!不行,绝不能让他们父子遂了心愿!”

  赵婉眼中一亮,急问道:“灵儿可有良策?”

  “三大家族为掩兵变之罪,把大功都堆在狄青头上,我等正好将计就计。”赵灵儿语气带着几分狡黠,“他们既认狄青能带兵,我大宋便效仿大辽国,设兵马大元帅一职,让狄青凭此军功就任。令他掌管三边大营与各府兵马,凡五百人以上调遣,皆需元帅府印信方可成行。”

  “那曹佾提议的新署呢?”

  “准他所奏。”赵灵儿语气斩钉截铁,“让狄青以经略使身份入署,却不受署中节制。”

  赵婉蹙眉摇头:“曹佾与丁谓岂会应允?”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帐内似有笑意溢出,“这还是那曹炬数年前的口头禅。姑姑可召曹佾入宫商议,暂且莫要惊动丁家。”

  赵婉颔首笑道:“好,明日便传曹枢密使进宫。”

  长平宫外,曹炬正欲向赵文基辞行,却见官家挥手将曾二狗等随从斥退数丈。二人行至园林深处,青石板路覆着薄雪,踩上去簌簌作响。

  “曹炬,朕……朕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赵文基声音压得极低,龙袍下摆沾了雪粒,却浑然不觉。

  一国之君竟说出“求”字,换作汪桐郃在此,怕是早已伏跪于地。曹炬心中暗忖,面上却不动声色:“官家有命,臣万死不辞。”

  赵文基踟蹰半晌,雪落在他鬓边,竟似添了几分霜色:“此事关乎朕的皇妹,你若觉不妥,朕便不提了。”

  “是赵玉炎郡主?”曹炬目光平静,“不知官家有何吩咐?”

  “皇妹与你大哥曹岐的事,你该知晓。”赵文基苦笑一声,声音里满是无奈,“曹枢密使为此在姑姑面前告了御状,皇妹入京后便被囚于冷宫。那冷宫阴冷潮湿,绝非人住之地,皇妹终日以泪洗面,见了朕便苦苦哀求……可朕身为官家,竟无能为力。思来想去,唯有求你,曹炬,能否将她的两个孩儿送入宫,让她见上一面?否则,朕真怕她就此郁结而亡。”

  曹炬一怔,万万没料到官家所求竟是此事。赵文基见他神色有异,急忙补道:“朕可立誓,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曹炬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赵文基此举,倒让他对这位官家多了两层认知:重亲情,却无帝王心术。真正的君王,岂会如此低声下气求人?可也正因如此,曹炬对他反倒多了几分好感——这般官家,于三大家族而言,倒是件好事。

  “官家,臣只能保证尽力而为。”曹炬未把话说满,“勇儿近日常在臣的碧水园玩耍,带他见郡主并无大碍。可那女婴刚满满月,一直由家母曹夫人照拂,此事恐有难处。”

  “无妨!”赵文基如释重负,“朕知此事不易,能让皇妹见着勇儿,已是万幸……那孩子名叫勇儿吧?说起来,朕还是他嫡亲的舅舅。”连日来的愁绪消散大半,语气也轻快了几分。

  “勇儿亦是臣的嫡亲侄儿。”曹炬笑道。

  赵文基朗声大笑,拍了拍曹炬的肩头,只觉二人亲近了不少。他本是无权无势的蕃王世子,在外人面前故作高傲,心底却对曹岐、曹岯又羡又妒。儿时与二人争斗不休,与曹岯更是曾拳脚相向,如今虽似冰释前嫌,芥蒂却深埋心底。而曹炬与他年岁相差甚远,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只从妹妹口中听过此人的“劣迹”。可曹炬回京后,赵文基才发觉,这曹家小五举止有度、不卑不亢,比大大咧咧的曹岯更合他心意。

  返回翠微宫时,曹炬见姑姑端坐椅上,面色铁青,厅内铜炉的热气都似被这寒气逼退。一问之下才知,自他与赵文基离去,姑姑便去长平宫探望赵灵儿,竟吃了闭门羹。无论高要如何劝说,宫门口的宫女只重复一句话:定仪公主有令,长平宫今日不见外客。

  曹炬心中疑窦丛生。姑姑与赵灵儿情同母女,往日纵有小隙,表面上也还维持着礼数,今日怎会如此决绝?

  他与杨小云陪姑姑商议许久,仍是百思不解。眼见暮色四合,宫灯初上,曹炬起身告辞——便是何一挺在此,也不敢贸然闯长平宫,更何况是他。

  回到曹府,曹炬携杨小云直入内院。曹佾夫妇正在廊下散步,见他归来,曹佾紧绷的神色稍缓,如今府中杂事有儿子打理,他只需专注朝堂便可。

  勇儿围着廊柱追逐嬉闹,时不时蹲下身抓地上的蚂蚁。见曹炬进来,他猛地躲到曹夫人身后,却被曹夫人一把拉了出来:“你五叔又不吃人,躲什么?”转而对杨小云道,“小云,他玩了一日,你且考较下昨日的功课,看他是否偷懒。”

  杨小云应了声“是”,牵起勇儿的手往书房去了。勇儿对她倒是亲近,一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曹佾轻咳一声,廊下灌木丛中骤然闪出两道黑影,躬身行礼后,便如鬼魅般退入暗处。曹炬目光微动,问道:“这便是凛风阁的二影卫?”

  “正是。”曹夫人颔首,眼中带着几分关切,“听二人说,你的武功已胜过李擎天先生,当真如此?”曹佾夫妇对武学一知半解,虽知儿子武艺不凡,却不知究竟高到何种地步。

  曹炬拱手道:“论及实战,孩儿或能与师父周旋一二,说不上胜过。”

  曹佾目光一凝,忽问道:“与大长公主相比如何?”

继续阅读:第414章 禁宫之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