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禁宫之秘
日月重照2025-10-21 09:393,224

  曹炬脸色顿时垮了下来:“回父亲,这个……相差……甚远。”

  曹夫人执起案上茶盏,指尖拂过釉色斑斓的杯沿,笑道:“炬儿尚是弱冠之年,大长公主已近不惑。待他到了那般年纪,武学造诣定能与之比肩,甚至有所超越。”

  曹佾颔首默认此理,嘴上却沉声道:“拳脚功夫不过是防身之技,难定朝堂乾坤。否则以大长公主的绝世武功,早该让满朝文武俯首帖耳。你当潜心钻研政务,莫要在武学上过多分心。”

  曹夫人放下茶盏,眸中闪过一丝欣慰:“但曹家总算有了能承继先祖武学的后辈,实乃幸事。炬儿,日后你便将这身本领传下去,倒也不违逆先祖留下的誓言。”

  “今日入宫,可探得大长公主的讯息?”曹佾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曹炬身上。

  曹炬点头应道:“父亲,据公主所言,灵儿已然清醒,只是其中情由颇为蹊跷……”

  待曹炬将宫中遭遇一一道来,曹佾夫妇相视一眼,皆面露疑色。曹佾暗忖,大长公主素来乐见自己与赵灵儿的婚事,如今态度骤变,多半与赵灵儿的伤势有关,难不成其中藏着什么隐秘?

  “炬儿,你将赵灵儿受伤的经过、与大长公主同行护送的情形,还有抵达长平宫后所有不合常理之处,细细道来。”

  “是,父亲。”曹炬略一沉吟,苦笑道,“若要细数反常之事,当真不胜枚举。先是灵儿突发眩晕之症,贺老太医言明与峨眉派心法有关。可峨眉派传承百年,弟子虽寥寥无几,且尽是历朝公主郡主,却能声名远播,若心法真有如此大的缺陷,怎会绵延至今?此乃首要疑点……”

  曹炬接连道出四五处疑点,皆与武学相关。曹佾夫妇对武学一知半解,纵有猜测也无从证实。直至曹炬提及大长公主寝宫的秘道,以及那扇需两人合力方能开启的石门,曹夫人才惊然色变:“此事当真?为何先前从未听闻你提及?”

  曹炬当日因担忧遭父亲斥责,只简略禀报了赵灵儿的伤情,未曾细说细节。见曹佾亦是一脸茫然,曹夫人诧异道:“夫君竟也不知长平宫有秘道?”

  曹佾摇头道:“为夫从未听闻此事。”

  曹夫人起身道:“夫君,我们速去拜见大伯,他老人家阅历深厚,定知晓更多内情。”

  曹旭虽年近七旬,却依旧精神矍铄,须发虽白却面色红润。见曹佾夫妇携曹炬前来,他欣然起身相迎,待三人落座后,曹夫人未及坐稳便急切问道:“大伯,您可还记得‘长平宫内紫金殿,紫金殿后断龙台’这句传闻?”

  曹旭端茶的手猛地一顿,茶汤险些洒出,沉声道:“侄女为何突然提及这等陈年旧事?”

  曹夫人将曹炬在赵婉寝宫的所见所闻详述一遍。曹旭怔立良久,幽幽叹道:“长平宫内紫金殿……若非今日提及,老夫险些忘了曹家还有这样一条祖训。”

  他转头对曹佾道:“公伯,你当知晓,长平宫的大殿原是后周柴氏百官上朝之处,本名紫金殿。殿后有一间屋舍,曾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御书房。相传,后周太祖便是在那御书房的密室内驾崩的。”

  曹佾顿时来了兴致。史书所载的帝王将相之中,能让他心生敬佩的寥寥无几,后周世宗便是其一。他素来对史书上关于这位帝王平定天下后的记载语焉不详感到困惑,今日或许能解开心中疑团。一旁的曹炬也竖起耳朵,不愿错过只言片语。

  曹旭缓缓道:“但世间知晓真相者寥寥无几,后周世宗并非史书所记的暴病而亡,而是遭臣子谋害,主谋正是那位名传千古的宰执。”

  曹佾夫妇与曹炬同时惊呼出声,满脸惊异。曹佾道:“竟有这等骇人听闻之事?史书未曾记载,民间也无相关传闻,我曹家怎会知晓?”

  曹旭道:“此事说来话长。我曹家先祖曹惊蛰与你岳家先祖毕为念,皆出自明教。当时的明教教主乃是一代奇才李大先生,先祖二人与他年纪相仿,得他悉心指点,虽无师徒名分,却有师徒之实。李大先生对二人极为器重,时常与他们秉烛夜谈,纵论天下史事。彼时党项拓拔部已是强弩之末,逐出中原指日可待,可义军内部却乱象丛生,各大勋贵家族与以明教为首的平民子弟冲突不断,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李大先生对此忧心忡忡,与先祖二人商议对策时,偶然透露了一桩明教秘辛——后周世宗柴荣竟是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

  曹佾愣了半晌,长舒一口气:“原来如此。明教历来被世人所不容,想必那位宰执正是因此才痛下杀手。”

  “公伯你错了。”曹旭摇头道,“后唐初年,是自唐代以来明教唯一一次跻身朝堂,虽仅维持了数十年。后周世宗身为明教教主,那位宰执早已知晓。更令人费解的是,围攻世宗的众多高手中,明教弟子竟占了近半数。”

  曹佾奇道:“这是为何?”

  “此乃百年前的旧事,真相早已湮没在岁月长河中,谁又能说清呢。”曹旭淡淡道,“正因后周世宗死于御书房密室,门口那两块千斤巨石,便被知情者称为断龙台。”

  曹佾仍有不解:“大伯,后周世宗的事与我曹家祖训有何关联?”

  曹旭道:“当年李大先生突然失踪,最后一次现身便是在长平宫附近,曾与一位侍奉过后周末代小皇帝的老太监交谈过几句。当时汴梁已被契丹洗劫一空,后唐皇宫几乎化为一片废墟,唯有长平宫勉强留存,一些无家可归的太监宫女便在此居住。那老太监见到李大先生的当晚便感染风寒,在京城一间药铺住了一宿。次日便听闻,长平宫内居住的数十名同伴竟离奇遇害。老太监不敢回去,只得用随身玉佩换了些银两,隐居在京城郊外。数年后,我曹家与毕家先祖辅佐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率领宋军攻入汴梁,听闻了长平宫数年前那桩数十人暴毙的命案,联想到后周世宗的旧事,又恰逢此案案发时间与李大先生失踪的时间吻合,顿时起了疑心。机缘巧合之下,他们找到了那位老太监。”

  “至于我们曹、毕两家为何脱离明教,转投大宋麾下,公伯你早已知晓,老夫便不再赘述。两位先祖从老太监口中确认李大先生确实来过长平宫后,便在宫内仔细搜寻,刚找到炬儿所说的那条秘道,温英便突然出现……”

  曹旭摇了摇头:“后续之事也不必多言,两位先祖不敌温英,被迫立誓效忠大宋,且不得将自身武功传于子孙。但他们始终对长平宫的密室念念不忘,留下遗训,要求曹、毕两家子孙务必查清其中隐秘。可长平宫位于皇宫深处,一直被峨眉派占据,而两家子孙不再修习高深武学,除非取代大宋,否则根本无法进入。如今百年已过,这条遗训在子孙后代心中渐渐淡漠,老夫也忘了告知公伯。没想到炬儿竟能见到这条秘道……真是奇怪,峨眉派对我曹、毕两家向来戒备森严,老夫为官数十年都未曾靠近长平宫半步,大长公主怎会轻易让炬儿入内?”

  曹夫人瞟了曹佾一眼,一语双关地笑道:“想必是爱屋及乌吧。”

  见曹佾望过来,曹夫人解释道:“不然还能为何?大长公主对灵儿向来疼爱有加。”

  曹旭哈哈笑道:“你这丫头,都已做了祖母,嘴巴还是这般不饶人。”

  曹夫人如今与曹旭早已没有隔阂,闻言嬉笑道:“大伯,妾身说的可是实情,绝无夸大。对了,炬儿,你既然武功高强,若与你师父合力,能否打开那秘道的石门?”

  曹炬见三位长辈都满怀期待地看着自己,苦笑道:“娘,就算能打开又能如何?大长公主早已言明,密室内只要少了一物,无论是谁所为,都要拿我问罪。”

  曹夫人怒道:“她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若不在京城,密室内丢了东西也要怪到你头上?”

  曹炬解释道:“娘,那秘道仅容两人并肩站立,而开启密室的圆盘重达千斤。大长公主认为,大宋朝武林中,唯有我有能力与人合力打开此门。”

  曹佾夫妇对视一眼,心中同时想到了一个人:何一挺!

  曹佾轻咳一声,此事不便让大伯费心,便转移话题道:“炬儿,你既见到了大长公主,她可曾问及今日早朝之事?”

  曹炬道:“问了。孩儿已将父亲的意思告知于她,可她却说,明日请父亲入宫详加解释。”

  曹夫人听了一声冷笑,曹佾也面露愠色,对曹炬道:“你明日再去长平宫,告知赵婉,此策若要顺利实施,必先瞒过丁家。为父与她私下相见,绝无可能避开丁家的耳目。况且……罢了,你便照此传话即可。”曹佾本就对赵婉前日将曹炬整夜留在长平宫之事心存不满,如今听闻还要私下相见,若被别有用心之人知晓,不知会传出何等流言蜚语。

  曹旭道:“公伯,依老夫之见,赵婉虽对政事不算精通,却也颇为精明,或许已看出此策对我曹家最为有利。她明日邀你入宫,会不会提出什么要挟曹家的条件?”

  曹佾点头道:“侄儿也有此顾虑……唔,从明日起,侄儿便称病在家,不再上朝。无论赵婉如何相召,一概不理。我曹家已将化解狄青困境的计策献上,若她再得寸进尺,休怪我曹、毕两家转而支持丁谓。”

继续阅读:第415章 母子相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