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凛风阁首秀
日月重照2025-07-28 17:305,657

  李擎天颔首示意。

  曹炬挺身而起,朗声道:“至于师弟师妹,师父尽可宽心,徒儿在此郑重立誓,于师父有生之年,必定为您重立风驰门,且扶持师弟或师妹登上风驰门门主之位。”

  李擎天目光望向曹炬,缓缓说道:“你既有这般心意,为师便先代那两个孩儿谢过你了。在曹家叨扰多年,白吃白住,为师也该出份心力了。说吧,要为师做些什么?”

  曹炬微微一笑,他师从李擎天多年,二人彼此知根知底,无需拐弯抹角,当下直言道:“徒儿想请师父掌管凛风阁涉江湖诸事。”

  李擎天眉头微皱,说道:“你才刚接手凛风阁,年纪轻轻,这么快便将师父安插其中,只怕难免有人心中不服啊。”

  曹炬回应道:“不服也是意料中事。明日徒儿要与凛风阁在汴梁的几位长老会面,届时还望师父一同前往,也好看看凛风阁中究竟都是何等人物。”

  李擎天点头应道:“也罢。”

  曹炬思索片刻,又开口道:“方才师父提及的春华阁,不知能否设法寻到他们?”

  李擎天看他一眼,问道:“怎么,你这是打算对他们有所图谋?”

  曹炬坦言道:“正是。虽说凛风阁交由徒儿掌管,可徒儿年纪尚轻,汴梁曹家掌控凛风阁多年,阁中定有不少亲信,想必也有人对家父心怀不满,徒儿恐怕难以服众。风驰门与春华阁同出一源,徒儿想见见那春华阁阁主,并不强求他们归附曹家,只需在必要时能施以援手便好。”

  李擎天应道:“好吧,为师便替你联络他们。不过……”李擎天目光转向杨小云,“那春华阁中佳丽众多,小云怕是会放心不下吧。”

  杨小云没料到李擎天竟拿此事打趣自己,一时间窘迫不已。

  曹炬笑道:“师父莫要取笑,徒儿岂是那般轻薄之人。还请小云姐放心,我们曹家之门,可不是轻易能进的。”

  杨小云嗔怪地瞥他一眼,脸色愈发羞红。

  ※※※

  次日清晨,晨曦初露,李擎天便来到曹炬所居的碧水园门外。但见园门紧闭,他只好在门外独自徘徊。踱步之间,李擎天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烦闷。这些年来,在曹府安享太平,曾经的雄心壮志也逐渐消磨殆尽。若不是风驰门的血海深仇未报,他真想就此安逸度过余生。

  回想起昨夜与曹炬的一番交谈,李擎天暗自喟叹,看来平静的日子算是到头了。当初他应石榴姐之约,一同来到汴梁城,便已隐隐料到会有昨日之事。曹佾在成都府时,尚可独揽大权,无人敢撄其锋。然而到了京城,便处处受到掣肘,毕竟官家才是大宋真正的主人。曹家所面临的危机日益严峻,而石榴姐无论如何都不愿离开曹家,李擎天自然也不能再置身事外。倘若曹佾在庙堂争斗中失利,必将连累整个曹家,甚至可能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虽说以李擎天自身的武功,或许能够而全身退,但想要带着石榴姐和刚出生的两个孩子一同逃脱,简直难如登天。况且他在曹府居住多年,曹佾对他有恩。李擎天平生虽做过不少恶事,但忘恩负义之举却从未有过。再者,他和石榴姐也不希望两个孩子重走他们父亲的老路,江湖中人整日刀头舔血,今朝不知明日是否还在人世。若孩子能留在曹府,李擎天坚信,经过自己的教导,再加上他们大师兄曹炬的扶持,日后必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一想到曹炬,李擎天忍不住又叹了口气。自己纵横江湖半生,想不到到老了竟被自己的徒弟拿捏得死死的,而且这徒弟日后恐怕也不能再单纯当作徒弟看待了。昨夜曹炬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一步步引自己入局,让自己心甘情愿地成为他的助力。李擎天心中明白,自己并非不知其中缘由,只是无法抗拒。尤其是曹炬答应重建风驰门,这着实让他心动不已,这才心甘情愿地应承下来。

  李擎天无奈地暗自思忖:为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做爹的也只能为曹家拼上这条老命了。

  没过多久,曹炬洗漱完毕,推门而出。见李擎天站在院中,他并未露出惊讶之色,仿佛早已料到师父会在此等候,只是平淡地说道:“有劳师父久等了,咱们这便出发吧。”言罢,便径直向外走去。

  李擎天不自觉地跟在曹炬身后,走了几步,突然回过神来,心中暗忖:自己怎么真跟个跟班似的,这曹炬哪还有半分做徒弟的样子?李擎天有心发作,却不知为何有所顾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望着曹炬的背影,李擎天忽然发觉,这个徒弟已然长高不少,步伐沉稳有力,乍看之下,竟隐隐有几分曹佾的气势。

  究竟是自己已然老迈,还是徒弟已然成长成熟?李擎天边走边暗自思索。

  曹炬倒并非有意怠慢李擎天,只是他的心思此刻全放在今日与凛风阁诸位首脑的会面上。能否顺利掌控凛风阁,此乃重中之重。他也明白,今日想要众人立刻臣服并不现实,但起码要给他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人步出曹府,只见一辆马车早已在门外等候。见他们出来,候在一旁的车夫轻轻叩了叩车门,一位身形清瘦的老者从车上下来。曹炬赶忙快走两步,恭敬说道:“孙儿拜见堂爷爷。”

  李擎天听闻曹炬称呼那老者为堂爷爷,心中不禁一惊:难道此人便是把持朝政数十载的曹老宰执?

  那老者与曹炬寒暄数语,转而面向李擎天,抱拳笑道:“老朽曹鹫,这位想必便是炬儿的师父李先生了。”

  李擎天一听他并非曹旭,心中稍松,赶忙上前施礼道:“晚辈正是李擎天,见过曹二先生。”

  曹鹫见他自称晚辈,微微一愣,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缘由,说道:“我们曹家与风驰门渊源深厚,李先生不必如此客气。风驰门为大理武林所灭,曹家绝不可能坐视不理。日后若有需要凛风阁助力之处,与炬儿说一声便是。”言罢,转头对曹炬说道:“炬儿,时候不早了,我们上车吧。”

  马车缓缓前行,约莫行了半个时辰,李擎天早已记不清拐了多少个弯。突然,一声唿哨传来,马车戛然减速。曹鹫对二人说道:“我们下车。”说罢,掀开帘子便纵身跃下,李擎天和曹炬也急忙跟着下了车。

  李擎天举目四望,只见几人置身于一条胡同之中,四周景象颇为陌生。他来京城已有数月,却从未涉足此地。

  曹鹫领着二人来到一座看似普通的宅子前,推门而入。

  这宅子院落不大,四周摆放的物件陈旧古朴,一看便是寻常人家的模样。一位老者正手持扫帚清扫着院中的落叶,一位老妇正絮絮叨叨地与一个似她儿子的年轻男子抱怨着什么,旁边还有位年轻妇人正陪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在院中玩耍。曹鹫三人从他们身边走过,这几人竟仿若未见。

  曹炬心中暗自赞叹,凛风阁果然组织严密,名不虚传。若能将其完全掌控,对父亲而言,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助力。

  三人来到里屋灶间,曹鹫熟练地在墙上几处敲击数下,随后掀开柴垛,一条密道赫然出现在眼前。

  曹鹫引领着曹炬和李擎天步入密道,前行片刻,拐过一个弯,便进入了一个大厅。曹炬环顾四周,大厅里已有十几人先到,正三三两两分散各处轻声交谈。曹鹫站在门口,轻轻咳嗽一声,众人皆是一震,旋即肃然站立。

  曹鹫请曹炬在主位就座,曹炬知晓这是凛风阁首座之位,假意谦逊几句后便入座。他深知曹鹫在凛风阁中威望极高,礼数上自然要做到周全。曹炬目光扫向台下,见多数人都好奇地打量着自己,还有几位嘴角微微下撇,显然对他坐在主位颇为不屑。

  不过,曹炬也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当日为曹暾出头与自己交过手的易千秋。易千秋面带微笑,向曹炬远远施礼,他对这个坐在高位的少年并无丝毫轻视之意。那次交手,他虽胜了曹炬,却不过是凭借自身数十年的深厚功力才险胜一筹,而当时的对手还只是个尚未成年的孩子。

  曹鹫和李擎天分别在左右下首落座,曹鹫目光扫视台下众人,说道:“今日凛风阁的长老基本齐聚于此,连辽国、大理、西夏分舵的挡头也都来了,可谓是我们凛风阁近十年来难得的一次盛会。”

  曹炬心中微微一惊,他原本以为此次只是与凛风阁在京的几位长老会面,却不想凛风阁所有首脑竟都到齐了。可那几个辽国、大理、西夏分舵的挡头,从驻地赶到京城,路途遥远,至少也需一个月时间,怎会如此凑巧同时赶来?曹炬心中不禁疑窦丛生,此次会面究竟是早有预谋,还是纯属巧合?

  曹鹫接着说道:“今日邀大家前来所为何事,老朽想诸位心里都清楚。大先生已然退隐,老朽本也该追随大先生而去,可家族新任宗主执意劝老夫留下,协助老朽的堂孙炬儿掌管凛风阁。老朽曾担任凛风阁首座十年,在座诸位与老朽都较为熟稔,知晓我这糟老头子的脾气。老朽把话撂在这儿,此番重回凛风阁,老朽并非来当家做主,而是辅佐炬儿的。凛风阁由曹家创立,历代首座皆由曹家宗主指定,在座各位都是阁中老人,对此想必都很清楚。炬儿年纪尚轻,尚未到执掌凛风阁的年纪,故而宗主命老朽辅佐,但炬儿行使的是首座之权,老朽希望各位也能将炬儿视为首座,切不可有任何怠慢。否则,这阁中规矩,你们不会比老朽更不明白吧?”

  这时,一位红脸膛的老者站起身来,拱手说道:“请二先生放心,凛风阁向来唯曹家宗主马首是瞻。曹枢密使既然已接任宗主,并委派公子执掌凛风阁,显然是对凛风阁极为看重。公子虽尚未正式成为凛风阁首座,但在二先生的辅佐下,成为首座不过是迟早之事。我等自当以公子为尊,谨遵公子之命。”

  曹炬闻言,微微一笑。这红脸老头此番话喊得响亮,还不时偷瞄自己的脸色,显然是在极力表忠心,看来是个见风使舵之人。他身旁几人看着这红脸老头,神色似笑非笑,显然对他颇为不屑。

  曹鹫点点头,说道:“欧阳长老乃是阁中的元老,能有此心,实在难得,老朽深感欣慰。”

  随后又有几人起身表态,只是他们的言辞不像欧阳长老那般慷慨激昂,只是平淡地说了几句,有些甚至纯粹是敷衍之词。

  曹炬倒也并不在意,今日此行能有如此效果已然不错,起码阁中还有欧阳长老这类见风使舵之人,此类人虽不堪大用,但至少有助于自己了解凛风阁内部的情况。

  曹鹫等众人说完,看向曹炬。曹炬明白轮到自己发言了,于是望向众人说道:“今日是我与诸位长老初次相见。承蒙宗主厚爱,委我以管理凛风阁大小事务之重任。小子年轻识浅,初次担当此等大任,心中惶恐不已。在座诸位都在凛风阁多年,许多还是我的长辈,日后若有行事不当之处,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曹鹫见曹炬这番话说得中规中矩,略显平淡,心中略感失望,正欲开口,却见曹炬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我猜想,由我这样一个未成年的小子执掌凛风阁,在座诸位心中不服者想必不在少数。”

  此言一出,屋中众人脸色瞬间各异,表情千奇百怪。

  曹炬见曹鹫面露焦急之色,暗自冲他摆了摆手,笑道:“我觉得这也实属人之常情。若是我站在台下,看到主位上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日后还要听从他的管束,心里自然也会有所不服。”

  不知是谁轻轻笑了一声,众人的脸色也随之缓和下来。见这少年如此直言不讳,众人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还有些长老,想必是担心我年少无知,偌大个凛风阁每日事务繁杂,怕我应付不来。不过请诸位放心,堂爷爷的为人想必大家信得过吧。小子再无能,有堂爷爷在一旁把关,诸如让辽国的凛风阁分部所有属下攻打辽主寝宫这般荒唐的命令,是绝不会传到诸位手中的。”

  台下传来一阵哄笑。

  曹炬继续说道:“我们凛风阁成立至今已有百年之久,无论谁担任首座,都应以曹家利益为根本。你们之中,有的本就是曹氏族人,有的虽不姓曹,但与曹家有血脉亲缘,是表亲关系,还有的是历代受曹家大恩,甘愿为曹家效力之人。由此说来,在座诸位皆是我的长辈,论礼数和辈分,小子本无权对诸位发号施令。但我想,诸位也不会因我坐于此位便背离曹家吧。若我有负宗主所望,诸位大可禀报宗主,宗主自会将我调离。可诸位是为曹家效力,并非为我这未成年的小子办事。从我手中发出的指令,皆是经宗主认可、在堂爷爷协助下拟定的,一切都是为了曹家的兴衰荣辱着想。所以,容晚辈斗胆向诸位叔叔伯伯进言一句,切莫因为是我坐在此位,便轻视凛风阁的赤龙令。赤龙令的威严绝不容冒犯,若有人不遵,晚辈或许一时奈何不了,但凛风阁的阁规明明白白,总会有惩处之法。”

  “还望各位长老今后以曹家为重,以凛风阁为重,而非以我这小子为重。”言罢,曹炬向众人深深施礼,这才落座。

  曹鹫眼中不禁流露出欣赏之色。原本他对曹佾让幼子曹炬掌管凛风阁一事颇不以为然,认为此举过于儿戏。此刻却觉得这孩子虽年纪尚小,但颇具大将之风,若能历经锤炼,日后必成大器,难怪连曹旭都对他称赞有加。

  曹鹫看向众位长老,说道:“炬儿这番话,大家都听到了吧。如今曹家遭官家猜忌,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诸位切不可意气用事,一切务必以大局为重。”

  众人纷纷称是。

  曹鹫又道:“炬儿尚未成年,依照凛风阁的阁规,不能即刻立为首座。但毕竟是由他掌管凛风阁事务,老朽不过在旁协助罢了。诸位今后见了炬儿,还应以首座相称,不可乱了规矩。等炬儿成年后,若宗主仍命他为凛风阁首座,届时再开坛上香,举行正式仪式便是。”

  在回府的路上,曹炬看似随意地对曹鹫说道:“今日阁中的人来得可真齐整啊,特别是辽国等国的挡头,为孙儿详细介绍了各国的情况,孙儿今日真是收获颇丰。”

  曹鹫笑道:“他们几个回京城已有数十日了。你父亲既然接任了曹家宗主,这凛风阁自然也要一并交予他。老朽便派人召这三人回来,却不想朝中突发变故,此事便耽搁了下来。”

  曹炬点点头,心中却暗自思忖:此事拖延至今,恐怕并非仅仅因为朝中变故,汴梁曹家只怕还是有人不太愿意交出凛风阁。

  曹鹫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叹道:“我们曹家能传承百年而不衰,全赖家规第一条‘上位者,有能者居之’。虽说多年来,宗主一职皆由汴梁曹府之人担任,但其他重要职位,大多从族内选拔有才干之士担当。只是近些年来,汴梁曹府人才凋零,下两代子孙中竟无杰出之人。你大爷爷毅然决定让你父亲接任曹家宗主,老夫极为赞同,否则曹家恐会像本朝其他几大世家一样,彻底从大宋消失。”

  “可老朽着实没想到,公伯的几个儿子竟如此出众,你的两位哥哥已然不凡,今日你更是青出于蓝。”

  曹炬笑道:“堂爷爷过誉孙儿了。”

  曹鹫道:“不过炬儿,凛风阁乃是我们曹家在暗处最大的一股势力,切不可掉以轻心。如今这些长老中,有些已然年迈,锐气尽失,渐已不堪重用。你日后若想在凛风阁中提拔一些新人,堂爷爷全力支持你。但你务必牢记这条家规,唯有有能者方可居之。”

  曹炬神色庄重地说道:“孙儿谨记在心。”

  曹鹫道:“如此便好。炬儿,你初来凛风阁,对阁中事务尚不熟悉。老夫任首座之时,训练了四个剑婢,她们对凛风阁事务了如指掌,原本便是准备赠予下任首座的。昨日,我已将她们交予你父亲,并由她们四人掌管赤龙令。日后你若想差遣阁中之人,让这四个小婢去便是。”

  曹炬大喜,连声道谢。他正为在凛风阁中无人可用而发愁,今日虽与所有长老见了面,但毕竟只是匆匆一面,还不知如何与他们联系。如今有了这四个婢女,他心中总算踏实了一些。

继续阅读:第74章 曹府四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