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霸道
日月重照2025-10-13 17:153,082

  曹炬目光扫向邓延陵,心下暗自琢磨,既然要独立成营,这领军之人的选择,实在是重中之重。但看这些武林中人,向来习惯推举那德高望重之辈,就拿这邓延陵来说,可他对兵法又究竟懂得多少?晓得何为迂回作战?又是否明白何时该避实击虚?这些武林中人,皆是一腔热血,只知一味地勇往直前。幸而当年面对的是回纥人,若是碰上那萧天佑,恐怕早就全军覆灭了。那萧天佑在沙场混战之中,依旧能够指挥若定,洞察秋毫,轻易就能引诱这支孤军深入,而后调集优势兵力,将其一举歼灭。千余名义军,在近万军士的围剿之下,决然支撑不了多久。

  罢了,忠言向来逆耳,这些话实在太伤邓老头的颜面,还是暂且按下不表为妙。

  但有些话丑话还是得提前讲清楚。曹炬开口道:“此番这精锐营需深入塞尔柱帝国后方,营中每一人都务必严格恪守军规,做到令行禁止。否则,只要有一人出了岔子,便会累及整个营。所以,虽说要从武林义士中挑选五百人,但一切以自愿为准则,宁缺毋滥。晚辈稍后选人之时,会把这一点明确说明。可一旦入了我这营,便要依照背嵬铁骑的规矩进行操练,届时若再有不服管教的,就按我大宋军规处置。要是有人因私怨挑起纷争,更是要严惩不贷。”

  众人听了,不禁心底一寒。他们在西宁大营也待了些时日,对大宋军规的严苛早有耳闻,邓延陵等人当年更是亲身经历过。他们都有些担忧门下这些弟子年轻不懂事,要是没自己在一旁提点,犯了军规落到这曹将军手里,瞧他对付胡、吴两家的狠辣手段,恐怕是凶多吉少。

  曹炬知晓他们心中顾虑,笑着说道:“诸位尽可放心,晚辈也明白武林义士与那些军士毕竟有所不同。操练之时,若有人违反纪律,尽量只以处罚为主。确实有屡教不改的,晚辈必定会将此人交回其师门处置,绝对不会伤及任何人的性命。只是即便如此,日后难免还是会有得罪之处,还望邓老前辈和各位门主多多包涵。”

  众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邓延陵道:“曹将军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唯有全力支持将军。”

  曹炬拱手道:“多谢邓老前辈。只是若出征之后,再有人违抗命令,晚辈可就不会手下留情了。”

  对此,图骏豪等人倒是没有异议。毕竟在沙场上,不守军令,无论置于何处,那都是杀头的重罪。

  站在一旁的林征途却是大摇其头。曹将军这话虽说得好听,什么操练时不伤及一人性命,但凡在禁卫十一营待过的人都清楚,“除死无大事”这话,简直大错特错,曹将军能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法子多着呢。

  邓延陵忽似玩笑般说道:“可如此一来,我等门下的杰出弟子都归曹将军调遣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也不能太闲了吧。不知都统制大人对我们有何安排?”邓延陵心里明白,今日众人答应曹炬的请求,是因这少年所言句句在理,让人无可辩驳,但众人心里恐怕还是存有疑虑。邓延陵心想,自己既然被推举为武林群雄之首,索性就把大家担忧之事一并道出。反正自己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也没什么可求的了,没什么可顾虑的。

  曹炬思索片刻,道:“剩下的武林义士不足以单独组建一营,帅帐对此事已有决策。邓老前辈和八卦门费掌门留守帅帐,负责都统制大人和华将军的安全。其余各位门主则带领门下弟子,分别前往两位副都统制和邱右虞侯等人的帐下。自古便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之说,何况我西宁大营的这几位主将,无论哪位有个闪失,其麾下数万大军都会陷入群龙无首之境。此事在当年与回纥作战时便有先例,一方主将在沙场上竟被流矢射中致死。如今有我大宋武林义士在旁护卫,定能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武林群豪一时皆沉默不语,虽说不甘心只做护卫,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心里总觉得有些憋屈。

  图骏豪身旁一人忽道:“曹将军所言极是,此举正好能施展我武林中人的长处,也不违背我们北上边疆的初衷。并非马某妄自菲薄,能护得孟都统等人周全,其意义远比在沙场上杀几个蛮兵重要得多。”

  曹炬认得此人姓马名东,乃是威海派的门主。据他所知,威海派地处南线,与铁刀门相距不远,且与大哥曹岐关系颇为紧密。前几次见面,这马东总是躲在一旁,从不与自己搭话,今日这是怎么了?竟主动出言附和。

  马东说完后,长舒了一口气,这么多天的辗转反侧,今日终于做了决断。铁刀门一夜之间覆灭,南线武林中人大多隐约猜到此事必定与曹家兄弟的争斗有关,一时间人人自危。曹炬离开南线后,蜀王之女赵玉炎郡主召集南线武林各门门主到成都城相聚,可来者寥寥无几。大家心里都清楚,铁刀门两百年的基业,都被曹家五公子轻易灭了满门,自己这些小门派根本毫无自保之力。更何况,这几百人的灭门惨案,朝廷居然不闻不问。看来曹家大公子失势已成定局。但出身峨眉派的赵玉炎郡主可不能轻易得罪,一直以来,峨眉派都是大宋武林各派之首,只是甚少插手武林内部事务罢了。马东正无计可施之际,忽闻西宁告急,邓老爷子正在筹组义军,马东当下便带着门下所有弟子北上,在南线只留下了一群老弱妇孺。

  可马东万万没想到,躲开了曹家大公子,来到西宁却又遇上了曹家五公子。不禁感慨命运弄人。威海派过去与曹家大公子往来频繁,马东可不认为能瞒得过五公子。每次见到曹炬,心里都是七上八下。可转念一想,此事终究要有个了结。自己的家业在南线,不可能一直在西宁呆着,总归是要回去的。回到南线后,如何不被大公子随意拿捏,才是关键所在。投靠五公子并非良策,甚至可以说是愚蠢至极。南线毕竟是大公子的地盘,他奈何不了五公子,但要收拾自己,那简直易如反掌。方才听五公子提议将武林义士分散至各位大营主要将领帐下,马东立刻想到,大营副都统毕从舟正是南线大营都统毕志超的堂弟。若自己能在毕从舟帐下获得赏识,将来回去索性请他举荐自己到南线大营任职。如此,在南线大营统领大人的庇护下,无论大公子还是赵郡主,也都无可奈何了。

  既然有人率先表态赞同,其余人等也就无话可说了。曹炬见该谈的都已谈妥,不想再浪费时间,便在邓延陵等人陪同下,来到帐外,向武林群豪宣布了精锐营征兵之事。没想到,那些适龄的武林中人竟无一人退缩,都争着要参加。习武之人天性好动,来到西宁这一个月,整日待在军营里,除了练武无事可做。曹炬和邓延陵等人把情况说得越是凶险,就越能激起这些少侠们的兴趣。再说了,就算有人心里害怕,此刻也绝不敢表露出来,否则日后哪还有脸面在江湖上行走,因此叫嚷得反比他人更为响亮。一时间,场面热闹非凡。

  面对这般情形,曹炬也是无计可施,只好对邓延陵等人说道:“看来此事只能有劳诸位了。晚辈既然需要五百人,不如这样,无论门派大小,都举荐一半弟子,明日到晚辈帐下报道,不可多出一人。至于那些无门无派的独行侠等,就交由胡兄负责。这类义士人数不多,只要他们愿意加入我这精锐营,尽管招来便是。”

  邓延陵苦笑道:“此举倒是最为公平,也只好如此了。”

  曹炬深深作揖行礼:“那晚辈就告辞了,帐下还有诸多急事等着去处理。”

  曹炬离去后,邓延陵等人回到帐中。刚进帐门,启云帮的门主沈希盛便恨恨地说道:“邓老爷子,不管是当年的毕太傅、狄大帅,还是现今的高都统制,对我们都是礼数周到。可这姓曹的少年,看似言语客气,实则步步紧逼,根本容不得我们有任何异议,实在是霸道得很。”

  邓延陵叹了口气,道:“沈老弟,你不妨想想,若曹将军这番话,是从高都统制口中说出,你还会有这般想法吗?”

  沈希盛一怔:“这姓曹的少年,怎能与高都统制相提并论?”

  邓延陵摇了摇头,道:“在朝中,地位高低并非全以官职大小而论。曹将军年纪虽轻,但出身曹家,又是毕太傅的外孙,高都统制也要让他三分。我们不过是一介草民,又如何能与他抗衡?况且,他今日这番话虽说霸道了些,但说得都在理,对我们武林义军的安排也颇为妥当。还是以大局为重吧,这些小节就不必与他计较了。”

  何况,真要计较,未必就计较得起。邓延陵在心中暗自思忖。

继续阅读:第291章 混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