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姻亲
日月重照2025-10-13 17:162,919

  天色灰蒙蒙的,空中渐渐飘起零星雪花,一场大雪眼看就要来临。恰似那命运的阴霾,缓缓笼罩世间,一场风云变幻即将拉开帷幕。

  曹佾独坐于马车之中,手轻轻掀开布帘,目光悠悠望向窗外。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京城的天气已然如此,那西宁防线所处之地,气候想必更为恶劣。从北线抽调而去的八万将士,不知是否已备足御寒衣物,这看似细微之事,却关乎万千将士性命,可千万不能在此等小节上再生差错。

  此时,侍卫在马车外恭敬禀报道:“大人,兵部已至。”

  曹佾缓缓步下马车,只见几名官员早已在门外恭候,纷纷上前,躬身施礼道:

  “下官兵部郎中翟琨,参见枢相大人。”

  曹佾微微点头,示意道:“免礼。翟大人,郭尚书可在?”

  翟琨赶忙恭恭敬敬地回应:“回枢相大人,尚书大人正与宰执大人于兵部议事厅中商议要事呢。”

  “宰执大人也在啊。”

  翟琨连忙答道:“正是,宰执大人早朝甫一结束,便径直赶往兵部。”

  曹佾应了一声,举步向内走去,忽又转身回头问道:“翟大人,令郎可是唤作翟隆?”

  “正是。”

  曹佾嘴角泛起一丝微笑,道:“听闻此次禁军将士纷纷请求北上,令郎竟是领头人之一呢。”

  翟琨一听,顿时一脸惶恐,急忙俯身拜倒道:“下官教子无方,实在罪该万死。”

  曹佾轻轻摇头,说道:“年轻人嘛,血气方刚,实属正常。况且其忠君报国之心,值得赞赏,不必过于自责苛责了。”

  曹佾踏入兵部议事厅,只见丁谓与郭怀二人正对着一方沙盘,指指点点,神情专注。见曹佾进来,丁谓笑着开口道:“公伯,你今日可是来迟了。”

  曹佾入座后说道:“还不是因为小儿闹出的事端,禁军之中,请求奔赴西宁防线之人,竟超过一万,其中不乏朝中大臣子弟。”

  郭怀闻言,颇感惊讶,笑道:“竟有这许多?本官先前还以为他们不过是一群公子哥拼凑的兵卒,如今看来,倒是小瞧他们了。既如此,倒不如成全他们,其留下的空缺,便从京城附近的地方大营抽调兵力补上。”

  丁谓神色一凛,果断说道:“万万不可。禁军各营皆有其特定职责,皇宫大内与朝廷重臣居所,皆由他们守护,此等要害之地,怎能随意更换人手?此事绝不可行。”

  郭怀本就只是随口一说,当下便笑道:“那枢相大人意下如何,打算怎样处置此事?”

  曹佾神色沉稳,说道:“禁军将士一片报国热忱,实不可轻易让他们寒心。依我之见,堵不如疏,不妨从禁军中挑选三千将士,让小儿带领前往西宁防线。这三千人里,小儿所在的十一营,平日只负责京城外围防务,此次请命之人亦是最多,便让其整营北上。郭大人可另行调兵,接替他们的防务。其余一千人,就从各营请命者中,挑选勇猛之士凑齐,加上十一营的两千人,共三千人。二位大人以为如何?”

  丁谓与郭怀听闻,皆是一愣。丁谓不禁说道:“公伯,此等少年人冲动之举,你为何还要推波助澜?”

  曹佾微微一笑,说道:“宰执大人有所不知,此事若操办得当,对朝廷大有裨益。”

  言罢,曹佾便将舒晓云所提及的,如何借此事缓解勋贵家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进而鼓动大宋境内全民支持对塞尔柱帝国战事的计策,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丁谓听后,陷入长久的沉默,良久才缓缓说道:“公伯目光长远,丁某着实不及。”

  郭怀则目光灼灼地盯着曹佾,道:“曹……枢相大人,也就只有你能想出这等手段,说好听点是计策,实则不就是愚弄百姓嘛。”

  曹佾哭笑不得,刚欲言明此乃舒晓云的主意,可一转念,觉得让舒晓云在此二人面前崭露头角并非好事,遂只好厚着脸皮,微笑不语。

  丁谓说道:“既然如此,待大军出征之时,本相自会亲率满朝文武百官,为他们送行。”

  曹佾拱手作揖,道:“多谢宰执大人。”

  丁谓笑道:“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对了,听闻你家幼子炬儿在剑南道遭刺客所伤,如今伤势如何了?”

  曹佾不禁长叹一声,道:“这孩子在剑南道所受之伤,至今仍未痊愈。可西宁防线战事紧迫,实在叫人放心不下。”

  丁谓道:“听说令郎是被大理国人所伤,此事想必与大理国的镇南王脱不了干系。公伯,你家大公子尚在成都城,务必要格外小心才是。”

  曹佾道:“多谢宰执大人提醒。轩儿在剑南道已历经多年,身边侍卫众多,暂且无需担忧。只是丁凯也在剑南道,他所处之地离成都城甚近,欣儿得知此事后,忧心忡忡。依我看,不如将他调回京城,宰执大人意下如何?”

  丁谓微微一怔,勉强笑道:“丁凯任职尚不满半年,便调回京城,如此恐怕不妥吧。”

  曹佾沉思片刻,道:“塞尔柱帝国入侵西宁防线,北线暂无战事。不如将丁凯调至北线的某个小州,任知府之职。我就这么一个女婿,总归要为他的安危着想,宰执大人可有异议?”

  丁谓眼中闪过一丝怒意,道:“公伯主意已定,本相也无话可说。”

  曹佾装作未曾察觉,笑道:“如此甚好,我即刻便命韩琦去操办此事。”

  没过多久,丁谓便托词离去。郭怀看向曹佾,道:“公伯,此事似乎暗藏隐情啊,难道曹、丁两家又起纷争了?”

  曹佾嘿嘿一笑,道:“哪有此事,我与丁相还是姻亲呢,你呀,莫要多心。”

  郭怀哼了一声,道:“儿女亲家又如何,你与丁谓算起来还是远房表亲呢。算了,你们几大家族的事,我不想管,也管不了。但如今西宁防线战事已起,朝廷可不能再生事端。”

  曹佾笑道:“郭大人放心,孰轻孰重,我心中有数。说到儿女亲家,我记得你家二女儿尚未婚配吧,正巧我家岯儿近日回京,不如寻个良辰吉日,我请媒人上门提亲?”

  一提起此事,郭怀差点破口大骂,恨恨地说道:“你还有脸提这事?当年你与丁谓声称我家萍儿与你儿子指腹为婚,也不知是谁多嘴传扬出去,致使朝中再无人敢上门提亲。曹佾,你可真是害苦我了。”

  曹佾失笑道:“竟有此事?我还真不知。不过这也无妨,你我相交数十年,虽说此前因政见不合,略有龃龉,但并非其他缘由。如今官家病重,储君未定,正是你我齐心协力,为大宋效力之际。过往之事,便让它过去吧。曹、郭两家结为亲家,实乃美事一桩啊。”

  郭怀看着曹佾,道:“公伯,你我心中都清楚,你我所走之路,截然不同。我郭怀为报官家知遇之恩,此生定当忠于皇家。而你,始终与勋贵家族牵扯不清,咱们俩终究还是会有敌对的一日。若萍儿真嫁入你家,届时让她如何自处?”

  曹佾面露不满,道:“郭怀,你我之间的事,与小辈何干?你莫要小瞧我曹佾,萍儿若嫁入曹家,无论日后局势如何,我定不会让她受半分委屈。”

  郭怀冷冷说道:“真是奇怪,你为何非要萍儿入门,莫不是你已料到日后会与丁谓交恶,故而此时便想拉拢我?”

  曹佾干笑几声,他心中确实存了此念,没想到郭怀竟如此敏锐,瞬间便看穿了。看来这老小子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些年,着实长进不少。

  曹佾心中这般想,嘴上却道:“我如何想的,你无需理会。当年可是你亲口答应,曹、郭两家要结亲,且言明是郭家女儿嫁入曹家,当时家母亦在场,我记得清清楚楚。难道,还要她老人家出面不成?”

  郭怀气得大叫:“曹佾,你这分明就是耍赖!”

  曹佾与郭怀自幼便打闹惯了,他最爱瞧这老小子脸红脖子粗的模样,听他这般叫嚷,也不在意,反而得意洋洋地说道:“媒妁之言,岂能随意反悔。我家岯儿哪方面不是上上之选,郭怀,你若想毁婚,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不然我曹佾的面子往哪儿搁?”

  郭怀气得说不出话来,恨不得冲上前去揍曹佾一顿。突然,他灵机一动,道:“不对,曹佾,当年你我并非真正的指腹为婚,我不过是口头答应,日后若有女儿便嫁给你儿子,是不是?”

  “没错,”曹佾有些糊涂了,道,“当时岯儿还不满周岁,你夫人正怀着萍儿,这与指腹为婚又有何区别?”

继续阅读:第240章 前朝旧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