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进京
日月重照2025-07-30 09:412,949

  蜀王府的下人见曹岐领着曹炬前来拜访,岂敢有丝毫懈怠,赶忙入内通报。这兄弟二人立于王府门前,曹岐踌躇许久,忽而言道:“小五呐,据为兄所知,玉炎郡主对你的观感欠佳,你待会儿见了她,务必要多些包容,切莫与她计较。”

  曹炬满心诧异,问道:“这究竟是为何?小弟我思来想去,从未有得罪她之处啊。”

  “听闻此事与灵儿公主相关,当年你为了小云与灵儿公主起了嫌隙,玉炎郡主知晓后,便对你极为不满。其中详情,为兄亦所知有限。待会儿你顺着她些,毕竟她身为郡主,身份尊崇。”

  曹炬微微一笑,道:“日后她或许便是公主了,小弟明白,大哥但请放心。”

  蜀王乃当今官家赵祯的胞弟,只是其既无权势,又生性恬淡,平素极少与官府中人往来。曹家兄弟此番突兀来访,着实令他既感意外,又觉为难。大宋素重礼数,曹家兄弟,其一不过是三品通判,另一也仅是禁军统制,按理派一王府管事接待即可。然而朝野上下,又有谁敢如此轻慢这兄弟二人?况且曹佾掌权后,对蜀王府多有照拂,蜀王所托之事,曹佾基本上是有求必应,这份人情着实非同小可。

  蜀王目光投向坐在一旁的儿子赵文基,赵文基心领神会,起身说道:“父王,孩儿前去迎接曹家兄弟。”

  赵玉炎亦跟着说道:“女儿也去。”

  蜀王微微皱眉,道:“你大哥去便足够了,他与那曹岐自幼相熟,以平辈之礼相待即可。”

  赵文基行至府门外,抱拳笑道:“曹大公子,近日看来颇为清闲啊,竟有闲暇来我这王府。”

  曹岐还礼,同样笑道:“小王爷说笑了,此次我家小五自京城归来,受父亲之命前来拜会王爷,我不过是陪同罢了。”

  曹炬见赵文基唇边已留两撇小胡,较之当年相见,显得成熟稳重许多,干练之气尽显。方才他与大哥交谈随意,毫无避讳,显然平日交情匪浅。曹炬赶忙上前,恭恭敬敬施了一礼:“卑职曹炬,参见小王爷。”

  赵文基看看曹炬,又瞅瞅曹岐,意味深长地一笑,伸手将曹炬扶起,道:“曹小弟不必多礼,你我两家同处成都城,也算得上世交,官场那套繁文缛节便无需讲究了。二位快快请进。”

  众人行至内院,曹家兄弟见过蜀王,宾主各自落座,相互寒暄一番。曹炬留意打量坐在一旁的赵玉炎,见她比三年前丰腴不少,身着宽大袍裙,显是为了遮掩有孕之态,曹炬不禁暗暗为她惋惜,父亲既已得知她与大哥之事,他们二人恐难有圆满结局。

  赵玉炎察觉到曹炬的目光,冷哼一声道:“曹小弟,我有一事相询,望你如实告知。”

  曹炬拱手道:“郡主请讲。”

  “听闻小弟在来成都府路途中,做下一件震惊江湖之事,那太平胡府一门数百口人,皆被你斩尽杀绝,不知是真是假?”

  曹炬眉头微皱,道:“郡主所闻传言与事实相差甚远,小弟仅是奉刑部之命查办胡府,除胡珉琅等十数人拒捕被击毙外,其余案犯皆交由太平府衙门审讯,称被小弟斩尽杀绝,似乎言过其实了。”

  赵玉炎冷笑道:“那你可知道,胡府满门已于五日前被满门抄斩,连妇孺都未能幸免。这太平胡府在江湖上亦颇具侠名,不想竟落得如此下场。”

  曹炬脸颊不自觉抽动一下,道:“胡府杀害朝廷命官,为霸占田地灭多户人家,所犯之事证据确凿。郡主若有疑问,可向太平府乃至刑部查问。至于妇孺被杀一事,小弟也曾劝阻太平知府黄大人,但我大宋律法如此,小弟实是无能为力。”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胡府亲朋好友遍布天下,五公子,你已惹得江湖公愤,日后可得小心了,不知已有多少人将你视为仇敌。”

  曹炬曾听赵灵儿提及,赵玉炎执掌赤龙令,负责监察大宋武林动态,平素与江湖中人交情颇佳,故而听到此语并不意外,反而哈哈一笑,道:“多谢郡主提醒,不过郡主或许还不知,非但太平胡府,就连那铁刀门也已被彻底铲除,小弟已无退路,这江湖公敌算是当定了。”

  赵玉炎脸色骤变,看向曹岐,问道:“此事当真?”

  曹岐低下头,佯装未见。曹炬道:“三哥已率成都大营近万大军兵临鄱阳湖,若无意外,那铁刀门的鄱阳庄已在劫难逃。”

  赵玉炎怒目而视曹炬,道:“那铁刀门又是犯了何罪,竟需动用军队征讨?”

  曹炬神色平淡道:“此乃兵部机密,小弟不敢妄言。”

  曹岐悄悄向赵文基使个眼色,赵文基心领神会,点头道:“小妹,江湖中人作奸犯科之事还少吗?当年枢相大人尚在成都府路时,便有意剿灭铁刀门,你又何必与曹小弟为此事争执不休。”

  赵玉炎道:“大哥,话不能如此说。我朝太祖当年起兵,麾下大将不乏出自江湖之人。况且这些江湖中人虽性情桀骜不驯,但武功高强,稍加训练便可成为一支奇兵。这太平胡府与铁刀门实力不凡,如今我大宋正值用人之际,不让这些人为国效力,反而无故诛杀,岂不是令天下所有江湖人寒心?”

  曹炬心中一动,觉赵玉炎所言确有几分道理,不过太平胡府与铁刀门实是不得不除,日后对江湖中人,确应采用些怀柔手段。

  蜀王见几个小辈起了争执,说道:“玉炎,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朝廷唯有在乱世或迫不得已之时,才会启用江湖中人。当年太祖建国后,最先诛除的三位功臣,便有两人出身大宋境内的武林世家。此事便无需再争了。”

  赵玉炎见父亲发话,只好作罢。

  蜀王对曹炬道:“贤侄自京城远道而来,又特意前来拜访本王,想必有事相求吧?”

  曹炬欠身道:“卑职有个请求,还望王爷先屏退下人。”

  蜀王微微颔首,命下人尽数退下。曹炬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子,道:“兵部有令,任命蜀王世子为禁军大营指挥使,即刻赴京上任。”言罢,将折子呈给蜀王。

  蜀王接过折子,脸上满是茫然。大宋历代最忌宗亲弄权,各地藩王皆仅有爵位而无实权。他又是官家赵祯的胞弟,这些年来,除两任知府外,成都府官员为避嫌,皆甚少到王府走动。怎会突然调自己的儿子赴京任职?

  赵文基却是满脸惊喜,不禁看向曹岐,曹岐含笑偷偷拱手相贺。赵文基虽为蜀王世子,却因祖训无法为官。成都城百官表面对他客客气气,实则没几人真正将他放在眼里。他这满腹闷气,不知憋了多少年。如今一听要调他到京中任禁军指挥使,顿时心花怒放。

  蜀王将折子展开,细细看了一遍,问道:“贤侄,官家可有旨意?”

  曹炬摇头,官家赵祯久病卧床,长公主赵婉不欲有任何刺激他之事,调文基世子入京一事,并未通过官家,而是直接由兵部操办。

  曹炬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函,俯身道:“这是长公主殿下写给王爷的家信,王爷一看便知。”

  “天哪,竟有此事?”蜀王看着赵婉的信,双手微微颤抖。

  曹炬一脸沉痛道:“王爷,此次兵部另行征调成都大营五千大军,便是为护送小王爷进京。还请王爷尽早决断,好让卑职回京复命。”

  蜀王闭目沉思良久,道:“本王知晓了,小儿去与不去,明日便给贤侄答复。”

  曹炬闻言一怔,听这老头儿的意思,似不太愿让赵文基赴京?

  曹岐起身,拉拉曹炬衣袖,道:“王爷,下官兄弟二人告辞了。”

  曹家兄弟离去后,赵玉炎问道:“父王,京中莫不是出了大事,为何要调大哥入京?”

  蜀王缓缓道:“你们的堂兄储君被刺身亡,官家已病入膏肓,你们的姑姑这才命文基火速进京。”

  赵家兄妹大惊失色,赵文基猛地明白过来,颤抖着声音道:“姑姑的意思,莫不是要立孩儿……为新储君?”

  蜀王颔首道:“应是此意。”

  赵文基愣愣站了许久,呵呵笑起来,拉着赵玉炎的手道:“小妹,听到没,大哥要当皇上了。”

  赵玉炎亦笑道:“恭喜大哥。”赵玉炎确实欣喜,赵文基若当上皇帝,她与曹岐之事或许便有转机。

  蜀王见状,怒斥道:“文基,瞧瞧你这模样,一点儿修身养性的功夫都没有,如此也能当皇上?皇上岂是那般好当的,为父当年便曾与皇兄争夺皇位。”

  赵家兄妹顿时安静下来,蜀王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叹道:“若是依为父的意思,文基还是莫要去京城了。”

继续阅读:第224章 忍、分、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