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寒暄过后,吐尔逊面上浮起笑意,说道:“今日难得我等四大部落可汗齐聚于此。吐尔逊这便向三位引荐一位少年英雄。”
“哦?”客图拉可汗应道,“能让吐尔逊兄弟都赞为英雄,且还是个少年人,快唤出来让我等一睹风采。”
吐尔逊回应道:“有请曹公子。”
曹炬偕同马罡自内帐步出,抱拳以回纥语说道:“在下曹炬,见过各位大汗。”
吉尔族可汗莱克特面色陡然一变,霍然起身,怒喝道:“吐尔逊兄弟,怎的是个汉蛮子?”
额度里与客图拉亦是面色变幻不定,目光齐刷刷投向吐尔逊。
吐尔逊神色镇定,说道:“莱克特兄弟且稍安勿躁,吐尔逊这便为各位兄长介绍一番曹将军。曹将军乃大宋枢相大人之子,现居西宁大营都指挥使一职,奉大宋官家与西宁大营之令,前来与我大漠各部商议和谈之事。”
哈克族可汗额度里道:“吐尔逊兄弟,汉人向来狡黠非常,信不得啊,你切不可受他们蒙骗。我等西宁各部与中原交锋数百载,可从未听闻汉人主动求和这等事。”
吐尔逊道:“额度里大哥所言极是,然吐尔逊也非懵懂之人,谁为朋友,谁是恶狼,心中自有分辨,大哥无需为此忧虑。”言罢,又以中原话对曹炬说道:“曹将军请坐。”
曹炬依言落座。吐尔逊又道:“额度里大哥,当年与宋辽对战的,主要是回纥部,我大漠各部不过是受其胁迫才上了战场。若不是宋辽击败了回纥部,族人们恐怕至今大多还被当作奴隶。这些年,咱们自己也明白,大漠各部尚不够强盛,是以一直隐匿于草原深处,远离宋辽两国军队。既然如今大宋官家无意与我们为敌,我觉着与他们结盟倒也不失为良策,至少强过听从塞尔柱帝国的号令。”
莱克特道:“吐尔逊,莱克特知晓塞尔柱人杀害了你们畏兀族不少族人,但莱克特的父亲与几位兄长皆丧命于汉人之手,这仇可比你深得多。且哈梅嘞比苏丹已然承诺我们,只要一同出兵打败宋辽大军,中原的繁华之地便分我们一半。”
吐尔逊纵声大笑,说道:“莱克特兄弟,你当真信这等话?当年那场大战,我等皆参与其中,回纥各部有多少兵马,如今塞尔柱又有多少人?莱克特兄弟可还记得忽其度大帅、莫璃迪大将军、坎贝尔大将军?那皆是何等的英雄豪杰,可最终皆战死沙场。如今辽军仍由萧天佑统领,吐尔逊当年侥幸从他手下捡回一条命,高尽忠当年斩杀莫璃迪大将军之时,莱克特兄弟亦在阵中吧。他们二人统率近四十万宋辽联军,塞尔柱加上我大漠各部勇士尚不足三十万,这场仗,我们能打得赢吗?”
莱克特怒道:“便是打不赢又如何,我等草原男儿,何时向汉蛮子低过头?”
吐尔逊摇头,转头道:“额度里大哥,客图拉兄长,如今这草原上能以我大漠各部为主,实乃得了长生天的庇佑,可要好好珍惜啊。莱克特兄长此举太过鲁莽,吐尔逊不赞同与塞尔柱帝国联盟。”
额度里和客图拉神色凝重,微微点头。
马罡立于曹炬身后,轻声将几人话语一一转译给曹炬听。曹炬忽道:“各位大汗,我汉人与塞尔柱帝国,有个极大的不同之处,诸位可晓得?”
马罡赶忙将曹炬的话译为回纥语。
帐内沉默片刻,塔吉族可汗客图拉开口道:“曹将军但说无妨。”
“无论过去几十年,还是当年宋辽联军大破回纥部,我大宋军队一旦取胜便班师回朝,从不滞留塞外。”曹炬缓缓说道,“方才吐尔逊大汗所言极是,在下亦对我宋辽大军满怀必胜之信心。即便我军一时难以击溃塞尔柱帝国,战事陷入僵持,届时这草原之上,究竟是以大漠各部为主,还是以塞尔柱帝国为主呢?”
听了马罡的翻译,几位可汗脸色皆为之一变。只听曹炬继续缓缓说道:“近十年来,草原呈现出难得的安宁祥和之态。一则是我大宋因回纥部已灭,对其余部落敌意渐消,西宁大营始终未曾再度出塞;二则大漠各部人口不多,与当年党项拓拔部全盛之时相差甚远,偌大的草原足以养活各部族人,自然不会再为了几块肥沃的水草而大动干戈。可若突然间增添这二十万塞尔柱人,这草原该如何重新划分?塞尔柱帝国势大,即便诸位可汗做出忍让,可十余年后,这二十万塞尔柱人增至三十万、四十万,到时大漠各部又当何去何从?”
莱克特忽然冷笑道:“说了这许多,你们这些汉蛮子不就是忌惮我等胡人强盛么。我吉尔族宁可追随塞尔柱帝国,也要为死在你们汉蛮子刀下的族人报仇雪恨。”
马罡翻译完毕,曹炬听后并未动怒,说道:“莱克特可汗,双方交战,哪有不死人的道理,当年我汉人死于吉尔族之手的,亦不在少数吧。照莱克特可汗这般说法,彼此间定要世代拼杀下去,直至一方被灭族不成?”
莱克特狞声道:“正是……”
额度里打断道:“够了,莱克特兄弟。”哈克族乃是大漠部落中最大的一部,额度里担任族长已逾二十载,在大漠族中威望极高,莱克特见他开口,只得闭上嘴巴。
曹炬亦不再与莱克特争辩,他想说的方才已大致说完,再行挑拨便过了。看来除了吐尔逊,额度里和客图拉也已有几分心动。至于莱克特,世上总有那般不识好歹之人,寻个时机遂他所愿,将吉尔族彻底灭族便是。
塔吉族可汗客图拉忽道:“曹将军,既然声称我大漠各部与塞尔柱帝国联盟,你宋辽两国也不惧怕,那为何还要与我们和谈?”
曹炬听完马罡翻译,笑道:“我宋辽联军面对再强大的敌手,确实无所畏惧。但这仗打一年是打,打十年亦是打,可消耗的国力却相差悬殊。我大宋不愿与塞尔柱帝国的战事旷日持久,再者我西宁前些年一直安稳无事,我大宋官家对此极为满意,不想因此与大漠各部结怨。”曹炬不得不抬出官家赵文基这面大旗,毕竟在这些胡人可汗眼中,汉人皇帝才最具分量,若他们知晓这仅是自己的意思,恐怕即刻便会离去。
等马罡翻译完,曹炬略作思索,又补上一句:“我大宋官家以为,多一个朋友,总归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不待马罡开口,吐尔逊便将这句话以回纥语道出,然后说道:“三位兄长,曹将军来我畏兀部已有两日,大宋官家托他转告我大漠各部,只要我们不参与这场大战,大宋便不再将我们视为敌人。我大漠各部定居于西宁,总归要与汉人有所接触,双方若能和睦相处,那自然再好不过,正如方才所言,多个朋友总比敌人要好。”他与曹炬反复商讨过,皆认为大漠各部能真正做到置身事外便已足够,要他们联手共同攻打塞尔柱帝国,未免有些不切实际。
曹炬暗自寻思,幸亏胡人中有吐尔逊这般既精通汉话又深明事理之人。不然仅靠马罡传译,恐怕波折不断。可这样的人亦是最为可怖,如今看来,无论是哈克族的额度里,还是塔吉族的客图拉,皆无法与吐尔逊相提并论,至于莱克特更是远远不及。若让吐尔逊一统大漠各部,恐怕会成为整个中原的噩梦。刚刚与高滔滔所议之事,看来应当有所变动,在扶植畏兀族的同时,还需扶植另一族。吉尔族由莱克特当家,理应舍弃;哈克族是大漠最大一族,锦上添花之举向来成效不佳;嗯,塔吉族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曹炬心中已有定计,见吐尔逊说完后帐内又陷入沉默,便道:“我大宋乃礼仪之邦,对待朋友自当有朋友之道。这些年边疆关卡基本禁止我大宋商队通行,此战过后,大漠各部若能谨遵今日之约,西宁大营或许会开放商禁。”
此言一出,连莱克特的脸色亦有所缓和。却不想曹炬不再多言,起身道:“在下先行告退,请各位可汗商议之后给我大宋一个答复,在下也好尽早向朝廷禀报。”言罢便告罪一声,转身离去。
开放商禁不过是曹炬凭空画的一张大饼,真要说服朝廷应允,他也毫无把握,哪敢谈及其中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