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舒心斋
日月重照2025-07-28 17:283,471

  寒冬腊月,幽州城的百姓似是畏惧这彻骨的寒冷,街道上冷冷清清,行人稀稀拉拉。

  忽听得一阵马蹄声响,犹如滚滚闷雷自远而近,一队骑兵如疾风般疾驰而来。为首一军官,身披厚重甲胄,手持长戟,高声喝道:“皇帝陛下回宫,闲杂人等速速散开!”那声音好似洪钟,在清冷的街道上远远传开。

  那些行人闻得此声,赶忙缩着脖子,犹如惊弓之鸟。有的匆忙绕路而行,脚步慌乱;有的慌慌张张躲进了路旁的店铺之中。在这大宋,冲撞了皇帝陛下的车队,那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众人岂敢稍有懈怠。

  这队骑兵,身着精良战甲,神色肃穆,在街道两旁整齐站立,犹如两排坚固的壁垒。不多时,浩浩荡荡几千人的队伍缓缓走来,衣甲鲜明,气势不凡。百姓们见此,纷纷恭身行礼,头颅低垂,无人敢抬头张望,生怕稍有不慎便惹来杀身之祸。

  皇帝陛下坐在华丽龙辇之上,龙辇四周装饰着金丝银缕,尽显尊贵威严。陛下忽然出声唤道:“阿里果!”声音虽不高,却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

  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太监,听闻召唤,急忙快步走到龙辇旁。他身姿轻盈,脸上带着恭敬之色,说道:“陛下有何吩咐?”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陛下缓缓说道:“朕暂不回宫,传朕旨意给萧大王,朕要去舒心斋。”话语之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小太监阿里果微微一怔,心中暗自诧异,但旋即说道:“陛下……”

  却只听陛下一声低喝:“叫你去便去,休得多言!”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寒意仿佛顺着这声音弥漫开来。

  阿里果听陛下语气不善,心中一凛,不敢再多说,赶忙躬身退下。

  待他转过身时,清秀的脸上已满是阴霾之色,低声说道:“备马!”声音虽轻,却带着一丝狠厉。

  一个中年太监,满脸谄媚之态,赶忙走了过来,说道:“阿里公公,这天寒地冻的,有什么事交给小的去办便是。”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油腻,让人看了心生厌烦。

  阿里果接过旁边小太监递来的马鞭,手腕猛地一抖,啪的一鞭子抽在方才说话那太监脸上。这一鞭又快又狠,那太监脸颊上登时裂开一道口子,鲜血汩汩流出,在寒风中瞬间凝结。阿里果冷冷说道:“你也配?”声音好似冰刀,割破这寒冷的空气。

  那太监疼得浑身颤抖,却仍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躬身道:“阿里公公训斥得是,小人知罪,小人知罪。”

  阿里果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他,翻身上马向前赶去。那马好似通了灵性,嘶鸣一声,撒开四蹄,不多时便来到了队伍前方。阿里果从马上跳下,一路小跑来到萧天佑身前,满脸谦恭,单膝跪地,说道:“小人参见萧大王。”

  萧天佑微微颔首,神色沉稳,说道:“原来是阿里公公,陛下有何旨意?”

  “启禀萧大王,陛下有旨,车队改走长汉街。”阿里果声音清脆,传达旨意。

  萧天佑听了不由一愣,心中暗自思索,片刻后对身边亲兵说道:“传令下去,依陛下旨意行事,改走长汉街。”声音坚定,自有一股将领的威严。

  亲兵领命而去,那脚步匆忙,迅速传达命令。萧天佑对阿里果招了招手,说道:“小安子,起来说话吧。”

  整个大宋朝,除了陛下,大概也就只有萧天佑能称呼这最受陛下宠信的小太监为小安子了。阿里果倒也没有不悦之色,嘻嘻一笑站起身来,说道:“多谢萧帅。”说完上前几步为萧天佑牵着马,边走边道:“萧帅有何吩咐?”

  萧天佑看了看四周,见无人靠近,低声问道:“陛下是不是要去舒心斋?”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被旁人听见。

  阿里果苦着脸说道:“萧帅猜得不错,陛下正是要去那里。小的实在想不明白,那舒心斋如今已空无一人,陛下去那里做甚。”神色间满是疑惑。

  萧天佑问道:“前日本帅呈给陛下的军机密报,陛下可曾看过?”目光深邃,盯着阿里果。

  阿里果苦笑道:“自然是看了。萧帅,您这份密报可把我们这些宫中内侍害苦了。那天晚上陛下龙颜大怒,杖毙了两个不长眼的端茶小太监,若不是小的机灵,恐怕也得大吃苦头。”言语中带着几分抱怨。

  萧天佑轻叹一声,微微摇头。阿里果小声问道:“萧帅,陛下对观音奴姑娘那般宠信,她为何不愿再回我大宋了,难道真的是为了那曹家公子曹炬么?”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揣测。

  萧天佑瞪了他一眼,低喝道:“那份军机密报你也看了?好大的胆子!”目光如电,吓得阿里果一哆嗦。

  阿里果自知失言,低下头不再说话,心中暗暗懊悔。

  萧天佑训斥道:“小安子,平日里要谨守本分,这些军国大事也是你能过问的?”语气严厉,犹如当头棒喝。

  阿里果小声应是,眼中却闪过一抹狠毒之色,不多时便找个借口告辞了。

  龙辇缓缓停下,稳稳停在舒心斋前。阿里果躬身说道:“陛下,舒心斋到了。”

  陛下嗯了一声,从车内走出。只见陛下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周身散发着一股王者之气。他对阿里果等人说道:“你们在外边候着,朕想一个人走走。”

  阿里果吃了一惊,心中暗忖陛下此举太过冒险。忽见萧天佑策马赶来,这才大松了口气,说道:“陛下,萧大王来了。”

  “微臣萧天佑叩见陛下。”萧天佑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行君臣之礼。

  陛下微微皱眉,随后又叹了口气,说道:“也罢,萧卿,你陪朕一同进去吧。”

  萧天佑说道:“陛下乃万金之躯,这舒心斋已空置数月,岂能轻易入内,还是让侍卫先进去搜查一番。”言语中满是担忧。

  陛下心想,那些如狼似虎的侍卫进去,定会将里面翻得乱七八糟,自己再进去又有何意义,便摇了摇头,径直向别院大门走去。步伐沉稳,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萧天佑无奈,只好让自己的亲兵跟上,在陛下四周护卫,并派两名亲兵翻墙而入,将大门打开。陛下走进院内,向众亲兵扫了一眼,说道:“全都退到朕身后,擅自上前者,斩!”声音犹如雷霆,震慑众人。

  那些亲兵犹豫了一下,仍站立不动,只是都看向萧天佑,似在等待他的指示。陛下见状怒极反笑:“萧大王,你带的好兵啊!”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萧天佑心底一寒,赶忙对亲兵们喝道:“你们耳朵聋了?快些退后!”声音严厉,带着几分焦急。

  众亲兵赶忙退后几步,不敢再有丝毫违抗。陛下哼了一声,向内走去。

  这舒心斋乃是陛下特为萧观音所建,院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是萧观音亲手布置。陛下边走边看,眼神渐渐柔和起来,仿佛回到了与萧观音相处的美好时光。然而,心底却涌起一抹哀伤,物依旧,人已非,那女子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

  萧天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暗暗心惊。看来萧观音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早已超出了自己的预料。还好这女子已然背叛了大宋,否则还真是个大麻烦。陛下乃一代明君,又怎能为儿女之情所困。

  阿里果低着头,他曾不止一次领教过萧观音的厉害,心中也暗自庆幸。陛下若是真娶了那女子为妃,宫内哪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一行人来到内院,萧天佑抢先一步将门推开,四下巡视一番后,突然拦住陛下,说道:“陛下,且慢入内。”

  阿里果冷冷说道:“萧大王,方才陛下旨意你没听清么?居然还敢阻拦?”言语中带着一丝挑衅。

  萧天佑不理会这等小人,躬身说道:“陛下,这舒心斋已空置近数月,可屋内器具却一尘不染,其中定有蹊跷。”神色凝重,透着担忧。

  陛下往屋内看去,果然如萧天佑所说,干净整洁,绝不像长久无人居住的样子。心中忽地热了起来,回头对众亲兵道:“围住此院,细细搜索,不到万不得已,切莫轻易伤人。”声音沉稳,带着王者的决断。

  众亲兵轰然应是,声音响彻院内。

  忽听到有人怯生生说道:“奴婢李沛儿叩见陛下。”

  一个白衣女子从门背后走出,只见她身姿婀娜,面容清秀。她屈膝跪倒伏地,姿态柔弱。

  阿里果快步上前,飞起一脚将那女子踢开,转身俯道:“陛下,此女乃宫内司膳女官李沛儿,小人管束无方,实是死罪。”

  陛下心中失望,瞪了阿里果一眼,说道:“不用你多嘴,朕认得她。沛儿,起来说话。”

  李沛儿叩谢道:“多谢陛下。”忍痛爬起,又冲着萧天佑俯道:“沛儿参见老爷。”

  萧天佑沉着脸说道:“你如今已是宫内之人,不再是萧府丫鬟,见了老夫不必多礼。”这李沛儿本是个孤女,当年萧夫人见她眉目之间与萧观音颇有几分相似,一时兴起便将她买入府中。萧观音见了也十分欢喜,与沛儿平日里要好得如同姐妹一般。李沛儿颇为乖巧,萧观音擅长厨艺,她常在一旁打下手,暗地里留心模仿,倒也学了不少。陛下曾想以欣赏萧观音厨艺之名,让她进宫,萧观音拒不从命,无奈之下只好向萧天佑索要了李沛儿,任命她为宫内司膳女官。

  “沛儿,你怎么在此地?”陛下问道,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

  李沛儿战战兢兢地说道:“回禀陛下,观音姐离开檀州前交代过奴婢,让奴婢有空时常来此打理一番,说过不消三月便会回来。奴婢算了下,如今三月已过,观音姐可能随时回来,便偷偷出宫到此打扫一番,还请陛下恕罪。”

  阿里果不由冷笑一声,忽觉不妥,忙以手捂嘴佯装咳嗽。

  陛下沉默片刻,忽然说道:“沛儿,你既是在此,给朕做几道拿手菜,朕今晚就在此用膳了。”

  萧天佑躬身一礼:“陛下……”

  陛下阻止道:“萧卿之意朕心里明白,朕只在此待一晚,明日出了这舒心斋大门,自会将前事尽数忘却,不会再受其扰。”

继续阅读:第220章 思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