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高层会谈
日月重照2025-10-13 17:165,191

  不多时,宋军三千余人马行至十里坡下,辽军的旌旗已然清晰可见。

  万炎理冷哼一声:“果然是皮室军。儿郎们,挺起胸膛,莫要让契丹人小瞧了我大宋背嵬军!”

  背嵬军将士齐声领命。这背嵬军与辽国皮室军,多年来多次交手,亦曾并肩作战,彼此互不服气。今日宋辽两国大将会面,万炎理和康飞料定皮室军会来,一早便督促军士清洗马匹、擦拭盔甲,誓要在气势上压过对方。

  辽军在距十里坡一里外停下,一骑从阵中飞驰而出,到宋军阵前猛地勒住缰绳,坐下白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只听那人高声喝道:“大辽皮室军骁骑将军萧沃里,特来讨教!”

  李云盘低声自语:“怎的来这一出,不像萧天佑平日行事风格啊?”

  高尽忠亦是满心疑惑。这般情形,通常只在宋辽对立时才有,今日是商议开春后对塞尔柱帝国战事,辽军为何摆出这副咄咄逼人的架势?

  万炎理按捺不住,此次所率背嵬军以他为首,理应他出战。便向高尽忠躬身道:“都统制大人,末将请求迎战!”

  李云盘却道:“都统制大人,这萧沃里乃是辽军近年崛起的新秀,多次在军中比武夺魁,万炎理恐怕不是他对手。”

  虽说他与高尽忠有些不合,但面对外敌,二人还算齐心。

  高尽忠微微点头,万炎理原本只是一指挥使,到剑南后才升任副都指挥使。此次种百度选中他接替统制之位,看重的是他领兵才能,而非武力,让他去挑战辽军中号称年轻一辈第一人的萧沃里,高尽忠实在没什么把握。

  曹炬忽道:“都统制大人,末将愿去会会这萧沃里。”

  方才李云盘的话,他听得真切,萧天佑如此反常,多半是冲着自己来的。曹炬冷笑,萧天佑这般步步紧逼,无非是觉得自己心中有鬼。若一味躲避,反倒更易引人怀疑,不如坦然接招。大敌当前,萧天佑身为辽国元帅,高尽忠和李云盘总会更信任自己几分。

  高尽忠思索片刻,这部背嵬军是随曹炬从剑南而来,由他出战也说得过去。况且这并非真正的生死对决,早闻这少年勇猛非凡,今日正好见识见识,便道:“曹将军既愿出战,那自然最好,只是刀枪无眼,曹将军务必小心。”

  “遵命。”曹炬双腿一夹马腹,汗血宝马慢悠悠地向前走去。突然,一阵火辣辣的痛感传来,原来是曹炬用方天画戟的戟面狠狠拍在马屁股上,汗血宝马顿时精神一振,撒开四蹄狂奔,不敢有丝毫懈怠。

  “嘿,汗血宝马!”辽军阵中,耶律提格几乎是咬着牙说道,一只手不自觉地摸向左大腿外侧。那里有个深深的枪孔,正是拜毕士安所赐。当年他只是萧天佑身边的亲卫,初次遭受如此重伤,自是刻骨铭心。

  耶律提格回头对萧天佑说道:“大帅料事如神,此人想必就是那曹炬了。”

  萧天佑嗯了一声,望着前方,神色平静。

  这边曹炬已至两军中央,朗声道:“大宋西宁大营都指挥使曹炬,恭请萧将军赐教!”

  “久闻曹五公子大名。”萧沃里微微一笑,忽压低声音问道,“晓云姑娘可好?”

  曹炬轻咳一声,反问:“萧将军可是出自辽东萧家?”

  辽东萧家,乃契丹皇帝亲政后兴起的大族,当代家主萧维舟官至辽国枢密使,在辽军中地位仅次于萧天佑。

  “不错,家父与萧帅是多年好友,我与晓云姑娘自幼相识。”萧沃里轻叹,“听闻她执意不回我大辽,我心中颇为惆怅。”

  曹炬心中暗哼,斜眼打量萧沃里,见此人相貌堂堂,手持银枪,英姿飒爽,想来也是舒晓云的倾慕者之一。无端地,曹炬心中生出几分不快,不想再多废话,双手平举方天画戟:“萧将军,请!”

  萧沃里笑了笑,银枪斜指:“曹将军,请!”

  曹炬毫不客气,对方久历沙场,马战功夫想必比自己精湛。手腕一转,竟单手持戟,方天画戟在空中划出一道半弧,带着风雷之势直劈向萧沃里。

  曹炬习武以来,极少使用兵器,多凭一双拳头。那日突发奇想,将温侯戟法改成短戟传给武林群豪后,他发觉这套戟法在乱军之中威力无穷,但因是双手握戟,一对一交手时,虽威猛有余,却灵动不足。今日出战只为立威,曹炬不愿与萧沃里长时间缠斗,便打算出奇制胜。

  萧沃里果然吃了一惊。他从未见过超过丈三的长戟还能用单手挥舞,稍一分神,方天画戟已至头顶,只觉一股凌厉的劲风扑面而来。

  萧沃里到底经验丰富,并不慌乱,双手举枪抵挡。可方天画戟重达八十余斤,曹炬虽单手执戟,但配上龙象般若神功,就算武林高手也难以招架。戟枪相交,萧沃里只觉双臂一阵发麻,心知不妙,不及多想,将银枪一斜,方天画戟顺着枪杆滑落。

  曹炬脸上闪过一丝诡笑,突然反手,戟刃沿着银枪下沿反削而上。萧沃里没想到曹炬变招如此之快,急忙往后一仰,躺在马背上,方天画戟几乎贴着鼻尖划过。

  萧沃里倒吸一口凉气,却也激起了心中傲气,腰杆一挺,又坐起身来,手中银枪一抖,枪影重重刺向曹炬。

  当今之世,武功胜过曹炬的不乏其人,但论以拙破巧的功夫,曹炬自认不遑多让。毕竟前世所学透过表象看本质的理论并非无用。就像萧沃里这套枪法,枪影再多,枪杆也只有一根。

  当下曹炬一戟平平砍出,正好砍在萧沃里持枪之手不到半尺处,漫天枪影瞬间消散。曹炬单手持戟,招式变化全靠小臂摆动,没等萧沃里反应过来,又一戟顺势反削他腰部。

  萧沃里无奈只好收枪自保,却没想到这一戟绵软无力,戟枪相触只发出一声轻响。曹炬招式又变,方天画戟忽收忽伸,竟当成长枪直刺,对着萧沃里连戳七八戟。

  萧沃里没料到世上还有这般打法,一时间手忙脚乱,连连格挡。偏偏这几戟看似速度不快,却每一戟都力大势沉,每挡开一戟,萧沃里都得使出全力,转眼间已大汗淋漓。

  宋辽两军将领大多是行家,都看出萧沃里已到强弩之末。宋军阵中喝彩声、鼓声震耳欲聋。

  高尽忠和李云盘虽早听说曹炬武功高强,但萧沃里连续数年在辽军中比武夺魁,绝非泛泛之辈。可曹炬眨眼间便占据上风,两人不禁相视震惊。

  李云盘轻声道:“古人所说的万夫不当之勇,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高尽忠微微点头,眯着眼望向远处的曹炬,若有所思。

  辽军阵中一片寂静,萧天佑面无表情,淡淡道:“鸣金。”

  萧沃里听到身后金锣声响起,一声轻喝,策马后退几步,拱手道:“曹将军名不虚传,萧某自愧不如。”

  “萧将军过谦了,今日不过是切磋,当不得真。”曹炬苦笑,他所言并非客套。萧沃里在如此困境下仍能进退自如,骑术显然已达人马合一之境。汗血宝马虽为灵兽,但自己与它的默契远不及萧沃里与他的马,比武萧沃里虽败,可若在沙场,自己要斩杀他绝非易事。

  萧沃里回到辽军阵中,翻身下马,来到萧天佑面前,单膝跪地,低头道:“末将无能,有损我大辽军威,请大帅惩处。”

  “萧将军不必自责。一场无关紧要的比武失利,无损大辽军威。”萧天佑微笑道,“况且为将者,运筹帷幄才是首要,一味逞莽夫之勇,难成大事。”

  耶律提格接口道:“大帅所言极是,沃里起来吧。”

  耶律提格心中却暗自嘀咕,话虽如此,但一军主将如此勇猛,麾下将士必然悍不畏死。这曹炬若领兵,日后战场上相遇,绝不能掉以轻心。

  “多谢大帅。末将定牢记于心。”萧沃里站起身,神色坚毅,毫无沮丧之色。

  萧天佑暗自点头,胜不骄固然难得,败不馁更为可贵。曹炬的武功深浅,他恐怕比高尽忠等人更清楚。能让萧大娘子忌惮的人,萧沃里自然难以抗衡。萧沃里这几年在军中所向披靡,此次让他出战,就是要挫挫他的傲气。如今看来,这少年已有大将风范,可以独当一面了。

  “提格,命儿郎们击鼓!我等去会会大宋西宁诸将。”

  高尽忠见辽军阵中二十余骑缓缓行出,虽看不清面容,但帅旗上大大的“萧”字格外醒目。高尽忠心中一阵激荡,深吸一口气,带着麾下众将上前相迎。

  两军相距十余丈停下,高尽忠勒住缰绳,拱手道:“大宋西宁大营都统制高尽忠,见过萧元帅、耶律大将军。”

  萧天佑还礼道:“高都统威名远扬,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此次商谈对塞尔柱帝国战事,由高尽忠率先提议。一番繁琐礼节过后,高尽忠便请辽国诸将到早已搭建好的帐篷中入座,双方所带兵马则各自在一里外扎营。

  曹炬随众人走进帐篷。只见帐中摆满酒菜,在这寒冬腊月,能准备如此丰盛的酒菜着实不易。曹炬暗自感叹,这官场吃喝之风,古已有之,后人不过是延续,并未有多少改变。

  众人一番客气谦让后各自落座。但坐下后,气氛略显凝重。因大宋官家新丧,萧天佑和耶律提格代表辽国北疆大军向高尽忠表示哀悼。然而,他二人身后的辽国诸将神色平静,毕竟死去的是他国皇帝,与他们并无直接关系。

  “先皇驾崩,但请萧元帅和耶律大将军放心,我大宋抵御塞尔柱帝国的决心坚定不移,这也是先皇遗愿。”高尽忠沉声道,“我大宋西宁大营愿与萧元帅和耶律大将军携手,誓将塞尔柱诛灭于塞外,以告慰先皇在天之灵。”

  “我宋辽两国大军驻守西宁近两百年,两百年来,回纥人从未踏入西宁半步。”萧天佑说道,“十六年前,萧某与贵国狄青狄大人也曾在此地,商议策划对回纥的最终一战,当时高都统也在场……”

  高尽忠听到此处,不禁看向李云盘。

  李云盘淡淡一笑,轻轻摇头。十六年前宋辽在此结盟,自己其实也参与其中,只是当时高尽忠已崭露头角,而自己不过是一统制,在众人中毫不起眼,萧天佑或许是一时疏忽,也可能当年根本就没注意到自己。

  李云盘对此并无不满,即便曾经有过,也早在十年前就已消散。当年萧天佑和狄青都还未到而立之年,比自己还小几岁,却已成为统率数十万大军的主将,言谈举止间偶尔流露出年少轻狂之意,自己看着他们俩总有些不顺眼。

  但回纥一战结束后,李云盘反复琢磨整场战事,最终不得不承认,无论自己如何谨慎,在战场上遇到这两人,胜算都超不过两成,其中恐怕还有一成要靠运气。这两人对战争的敏锐是天生的,能从成千上万的战报中捕捉到细微之处,果断出击。当年对阵回纥,宋辽两国大军齐头并进,狄青能斩杀回纥大王,运气成分居多,不过是回纥兵分两路逃窜,他恰好遇上了回纥王那一路。

  随着时间推移,李云盘与这二人一争高下的心思渐渐淡去。然而,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领,他最渴望看到这两位绝代名将真正对决。但李云盘也明白,一旦有那么一战,必将决定宋辽两国乃至天下的命运。所以,若无十足把握,宋辽两国都不愿轻易挑起争端。

  三年前,这二人或许有机会一战,不料曹佾在南线崛起,大破大理国十万水师,令辽国知难而退,他自己也成为曹家两百多年来第一位出身旁系的宗主,掌控了朝中大权。

  只是如此拖延下去,这两人都和自己一样老了。李云盘暗自叹息,萧天佑如今如宝剑入鞘,说话四平八稳,不复当年锐气;狄青更不用说,在汴梁城十余年,深陷勋贵家族与皇权争斗,背都有些驼了。

  一阵喧闹声响起,李云盘微微一怔,只见高尽忠已起身向萧天佑敬酒,赶忙也端起酒站起来,心中苦笑,自己真是老了,这种时候居然会走神。

  宋辽两国北疆大军自打败回纥后,这些年虽无大战,但摩擦不断。两国将领大多未曾谋面,却久闻彼此大名。此时相互敬酒,有的惺惺相惜,有的眼中火花四溅,更有甚者言语含刺、冷嘲热讽。幸好高尽忠事先吩咐席间少备酒水,诸将也都记得今日前来的目的,还算有所克制。

  曹炬到西宁没几天,与辽国诸将无冤无仇,辽国也只有萧天佑等少数人知晓他的身份,本应最为低调。但方才一战,辽国诸将无人敢小瞧他,客套之余,不免出言试探。

  曹炬满脸笑容,从容应对。忽见萧沃里端酒朝自己走来,不禁冷哼一声,心想这人过来说不定又要提舒晓云。心中念头一转,与其和他周旋,不如直接面对萧天佑。

  主意已定,曹炬走到首席前,长揖至地,朗声说道:“晚辈曹炬,拜见萧元帅!”

  萧天佑正与高尽忠交谈甚欢,闻言微微一震,放下手中酒盏,缓缓回头道:“曹──将──军?”

  “晚辈正是。”

  萧天佑着实没想到这少年会主动找上门,盯着他看了许久,问道:“曹将军为何行此大礼?”

  曹炬恭敬道:“萧元帅乃当世名将,为我华夏百姓免受回纥那群政教合一之辈的侵害,立下赫赫战功。家父对元帅仰慕已久,晚辈临行前,家父反复叮嘱,见到元帅定要以晚辈之礼拜见。”

  萧天佑语调有些怪异:“此话当真?恐怕未必吧。”

  高尽忠和李云盘心中不悦,他们虽与曹佾没什么交情,但萧天佑对本朝枢密使如此质疑,实在失礼。

  李云盘冷冷道:“萧帅大名,我大宋百姓无人不知,枢密使大人对萧帅自然也是推崇备至。”

  萧天佑也觉自己失言,淡淡道:“曹将军请起,令尊的胸襟气度远非萧某能及,识才用人之能更是让世人赞叹,他日若有机会,萧某定要向令尊请教。”

  耶律提格在一旁强忍着笑,曹炬这一礼,多半是替舒晓云行的,可大帅不得不受,实在有趣。

  曹炬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道:“我朝兵部尚书狄大人有一物,托晚辈转交给萧元帅。”

  萧天佑微微一笑,这少年是想转移话题。不过他也不想再纠缠此事,即便说出真相,无凭无据,又有谁会信?这曹炬胆色和口才都不错,最多引发一场口舌之争。萧天佑此次邀曹炬前来,就是想看看他究竟是怎样的人,竟能让舒晓云甘愿留在大宋。如今看来,此子确实不凡,但萧天佑觉得仅靠这些,还不足以让舒晓云倾心,其中想必另有隐情,只能日后慢慢打探。

  萧天佑接过锦盒,打开一看,轻轻咦了一声。

  高尽忠在一旁看得清楚,只见盒内放着一支雀翎,通体朱红,只是两侧稍有残缺,惊讶道:“这不是当年回纥大王帽上的雕翎吗?此翎号称安拉之翼,乃是狄大人最为珍视之物啊。”

  萧天佑取出雕翎,把玩良久,轻叹道:“此生若不能再与狄青兄携手御敌,实乃生平最大憾事。”

  萧天佑站起身来,道:“高都统,萧某在偏帐相候。今日这酒暂且放下,待庆功之时,再一醉方休。”

继续阅读:第276章 将帅之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