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酒楼偶遇
日月重照2025-07-28 18:134,740

  天色渐趋阴翳,肃杀的秋风已透着几分刺骨寒意。

  想那大宋金沙江大营之南,连绵无尽的芦苇恰似一片枯黄的海洋。于江边寻常百姓而言,此乃过冬取暖的倚仗。瞧这天色不佳,一些人家匆忙赶来砍伐,毕竟雨后若想在冬日晒干芦苇,怕是十天半月亦难如愿。

  忽闻一阵马蹄声,如雷贯耳,自远而近。三匹黑色骏马仿若疾风,从百姓身旁呼啸而过。除了几个孩童惊声尖叫,多数人连头都未抬。皆因几年前宋理之战后,从西宁防线调来的那支骑兵便驻守此地,百姓早已司空见惯。

  这三骑转瞬拉开距离,一骑遥遥领先,另两骑在后奋力追赶。忽听一人高声大喊:“老子不跑了!每次出来都被老大的马气得够呛,咱还是缓缓溜达吧!”

  另一人笑道:“老熊,你这马都快比你还肥咯,再不出来遛遛,恐怕只能养老喽!”

  那人拍拍马头:“养老便养老,它随老子征战沙场近十年,也该功成身退啦!”

  前方那骑见后面二人不再追赶,当即掉转马头折返。听闻此言,皱眉道:“刘熊,你莫不是也想养老?若当真如此,我即刻遂你心愿,让你滚出背嵬铁骑,回去整日与你老婆厮守热被窝去!”

  此三人,正是背嵬铁骑的曹安泰、种百度与刘熊。曹佾于朝中大权在握后,便将背嵬铁骑留于金沙江大营。一年后,曹安泰连升数级,成为剑南节度使副手,背嵬铁骑仍由其掌管。曹佾此举深意颇深,毕志超虽为他一手提拔,然毕竟是毕家之人,曹家于军中势力较毕家薄弱,金沙江大营关乎重大,不容有失。故而曹佾对曹安泰寄予厚望,留其在此,意在使其日后接管大营。毕志超为官多年,曹佾的心思他岂会不知。不过他并非野心勃勃之辈,况且其伯父毕士安膝下无子,最疼爱的女儿便是曹佾的夫人毕雅蝶。以毕志超如今的职位,再有曹佾夫妇助力,接任毕家宗主的希望颇大,若真能如此,他毕志超此生便已足矣。

  刘熊听曹安泰这般言语,心中一惊,赶忙说道:“老大,你又不是不知我老熊这张嘴,向来没个把门的,你怎就当了真?我自幼便在军中,离了马背,叫我如何活下去?”

  种百度笑道:“你不是常说你那老婆也是匹‘小马’么,你去骑她便是。”背嵬铁骑在金沙江大营安顿下来后,他们这些高级将领纷纷成家。刘熊的妻子乃是当地一富家千金,生得柔柔弱弱,与黑胖如熊的刘熊形成鲜明反差。

  刘熊舔了舔嘴唇:“这些南方女子,骑上去皆是细声细气的,毫无趣味,哪比得上西宁防线的女子,性子那般泼辣。”

  种百度亦叹道:“老大,这剑南之地虽好,可待得久了,着实觉得无趣,有时真想回西宁防线去。”

  曹安泰笑道:“你二人啊,无非是因无仗可打,才这般感慨。放心,据我所知,不久之后,大宋便会与大辽国开战。”

  刘熊闻之大喜,可旋即又有些气馁:“我们如今隶属剑南节度使管辖,负责这江边防务,与大辽交战想必是以北线大营为主,我们能有仗打吗?”

  曹安泰神色淡然:“当年宋理之战,大理水师全军覆没,元气大伤。依枢相谕示,大理若重建水师,必当予以摧毁。这几年间,仅我背嵬铁骑便先后渡江作战十余次。如今这长江千里沿岸,大理连一艘渔船都不敢轻易下江。如此懦弱之国,有何可惧?若不是大辽牵制,只要枢相一声令下,剑南节度使麾下二十五万大军足以直捣大理京城。倘若宋辽开战,此地最多留十五万人便足够,其余十万可尽数开赴北线,我背嵬铁骑必定位列其中。”

  种百度点头道:“大哥所言极是,枢相命我们将背嵬铁骑从一万扩充至五万,且未花兵部一两银子,绝不是让我们无所事事,大战一开,我们必然要上。”

  刘熊笑道:“没花兵部银子,花的却是大理的银子。这大理人怎就如此愚笨,每次偷偷建造水师,我大宋大军过江一扫荡,他们又花钱请我们离去。大理就算再富,如此折腾几次,钱财恐怕也所剩无几了吧。”

  种百度道:“大理若不建水师,这金沙江两岸我大宋大军进退自如,他们也是迫不得已。只可惜枢相早已在他们朝中安插人手,他们稍有动静,剑南节度使这边便了如指掌。单就这一点,我种百度对枢相佩服得五体投地。”

  曹安泰国:“剑南这一带,别的不说,人口比西宁防线多出近七八倍,兵源充足,可剽悍勇武却远不及西宁防线之人。背嵬铁骑虽说人数增多,但真正堪称精锐的,还是我们从西宁防线带来的弟兄。大战将至,你二人务必抓紧操练。”

  种百度道:“大哥放心,此事我与刘熊心中有数。可百战百胜之师,并非单靠操练便能练就。我们西宁防线的弟兄,哪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些新兵若想成器,还需经历实战方可。另外,战马亦是一大难题。我们从西宁防线带来的马匹,相互交配,或与本地马杂交,产下的马崽虽已逐渐成年,但数量远远不足,且良莠不齐,大约只能凑齐三万来匹。”

  曹安泰果断道:“三万便三万,宁缺毋滥。你二人传令下去,各级军官须对所属人员严加挑选,唯有各项皆优者,方可进入我背嵬铁骑。剩下两万人编为步兵,兼管运送辎重。毕竟骑兵一日所需物资,是步兵的三倍有余。”

  刘熊道:“老大,有一事我一直不解。既然咱们剑南节度使兵力足以攻下大理,为何枢相不命我们先灭了大理,再全力对付大辽?”

  曹安泰摇头道:“大理国力虽弱,然疆域广袤,纵深达数千余里。打下一城,总得留兵镇守吧?可你知晓大理有多少城镇?即便剑南节度使兵力再多一倍,恐怕亦无济于事。况且大理人极重忠义,云南百姓虽民风相对柔弱,然遇外敌入侵时,却异常齐心。你二人亦清楚,我背嵬铁骑最后几次攻打大理,与平民自发组织的义军交战的伤亡,已然超过与大理军队作战的伤亡,而这不过是大理江边一隅之地。我大宋若欲将大理并入版图,即便倾全国之力,恐怕也需将近十年。可大辽如芒在背,又怎会遂你所愿?因此,唯有先与大辽一战,毕其功于一役。即便不能灭了大辽,也要打得它如大理一般,再无还手之力,大宋方有收复燕云、一统天下之望。”

  种百度笑道:“听大哥一番话,小弟茅塞顿开,难怪枢相对大哥如此看重。”

  曹安泰突然哼了一声:“你二人去大理几趟,如今怕是家财万贯了吧。”

  种百度与刘熊二人脸色一红,不敢作声。

  曹安泰望着这两位与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叹道:“此事我亦不想多管,但你们须牢记,切莫留下任何把柄与他人。你二人身为军中重要将领,兵部有诸多眼睛盯着你们。一旦被他们掌握确凿证据,即便枢相亦未必能保得住你们。日后你们收敛些,南岸百姓对我大宋军队已深恶痛绝,故而我一直极力约束你们,不许任意烧杀抢掠,枢相亦是此意。”

  种百度与刘熊齐声应道:“属下记住了。”

  曹安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对了,曹炬又来信了。刘熊,你背上有旧伤,他请宫中御医为你开了张方子,药都已配齐,回去后到我营帐去取。”

  刘熊笑呵呵地接过信,拿出药方瞧了一遍:“我老熊大字不识几个,这药方上写的啥根本看不懂。但既是御医所开,想必疗效定然不错。大哥,替我多谢曹炬兄弟。”

  种百度亦笑道:“这小兄弟重情重义,到了汴梁还不忘时常给我们几个兄长写信。”他的声音忽又压低:“大哥,枢相莫不是要立他为曹家下一任宗主?”

  曹安泰横了他一眼:“此等无稽之事,你问它作甚?”

  刘熊叫道:“大哥,此事在营中已然传开。上次吴指挥使寿宴上,有个家伙喝多了提及此事,曹岐当时脸都变青了,转身便走。”

  曹安泰国:“枢相是何等人物,此事轮不到咱们操心。”

  刘熊道:“大哥,如今你在曹家也算重要人物。依我看,他们兄弟二人,还是曹炬看着顺眼,曹岐那小子整日阴沉沉的,我一见便心生厌烦。”

  曹安泰心中冷笑,刘熊生性直爽,与人结交只看脾气是否相投,曹炬不过是故意投其所好罢了。这少年的心机,远比其兄深沉。虽说他远在汴梁,却早已在曹岐周围安插耳目,其中两人还是经曹安泰之手安排的。当初,那两人将曹炬写给曹安泰的信呈上时,曹安泰一眼便看穿曹炬的意图,亦明白他此举乃是故意试探,欲让自己表明立场。只是曹炬如此直接,着实让曹安泰有些为难。思索良久,他才决定依曹炬所言,将那两人安置妥当,并回信暗示曹炬,自己既姓曹,自然只遵从曹家宗主之令。曹炬似乎对此颇为满意,此后便再未提及此事。

  曹安泰事后思忖,曹炬此举看似鲁莽,实则高明。若自己助他,自然皆大欢喜;若拒绝,曹炬亦无损失,至少能知晓自己的态度,以便提早准备应对之策。曹安泰暗自叹息,或许这般人物,才最适合继任曹家宗主。不过从内心而言,他还是期望这两兄弟日后莫要骨肉相残。

  曹安泰不愿与种百度、刘熊谈论曹家内部之事,便道:“我们回营吧。自明日起,背嵬铁骑训练量加倍,二位兄弟,拜托了。”

  “遵命!”

  且说舒晓云端着一杯酒,百无聊赖地望向窗外。她身处之地,乃是汴梁城数一数二的酒楼,往来皆是非富即贵之辈,寻常百姓根本无缘踏入。店中几样菜肴,在京城久负盛名,舒晓云甚是喜爱此地。只可惜身旁围着几个油头粉面的官宦子弟,不住地大献殷勤,令她厌烦至极。韩琦的两个儿子在一旁怒目而视,却无人理会。舒晓云初来京城时,众人还妄图通过讨好他们兄弟俩来接近佳人,可几日下来,发觉这两兄弟对自己的表妹亦心怀不轨,从此便将他们视若无物。

  忽的,舒晓云眼睛一亮,只见一队禁军从楼下经过,领头的少年军官正是曹炬。舒晓云当即站起身,向曹炬挥手道:“曹将军!”

  曹炬听闻有人唤自己,抬头望去,见是舒晓云,不禁微微一愣。

  正如曹炬所料,舒晓云到京城后,并无异常举动,只是时常随几个名义上的表兄妹参加官宦子女的聚会。没过多久,京城大户人家皆知晓韩侍郎家中来了个侄女,不仅相貌出众,而且学问不凡,引得不少贵公子为之倾心,纷纷鼓动家中前往韩府提亲。韩琦对此一一婉拒,称自己这侄女母亲刚逝,近期不便谈婚论嫁。曹炬亦不着急,这女子既甘愿低调行事,他便耐心等待,只是吩咐凛风阁众人不可放松监视。她若是奸细,迟早会露出马脚。只是未曾想,自己尚未找她麻烦,她却主动找上门来。

  殊不知舒晓云这些日子对着这帮纨绔子弟,早已厌烦透顶,觉得与其周旋,倒不如与曹炬斗智斗勇来得有趣。况且当日曹炬送她至韩府,如今见了面却不理会,万一传扬出去,岂不是显得自己心中有鬼。

  曹炬拱手道:“原来是舒姑娘,只是小弟身着戎装,恕不下马行礼。”

  舒晓云微笑道:“当日多亏曹将军相助,小女子一直未有机会表达谢意。不知将军是否有空,能否上楼一聚?”

  曹炬身后几个军官见如此美貌女子主动与自家长官搭讪,且出言邀请,顿时口哨声此起彼伏。

  曹炬回身一鞭子向众人挥去:“你们找死不成?”

  一军官笑道:“将军就别装了,您就去吧,我们兄弟保证守口如瓶。这巡逻又非什么大事,哥几个带着便成。”

  另一人手搭凉篷,咦了一声道:“这不是近日声名大噪的韩侍郎家侄女么?难怪她对那些公子哥儿爱答不理,原来早就搭上我们曹将军了。”

  众人一阵哄笑,连推带搡地将曹炬连人带马弄到酒楼旁,旋即一溜烟儿跑了。

  曹炬整了整铠甲,喃喃道:“要不是本将军自己想留下,就凭你们这帮兔崽子,能奈我何?”

  曹炬登上酒楼,舒晓云已在门口等候,笑吟吟地将曹炬迎入雅间,为他斟满一杯酒,道:“曹将军,小女子敬你一杯,聊表心意。”

  屋内公子们见舒晓云与曹炬神态亲昵,个个气得双眼冒火。几个莽撞些的欲站起身,却被其中两人死死拉住。一人低声道:“快坐下,这人你们招惹不起。”

  一个矮胖少年,乃禁军统领赵立东的远房侄子,不屑道:“不过一个禁军将军罢了,还不是在我伯父手下当差。”

  拉着他的那人哭笑不得:“他姓曹,是……”

  矮胖少年打断道:“那又怎样,京城大街上卖菜的都有姓曹的。”

  那人大惊失色,偷偷瞥了曹炬一眼,见他似未听见,这才松了口气,赶忙轻声道:“休得胡言,那位可是曹枢密家的五公子。”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安静下来。这些所谓的官宦子弟,大多是中下级官吏的子女,或是朝中重臣的远房亲戚,借参加此类聚会抬高自己的身份。各部侍郎的子女能在此露面,已属难得。三大家族的直系子弟根本不屑于此。曹炬到京城后,甚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成年后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军中,便是待在曹府,屋内众人大多只闻其名,不识其人。

  曹炬察觉屋内安静得有些异样,不由得回头扫视众人一眼,那矮胖少年顿时面如土色,其他人亦心中惴惴不安。

  韩琦的长子韩国涛咳嗽一声:“曹公子,在下有礼了。”

继续阅读:第138章 相互客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