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弹劾
日月重照2025-07-29 18:032,372

  这汴梁城的深夜,那可比成都府冷多啦!狄青坐在那儿,忍不住捶了捶膝盖,虽说脚底下有个火炉烤着,可那膝盖还是酸痛得要命。这病根儿啊,还是在西宁防线那会儿落下的呢,每逢个雨雪天,就开始折腾他,而且他还特别怕冷。宫里那些御医,前前后后给他瞧了好几回,可愣是没啥法子,就只能叮嘱他多注意保暖,得空儿就歇着。狄青心里苦啊,他哪能歇得下来哟!官家赵祯差不多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人肩上啦,最近北线和剑南节度使那边的战事,闹得他吃饭都没胃口,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也睡不着觉。

  狄青有时候就寻思,说不定自己压根儿就不适合在这朝堂里当官儿。他老是怀念在西宁防线大营的日子,虽说条件艰苦了点儿,可过得那叫一个有滋有味儿。跟手下那帮将士们相处,就跟亲兄弟似的,没什么利益纠纷,也不用整天勾心斗角。只要听见号角声“呜呜”一响,大家伙儿那是热血直往脑门儿上冲,一个个奋勇杀敌,那感觉,别提多痛快啦!可您再瞧瞧现在这朝堂上,美酒佳肴倒是不缺,天天歌舞升平的,大家推杯换盏,热热闹闹的,可对面坐着的人,您还真不一定能看清他到底是啥样儿。

  “大人,有战报传来啦!”

  狄青正琢磨着呢,这一嗓子把他从沉思里给拽了出来。他揉了揉眉心,问道:“这战报是从哪儿送来的呀?”

  “是剑南节度使曹大人送来的。”

  狄青一听是曹佾送来的,一下子就清醒了。自从他调了一万背嵬铁骑到剑南节度使那儿,这位打小就认识的好友,就很少给他写信,搞得好像剑南节度使那边的战事压根儿没发生过一样。他又不好意思主动写信去问,心里头啊,着实有点不痛快。

  狄青挑开封口的火漆,拿出战报这么一看,“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

  “微臣曹佾叩首顿拜,托大宋鸿运、官家之福,我剑南节度使那可是屡战屡胜啊,歼敌十万有余,还把大理国的水师大营给彻底端了……”

  狄青赶忙对旁边的人说:“快快快,帮我换身衣服,本官得赶紧进宫去面见官家。”

  狄青骑着快马,一路赶到宫里。到了地儿,他才突然想起来,这会儿官家恐怕已经歇下了。可他哪还顾得上这些呀,直接就朝着官家的寝宫奔过去了。

  宫里的王都知站在寝宫门外,瞧见狄青火急火燎地跑过来,赶紧上前阻拦,还做了个嘘声的手势,压低声音说道:“官家刚睡下呢,狄大人要是有啥事儿,要不明天再奏报也成啊。”

  狄青摇摇头,说:“王都知,这事儿可紧急得很,必须马上禀报官家。”

  王都知还想再劝劝,就听里面传来官家赵祯的声音:“是狄青吗?进来吧。”

  狄青推开王都知,急急忙忙就走了进去,嘴里还喊着:“官家,大喜事儿啊!”

  官家赵祯身上披着件袍子,见狄青这么兴奋,心里头直犯嘀咕:“狄卿,这喜从何来呀?莫不是大辽国退兵啦?”

  狄青愣了一下,说:“大辽国还没退兵呢,是剑南节度使那边传来了捷报。”

  官家赵祯一听,有点失望:“是曹佾送来的?朕不过是让他守好剑南节度使,他有啥可报捷的呀?”

  狄青笑着说:“公伯可不光是守好了剑南节度使,还主动出击,一下子杀敌十万,把大理国的水师大营给一锅端了。这可是咱大宋自太祖那会儿起,跟大理国打仗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啊!”

  官家赵祯一听,吃了一惊,赶忙从狄青手里拿过战报,匆匆看了一遍,脸上立马露出了喜色。可看完了琢磨了一会儿,又有点怀疑地问道:“狄卿,你说这战报会不会有假呀?”

  狄青吓了一跳,说道:“官家,公伯绝对干不出这种欺君罔上的事儿啊!”

  官家赵祯冷笑一声:“你凭啥这么肯定?”

  狄青心里“咯噔”一下,他没想到官家赵祯对曹佾的猜忌都这么深了,赶忙说道:“官家,战报或许能造假,可上面说擒敌六万,公伯万万不敢胡言啊,这都是能查得到的。您想啊,就算只是抓六万大理国的老百姓,那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事儿啊!”

  官家赵祯又看了看手里的战报,哼了一声:“杀敌十万,还能擒敌六万,狄卿,你说说曹佾是咋做到的?你能做到不?”

  狄青犹豫了一下,说:“臣在西宁防线的时候,对阵的是塞外的吐蕃人,跟大理国的情况不太一样。公伯这次指挥的又是水战,恕微臣不好随便乱说。臣就知道公伯精通兵法,可这里头具体是咋回事儿,微臣也不太清楚,恐怕得等详细战报送来才能知道。”

  官家赵祯闭上眼睛,不说话了。

  狄青看着官家赵祯,小声问道:“官家,那这份战报,明天早朝要不要照例通告各位大臣呢?”

  官家赵祯长叹一口气,说:“能不告诉大臣们吗?曹佾既然已经把战报送到朕这儿了,那曹旭手里估计早就有了。”

  狄青不敢再说话,悄悄地退了下去。

  官家赵祯慢慢睁开眼睛,轻声自言自语道:“曹佾啊,朕还真没想到你居然这么会打仗,打了这么个大胜仗,可把朕逼得没啥退路喽。”

  到了第二天早朝,曹仪站在那儿,一脸懵地看着朝堂上的大臣们,只觉得耳边嗡嗡直响。好些大臣对着他指指点点的,那御史苟大人更是激动得唾沫星子乱飞,满脸的怒容,手指头都快戳到曹仪脸上了。

  曹仪心里纳闷儿啊,这是咋回事儿呢?早朝之前,这位苟大人还跟他热乎得不行,有说有笑的。可官家一来,他就第一个跳出来弹劾曹仪,说他贪赃枉法、强占田地,还治下不严,非得让官家把曹仪撤职查办不可。官家还没来得及开口呢,平时跟曹仪关系不错的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站出来,七嘴八舌地数落他的罪状。

  官家赵祯被吵得脑袋都快炸了,虽说他对曹仪也有点不满,可毕竟还顾忌着曹旭,不敢把曹仪怎么样。没想到今儿个居然有这么多人一起弹劾曹仪,其中还有不少是曹系的官员。他看了看站在大臣们最前面的宰执丁谓,问道:“丁卿,你觉得这事儿该咋整?”

  丁谓这会儿也在琢磨呢,要说这事儿跟曹旭那老狐狸没关系,他压根儿就不信。能让朝堂上曹系的官员一起弹劾一个人,除了这老狐狸,还真没人有这本事。可他为啥要弹劾自己儿子呢?

  听到官家问他,丁谓不敢不答,虽然他还没想明白,但直觉告诉他,不能顺着大家的意思罢免曹仪,于是说道:“官家,曹尚书担任刑部尚书这职位都快十年了,虽说能力算不上出众,但也一直兢兢业业的,没出过啥大岔子。就凭苟御史这一面之词,就要免去一位尚书的官职,这也太草率了些吧。”

继续阅读:第37章 被放弃的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