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赐宴
日月重照2025-10-19 10:353,167

  曹媛见他这副模样,不便过分相逼,只得作罢:“官家既是有了定夺,本宫便不再过问了。方才言语多有唐突,还望官家莫要挂怀。”

  汴梁宫城的翠微殿内,檀香袅袅缠绕着梁柱间的雕梁画栋,赵文基闻言长身而起,玄色龙纹常服上的十二章纹在晨光中流转。“太后教诲,原是孩儿分内该受的,只是定仪公主那边……”话到此处,他眉宇间掠过一丝难色。

  “休要多言!”曹媛玉手轻挥,金凤霞帔上的珠翠随动作轻响,“本宫岂会不知?大长公主此举实乃逾矩,官家既已亲政,她这般掣肘朝政,未免管得太宽了。待过几日,哀家自会亲自登门劝诫。”

  赵文基心头一块大石落地,忙躬身叩谢:“谢太后体恤。”他转而向曹炬问询,得知定仪公主暂无见驾之意,暗忖早朝那桩棘手事正好借此拖延,紧绷的神色顿时舒缓。殿内气氛渐趋融洽,曹媛虽非生母,待他却如亲儿般慈爱,偶有训诫也透着暖意;曹炬言谈诙谐却不失分寸,妙语间常引得众人莞尔,身旁杨小云一身宋锦褙子,眉目如画,更添几分雅趣。是以当曹媛邀众人留膳时,赵文基略作推辞便欣然应允。

  午膳由御膳房严都知亲掌厨事,满桌菜肴色泽艳丽,皆是宫廷规制。曹炬前番奔波西宁,饥肠辘辘时尝来只觉美味,如今经侍女可人调理饮食,胃口早已刁钻,对这浓油重彩的御膳兴致缺缺。但在太后面前不便显露,只得每尝一口便赞一句“色香味俱佳”。

  正当众人浅酌慢饮之际,高要躬身入殿,青缎总管服上的补子在光影中若隐若现。“小要子,何事擅闯?”曹媛抬眸问道。

  “回太后,宫门外园林处发现两人窥探,盘问后方知是礼部侍郎汪大人与皇后娘娘的贴身小厮,言说有紧急国事求见官家。”高要垂首回禀。

  “汪桐郃?”曹媛柳眉微蹙,目光扫过赵文基。

  赵文基忙道:“太后,孩儿并不知晓他为何寻至翠微宫。高都知,你速去传旨,命汪侍郎即刻出宫,有事待明日早朝再议。”

  高要正欲领命,却见曹炬向自己递来一个眼色,当即顿住脚步。曹媛会意,改口道:“汪大人如此急切,想来是关乎社稷的要紧事。官家应以国事为重,让他入内长话短说便是。”

  赵文基深知汪桐郃是皇室忠臣,却性情耿直、口无遮拦,恐其冲撞太后,但太后既已发话,只得应允。片刻后,身着绯色官袍的汪桐郃步入殿中,躬身行礼:“臣礼部侍郎汪桐郃,叩见太后,官家。”

  曹媛打量着这位年轻官员,心中暗忖:此人声名在外,品性端方,确是难得的忠臣。先前故意怂恿官家严惩,不过是试探而已,料想官家亦不会当真。她缓缓抬手:“免礼。”

  汪桐郃谢恩起身,瞥见曹炬也在席中,对方正含笑颔首,不由微怔,随即亦颔首还礼。他此番入宫本是为劝阻官家驳回曹佾与丁谓的奏折,谁知御书房空无一人,经皇后亲随指引前往长平宫,却被宋明月斥责驱赶,辗转至此本想在宫外等候,未料竟被传召入内,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曹炬见状,朗声道:“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汪大人身为朝廷命官,想来也难违此理。今日恰逢太后赐宴,正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姑姑以为如何?”

  曹媛莞尔:“炬儿所言极是。来人,为汪侍郎赐座。”

  高要搬来桌案坐垫,却犯了难——曹炬身为三品都指挥使,汪桐郃是三品侍郎,官阶相当,一时不知该如何排序。赵文基笑道:“高都知,便让汪侍郎坐于朕身侧吧。”

  “臣不敢当!”汪桐郃大惊失色。

  “今日乃是家宴,不必拘守朝堂礼仪。”赵文基语气中略带不快。

  汪桐郃思忖片刻,知晓再推辞便是矫情,反而会拂了官家颜面,遂大方落座:“谢太后,谢官家。”

  “汪大人果然爽快!”曹炬抚掌而笑,“自西宁一别,你我已有多日未见,高都知,快上酒来!”

  汪桐郃忆起西宁时曹炬的劝酒功夫,忙摆手道:“曹将军谬矣,在下酒量浅陋,且今日在太后驾前,岂敢饮酒失礼?此事万不可行。”

  曹媛闻言皱眉:“炬儿,汪侍郎所言极是,你年纪尚轻,当以学业武功为重,莫要耽于饮酒。”

  曹炬讨了个没趣,讪讪应道:“是,姑姑。”

  大宋皇室与臣子之间本无过多繁文缛节,汪桐郃之父汪邵敏曾任刑部尚书,乃是先帝亲信,他年少时也曾参与御宴,当下渐渐放松下来,举止如常。曹媛看在眼里,暗暗点头:此子气度不凡,若能懂得进退之道,日后成就定然不在其师向尚书之下。

  汪桐郃食量不大,浅尝几口便觉饱腹,他目光落在桌面,耳朵却时刻留意着席间动静,见官家与曹炬谈笑风生,毫无隔阂,心中愈发沉重。曹炬则捧着一杯香茗,吹开浮叶惬意啜饮,这种炒青饮茶之法虽不及茶团盛行,却是他的偏爱,曹媛素来知晓侄儿喜好,翠微宫内常年备着这种茶叶。

  “汪侍郎!”曹媛忽然开口。

  汪桐郃连忙起身:“臣在。”

  “听闻今日早朝,你慷慨陈词,指点百官,莫非有些逾矩了?”曹媛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意。

  汪桐郃垂眸道:“回太后,臣只是就事论事,绝无逾矩之举。”

  赵文基轻咳一声,示意他莫要顶撞太后。曹媛并未动怒,看向曹炬后转而笑道:“官家,内宫不得干政乃大宋祖制,汪侍郎既有要事启奏,本宫不便在此旁听。小云,朝堂之事非女子所宜闻,陪哀家到园中走走吧。”

  杨小云应声起身,向赵文基施礼后紧随曹媛离去。御花园内,牡丹开得正盛,曹媛在一株紫瓣牡丹前驻足:“小云,你可知这花的别名?”

  杨小云细看花瓣细碎稠密、状如皇冠,答道:“回太后,此花名为‘紫廷冠’。”

  “不愧是袁府出身,见闻广博。”曹媛笑道,“这几株紫廷冠是十余年前你姑父派人从大理国移植而来,当年不过尺许高,如今已长至及肩。炬儿曾说,这紫廷冠纵是娇艳,也不及小云你半分。”

  杨小云脸颊顿时绯红,躬身道:“公子不过是戏言,还望太后莫要见怪。”

  “炬儿之言虽有夸张,却也不算虚妄。”曹媛话锋一转,“先前本宫总以为炬儿沉迷你的容貌,还曾怨责兄长嫂嫂太过纵容。昨日才知,炬儿离京期间,曹家凛风阁竟是由你与舒晓云姑娘一同代管,是本宫错怪你了。”

  “太后……”杨小云正欲辩解。

  “往后便唤我姑姑吧。”曹媛打断她的话。

  “是,姑姑。”杨小云轻声应道,“能为公子分忧,是小女子的福分。”

  曹媛点点头:“你那表弟袁嘉骏,姑姑已派人传旨刑部,命他们不得为难,今日便可出狱了。”

  杨小云喜出望外,连忙裣衽行礼:“多谢姑姑!”先前曹妙琴在山阳县遇袭一案,袁嘉骏被牵连入狱,她既不敢向曹佾夫妇求情,曹炬派人问询也遭刑部推诿,无奈之下才求助于曹媛。

  “不过你这表弟性情执拗,在山阳县树敌颇多,实不适于在地方任职。”曹媛续道,“待韩琦从西宁回京,炬儿打算将他调入户部。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监管官银收支正合其才,你可有异议?”

  “全凭姑姑与公子做主。”杨小云垂首应道。

  …………

  …………

  汪桐郃见曹媛竟轻易离去,心中略感意外,转头看向仍端坐席中的曹炬,沉声道:“曹将军,本官有要事启奏官家,还请将军回避!”

  曹炬懒懒抬眸:“不知汪大人所奏,是否与家父早朝的奏折有关?”

  “是又如何?”汪桐郃冷哼一声。

  曹炬起身向赵文基施礼:“西宁战事,臣亲身经历,朝中无人比臣更为了解。恳请官家准臣旁听,若汪大人所奏有未尽之处,臣亦可代为解答。”

  赵文基本就想将此事拖延,推给赵婉处置,见状正中下怀,当即应允:“准了,曹将军便留下吧。”

  “官家不可!”汪桐郃急声道。

  “久闻汪大人乃铮铮君子,莫非有不可对人言之事?”曹炬故作惊讶。

  汪桐郃受此一激,傲气陡生:“汪某一生坦荡,此心可昭日月!既然将军要留,还请切勿打断本官启奏!”

  曹炬抬手示意:“汪大人请讲,在下洗耳恭听。”

  汪桐郃转向赵文基,拱手道:“官家,枢密使曹大人与宰执丁大人所奏,名义上是为西宁将士请功,实则涉及官员将领调动之广,乃大宋开国以来所未有!三边疆大营都统制尽数调任,更提议将兵部尚书狄青升任三司使,明升暗贬!真正得利者,尽是曹、毕、丁三大家族之人!官家试想,北线大营都统制丁越卸任回京升任兵部尚书,其职位由原西宁大营副都统制李云盘接任,北线仍在丁家掌控;剑南节度使毕志超回京继承宁远侯爵位,其堂弟毕从舟升任西宁大营都统制,毕家势力不减反增;曹安泰不过三十余岁,竟也接任剑南节度使一职!如此一来,我大宋精锐之师尽归三大家族掌控,臣恳请官家驳回此奏,否则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继续阅读:第411章 激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