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文字狱
日月重照2025-10-13 17:162,960

  狄萍缓缓摇了摇头,她原本只想在曹家短暂逗留,哪曾想一到此地,便被曹妙琴所提起的戏剧深深吸引。众人兴致勃勃地一同讨论,不知不觉间,夜色已如墨般悄然笼罩大地。

  “开饭喽,开饭喽……”

  碧荷脚步匆匆地跑了进来,一眼看到老爷和公子同时将目光投向自己,刹那间紧张得浑身不自在,结结巴巴地说道:“老爷,公子,老夫人差小婢前来通报,饭菜已然准备妥当,请诸位小姐一同前去用饭。”

  曹佾瞪了曹炬一眼,曹炬则恶狠狠地瞪了碧荷一眼,说道:“知晓了。其余人等的饭菜就送到此处。”

  曹炬又扭头对曹佾说道:“娘亲也在此处呢,父亲今晚便在孩儿这院中用饭吧。”

  曹佾微微颔首,转而面向狄萍说道:“萍儿也非外人,就与你曹伯母她们一同用饭吧,老夫自会派人前往狄府告知一声,免得你父亲忧心。”

  狄萍刚欲婉言谢绝,曹佾又对曹岯说道:“你与萍儿可是自幼相识,情谊深厚,定要好好照料她。”曹佾心中暗自窃喜,狄青要是得知他女儿竟在曹府,想必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吧。

  曹岯微微一愣,见父亲眼神犀利,威严尽显,不敢违抗,只得乖乖应了声是。

  曹炬面带笑容说道:“诸位姐姐,请。”

  曹芬等人轻笑一声,簇拥着狄萍,推推搡搡地一同离去。

  曹炬突然回头喊道:“怜儿,你与武绍安两人去偏厅用饭,好好教导他。倘若再不见成效,武绍安,西宁防线你便无需前往了,本公子麾下可容不下这般无用之人。”

  武绍安赶忙说道:“将军,小人……”

  曹炬充耳不闻,转身径直走了出去。

  曹佾来到碧水园内院,曹夫人赶忙迎上前去,夫妇二人一番交谈,竟是心意相通,所思所想不谋而合。曹夫人当年与狄青夫人亦是情同手足的闺中密友,二人情谊笃厚,狄青成婚还是她从中牵线搭桥促成的。今日见到狄萍,曹夫人觉得这女子文静秀雅,十分符合自己的心意。只是听闻狄青要将女儿许配给曹炬,曹夫人顿时脸色一沉,怒道:“这狄青怎会说出这般荒谬之言,莫不是做官做得昏了头?”

  曹佾冷笑一声,道:“他不过是存心刁难你我夫妇罢了,故而老夫才将萍儿留下,让岯儿陪着她。与萍儿一同前来的还有礼部曹序兄弟等朝中几位大臣的千金,过会儿你在言语间暗示我家岯儿非萍儿不娶,她们自会将此事传扬出去,届时我倒要看看狄青还有何脸面提及此事。”

  曹夫人说道:“妾身明白。这狄青实在是不识好歹,你我夫妇念及往日交情,才未与他计较,他反倒得寸进尺。夫君,不如过几日妾身直接前往狄家,找刘妹妹商议此事,无需再给他留情面了。”

  曹佾微笑着道:“如此甚好。”

  偏厅之中,武绍安面容愁苦,面前的碗筷纹丝未动。

  “武指挥使可曾成家?”怜儿忽然开口问道。

  怜儿连问了好几遍,武绍安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答道:“没……未曾。”

  怜儿轻轻一笑,说道:“怜儿猜也是如此。武指挥使家中若有妻儿,理应不难体会到戏中那份难舍之情。”

  武绍安满脸苦恼地说道:“看来在下确实难以胜任此事,还是稍后向将军求情,恳请他另选他人吧。”

  怜儿劝说道:“怜儿素闻公子行事洒脱,但在军中却是令出必行。武指挥使在公子麾下已久,自然明白公子方才所言绝非戏言。若再向公子求情,无论结果怎样,只怕日后在公子心中,已将武指挥使看轻了。”

  武绍安思索片刻,神色黯然道:“姑娘所言极是,可这演戏并非寻常人轻易能够驾驭,绍安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怜儿沉默良久,轻声说道:“怜儿从未想过,今生第一次唤‘夫君’二字,竟是对着武指挥使,心中也不知是何滋味。倘若武指挥使真要奔赴西宁防线,临行前对怜儿可会有不舍之意?”

  武绍安闻言大为震动,呆呆地凝视着怜儿。

  怜儿见他不答,幽幽叹了口气,道:“怜儿本是青楼女子,武指挥使又怎会放在心上,还请恕怜儿方才失言。”

  武绍安连忙摇头道:“绍安绝无此意,绍安……自会记挂着姑娘。”这一句话说完,武绍安额头已布满汗珠。

  怜儿见他笨嘴拙舌的模样,不禁嫣然一笑,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再将那戏中的台词对一遍。切记,无论戏里戏外,怜儿都是武指挥使心中记挂的那个人。”

  饭后,曹佾吩咐曹岯将几位女子一一送回府中,还特意叮嘱狄府要最后送达,并且准备了些礼物,以曹夫人的名义交给狄夫人,狄青在与不在都无需拜见。

  曹岯明白父母的意图,心中颇有些不情愿。曹佾懒得与他多费唇舌,一句“家法伺候”,吓得曹岯赶忙答应下来。

  曹炬命人将客厅收拾整洁后,重新开始,继续排演那出戏。没过多久,曹炬便惊讶地大声说道,才一顿饭的工夫,武绍安仿佛突然开了窍,虽然动作仍略显生硬,但对白已然颇为流畅。

  曹夫人在一旁也笑道:“老爷,你瞧这武绍安进步可真不小啊,妾身原本还担心出征前上演这戏难以成功,如今看来大有希望。”

  曹佾正全神贯注地翻阅着舒晓云亲手书写的剧本,机械地点了点头。他沉浸其中,越看越是震撼。曹佾原本并未对这件事太过重视,只当作是舒晓云与曹炬为化解禁军要求北上之事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只是觉得新奇才促成此事。然而仔细研读之下,戏中言语极为煽情,以二百年前回纥入侵中原,百姓生灵涂炭为引子,以宣扬保家卫国为主旨,在儿女情长中更凸显男儿的慷慨豪情,就连他自己看了都不禁热血澎湃。

  曹佾合上剧本,暗自思忖:此戏若真在大宋境内各处上演,其产生的影响力,不亚于凭空增添十万雄兵。

  “舒姑娘,此戏可是由你执笔?”曹佾问道。

  舒晓云赶忙说道:“启禀曹伯父,此中大部分内容是由四姑娘和杨小云姐姐与方才那些姐妹们一同创作的。”

  曹佾摇了摇头,道:“这些丫头平日足不出户,最多也就写写戏中女子的心思,那些充满杀伐之气的文字,她们决然写不出来。”

  舒晓云干笑两声,道:“曹伯父目光如炬,其实真正的主笔应是五公子,小女子只是稍加润色而已。”舒晓云打定主意,以后这类事都要把曹炬牵扯进来,自己在曹佾面前已然过于锋芒毕露,再如此下去,曹佾说不定会越发忌惮自己,况且自己出身又是个大问题,搞不好哪天他突然起了杀心,那可就真的完了。

  旁边曹妙琴闷闷不乐地说道:“晓云说得没错,女儿与轻如姐先前所写的内容,被小五修改了大半。真是奇怪,平日里怎么就没见他有这般本事。”曹妙琴心里郁闷,若是舒晓云修改的,她倒也认可,毕竟她原本就对舒晓云颇为佩服,却没想到竟是曹炬所为。她向来不太瞧得起这个弟弟,觉得他不过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罢了。可仔细看了曹炬所修改的部分,曹妙琴自认为能挑出不少瑕疵,对仗不工整,也毫无韵味。但纵观全文,曹妙琴不得不承认,弟弟所改之处全是画龙点睛之笔,比她原先写的精彩许多。

  曹佾看向曹炬,哼了一声,道:“炬儿,笔墨伺候。”

  曹炬见父亲神色异常,心中疑惑不解,走到书案前,将笔墨准备妥当。曹佾把剧本放置在案上,一页页仔细翻阅,不时提笔涂改几笔。曹炬在一旁伸长脖子看着,脸色渐渐变得僵硬。

  曹佾放下笔,抬头环顾四周,见无人在旁,轻声说道:“文中有四十七处提及‘大汉子民’,可我大宋国号却仅出现不足十次,真是居心不良。”

  曹炬当时确实未曾考虑到这一点,一听顿时冷汗直冒。

  曹佾将剧本递给他,道:“为父替你改动了三十一处,你年纪尚轻,不要想得太多。”

  曹炬冷汗淋漓,说道:“孩儿纯属无心之失,请父亲明鉴。”

  曹佾道:“无心自然最好,凡事都需谨慎,切不可授人以把柄。去吧,让这武绍安赶紧改口。”

  曹炬不敢耽搁,急忙跑去与武绍安交代。武绍安倒也没太在意,低头默默背诵记着。

  舒晓云见曹炬走过来,脸色不太好看,笑着问道:“怎么脸又白了,曹伯父训斥你了?”

  曹炬在她身旁坐下,心有余悸地说道:“文字狱,老头子要是搞起文字狱来,绝对是行家。”

继续阅读:第243章 誓师大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