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平西大将军
日月重照2025-11-22 13:255,937

  阿里果回到宫内自己居室,伺候他的贴身小太监忙端上盆清水。洗漱完毕,阿里果坐到了铜镜前,搔首弄姿片刻,打开脂粉盒细细地补起妆来。

  那铜镜打磨得光亮如鉴,映出阿里果一张敷着厚厚脂粉的脸庞。他本是契丹宫中的大押班,生得一副好皮囊,只是眉眼间总带着几分阴柔之气。此时他正用一把小巧的玉簪细细梳理着鬓角的碎发,又蘸了些桃红色的胭脂,在两颊轻轻晕开,直把那张脸衬得愈发娇媚,若是不知情者见了,怕还要误以为是哪位娇俏的宫娥。

  旁边侍立的小太监狗奴儿见状,连忙堆起满脸谄媚的笑容,不住地恭维道:“阿里公公这一手梳妆的本事,真是出神入化!放眼整个皇宫大内,再也找不出第二人有公公这般风姿,真乃天下第一俊俏人儿!”

  这话说得阿里果心头熨帖无比,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他对着铜镜满意地照了又照,忽的像是想起了什么要紧事,脸色微微一沉,随口向狗奴儿问道:“狗奴儿,官家此刻正在何处,做些什么?”

  狗奴儿被他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弄得一愣,连忙收敛了笑容,恭恭敬敬地躬身答道:“回公公的话,奴才方才听御书房的当值太监说,官家正在御书房内议事,陪着的还有兵部尚书萧正道大人,以及西宁骠骑大将军拔里廷焱将军等人,听说是在商议西宁那边的军情。”

  “啪!”

  一声清脆响亮的巨响骤然响起,阿里果猛地将手中的脂粉盒重重合上,那精致的螺钿盒子被他力道之大震得险些裂开。他霍然转过身来,眼中满是怒意,反手一记响亮的耳光便甩在了狗奴儿脸上。狗奴儿猝不及防,被打得一个趔趄,重重地摔倒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脸颊瞬间红肿起来,清晰地印出五个指印。

  “大胆奴才!如此重要的事,为何不早早向咱家禀报?!”阿里果声色俱厉地呵斥道,语气中满是不容置喙的威严与怒火。

  狗奴儿被打得晕头转向,捂着红肿发烫的脸颊,满面惊恐之色,身子不住地颤抖着,结结巴巴地辩解道:“奴……奴家,奴家见大押班您刚……刚从宫外回来,一路辛苦,还……还未歇息片刻,便……便没敢贸然打扰您……”

  “没敢打扰?”阿里果怒极反笑,眼中的杀意一闪而过。他猛地抓起桌上的脂粉盒,狠狠朝着狗奴儿的头上砸去,尖声叫道:“来人!给咱家把这个废物拖下去!”

  话音未落,两名身材高大、如狼似虎的精壮太监便闻声冲了进来,他们皆是宫中专门负责刑罚的力士,脸上毫无表情,眼神冰冷。阿里果用手指着瘫倒在地的狗奴儿,厉声吩咐道:“这贱婢胆大包天,延误军情通报,简直罪该万死!把他拉出去,杖毙!”

  “是!”那两名太监齐声应道,声音洪亮,不带一丝感情。他们上前一把架起早已吓瘫在地的狗奴儿,狗奴儿此刻已是面无人色,浑身如筛糠般颤抖,口中哀声连连,不断地向阿里果磕头祈求:“阿里公公饶命!奴才再也不敢了!求公公开恩,饶奴才一条狗命啊!”

  然而阿里果对此却视若无睹,连一眼都未曾看他,转身便走到衣架旁,换上了象征大押班身份的服饰。那服饰绣着繁复的云纹,质地精良,穿在他身上更显其在宫中的尊贵地位。换好衣物后,他又对着铜镜迅速整理了一番仪容,便急匆匆地朝着御书房的方向快步而去,脚下的靴子踩在金砖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声响。

  阿里果心中明镜似的,自己在这深宫中能有今日的地位与权势,全凭仗着契丹皇帝的宠信。若是没了这份宠信作为依仗,以他平日里在宫中树敌众多的情况来看,在这尔虞我诈、危机四伏的皇宫大内,用不了几日便会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因此,他必须时刻紧随皇帝左右,牢牢掌控皇帝的一举一动,绝不容许任何人有机会分享这份来之不易的宠信。

  一路快步疾行,不多时便来到了御书房外。御书房乃是皇帝处理朝政、商议国事之地,守卫森严,气氛肃穆。此时,一名与阿里果岁数相仿的俊俏太监正站在门外当值,见阿里果前来,连忙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语气谄媚地说道:“阿里公公您回来了?今日您告假外出,奴才还以为您要晚些才回呢。”

  阿里果只是冷淡地“嗯”了一声,眼神中带着几分不屑,摆了摆手说道:“下去吧,这里有咱家伺候官家便可。”

  那太监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心中颇有些不情愿。今日好不容易等到阿里大押班告假外出,自己才有机会在御书房外当值,这可是在皇帝面前露脸的好机会,怎么他竟回来得如此之早?

  他心中犹豫不定,脚下便迟疑了片刻,没有立刻离去。阿里果见他这般模样,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意,不等他反应过来,便一脚狠狠踹在了他的腰间。那一脚力道极大,带着十足的火气,只听“嘭”的一声闷响,那太监被踹得连连后退,身子在空中打了几个滚,跌出数丈开外才勉强停了下来,腰间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

  他挣扎着爬起身来,捂着剧痛的腰际,看向阿里果的眼中满是怨毒之色,却敢怒不敢言。在这宫中,阿里果深得皇帝宠信,权势滔天,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的当值太监,根本招惹不起。无奈之下,他只好强忍着疼痛,低着头匆匆离去。

  阿里果冷冷地瞥了他离去的背影一眼,随即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服饰,脸上瞬间换上了一副毕恭毕敬的神情,规规矩矩地站到了御书房门外,垂首侍立,随时等候皇帝的召唤,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兵部尚书萧正道身着一身藏青色官袍,面容刚毅,眼神沉稳;其儿子萧沃里年轻英武,身着劲装,腰间佩剑,眉宇间带着几分锐气;还有骠骑大将军拔里廷焱,身材魁梧,身披铠甲,脸上带着几分风尘之色与疲惫。三人此刻均是躬身跪在堂下,神色恭敬而肃穆。

  契丹皇帝端坐在御座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眉宇间满是挥之不去的疲倦,显然是刚刚发泄完一通怒气。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都起来吧。”

  三人闻言,齐声应道:“谢陛下。”说罢,缓缓站起身来,依旧垂手侍立,不敢有丝毫懈怠。

  西宁之战的惨败,对大辽国而言,绝不仅仅是损失十余万大军那么简单,更是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危机,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将大辽国推向了风雨飘摇的境地。首当其冲的便是驻守在西宁的十万定西军,这支军队乃是大辽国除西宁大军之外最为精锐的部队,战力强悍。在此之前,有西宁大军在前线牵制着大宋的兵力,大宋的背嵬铁骑根本没有机会对定西军构成任何威胁。

  然而,随着西宁大军的全军覆没,定西军瞬间便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定西军驻扎在西宁一带,此地距离大辽国的都城幽州有着千里之遥,虽然军队人数众多,却成了一支实实在在的孤军,孤立无援。而且西宁地处偏僻,土地贫瘠,物产匮乏,根本无法养活这十万大军,每年都要依靠朝廷从内地调拨大量的粮草物资来维持供给。如今西宁军已然覆灭,这条长达千里的运输线失去了保护,随时都有可能被宋军截断,定西军的补给顿时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契丹皇帝在得知西宁之败的消息后,心急如焚,当即急召定西军骠骑大将军拔里廷焱回幽州述职。他反复询问了西宁及定西军的具体状况,在深思熟虑之后,果断做出决定,下令将定西军调回关中地区,以稳固后方防线。

  可谁也没有料到,定西军在回撤关中的途中,竟然屡遭大宋背嵬铁骑的疯狂偷袭。那背嵬铁骑乃是大宋的精锐骑兵,个个骁勇善战,来去如风,作战极为凶悍。尤其是在定西军横渡黄河的那一仗,宋军更是设下埋伏,对定西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一时间,黄河水面上杀声震天,箭矢如雨,刀光剑影交错。定西军将士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加之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死伤极为惨重。最终,当定西军艰难抵达关中时,兵力已不足七万人,足足折损了三万余人。如此惨重的损失,让契丹皇帝如何能不怒火中烧。

  “李云盘、杨文广这两个逆贼仍在汴梁城中安然无恙,如今大宋西宁大营的名将也就只剩下毕从舟一人了。”契丹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得如同闷雷,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可就是这毕从舟一人,便将我大辽的定西军搅得天翻地覆,损失惨重!拔里廷焱,朕倒要问问你,你在西宁驻守十余年,究竟是怎么训练军队的?为何一支精锐之师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拔里廷焱闻言,心中满是委屈与冤屈,脸色涨得通红。他回到幽州之后,便一直未曾离开过都城,定西军回撤关中的这一路行程,全都是由自己的副手耶律和顺负责统率,如今军队遭受重创,怎么能将罪责全算在自己头上?可皇帝此刻正在气头上,而且已然定了调,他纵有千般辩解,也不敢贸然开口顶撞。无奈之下,他只好躬身说道:“臣……臣遵旨。”

  契丹皇帝冷哼一声,并未理会他的委屈,继续说道:“平南大将军耶律和顺,领兵无能,指挥失当,致使定西军折损三万有余,如此重罪,绝不可轻饶!传朕旨意,即刻剥夺其军职,打入天牢,三日后问斩!”

  “皇上不可!”堂下三人闻言,均是大惊失色,齐声开口劝阻道。

  契丹皇帝抬眼冷冷地看了三人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与质问:“怎么,难道此人罪不当诛么?还是说,因为他是萧天佑的侄儿,朕就杀不得了?”

  萧沃里心中一寒,感受到皇帝话语中的怒意,连忙不着痕迹地拉了拉父亲萧正道的身后衣衫,示意他不要再开口劝阻,以免触怒龙颜。可萧正道却仿佛没有察觉到儿子的示意,眉头紧锁,上前一步说道:“皇上,臣以为,耶律和顺固然有错,但罪不当诛。”

  契丹皇帝先是一愣,随即哈哈一笑,笑声中带着几分嘲讽:“哦?何以见得?你倒说说看,他何以免去一死?”

  萧正道躬身答道:“回皇上,臣在定西军回撤之前便早有推断,十万大军如此庞大的规模,沿途行军根本难以隐匿踪迹。宋军若是不来偷袭便罢,一旦前来,我军必然会遭受损失。而且据臣所知,此番大宋为了偷袭定西军,出动了三万背嵬铁骑,另外还有五千回纥士兵相助。这两支军队均是骑兵,机动性极强,来去如风,作战勇猛。而我定西军内部的骑兵不足两万,面对敌军的突袭,根本难以兼顾前后防线,顾首难尾。若说耶律和顺有罪,那臣亦有罪,臣不该遵从陛下旨意,限定时日命定西军回撤关中。若是当初允许这十万大军收缩阵形,缓缓推进,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或许便不会遭此重创了。”

  萧正道嘴上虽这般说,但心中却暗暗思忖,大军折损超过三成,这损失的确太过惨重,耶律和顺身为统帅,难辞其咎。只是此刻皇帝盛怒之下,若不严词劝阻,耶律和顺必死无疑,而这对于本就兵力匮乏的大辽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其实,让定西军限期回撤关中的命令,最初乃是契丹皇帝亲自下达的。如今看来,这道旨意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了。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西宁大军覆灭之后,大辽国北方边境几乎无兵可用,只能依靠黄河天险勉强支撑防线。可即便如此,已有小股宋军趁着混乱潜入了辽国境内,四处骚扰劫掠。这一个月来,各地上报军情告急的奏折如同雪片一般源源不断地传入京城,虽然尚未丢失任何城镇,但城外的良田却被宋军毁坏了不少。此时正值夏季,本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可户部的官员们已经开始为今年秋冬两季的粮食供应犯愁了。

  见萧正道竟然主动承担责任,契丹皇帝微微皱了皱眉,心中的怒意稍稍平复了一些。他沉默了片刻,问道:“那依你之见,这耶律和顺应如何处置才最为妥当?”

  “削去其所有军职,贬为庶民,让他好生反省自身过错。”萧正道毫不犹豫地说道,语气坚定。

  契丹皇帝沉吟良久,目光在堂下三人脸上扫过,最终缓缓点头说道:“也罢,就依萧卿之意吧。”

  “吾皇圣明!”堂下三人齐声说道,心中均是松了一口气。

  圣明?契丹皇帝在心中苦笑一声,这数月来,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他早已是焦头烂额,心力交瘁,看上去仿佛苍老了近十岁。萧天佑啊萧天佑,朕如此信任于你,将北疆的防务全权托付于你,你却让朕遭遇如此惨败,这就是你给朕的回报吗?

  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墙壁上挂着的巨幅大辽国地图前,目光凝重地凝视着地图上的疆域。那地图绘制得极为精细,山川河流、城镇关隘一目了然。契丹皇帝指着地图说道:“西宁之败,令我大辽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今不仅北部边境危机四伏,就连雁门关附近以及黄河沿线的宋军也蠢蠢欲动,四处出击,不断骚扰我边境郡县,掠夺百姓财物。三位爱卿,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当下我大辽应如何应对?”

  萧正道上前一步,沉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此乃宋军的疑兵之计。西宁之败,我大辽固然大伤元气,但根据此战前后的诸多情况来看,臣敢断言,对大宋而言,此次西宁之战的胜利亦是突如其来,他们事先绝无倾举国之力攻打我大辽的准备。因此,至少在今年之内,雁门关一带及黄河沿线的宋军并无大规模进攻的实力,边境暂无大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唯有北部边境形势危急。西宁一战,我方损失惨重,精锐尽失,可大宋西宁大营的实力并未受到多少削减。更何况,他们还攻占了我黄河以北的三城七镇,将我西宁大军筹集了近两年的粮草物资全部夺为己有,如今宋军粮草充足,衣食无忧,士气高涨。因此,当前我大辽的防御重点,应当放在北部黄河南岸的三府两郡。”

  拔里廷焱连忙接口说道:“皇上,萧尚书所言极是,臣附议。这三府两郡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乃是抵御宋军南下的重要屏障,绝不容再有任何闪失。应当及早调遣定西军前往驻防,加固防线。否则,一旦失去其中任何一地,宋军便可在此立足,其背嵬铁骑随时都能挥师南下,直逼我大辽都城幽州,到那时后果不堪设想。”

  契丹皇帝目光平静地看着两人,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们认为,应当派遣何人领兵前往北部边境驻防?”

  拔里廷焱刚刚被革去骠骑大将军之职,心中虽有想法,却也不便开口举荐他人,只好沉默不语。萧正道眉头紧锁,思索片刻,猛地咬了咬牙,上前一步撩袍跪下,沉声道:“臣仍举荐萧天佑!”

  契丹皇帝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怒意,脸色再次沉了下来,淡淡地说道:“此事萧卿就不必再提了。西宁之战,我大辽败得如此之惨,举国震动,总要有人来承担此罪。何况萧天佑自己亦已承认,北疆之败皆因他指挥失误而起。如今朝中除了你们这些军中将领之外,其余大臣早已群情激愤,要求将萧天佑治罪的奏折已经堆了几大箱子。朕只让他在府中闭门思过,已是格外宽厚了。若此时再起用他,你让朕如何向那些阵亡将士的亲属交待?如何向天下百姓交待?”

  契丹皇帝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语气坚定,萧正道一时间哑口无言,再也无法为萧天佑辩解。

  萧沃里站在一旁,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想,大辽自皇上登基以来,一直以铁腕治国,重用的大多是军方出身的将领。朝中那些文臣对此早已不满已久,此次西宁大败,正好给了他们攻讦军方将领的借口。而且在这些文臣背后,似乎还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一心想要致萧天佑于死地。如今大敌当前,朝廷内部却如此内斗不休,这般下去,大辽的未来堪忧啊……

  契丹皇帝看着沉默不语的三人,心中亦是烦躁不已。他沉默了许久,忽然开口喝道:“来人!”

  “奴臣在。”早已在门外等候多时的阿里果听到皇帝的召唤,连忙低着头,一路小跑着进了御书房,躬身侍立在一旁,恭敬地等候皇帝的吩咐。

  契丹皇帝看了他一眼,沉声说道:“传朕旨意,封骁骑将军萧沃里为平西大将军,统领定西军,即刻前往北部黄河南岸三府两郡驻防,务必守住边境防线,不得有误!”

  “是!奴臣遵旨!”阿里果连忙应道,心中却是暗喜,知晓自己又有机会在皇帝面前表现一番了。

  萧沃里闻言,心中一惊,连忙上前领旨谢恩:“臣谢陛下隆恩,定不辱使命,誓死守住边境防线!”

继续阅读:第465章 重任在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