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背刺
日月重照2025-10-13 17:153,143

  南方宋军阵前,向犷洋率两万背嵬铁骑忽左忽右,硬是逼得近五万西塞尔柱军死守营门,不敢越雷池半步。向犷洋杀得性起,敞胸露怀,一杆铁枪挥舞得嗡嗡作响,正要下令再度进攻,忽听背后鸣金声起,向犷洋不禁愕然:“妈的,这时候收什么兵?”

  西宁城外黄沙漫卷,宋军大营的玄色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向犷洋勒住汗血宝马的缰绳,满脸不耐却不敢违逆军令,只得挥枪示意部众收兵。待他策马回到阵前,只见副都指挥使刘虎已带着几名统制官等候在此,人人身披明光铠,腰悬磨铁刀,唯独李云盘骑在那匹神骏的汗血宝马上,身着宋代将官专属的紫花袍,腰束镶玉蹀躞带,身姿挺拔得高出旁人一头,在一众甲士中格外显眼。

  向犷洋催马上前,嘴角勾起一抹讥讽:“李副都统总算肯露面了!末将正纳闷,莫非副都统也学那文臣模样,要躲在帅帐里运筹帷幄不成?”他与李云盘素有嫌隙,言语间半点不留情面。

  李云盘面色不变,目光扫过在场诸将,沉声道:“诸位,奉经略使与都统制大人钧旨,此番阵前军务由李某统筹。今日起,军令所到之处,若有违抗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格杀勿论!”

  这话掷地有声,帐下诸将却无一人反驳。高尽忠身为西宁大营都统制,向来少亲自领兵,军中事务多交由李云盘处置;刘虎虽也是副都指挥使,却是三年前才侥幸升任——当年狄青力荐杨文广,曹佾却属意毕从舟,双方争执不下,官家赵祯无奈之下才折中提拔了从军三十余年、资历深厚却无显赫战功的刘虎。刘家在大宋勋贵中本就不起眼,刘虎自知根基浅薄,平日对高尽忠、李云盘向来恭谨,从不掺和二人之争,此刻自然不会出头。

  向犷洋见众人沉默,虽心中不忿却也不敢当众顶撞,正四处张望间,忽然瞥见曹炬立在一旁,顿时笑道:“曹都指挥使怎会在此?经略使不是命你留守帅帐吗?莫非帅帐里的清茶,还不及阵前的黄沙合口味?”曹炬身着青色襕衫,腰系素铜带,虽为武将却带着几分文气,与周遭甲士格格不入。

  曹炬拱手行了一礼,语气平和:“向将军安好。末将是奉经略使之命前来传旨,方才刚到。”

  刘虎上前一步,疑惑道:“云盘,经略使既有钧旨,何不当众宣读?”

  李云盘面露歉色:“此乃绝密军情,李某不便当众明言。稍后李某再向刘兄细说,还望刘兄海涵。”

  刘虎点头道:“刘某明白,不碍事。”

  李云盘目光一转,有意无意落在向犷洋身上:“这道军令会在适当时机告知诸位,到时候还请诸位遵令行事,莫要让李某为难。”

  向犷洋顿时按捺不住,怒道:“李副都统这话是何意?莫非觉得末将敢抗命不成?我向犷洋从军二十余年,沙场之上从无退缩!便是此刻命我单枪匹马闯那西塞尔柱军阵,向某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向将军有此胆识,李某佩服。”李云盘冷冷道,“诸位请回各自营中,静候号令便是。”

  向犷洋冷哼一声,调转马头便走,连礼节也懒得讲究。

  待诸将散去,李云盘将刘虎、曹炬引到一旁的哨楼之下。三人低声交谈了半柱香时辰,刘虎听罢面色凝重,转身离去时脚步都有些虚浮,上马时竟一脚踩空,幸而身旁亲兵眼疾手快扶住了他——那亲兵身着皂色短打,束着绑腿,动作利落,才没让刘虎在几万将士面前丢脸。

  李云盘望着刘虎远去的背影,不禁失笑:“老刘这人,这辈子就靠着‘谨慎’二字立身,今日这事,定是把他吓得不轻。”

  曹炬目视刘虎的身影消失在营门处,缓缓道:“刘将军虽谨慎,却能一眼看清局势,依副都统一言而行,倒也算得上果断。”

  “他也是无奈。”李云盘叹了口气,“老刘自上任以来,向来秉持中立,无非是怕得罪人。今日李某敢亮出那道军令,他定然猜到高尽忠已无力掌控大局,何必为了不相干的事,去得罪曹、毕、丁三大家族?依令行事,事后无论成败,他都能全身而退,这般道理,老刘不会不懂。”

  与此同时,辽军阵前亦是另一番景象。耶律提格身披契丹族特有的皮甲,手握圆月弯刀,望着不远处西塞尔柱军的营垒,忍不住对萧天佑道:“大帅,这西塞尔柱军战至天明仍死守营寨,半点突围的意思也无,莫非他们真甘心在此坐以待毙?”

  萧天佑面色阴沉如铁,目光扫过北方,问道:“萧沃里,派去北方探查的斥侯还没回来?”

  萧沃里躬身答道:“回大帅,天未亮时便派了近百名斥侯出去,至今一人未归。此事太过蹊跷,恐有变故。”他哪里知晓,毕从舟与吐尔逊早已在北方设下五千伏兵,那些斥侯早已尽数殒命。

  “南方宋军那边可有动静?”萧天佑又问。

  “高尽忠部仍与五万西塞尔柱军对峙,未见异常。”萧沃里答道。

  萧天佑稍稍松了口气,正要再吩咐些什么,一名传令兵策马奔来,高声禀报道:“大帅!韩延宗将军来报,西塞尔柱军正向右翼集结,看其动向,似要向北突围!”

  皮室军左虞侯耶律达摩闻言,瞥了萧沃里一眼,笑道:“大帅果然料事如神!西塞尔柱军抵抗了这许久,终究是撑不住要逃了!”他与萧沃里军职相当,却因萧沃里名声更盛而心怀不满,凡事总爱与萧沃里唱反调。

  萧天佑当机立断:“来人!传本帅军令,命韩延宗率部紧随西塞尔柱军,务必堵住其去路,绝不能让他们绕过我军向西逃窜!”

  “大帅三思!”萧沃里急忙上前劝阻,“西塞尔柱军的举动与我等先前预料不符,贸然追击恐中埋伏!”

  耶律达摩冷笑一声:“萧将军这话是何意?沙场军情瞬息万变,若等我们想清楚,西塞尔柱军早跑得没影了!大帅费尽心力促成三方联盟,难道要因你这‘三思’付诸东流?”

  萧沃里正要反驳,萧天佑却摆了摆手:“不必多言。狄青虽为宋人,却向来光明磊落,绝非背信弃义之辈。况且沙场之上容不得半分犹豫,我军只需谨慎行事,宋军纵有异心,也未必能奈我何。”

  话虽如此,萧天佑心中却始终不安——若宋军真与东西塞尔柱勾结,辽军必败无疑。可他转念一想,宋辽数次联盟皆凭信任,狄青、高尽忠也非阴险小人,这般担忧或许只是多余。

  两军主力相隔数里向北移动,萧天佑的军令终究慢了一步,西塞尔柱军的先头部队已突破辽军防线。正当他急调皮室军驰援时,却传来毕从舟率三万宋军赶到、协助辽军切断西塞尔柱军退路的消息,萧天佑心中的戒意才渐渐消散。

  西塞尔柱苏丹奥马尔得知消息,气得顿足捶胸。他本想趁东塞尔柱与宋军停战的间隙,突袭辽军右翼突围,谁知计划全盘落空,还引来了东塞尔柱与大漠各部的反扑。无奈之下,他只得派信使去向哈梅嘞比求和。

  东塞尔柱苏丹哈梅嘞比见了信使,劈头盖脸便是一顿痛骂:“回去告诉奥马尔!若再敢有二心,先前的盟约即刻作废!”信使吓得连连磕头,哈梅嘞比才命人将他赶走,转头对萧雨鑫道:“雨鑫,方才那信使说,南方宋军仍在攻打西塞尔柱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萧雨鑫苦笑道:“苏丹,南方宋军由高尽忠亲自统领,曹将军早说过此处最是难料。不过此事与我东塞尔柱无关,西塞尔柱自食恶果,也是活该。”

  哈梅嘞比沉默片刻,忽然低声道:“雨鑫,你说……我东塞尔柱非要按与曹将军的约定行事吗?”

  萧雨鑫一愣:“苏丹的意思是……”

  “若趁西塞尔柱与宋军交战,我军向北绕过辽军,直接返回阿尔泰山,可行吗?”哈梅嘞比眼中闪过一丝希冀。

  萧雨鑫连忙摇头:“万万不可!此举必会引来宋军与大漠各部的阻拦,杨文广的部队也会迅速驰援,到时候四方混战,我军恐会玉石俱焚。苏丹,此事得不偿失啊!”

  哈梅嘞比脸上露出不甘,却也知道萧雨鑫所言属实,只得长叹一声。

  萧雨鑫立于一旁,心中亦是五味杂陈。他与曹炬早有密约,虽不全信曹炬的承诺,却对“落叶归根”四字格外心动——萧家先祖本是中原人,流落塞尔柱百年,先祖临终前唯一的心愿便是魂归故里。萧氏族人虽受塞尔柱苏丹重用,却始终以华夏人自居,百年来坚持不与异族通婚,在部落中终究是外人。

  他望着哈梅嘞比落寞的背影,暗忖:自己与父亲或许此生难回华夏,但子孙后代绝不能再流落异乡。若曹家真能一统天下,有曹家照应,将先祖骸骨迁回中原祖坟,也并非难事。况且他与曹炬的约定,对东塞尔柱亦是有利,即便伤亡略大,也比西塞尔柱的处境好上许多。

  萧雨鑫看了眼哈梅嘞比,自己虽与曹炬有密约,可所做一切还是有益于东塞尔柱的,或许伤亡可能大一些,但与西塞尔柱相比至少要好上许多。

继续阅读:第345章 天旋地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