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朱棣的绝望
冷炼笙2025-09-21 13:094,090

“王爷,事不宜迟,再耽搁就真的走不了了!”

张合半蹲在一棵树后,指尖死死攥着腰间佩刀,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远处营地内巡逻的士兵。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声音压得极低:“多谢张将军暗中相助,若能脱困,本王定不会忘了你的功劳!”

“只是李景隆狡猾得很,你此次冒险前来,不会引起他的怀疑吧?”

张和脸上闪过一丝得意,胸有成竹:“王爷放心,篝火宴很热闹,李景隆已经醉了,此刻正是脱身的最佳时机!”

朱棣猛地攥紧了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可云儿与炽儿还在营中!本王怎能弃他们于不顾?”

他仿佛能看见自己逃离后妻子抱着二子缩在角落的模样,心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住,连呼吸都带着疼。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王爷!”张合急得额角冒了汗,往前凑了两步又迅速退回。

“只要您能安全离开,日后才有机会东山再起,救出王妃与世子。”

“眼下朝廷要抓的是您,在没找到您之前,绝不会为难他们!”

朱棣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没了半分犹豫,咬牙道:“好!走!”

张合当即松了口气,从怀中掏出早已备好的粗布短衫,快速帮朱棣换上。

为了不引人注意,他只带了五十名心腹,其余人都留在营地佯装值守。

夜色如墨,数十道黑影贴着山林边缘快速移动,像是被风吹动的暗影。

朱棣脚踝上的枷锁还没来得及解开,铁链在地上拖出细碎的声响,每走一步都磨得皮肉生疼。

可他丝毫不敢放慢脚步,脚底像是生了风,头也不回的向前拼命奔跑着。

冷风吹散了额前的汗,营地中的火光和喧闹逐渐消散,朱棣心中终于燃起一丝希望。

只要能翻过前面那座山,就能与接应的人汇合,到时候再从长计议,总有一日能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大明的皇帝,只能是他!

可他嘴角的笑意还未完全绽开,密林中却突然传来“咻咻”的破空声!

“小心!!”张合话音刚落,跑在队尾的士兵已纷纷倒地,十几道身影瞬间没了声息,鲜血在月光下泛着刺目的红。

“有追兵!王爷,我们暴露了!快跑!”张合脸色骤变,拔刀挡在朱棣身后,刀刃劈飞了两支射来的冷箭。

朱棣浑身一僵,回头望去时,只见远处火把连成一片,如同一条吐着信子的火龙,正快速向这边逼近。

追兵的呐喊声穿透树林,像是催命的符咒,将他刚燃起的希望撕得粉碎。

他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向前狂奔,铁链磨得脚踝鲜血直流,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王爷!前面就是密林出口,翻过这座山就有接应的人!”张合一边挥刀格挡这呼啸而来的箭雨,一边高声喊道。

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他的心中已然有了决断,突然停下脚步,将一半士兵拦在身后:“末将只能送您到这里了!这些弟兄跟我留下牵制追兵,您快逃!”

朱棣脚步一顿,想回头却被张合推了一把:“别回头!!”

这么跑下去不是办法,他必须留下来牵制,为王爷争取更多的时间。

朱棣再也不敢迟疑,埋头向着密林深处狂奔,摔倒了就立刻重新爬起来。

手掌被碎石划得血肉模糊也浑然不觉,眼里只有前方隐约透出的光亮。

那是密林的出口,也是他唯一的生路。

不知跑了多久,耳边的喊杀声渐渐淡去,眼前的树木也越来越稀疏。

朱棣喘着粗气,抬头看见前方的光亮越来越盛,心中涌起狂喜:他就要逃出去了!

“云儿,炽儿,等着我!我一定回来救你们!”他在心里默念,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前冲去。

可他一只脚刚迈出密林,却猛地僵在原地,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密林外的空地上,一匹白色战马正悠闲地刨着蹄子。

马背上的人穿着银甲,手里拎着一只酒壶,仰头将壶中酒液倒入口中,酒液顺着下颌流进衣领,却丝毫不见半分醉态。

数十名劲装士兵立在战马两侧,手里的长刀映着月光,满是杀意。

那马背上的人,赫然是不久前还在营地中与众将推杯换盏,喝得酩酊大醉的李景隆!

“保护王爷!”跟在朱棣身后的十几名死士先是一愣,随即拔刀直接冲向了李景隆!

李景隆冷笑着看向冲来的士兵,毫不在意再次举起了手中的酒壶,根本没把这十几个人放在眼里。

“杀!”福生冷冷的从牙缝中挤出一个字,闪电般杀进了人群之中。

金铁交鸣声瞬间响彻山林,刀刃入肉的闷响与士兵的惨叫交织在一起,成了这片空地上最残酷的乐章。

朱棣站在原地,浑身冰凉,面如死灰。

他看着身边的死士一个个倒下,看着李景隆似笑非笑的眼神,突然明白过来——从始至终,他都没逃出过李景隆的算计。

良久,当最后一名死士倒在血泊中后,福生带着几十名守卫立刻围了上去,将朱棣死死困在中间。

李景隆勒转马头,居高临下地看着朱棣,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跑啊,怎么不跑了?”

朱棣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向李景隆的双目之中满是深深地怨恨。

可李景隆却全然不在意这份怨恨,他依旧稳稳坐在白马上,一手拎着酒壶,一手随意搭在马鞍上,仰头将壶中残酒一饮而尽。

就在这时,身后的密林中突然再次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枯枝断裂的脆响。

朱棣猛地回头,只见平安率领着上百名铁甲士兵快步走出,刀刃上的血迹还未干涸,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而平安手里拎着的东西,让朱棣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一颗血淋淋的头颅,长发凌乱地贴在脸上,正是方才为他断后的张合!

“回禀景帅,都已清理完毕!”平安拱手一礼,将头颅随手扔在地上,在碎石滩上翻滚了几圈,停在了朱棣的脚边。

张合圆睁的双眼还带着未散的恐惧,嘴角却凝固着一抹不甘和决绝。

朱棣只觉得一阵恶心涌上喉头,胃里翻江倒海,他强忍着眩晕,死死瞪着马背上的李景隆,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原来...这一切都是你的算计!”

李景隆目光终于落在朱棣身上,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声音带着几分漫不经心:“既然你想玩‘金蝉脱壳’的戏码,那就陪你玩玩,反正闲来无事,乏味的很。”

“只是没想到,王爷的戏演得这般差,这么快就露馅儿了。”

朱棣紧咬着牙关,牙齿摩擦的声响在寂静的山林间格外清晰。

他想说些什么,可喉咙像是被堵住一般,只能发出嘶哑的气音。

直到此刻他才彻底明白,从他决定逃跑的那一刻起,就没逃出过李景隆的手掌心。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远处传来,徐辉祖率领着一队骑兵疾驰而至。

尘土飞扬中,徐辉祖翻身下马,对着李景隆抱拳一礼:“李兄,负责接应的伏兵也已剿灭,无一活口!”

“营地内的反叛余孽也已全部控制,李兄可以随时处置!”

李景隆收起酒壶,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都杀了吧。”

此言一出,朱棣瞬间面如死灰,眼神挣扎。

徐辉祖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只是冲着身后的一名手下摆手示意,将李景隆的军令传回营地。

李景隆冷冷地瞥了朱棣一眼,再次开口:“另外,派人送封信给怀远城守将,麾下副将暗通燕逆,让他准备跟朝廷好好解释吧。”

“来人,护送燕王殿下回去。”

随着话音落下,他已勒转马头,骑着白马缓缓向着营地的方向离去。

朱棣被拖拽着跟在战马后面,脚踝上的铁链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

早已磨烂的皮肉被碎石反复摩擦,鲜血浸透了裤脚,顺着脚踝滴落,在地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血痕。

他死死盯着李景隆的背影,眼中的怨恨几乎要将自己吞噬,却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

...

七日后,押解朱棣的队伍终于抵达淮安境内,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日。

如果一切顺利,再有两日便可抵达京都。

可就在队伍准备绕过淮安,直抵京都时,前方却突然出现了一支兵马。

数千名士兵列阵而立,旌旗招展,挡住了返京队伍的去路。

李景隆勒住马缰,目光扫过对面的兵马,眉头微微皱起。

为首之人身穿紫袍,骑着一匹枣红马,正是驸马梅殷。

“驸马这是何意?”李景隆扫了一眼梅殷带来的数千兵马,皱眉询问了一句,声音带着几分冷意。

梅殷立刻翻身下马,快步上前躬身行礼,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景帅误会了。”

“陛下早已收到您在回京途中遭遇截杀的消息,担心您的安危,特地命我率兵前来接应。”

“是么?”李景隆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陛下倒是真够体贴。”

“那是自然。”梅殷笑着点头,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队伍中间押送朱棣的马车。

“景帅平定燕乱,立下不世之功,若是在回京途中出了事,岂不是朝廷的损失?”

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一份明黄圣旨,“陛下有旨,命景帅将随行兵马暂留淮安大营休整,随我一同押解朱棣入京即可。”

“什么?!”耿炳文等人脸色骤变,纷纷转头看向李景隆。

他们都是常年征战的老将,怎会看不出其中的门道——这哪里是接应,分明是要卸了李景隆的兵权!

李景隆的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缰绳,不由得想起了上次奉旨回京时的情形。

如今朱允炆故技重施,显然是对他的忌惮又深了几分。

燕乱刚平,他手握重兵,早已成了朱允炆眼中的“隐患”。

梅殷仿佛没看见众人的脸色,依旧笑着说道:“烦请景帅先随我到淮安大营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再启程入京。”

“大营中已备好酒食,算是为景帅接风洗尘。”

李景隆沉默片刻,随即抬起头,脸上重新挂上笑容:“既然是陛下的旨意,那便依驸马所言。”

梅殷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似乎没想到李景隆会这般痛快答应,随即笑道:“景帅深明大义,果然是国之栋梁。”

随后,在梅殷带来的兵马“护送”下,押解队伍改道前往淮安大营。

李景隆骑着战马走在最前面,一副晃晃悠悠的姿态,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此刻心中定是翻涌着惊涛骇浪。

...

晚膳时分,梅殷果然在大营中摆了宴席,山珍海味几乎摆满了桌子,连酒都是难得一见的贡酒。

宴席上,梅殷频频向李景隆敬酒,言语间满是奉承,可李景隆只是随意应付,心思早已不在酒桌上。

宴席散后,耿炳文、平安等人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李景隆的营帐。

刚一进门,就看到李景隆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杯热茶,神色平静。

“都垂头丧气的做什么?是刚才的饭菜不合胃口么?”李景隆笑着打量了脸色凝重的几人一眼,命福生为每人倒了一杯热茶。

“景帅,您怎么还坐得住?”耿炳文率先开口,脸色凝重,“梅殷这分明是陛下派来夺您兵权的!”

“此番入京,怕是凶多吉少啊!”

其余几人也纷纷点头,脸上满是担忧。

李景隆笑了笑,将福生倒好的茶亲手递给耿炳文:“耿老言重了。”

“燕乱刚平,北境的残余势力还未肃清,陛下担心兵权旁落,有些顾虑也是理所应当。”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将朱棣安全押回京都。”

“至于怎么押回去,由谁押回去,并不重要。”

耿炳文接过热茶,看着李景隆平静的脸色,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暗自摇了摇头。

他知道李景隆心中有数,可还是忍不住担心。

其余几人也沉默了下来,营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烛火摇曳,映着众人紧锁的眉头,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此番回京之后要面对的,恐怕比平定燕乱还要凶险...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七章 殿上对峙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