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远盛审视着空闲房间内的物品,指挥王公子及其同伴将那个破损的木箱搬出。
在箱子的最底层,他们发现了一个黑红色的小木盒,尽管它被火烧毁了一半,但盒内物品似乎并未完全烧毁。
孙远盛打开箱子,意外地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木匣。
众人围绕着孙远盛,好奇地想一探匣中之物。
王公子瞪大眼睛,激动地表示,他小时候见过这个匣子,非常想打开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甚至因此被母亲责打过,那是他母亲唯一一次对他动手。
孙远盛意识到,这个匣子里的物品对王公子的母亲意义非凡。
如果她真的回来了,那么这匣子中的物品必定与她有关。
正当他打算让众人散去时,院子里突然刮起了一阵异常强烈的旋风,风围绕着他们旋转。
突如其来的强风使得众人东倒西歪,难以睁眼。
孙远盛感到风中有一股力量试图夺走他手中的木匣。
他心想,如果王嫂子珍视的物品被风吹走,那将是对王公子极大的不敬。
于是,他迅速拉回手臂,紧紧抱住木匣,并蹲下,蜷缩成一团。
旋风猛烈地吹打着他,仿佛有人在用力拍打他的背部。
孙远盛察觉到这风异常,便竭力向众人提议,吐口水,于是大家纷纷吐口水对抗风沙。
正如老人们所言,面对不洁之风,吐口水似乎真的有效,那旋风竟逐渐消散。
正当众人惊愕之际,孙远盛指示年轻人们留在院中。
他携带着匣子,示意王公子开门,两人一同进入正房。
孙远盛摇动匣子,里面似乎有物在响动。
将匣子置于炕上后,孙远盛询问王公子匣内所藏何物。
王公子摇头表示,他仅幼时见过一次,却从未开启过。
孙远盛遂命窗外窥视的小伙子们,去唤来范二爷。
范二爷抵达后,孙远盛将他拉至一旁,透露匣中可能藏有王公子母亲的遗物,但具体内容尚不明朗。
王公子的母亲生前禁止孩子观看,或许其中藏有秘密。
今日请范二爷来,是为了共同见证开启。
范二爷也听说了闲房中的怪异事件和刚才那神秘的旋风。
尽管旋风的意图无人知晓,但他也同意孙远盛打开盒子。
孙远盛清空了屋内无关人员,只留下范二爷和王公子。
孙远盛在他们眼前,打开了盒子上的锁。
由于长时间未开启,伴随着轻微的吱吱声,盒子崩解了。
内里是一块破旧的黄缎子包裹的物品,孙远盛轻柔地揭开。
发现并非珍宝,而是一本装帧精良的册子,以及一张折叠的黄麻纸和几封信件。
目睹王公子的兴奋表情,孙远盛瞥了他一眼并说道,思举啊,这些物品你母亲不让你查阅,必然有她的深意。
你母亲的离世突然,未来得及向你交代任何事情。
我和你范二伯看着你成长,你母亲不在了,我们也会将你视如己出。
但这个木匣中的物品,你暂时不要翻看,等我和你范二伯审阅完毕,了解清楚状况后,再向你说明,你觉得怎么样。
范二爷也表示赞同,你母亲生前将全部心血倾注于你,她过去不让你看,定有她的理由。
王公子望望孙远盛,又望望范二爷,擦了擦泛红的眼眶,连连点头,随后离开了房间。
经过一段时间,孙远盛召唤王公子进入房内,并向他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孙远盛透露,这本册子实际上是您母亲年轻时的日记。
您的母亲名叫韩锦玉,出身于坝下显赫家族,她的父亲思想开放,允许她自幼学习文化知识。
韩锦玉酷爱模仿名人,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日常。
在父母去世后,她嫁给了邻乡的才子王玉庭,也就是您的父亲。
王玉庭目睹了摇摇欲坠的朝廷,深感痛心,不顾即将变革的教育制度,专心致志地研读四书五经。
每日练习八股文,誓言要通过科举考试成就一番事业。
正当他满怀信心时,朝廷颁布了“上谕”,宣告废除科举制度。
多年来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
王玉庭未能考取任何功名,连秀才都不是,他不愿接受家人安排的县塾师职位,而是选择颓废在家,终日沉溺于酒精。
您的母亲心痛不已,决心要激励您的父亲重拾斗志。
然而,您的父亲最终未能重新振作,因抑郁而病逝,那时您才五岁。
因此,您母亲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您身上。
王公子听后,眼眶泛红,想要母亲的遗物,但孙远盛阻止了他,告诉他这些物品并非为您准备,也是为了避免您触物伤情。
孙远盛和范二爷通过日记,对王嫂子及其丈夫的过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包括他们一家为何流落到这个村子,但他们并未将全部细节透露给王公子。
早年,王公子的母亲韩锦玉,在王玉庭遭遇挫折后,不断给予他鼓励和指导,希望他能通过其他途径达成自己的梦想。
正当情况有所改善时,王玉庭的双亲却在同年离世。
这使得王玉庭更加消沉,他忽视了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整天沉溺于风月场所,沉迷于酒色之中,甚至染上了吸烟的恶习。
两年内,几乎耗尽了家产。
在被家族长辈责打教育后,王玉庭抛弃了两岁的儿子和韩锦玉,离家出走。
他给韩锦玉留下字条,声称必须有所成就才回来。
韩锦玉向哥哥求助,却遭嫂子驱逐。
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放下尊严,去为富裕人家烹饪食物。
两年后,王玉庭的名字再次出现在韩锦玉的视线中。
在乡公所的公告栏上,一则公告中出现了王玉庭的名字,但这次是以黄龙山土匪二当家的身份出现。
王玉庭已被坝上警察局逮捕,即将面临处决。
镇上的人们也未曾料到,这两年来四处打劫的黄龙会匪徒中,竟有曾经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的王玉庭。
韩锦玉出售了全部财产,携子王思举北行,目的是探望王玉庭。
遗憾的是,他们未能及时赶到,与王玉庭见上最后一面。
那些匪徒早已被埋葬在深山之中,连遗骸都无从寻觅。
韩锦玉手中紧握着王玉庭留给她的最后一封信,信里充满了对韩锦玉和儿子的歉意。
他提到自己未能通过科举为百姓服务,转而选择像义和团那样进行武装抗争,却未料到道路如此崎岖,最终落得个被众人追捕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