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娆在布庄逛了半天。
在伙计快翻白眼时,才指着一匹银蓝衣料说:“就这匹吧。”
伙计这才换回笑脸。
因这匹料子被散裁过,不能作整匹卖了,伙计连忙拿了量尺过来。
芊娆也不知要多少,毕竟在这世界里她还没量过原主尺码,男主的也没有。
不过这种颜色的细绵料子,主要还是男子衣料,她想了想就让全量。
伙计就知道她是要把剩下的全买了,立刻手快地行动起来。
“还有两丈八,余尺六可以抹价。”
伙计很会做生意,把零头赠送了,客人是肯定会要了这半匹布的。
果然芊娆立刻点了头,一匹素色细棉料子卖价五十文,粗棉料子三十文到三十五文。
其他有花色的料子则是八十文到百文以上。
再好些的料子就要一百多文、两百多文,一路往上报价,一两、二两的也有。
只不过开在镇西的布庄很少有一两以上的布,在这地段卖不起价也少生意。
反而是主做十里八村买卖的葛布、棉布最受欢迎。
一匹布大约四丈长,这里还有两丈八就要三十五文钱。
刚买完,楚默云递上一匹大红的雪绸料子,芊娆不解地看向他。
说好不乱花钱的。
“这是整匹雪绸,得八十文钱。”伙计眼睛一亮,立刻报了价。
“雪绸料子轻柔,眼下天热起来了,穿这个凉快又好看,很受镇上女子喜欢的。”
生怕他们改变主意,伙计又夸雪绸的好,裁衣裙好看、容易洗,晾晒时要如何注意等等。
“那就裁条裙子吧。”芊娆忽然觉得也可以买一身。
“买整匹吧,我觉得你穿红色更好看。”
楚默云目光温柔地看着她,不顾外人在场说了一句话,顿时让芊娆红了脸。
于是不再拒绝。
不过芊娆还记得还价,让伙计送了相配的针线和顶针给她。
之后又裁了一块烟蓝色细棉料子做上衣用。
男人有更换衣裳,就她是急需裁新衣的。
她也明白男人坚持挑红布的原因,是弥补她出嫁没有嫁衣的遗憾。
而她性格在男人眼里是活泼积极、主动且思想与众不同的。
红衣如火,大概就是男人觉得符合她性格的地方。
有了红布做主料,裁一身衣裙,也可搭配烟蓝、银蓝两种颜色的半臂、小袄。
而她买银蓝料子主要是为他裁新衣的,有剩余才会给自己做件小袄。
到时他们可以穿情侣装。
之后她又询问碎布的问题。
知道有布头卖时,立刻又去挑了五斤,花了十文钱。
这些布头都是散裁布料时剩下的边角,有大有小、有好料子也有一般的料子。
论斤称而价格不同,就看客人作何选择了。
农家人常会买上一些与自家衣裳相近颜色的布头,好打补丁,而更多的作用就是纳鞋。
她买布头自然也是为了做新鞋用的。
但她有特意挑了一些边角的绸料。
因为绸布贵,反而剩下边角不好卖,也就混在普通料子里边打包卖了。
普通人家不会挑选绸布边角。
因为做不成衣裳、打不了补丁,做帕子用的极少。
反而是棉布、葛布更受欢迎。
而她要了绸料恰是用得上,伙计还当是终于把滞销的碎绸清仓了而沾沾自喜。
把碎布塞进背篓里,好布抱在手中。
找零的小钱又讨价还价买到几十种绣线和十几根绣针,还有一把剪刀、一把量尺。
走出布庄,芊娆开心地呼出一口气:“满载而归了。”
“天儿不早了,咱们剩下的等下次来镇上再逛吧。”
楚默云看着一脸欢喜的小媳妇,也不由笑了。
一大早出来,竹水筒在大哥那里,他们也没有水喝。
也舍不得再花钱去买茶,只有赶紧回去了。
“嗯,还有绣庄和杂货铺子、木器铺子没有逛过。”芊娆连忙道。
“下次再来。”楚默云强调。
下次要送话本子第二册,也要再出三十个寓言故事。
为了多赚钱,他们肯定会继续赶进度,本月底不来,下月初也肯定会来。
“知道啦,咱们这一路竟然没遇到大舅和大哥他们,真是奇怪。”
芊娆背着背篓,手里还挽着一只小包袱,就往街上走了走,两边看过去,忍不住嘀咕。
“去镇口找摆摊的人打听吧,若是走了,咱们就坐车回去。”
楚默云往西南方向的镇口走去,芊娆脚步轻盈开心地走在他身边。
这里是镇西还不算最西边,往西还能看到热闹的集市。
他们没去,自然没看到今天芊徐氏也来镇上摆摊卖鸡蛋了。
西南方向也是附近乡道进镇的镇口,他们桃林村却在青石镇的东南方向。
一路的乡道横贯东西,若是走路自然远些,坐驴车却是很方便。
楚默云不想媳妇儿太累,他要装瘸也不能走太多容易暴露。
若是碰不到大舅和大哥,就只能到镇口坐驴车回家了。
快走到镇口时就看到停在那儿的一辆驴车,还有正与附近摆茶摊的小贩攀谈的大哥,顿时开心地笑了起来。
已经做好花钱准备了,没想到大哥在镇口等他们。
“冷静点,注意脚下。”俩人加快脚步,芊娆突然提醒楚默云。
“哦。”楚默云尴尬一笑。
连忙摆出一副走路好痛苦的表情,脚下也慢了下来。
“我本想去镇西找你们的,大舅说怕错过了,让我在这里等肯定能等着你们。”
看到他们来,楚星河也很高兴,笑着解释。
“我们从书局出来就一路朝镇西逛过来,到布庄买了布就过来了。”
楚默云也解释,就将包好的布料放到驴车上,转身将芊娆背着的背篓摘下来。
“在东南街时有看到你们,只是大舅说要去酒楼看看。”
“今天他没送菜,想看绿豆糕人家要不要,我就跟着走了。”
“今天的绿豆糕前一半卖给了路人,后一半都是大舅找相熟的铺子卖掉的,也给人试吃掉了十几块。”
“卖完后大舅就去许家杂货铺进货回去,我就到这里等着了。”
楚星河今天很高兴,话也变得多了起来。
等楚默云和芊娆上了驴车,他便扬鞭吆喝了一声,赶着驴车出镇走了。
他们出来早,这时候又不到中午,来赶集的村里人并不知道他们有驴车,不然肯定会早早过来搭顺风车。
也是楚星河没去镇西集市,没被人瞧见,这时候兄弟俩悠闲地说起了各自的情况。
楚默云这边没什么好说的,一家人最关心的小故事赚到十五两,可把楚星河听得心花怒放。
债务如山,原本是压在他长子长兄的肩膀上。
现在弟弟自己就能赚钱还债,他如何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