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恒所言无误,朴不花很快真烧起了第三把火,监视和防范白莲教。
因饥饿而起的民变和起义,尚且有解决办法,朝廷有时被迫去赈灾和分发物资,民众得了粮食衣物,勉强可以果腹御寒,能苟延残喘的活下去,也就不闹事了。朝廷更怕的是白莲教死灰复燃。
白莲教在宋朝时就风行过,进入元朝后,白莲教在大江南北香火都很旺盛,朝廷还一度扶持白莲教,企图将其转化为和萨满教、喇嘛教、全真教一样,这种受朝廷册封和管辖的教派,以巩固其统治。可至元十七年,江西都昌白莲教徒杜万一以白莲教组织起暴动,此类情况屡有发生,终于导致元武宗时被禁。
白莲教分南北,南方教主是彭莹玉,早在顺帝至元四年,彭莹玉就与门徒周子旺、况天(后改名为况普天)在江西袁州发动起义,并一度建立了大周国。
北方教主是韩山童,赵州栾城县人,其祖父因传播白莲教触犯禁忌而被朝廷从河北赵州栾城流放到广平永宁县,从此便在他乡扎下了根,继续秘密干起传教的老本行。韩山童长大成人后,教徒们尊他为北方教主。
早在朴不花入主七扇门之前,七扇门就有一个小队,专门负责打探白莲教和其他地下教会的情况,那时脱脱还执政,他特意嘱咐吉雅,要密切关注白莲教,防范这些地下教会广纳信徒,蛊惑人们聚众闹事。
就在几天前,七扇门总坛收到小队的报告,南北的白莲教都有异动。
北方白莲教,韩山童和刘福通搭上了线,并形成了合作。这刘福通是安徽颍州人,其家族相当富有,远近都不及。刘福通出身优渥,自小就开始读书,父母希望他能考取功名,踏上仕途,毕竟富而不贵,有钱却没权,算不得圆满。可刘福通个性豪放,不喜欢读书,却喜欢到处游玩,交接豪杰。刘福通到了青年时,家里给他买了个官,朱皋镇巡检,就是负责巡查捕盗的小官,最低的九品官。虽是不入流的小官,在巡检一任上,刘福通认识了各路人物,这些人常聚在一起商量干件大事,他们企图效仿梁山好汉聚众结义,小着能呼啸山林,占山为王,大者能猛虎下山,攻城略地,替天行道。
刘福通和韩山童相识后,两人频繁往来,这引起了当地官府的警觉,将刘福通的巡检一职给撤了。刘福通就干脆加入了白莲教,奉韩山童为师。韩山童为北方白莲教教主,地位很高,教徒遍布,而刘福通人脉极广,在安徽一带很有影响力,且刘福通聪明过人,办事能力很强,这二人联合起来,不知以后会生出什么事情来。
南方白莲教,彭莹玉自淮西回到了江西袁州老家继续传教,因风声紧,彭莹玉又率众西向,到了湖南浏阳、江西万载等地传教,收揽了不少信徒,地方官府也发现了,并派出官兵去捣毁教坛,抓捕教众,可每次都让彭莹玉给跑了,因彭莹玉武功极高,能以一敌百,据说当今武林,唯一能与彭莹玉武功齐等的只有武当派掌门张三丰。
收到小队的报告后,朴不花相当重视,他是顺帝身边的人,了解顺帝的诸多细节。顺帝的御书房书案后有个屏风,上面写着一行行的字,就是顺帝挂在心头,一定要完成的大事。其中一行字就是“铲除白莲教”。顺帝极其厌恶白莲教,他一直不理解,为何白莲教不能像萨满教、喇嘛教、全真教那样,奉朝廷旨意办事,和朝廷同声同气,非要和朝廷对着干,天无二日,地无二主,那就只有彻底将其铲除了。
皇帝都刻在心头的事,那就是天大的事,也是自己立功的大好机会,朴不花连将巴图和邱长清这两大统领,四大指挥使叫来,商议如何铲除白莲教,因白莲教已被朝廷定为邪教、反教,朴不花便将此次行动命名为“辟邪行动”。
听到这行动的名称,四大指挥使相互望着,用力忍住笑,他们心头早已笑开了花。这四大指挥使都称闯荡过江湖,他们知道有一套剑法叫辟邪剑法,这剑法练成了很厉害,但有个条件,必须自宫,否则这辟邪剑法平平无奇,不过三流剑法而已,自宫,这朴不花不就是自宫了的宦官?
朴不花和巴图不知道有套剑法叫辟邪剑法,见四个指挥使表情古怪,好似在窃笑,朴不花若是知道有套这样的剑法,绝对不会给此次行动定名“辟邪”的,这不是在提醒别人,自己是自宫了的宦官?
虽是颇为轻视和疏远巴图,可他是都统,名义上还是七扇门的总指挥,朴不花问巴图的意见,巴图说自己完全赞同。朴不花又问邱长清,邱长清却是沉吟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话,朴不花脸色微变。
自朴不花掌管七扇门以来,邱长清表现相当积极,朴不花说的,他马上响应,并全力去办,由此朴不花很欣赏和倚重邱长清,都统巴图反而被疏远了。可这次会议中,邱长清一反常态,他并不赞同将七扇门所有力量都用来对付白莲教,其他很多大事还得继续进行。比如流窜各地的江洋大盗和盘踞山里的匪寇,对我大元朝的社会治安和官府的统治,都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若将大元朝比作一个人,这是一根根毒刺,必须得拔掉,拔掉后,大元朝才能康健。
邱长清当场提出异议,这让朴不花很是不悦,可毕竟邱长清讲得有理,再者邱长清在七扇门内人望极高,只有他才能调动七扇门的锐士,若是朴不花自己去下命令,锐士们反而不愿配合,或是阳奉阴违,或是不用心办差,不得不倚靠邱长清。
朴不花压住了怒气,同意了邱长清的说法。朴不花突发奇想,他将蒙古行军中军团的建制,用到了七扇门上,近期七扇门重要计划的执行,由三个组团来同时办,都统巴图统领两个组团,辖四个指挥使,以及七扇门七成的总旗、小旗和锐士,这两个组团分为南北,正好对应北方白莲教和南方白莲教;令一个组团协统邱长清统领,七扇门另外的三成人手归邱长清管,这个组团继续去追捕江洋大盗和山里的匪寇。
与会者对朴不花的方案都很赞同,凌丹和李常宁不失时机的拍起马屁来。朴不花自己也很得意,他的这个方案从表面上看是给了邱长清面子,铲除白莲教和捕盗剿匪都兼顾了,并行不悖,但从人员配备上,七成都给了要去办白莲教的组团,三成给了邱长清,已占了极大的便宜。
七扇门的上层定好了规划,接着便是前期筹备和行动准备了。不少锐士听说要去对付白莲教,他们马上投到了邱长清那个组团去,白莲教在民间影响力极大,七扇门不少锐士就曾是白莲教的信徒,虽然后来脱离了白莲教,可要叫他们去针对白莲教,他们极不情愿,宁愿去跟邱长清攻打更难缠的大盗和匪寇。
赵贵方这一组五人,他们一起办了几次任务,已经有了默契,还产生了同袍之情,这在遇到危险时极为可贵的,会兰尊更是离不开赵贵方,他的寒毒每两天或三天就要发作,必须靠赵贵方点穴来压制。
赵贵方决定跟巴图去查白莲教,对这个神秘的民间宗教,他有很浓厚的兴趣。罗恒也同意去查白莲教,他总感觉邱长清和成昆打着捕盗剿匪的旗号,其实是在公报私仇,打击江湖势力,他不屑于这种行为。蟋蟀和耗子也马上附和,这二人在进入七扇门前都是一些偷鸡摸狗的小本事,放在战场上没任何优势,武有赵贵方,文有罗恒,跟着他们才能安全。至于会兰尊,更不必说,赵贵方去哪里,他就会跟到哪里。
“鼠字号”小组被划到了巴图组团北方大队,赵贵方的小组之所以被称为“鼠字号”,因组长的他代号地鼠,组员还有个耗子(老鼠),简直是名副其实。北方大队就是以北方白莲教为目标,统领者是凌丹,相应的男方大队就顾名思义了,由李常宁统领。巴图作为总指挥,居中统筹,另外两个指挥使,尤金很少出去执行任务,这次就陪在巴图左右,参随听用,绮隐儿被邱长清借去了,这与原规划有些出入,朴不花同意了,邱长清那个组团若一个指挥使都没有,确实显得两大组团实力太过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