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召回
曹给非2024-09-21 22:053,203

   自赵贵方和成昆刚一起进来时,吉雅就看到了赵贵方,她不由得脸上浮笑,还朝赵贵方眨眨眼,可马上又回复到肃穆郑重之状。

   赵贵方在罗恒身边站着,蟋蟀和耗子没跟着进来,他们还没资格。罗恒偷偷将手拿出,指了指上面,马上又缩了回去,赵贵方往上望去,迅速扫视一番,他也看出了一些端倪。

   小高台上坐着四人,前方的三个位子,中为巴图,右为邱长清,左为吉雅,这正是昔日三大统领时的座位次序,后来朴不花来了,吉雅离开了,中间变成了朴不花,巴图和邱长清分左右而坐。

   三个位子的斜后方坐着一人,正是朴不花。这座位次序的改变就是透露出一些信号。朴不花坐在后面,表明他仍是督导大人,他在后面看着,负责监督和训导七扇门,他的地位仍高于包括三大统领在内的所有七扇门的人,他是代表皇帝和宫里的,三个统领坐的椅子涂抹的是黑漆,朴不花坐的椅子抹的是淡黄色漆,黄色乃皇家方可用之,这也是凸显朴不花的地位。

   还有一个重点是斜后方,而不是直接坐在正后方,这意味着朴不花并非主掌七扇门的堂官,而只是监督者,实际主事七扇门的还是巴图等三个督导,这样的关系就相当于军队里的将军和监军,监军是宫里派出的,地位更高,有监督之权,但主掌军中、发号施令的,只能是将军。

   赵贵方和罗恒对视轻笑,两人都意识到了,吉雅的回归,意味着脱脱也要重归相位了。

   两人所料不错,吉雅重新回七扇门,还任三大统领之一的参预,直接原因就是脱脱。

   至正四年那年夏秋的大洪水,黄河和淮河泛滥,沿岸区域为汪洋。次年,东南一带又起台风,多处还发生地震,海水冲上,良田成盐碱地,农户颗粒无收。到了至正八年,元朝迎来一个新的灾祸高峰期。

   一道道关于地方灾害的奏疏雪片般飞来。广西山崩,水灾,漓江泛滥,平地水深二丈余,屋宇、人畜漂没。四川大旱,出现饥荒,人相为食。山东连续水灾、雨雹,庄稼全毁,房庐倒塌,灾民无地以存。陕西和宁夏遇赤旱,又逢蝗灾,一年收成,尽收蝗腹。。。。。。。

   收到一封封全是灾害的奏疏,顺帝已经够烦了,他都不想理了,眼不见心不烦,可是,天子脚下,他能坐视不理吗?

   正月刚过,黄河、海河又决,先是淹没济宁路诸地,继而北侵安山,沦入运河,延袤济南、河间,毁两漕司盐场,大都的盐都靠这两处盐场。

   河水刚干,到了夏季,天降暴雨,经月不停,大都被泡在了水里,连城墙都被冲垮。

   大明殿后面的偏阁内,顺帝抱着两个爱妃看着窗外的瓢泼大雨,他一会儿年萨满教的祝词,一会儿年喇嘛教的咒语,需要借助神佛之力,将这雨给止住,可是越念越大。外面还传来几个小宦官的惊叫声,不好了,有座小楼被大雨淋垮了。

   延春阁里,奇皇后和她的两个儿子在寝宫中,外面闪电雷鸣,小儿子很怕打雷,奇皇后抱着他,安慰着他,长子爱猷识理达腊已成了个小少年,他故作无所畏惧,还有些轻蔑的看着母亲和弟弟,可是一个震耳欲聋的大雷响起,一下就将其打回原形,他也吓得缩在墙角,瑟瑟发抖。

   在天灾面前,贵为皇帝皇后也是如此无助,那黎民百姓呢?

   一日,还在下雨,顺帝冒着大雨上朝,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处理大都和其他地区的灾祸问题,群臣提出了一些建议,听起来很有道理,可细细一想,是漏洞百出,顺帝心中无比的愤懑,诺大个元朝,就没个柱国之臣,天佐之才?

   迫令脱脱辞相后,相继几年里,顺帝先后任用阿鲁图、别儿怯不花、朵儿只、贺太平等人为相,他们做事还算尽心,可能力才干都不如脱脱,政绩乏善可陈,很多问题非但没能解决,反而越积越多。就拿天灾来说,朝廷也是花了血本去这赈灾的,别儿怯不花、贺太平等执政大臣,都是民间所称的贤臣,在赈灾救急上非常积极,纵是如此,天灾一年比一年多。有南方官员直言不讳的向朝廷上疏,天灾频繁,民皆破产,为求生计,被迫为寇为盗,北方水患,南方水旱,田禾不收,湖广、云南盗贼蜂起,官府不能制也。

   自至正四年夏,郭盐贩聚众造反,流传于鲁、晋、豫等多地,其首领和主力被镇压后,朴不花入主七扇门,派锐士们去将反民残余除尽,顺帝很高兴,认为以后就不会再有造反了。就随后至正六年六月,福建汀州连城县罗天麟、陈积万造反,湖南有瑶民闹事。到了至正七年,大元各地发生暴动和造反竟多达二百余起,虽然规模都不大,却令顺帝和满朝文武都有一种感觉,这火是越点越密了。

   今年刚开春,台州黄岩盐贩方国珍拉出大旗反元,方国珍的部队啸聚海上,朝廷军队竟不能制,海道漕运受到威胁,漕运一断,大都城里,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没有饭吃,朝廷无法镇压,只得加以招抚,给方国珍封了官做。这一年的三月,辽东锁火奴和辽阳兀颜鲁欢自称“大金子孙”,起兵反元,竟想另立山头。

   就在顺帝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文臣出来说,古人讲天人感应,天灾乃是不修德,引来上天惩罚,为江山社稷计,陛下当下罪己诏。顺帝听了大怒,马上令侍卫将这不识时务的迂腐文官轰了出去。

   皇帝乃九五之尊,是没有任何律法,任何人能处罚皇帝的,可皇帝是天子,只有上天能惩罚他。若出现大灾大难,或者朝政腐败引起的国家贫弱,皇帝就会下罪己诏,向上天请罪,这其实就是皇帝认错的意思。最早颁罪己诏的是汉武帝,他晚年昏聩,多有弊政,各地接连爆发农民暴动,还有巫蛊之祸,太子都因此冤死,故下诏罪己。其后的历代,有些皇帝就会在很困难的时候,下罪己诏,以缓和朝臣和百姓们的情绪。

   顺帝也下过罪己诏,可事实表明,没用啊,灾是越来越多。天灾不在天,在人事不足也。顺帝脑子里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咦,谁对朕讲的这句话?顺帝踱着步,挠着头,他终于想起来了,是脱脱曾和自己讨论灾祸问题时所说。通过这句话,顺帝想到了脱脱,对啊,谁说我大元朝没个柱国之臣,天佐之才?脱脱不就是吗?

   “来人,下朕的旨意。”

   顺帝话音刚落,一个近臣已跪在了下边,一手拿笔,一手拿本子,准备写下顺帝之言,然后誊写到绢纸上。

   等了许久,近臣没想到顺帝说话,近臣抬起头,却见顺帝已经转身出去了。

   顺帝边走边在心里埋怨自己轻脱,这宰相乃皇帝之副,宰政大臣,怎么能一纸诏令,说任谁就任谁呢?还有,叫人家脱脱主动辞去相位的是顺帝自己,为了应和萨满大法师那个所谓的上天旨意,还要连上十七道辞呈,这也够难为脱脱了。现在有意重新启用脱脱,也得先派人去征求下脱脱本人的意见,是啊,四年多没见到脱脱了,他现在如何了?

   随后,顺帝派哈麻去西山别院探望脱脱,哈麻去的时候,坐的是黄色顶子的轿子,还有宫廷侍卫的护送,这就代表是皇帝的使者了。

   派哈麻去充当使者角色,顺帝也是有考虑的,他知道,在脱脱还没当宰相时,哈麻就向脱脱和其弟也先帖木儿靠拢,走得很近。别儿怯不花与韩嘉纳、秃满迭儿等结为朋党,与脱脱争衡时,哈麻也在支持脱脱。在迫使脱脱辞职后的一两年里,顺帝有些后悔,想召回脱脱,可别儿怯不花马上反对,顺帝也就不提此事了。别儿怯不花和太平等人相继执政,他们及其党羽,在顺帝面前,对脱脱的评价很低,哈麻却认为脱脱比当今的几个宰相都强。

   脱脱和哈麻既是同僚,又是朋友,虽说不上亲密,也不至于生分,哈麻也是快人快语,马上向脱脱转告了皇帝的意思,希望脱脱回朝,还是做宰相,朝廷让脱脱来管。

   有其君便有其臣,和顺帝一样,脱脱大喜,想马上就答应的,可转念一想,这不太好啊,第一,只要得矜持一点,莫表现得太过惊喜,第二,将自己的几位心腹师友叫来,商量商量。

   第二天,吴直方、欧阳玄、张起岩、悟良哈台、贾鲁等人来到了脱脱在香山的别院,听脱脱说顺帝派使者来,想召跳脱回去重任宰相,众人皆喜,贾鲁更是小孩子般的欢呼雀跃,说脱脱若重宰相,这河患就能治了。

   只有一人脸色平静,那就是脱脱的老师吴直方,脱脱没有当众问起,待众人走后,脱脱独留下吴直方。

   时至初冬,山中更冷,见吴直方衣服穿得单薄,身体微微发抖,脱脱拿来一件毛裘给老师披上,“老师,山里冷,你先披上,免得着凉。”

   吴直方望了望脱脱,意味深长的叹道:“这不算什么,高处才不胜寒呢。”

   这下脱脱明白,为何听到自己被被召回复相时,吴直方脸色淡然了,吴直方是怕自己重新被任命为宰相,可能再次招致政敌的攻讦,可是当今朝廷有事,皇帝有念,自己能完全置身事外吗?

    

  

继续阅读:129、监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雷七扇门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