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赌怎么赢?难道我们要花几亿美金,造一台三年前就落后的东西吗?那是对投资人的犯罪!”埃里克寸步不让。
争吵,陷入了僵局。
这不仅仅是两种技术方案的争论,更是两种工程哲学的碰撞。
德国人代表着“演进”,在成熟的基础上,做到极致的精确和可靠。
荷兰人代表着“突变”,追求颠覆式的创新,哪怕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梁卫国和中国的工程师们,在一旁听得心急如焚。他们从工程实践的角度,试图提出一些折衷的方案,比如“气浮+电磁辅助”的混合模式,但立刻就被两位固执的首席科学家双双否决。
在赫尔曼看来,这是不伦不类的妥协。
在埃里克看来,这是画蛇添足的累赘。
实验室的工作,几乎陷入停滞。德国团队和荷兰团队之间,开始弥漫着一股敌对的情绪。大家见面不再打招呼,甚至在食堂吃饭,都泾渭分明地坐在餐厅的两端。
孙建业这个“首席士气官”,这下可犯了难。
他请德国人喝啤酒,德国人很有礼貌地感谢,然后继续回去画图。
他请荷兰人吃印尼菜(荷兰殖民历史的遗留),荷兰人吃得很开心,然后继续回去跟德国人吵架。
他发现,自己那套在国内工厂里屡试不爽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这群“洋专家”面前,彻底失灵了。
这天晚上,孙建业找到了正在办公室里,看着两份方案沉思的陈昂。
“小陈,这可咋办啊?这帮洋人,一个个都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再这么吵下去,别说补天了,咱们这炉子都得炸了!”老厂长急得直搓手。
陈昂抬起头,他的面前,也摆着两份报告。一份是赫尔曼团队做的可行性分析,另一份,是他让【量子AI】对埃里克的磁悬浮方案,进行的初步模拟推演。
【量子AI】的结果显示,埃里克的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它对材料学、控制算法、传感器精度的要求,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的水平。强行推进,失败率高达98%。
而赫尔曼的方案,虽然保守,但成功率,是100%。
陈昂放下报告,看着一脸愁容的孙建业,忽然笑了。
“孙厂长,我问您个事儿。当年咱们农机厂,为了提高拖拉机的马力,是改良化油器,还是直接换发动机,是不是也吵过?”
孙建业一愣,随即一拍大腿:“那可不!为了这事儿,机修车间和动力车间,差点没打起来!改良派和革命派,谁也不服谁。最后还是我拍的板,我说都别吵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给你们两边各一台拖拉机,一个月时间,谁改出来的拖拉机,爬我们厂后面那个大坡最快、最稳,就用谁的方案!”
说到这里,孙建业忽然眼睛一亮,他看着陈昂,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陈昂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从孙建业那充满“东方智慧”的土办法里,找到了解决眼前这个国际化难题的钥匙。
第二天,陈昂召集了“女娲计划”全体核心成员开会。
会议室里,气氛依旧冰冷。赫尔曼和埃里克,像两个斗气的孩子,分别坐在长桌的两端,谁也不看谁。
陈昂没有做任何评判,也没有试图调解。
他走到台前,平静地宣布:“关于晶圆工作台的技术路线之争,我已经有了决定。”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向他。
“我的决定是……”陈昂顿了顿,然后微笑着说,“两个方案,我们都要。”
“什么?”
全场哗然。
赫尔曼和埃里克,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陈昂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赫尔曼先生的严谨和务实,是‘女娲计划’成功的基石。埃里克先生的创新和激情,是‘女娲计划’走向伟大的翅膀。基石和翅膀,我们一个都不能少。”
“所以,我决定。将晶圆工作台项目,拆分为两个并行的子项目。”
“A项目,‘稳健计划’,由赫尔曼先生领导,目标是在六个月内,拿出成熟可靠的气浮工作台原型机,确保‘女娲一号’能够按时点亮第一束光。”
“B项目,‘超越计划’,由埃里克先生领导,我将为你们提供一个独立的实验室,和充足的预算。你们的目标,同样是六个月,拿出你们的磁悬浮工作台原型机。”
“六个月后,我们将对两台原型机,进行最严苛的对比测试。数据,将是唯一的裁判。”
“获胜的方案,将成为我们‘女娲二号’及后续机型的标准配置。而失败的方案,也不会被放弃,它将作为我们的技术储备,和备用方案。”
“先生们,”陈昂的目光,扫过赫尔曼和埃里克,“我不想听无休止的争吵,我只想看到一场,工程师之间,最纯粹、最精彩的对决。你们,敢接受这个挑战吗?”
赫尔曼沉默了。陈昂的方案,给了他足够的尊重,也给了他无法拒绝的挑战。他看了一眼埃里克,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好胜的火焰。
“可以。”他点了点头,言简意赅。
埃里克则是兴奋地站了起来,他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在燃烧。这种并行的“赛马”机制,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太棒了!这简直是全世界最酷的老板!我接受挑战!赫尔曼,准备好被我的磁铁,碾成碎片吧!”
一场足以让项目分裂的内部道争,就这样,被陈昂用一种极具智慧的方式,转化成了一场良性的内部竞争。
他没有选择“对”或“错”,而是给了“演进”和“突变”同样的机会。
这既保证了项目的基本盘不会崩,又为未来的技术飞跃,埋下了火种。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次决断,彻底征服了这两位来自欧洲的顶级专家。他们意识到,这位年轻的东方老板,不仅拥有雄厚的财力,更拥有他们难以企及的格局和智慧。
会议室里,冰冷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剑拔弩张,却又充满活力的竞争氛围。
看着重新燃起斗志的两支团队,孙建业在旁边,悄悄地对陈昂竖起了大拇指。
“小陈,你这招‘一桃杀二士’,不对,是‘一桃励二士’,玩得真他娘的漂亮!”
陈昂笑了。
他知道,这只是“女娲计划”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但现在,至少,这支多国部队,已经拧成了一股绳,开始朝着共同的目标,全速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