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女娲亮剑
盈盈一水间2025-11-19 16:232,274

“商业上的手段,对他已经没用了。那就启动B计划吧。”老人缓缓说道,“联系通产省和我们的美国朋友。就说,在德国的耶拿,有人试图打破我们共同守护的‘秩序’。既然他想自己种粮食,那我们就改变天气,让他颗粒无收!”

一场酝酿已久的,从国家层面发动的科技绞杀,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在耶拿,狂欢过后,一切重归平静。陈昂站在两间灯火通明的实验室中间,听着里面传出的设备轰鸣声和激烈的讨论声,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藤原健介的失败,只是第一道开胃小菜。真正的暴风雨,还在后面。

但他现在,已经有了能抵御风暴的船。

不,不止是船。

他要造的,是一座能乘风破浪的钢铁岛屿。而那两块来自未来的“五色石”,就是这座岛屿的第一块基石。

时间在耶拿的实验室里仿佛失去了意义。一个多月后,当秋日的金黄铺满这座古老的城市时,“女娲计划”迎来了惊人的蜕变。

东西两个实验区,曾经的冰火两重天,如今已经变成了两台并驾齐驱的超级引擎,爆发出令人瞠目结舌的能量。

西区,赫尔曼的实验室。

利用新型陶瓷材料重新打造的气浮平台,静静地悬浮在花岗岩基座上。它平稳得如同一块凝固的镜面,即使用最精密的激光干涉仪去测量,也几乎探测不到任何一丝振动。赫尔曼和他的德国团队像一群虔诚的信徒,围绕着这件完美的工业艺术品,进行着最后的调试。每一颗螺丝的扭矩,每一处间隙的校准,都追求着微米级的极致。他们用德国人深入骨髓的严谨,将“稳健计划”的潜力挖掘到了极限。

东区,埃里克的巢穴。

疯狂的重金属音乐依旧在轰鸣,但曾经的混乱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有条不紊的狂热。在“碳化硅晶体生长基座”的帮助下,他们成功制造出了第一批大尺寸、高纯度的碳化硅功率模块。这些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黑色芯片,为磁悬浮平台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而纯净的动力。

在陈昂提供的【量子AI】优化过的控制算法驱动下,巨大的工作台如同幽灵般在磁场中滑行,启停迅捷,定位精准,宛如拥有了生命。埃里克的团队,用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超越计划”从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孙建业再次感觉自己快精神分裂了。他现在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两拨“神仙”的后勤。给西区的德国人送的是计算好营养配比的低脂餐,给东区的荷兰疯子们送的是成箱的能量饮料和披萨。他常常一手端着咖啡,一手提着啤酒,站在两个区域的中间,由衷地感慨:“他娘的,这花钱的速度,比印钞机还快。不过,看着这两个铁疙瘩一天一个样,这钱花得,真他娘的值!”

两匹快马已经冲到了终点线前。

所有人都以为,陈昂会在这两个方案中,做出一个最终的抉择。连赫尔曼和埃里克,都在私下里憋着一股劲,准备在最终的汇报会上,用数据和事实,彻底压倒对方。

然而,陈昂接下来的决定,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他召集了两个团队的核心成员,没有搞什么评审会,也没有宣布谁是胜利者。

“从今天起,‘稳健计划’和‘超越计划’,同时终止。”

陈昂的第一句话,就让会议室瞬间陷入了死寂。赫尔曼和埃里克都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

陈昂环视众人,平静地继续说道:“取而代之的,是成立一个全新的部门——‘女娲计划’总装攻坚组。由赫尔曼先生担任首席机械构架师,埃里克先生担任首席悬浮控制系统构架师。”

他走到巨大的设计蓝图前,拿起笔,将两份截然不同的图纸,用一条条红线连接了起来。

“赫尔曼先生的团队,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坚固、最稳定的‘骨骼’。埃里克先生的团队,创造出了最强大、最精准的‘神经’和‘肌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开?”

陈昂的目光扫过两位技术大牛,“现在,我要你们把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们要用最稳固的机械平台,搭载最先进的磁悬浮系统。我们要的,不是在两个选项里选一个更好的。我们要的,是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最强的!”

会议室里,针落可闻。

赫尔曼看着埃里克,埃里克也看着赫尔曼。两个性格、理念、风格都截然不同的顶尖专家,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被一种更高层次的兴奋和好胜心所取代。

将他们的技术结合?这个想法,太大胆,太疯狂了!但……也太他妈的诱人了!

“平台的共振频率,必须重新计算!”赫尔曼几乎是下意识地开口。

“磁场要和基座的金属部件做绝对屏蔽,否则会有涡流干扰!”埃里克立刻跟上。

“控制算法要重写,需要加入机械反馈的修正参数!”

“底座的散热必须加强,碳化硅模块的功率冗余可以再提升百分之三十!”

前一分钟还是剑拔弩张的对手,后一分钟,两人已经凑到蓝图前,为了一个技术细节争得面红耳赤。周围的工程师们看着这一幕,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陈昂这一手,化竞争为融合,不仅没有挫伤任何一方的积极性,反而激发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恐怖能量。

然而,就在“女娲计划”整合力量,准备向最后关头发起总攻的时候,藤原健介的“B计划”,终于跨过大洋,呼啸而至。

一则新闻,通过路透社、美联社等全球顶级通讯社,在同一时间发布。

——“美国商务部联合日本通产省,共同发表《关于限制向特定国家出口高新技术的补充声明》。”

声明中,以“维护全球技术安全与战略平衡”为由,公布了一份长长的技术与设备禁运清单。清单的内容,极其精准,仿佛是为“女娲计划”量身定做。

从193纳米准分子激光器,到大尺寸高纯度石英玻璃;从超精密气浮轴承,到特种光刻胶;甚至连某些特定的高频数字信号处理器,都被明确列入了禁运范围。

这份禁令,就是一张天罗地网,比藤原健介之前的商业手段,要狠毒百倍。它不光斩断了未来科技所有从外部获取支援的可能,更是将整个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彻底关在了门外。

消息传回耶拿,基地里一片哗然。

一些新加入的中国年轻工程师,脸上写满了震惊和愤怒,甚至有一丝绝望。

“完了……这下路彻底被堵死了!”

继续阅读:第115章 我们一起,点亮这第一束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跨越400年:我把未来搬回1982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