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我们缺的,不是手是脑子
盈盈一水间2025-11-19 16:232,193

他坐在那间由日本金主提供的高级写字楼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香精厂的李卫东被双规,他安插进去的“远大贸易”被立案侦查;红旗农机厂那边,他花高价挖来的人,跑了一大半,剩下的也人心惶惶,成了废子;最让他无法理解的是新加坡那边,日本朋友刚刚还打电话来,用一种近乎咆哮的语气,质问他到底招惹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彼得·林不仅把船放了,还把他们公司给的“咨询费”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并警告他们,永远不要再在新加坡港打未来科技的主意。

三路齐出,三路惨败。而且败得莫名其妙,败得毫无还手之力。

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对未来科技的了解,和日本人的财力支持,至少能让陈昂焦头烂额,没想到,对方的反击,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收购、收买人心、神秘的海外力量……每一招都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是他的日本老板。

“高君,你让我非常失望。”电话里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你的作用,已经没有了。我们之间的合作,到此为止。”

电话被挂断。高志远瘫在椅子上,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彻底完了。他不仅没能报仇,反而成了陈昂杀鸡儆猴的那只鸡,被当着所有潜在敌人的面,干净利落地拧断了脖子。

未来科技集团内部,则是一片沸腾的海洋。

尤其是红旗农机厂,那场“别开生面”的欢送会,和紧随其后的股权、奖金激励方案,彻底点燃了所有工人的热情。他们现在看厂里的每一台机器,都觉得是自家的宝贝;干活的每一分钟,都感觉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生产效率,凭空提升了三成不止。孙建业走路都带风,见人就笑,他手下的这支队伍,现在已经不是普通的工人,而是一支嗷嗷叫的虎狼之师。

胜利的喜悦没有让陈昂有片刻的停留。他很清楚,这次的胜利,不过是依靠信息差和财力优势的降维打击。但敌人下一次的攻击,可能会更加隐蔽和致命。未来科技必须拥有自己的“造血”能力,一种不依赖任何外部力量的核心竞争力。

他将孙建业和梁卫国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老孙,农机厂现在的情况很好,但光靠拖拉机和收割机,我们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土。”陈昂开门见山。

孙建业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农机技术含量不高,市场也有限,撑不起未来科技的野心。

“老梁,我们现在有德国的机床,有‘盘古之心’提供的稳定能源,我们能造出这个世界上最精密的零件吗?”陈昂转向梁卫国。

梁卫国沉吟了片刻,有些为难地摇了摇头:“老板,还不行。德国机床虽好,但它只是一个工具。操作它的是人,决定它能做什么的,是控制程序。我们现在还是靠老师傅的手艺和经验,在‘雕花’。离真正的现代化精密制造,还差得远。”

“说得好。”陈昂赞许地点了点头,“我们缺的,不是手,是脑子。是能指挥机器,进行超高精度加工的‘工业大脑’。”

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了一叠厚厚的图纸,平铺在桌面上。

那是一套复杂到极致的机械结构图,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德文和各种陈昂自己添加的注释。图纸的标题,让孙建业和梁卫国同时屏住了呼吸。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设计图】

“数……数控机床?”梁卫国的手颤抖着,抚摸着图纸,眼神如同最虔诚的信徒,见到了圣物。

作为国内顶尖的技术专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几个字的分量。如果说普通机床是士兵手里的步枪,那五轴联动的数控加工中心,就是航空母舰!它是现代工业的皇冠,是制造飞机、潜艇、导弹、发动机这些国之重器的“母机”!

整个华夏,此刻连一台能稳定运行的三轴数控机床都造不出来,所有高端机床全部依赖进口,而且西方对华夏实行着严格的技术封锁,最先进的五轴机床,给多少钱都不卖!

而现在,陈昂拿出的,是一套来自近二十年后的,成熟的五轴数控机床的全套设计图!

“老板,这……这东西……”孙建业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要是能造出来,我们……我们厂就能造飞机大炮了!”

“比飞机大炮更重要。”陈昂的眼神深邃,“我们能造出制造飞机大炮的机器。老梁,你告诉我,以我们现有的条件,仿制它,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梁卫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趴在图纸上,像一头饥饿的狼,贪婪地吸收着上面的每一个细节。半晌,他抬起头,脸色凝重。

“三个拦路虎。第一,伺服电机和驱动系统。这是机床的‘肌肉’,要求极高的响应速度和精度,我们国内的技术,差了至少两代。第二,数控系统。这是机床的‘大脑’,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体,我们完全是空白。第三,核心的光栅尺和编码器,这是机床的‘眼睛’,用来实现微米级的定位,我们连造都造不出来。”

梁卫国说的每一个难题,都像一座大山,足以压垮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

然而,陈昂却笑了。

“肌肉,我们可以用‘盘古之心’的能源技术,结合从苏联换来的特种合金,尝试自己研发。大脑,我们有‘华信集团’的计算机专家,我可以提供底层的算法架构。至于眼睛……”

陈昂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份文件,递给梁卫国。

“这是我刚刚通过未来资本,全资收购的德国一家濒临破产的光学仪器公司,‘恩斯特·莱茨公司’的资料。他们的人,下周就会带着全部技术和设备,来中国。”

梁卫国接过文件,当他看到那家公司的历史和专利列表时,手再一次抖了起来。这不就是大名鼎鼎的“徕卡”的前身之一吗!他们在光学测量领域,是祖师爷级别的存在!

陈昂看着两人震撼的表情,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把这个项目,命名为‘伏羲’。女娲造人,伏羲造物。‘女娲计划’的目标是芯片,是信息世界的基石。而‘伏羲计划’的目标,就是工业母机,是物理世界的基石。我要你们,在一年之内,让第一台属于我们华夏自己的五轴数控机床,运转起来!”

继续阅读:第150章 最真实,最客观的结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跨越400年:我把未来搬回1982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