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菡听萧景辰将自己比作了狼,忍不住嗤笑了起来,“去去! 你愿意当狼尽管去当,我才不当你嘴里的肉呢!”
萧景辰哈哈一笑,揽住她的玉肩,柔声道:“不当为夫嘴里的肉,那就当母狼吧,正好跟为夫凑一对!”
苏菡推了他一把:“去去去,你自己想当狼,别扯上我!”
她说着抱了个枕头站起来道:“为免得你难受,这几个月我暂时睡到外殿去。”
萧景辰哪肯放她去外殿,不由分说就将人给拽了回来,按到床上:“不行,哪有夫妻分开的?必须睡这里,放心,保管不再碰你便是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萧景辰果然老实了很多。当然,苏菡也能看出他的煎熬,只是两人都为了未来孩子的健康都努力忍着。”
而太后也果然没有再给萧景辰张罗纳妃的事情。知道苏菡要备孕,天天都往苏菡这里送各种补品。
苏菡则挑些适合自己调补的吃,余下的大部分就进了萧景辰的肚子里。
有一回,苏菡和萧景辰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太后看看苏菡,又瞅了瞅萧景辰,然后一脸纳闷地道:“怎么皇后调补了这么久还如此干瘦?倒是皇帝却眼见得胖了一圈。”
苏菡当场笑得止不住,萧景辰苦着脸,一副有苦说不出的模样。
如此,好不容易熬满了三个月,萧景辰方才解禁。第一个晚上就和苏菡足足闹腾了一夜方才罢休。
大概是苏菡这几个月过得十分宽心,萧景辰对她体贴入微,太后则盼着孙儿对苏菡也十分宽容。
不过两个月时间,苏菡就发现自己怀上了。
萧景辰咋一闻听,欢喜不已,立刻下旨免了全国赋税三年,为未出生的孩儿祈福。
太后更是一得到消息,便带着大堆的补品亲自送来。看到萧景辰,还刻意叮嘱着:“这些补品都是哀家给皇后和未来的皇孙的,你休要贪吃。瞧你胖的,下巴都圆润了!”
从那天起,苏菡就成了整个皇宫的重点保护对象。本来皇后身边就不缺人服侍,自从怀孕之后,一屋子的人伺候得就更加小心翼翼。
太后尤其关心,每天都要往苏菡这里跑三趟。关心她的一日三餐,睡眠情况。还总以为过来人的口吻传授各种养胎经验。初次之外,日常饮食也是格外小心,只用小厨房的食物。食物出来后,每个都要让太监试吃。
苏菡由此嫌让太监试吃,太麻烦,想把这条取消。却被太后好一顿训斥,说她不顾自己安慰也得多考虑考虑考虑皇嗣。
虽然密集的干预有些过头了,但是苏菡倒是能理解。毕竟太后当年怀孕的适合被人谋害,差点一尸两命,多亏当苏菡的父亲苏茂之妙手回春,方才度过难关,母子平安。但是太后却也因此再不能受孕,也算是太后的一桩遗憾。
而对于萧景辰,太后则直接下令,让他不许和苏菡同塌而眠,以免伤到胎儿。
萧景辰据理力争了许久,太后轻飘飘地丢下一句:“你若是不肯,那便给你找个通房的。”
萧景辰无奈,只能和苏菡分床睡。好在都在一个宫殿里,相隔不远,也方便照顾苏菡。
如此一直到苏菡怀孕三个月后。
这天晚上,萧景辰见时辰查不多了,亲自帮苏菡把被角压好后,正好转身去外殿睡,苏菡拉住了他的手,轻声道:“今晚,本宫许你侍寝。”
萧景辰板着脸道:“明知道不行,还非要逗朕,你就不怕朕控制不住,把你给生吞活剥了?”
苏菡摇了摇他的手,娇羞地解释道:“孩子已经三个多月了,已经稳定了。你动作轻些,不碍的。”
萧景辰瞬间大喜,又有些不敢相信,摸着苏菡微微隆起的肚子问道:“当真?不会伤到孩子?”
苏菡往里面挪了挪,给他留了位置:“我是大夫,自然不会拿孩子的安危来玩笑。”
萧景辰搓搓小手,轻呼一声,急不可耐地解苏菡的衣服。
衣服才解到一半,外头便传来“砰砰”敲门声,接着就是太后的声音隔着厚厚殿门传入内来:“辰儿,都这么晚了,你不可再缠着皇后闲话。皇后还怀着孕,须得早些休息才好。”
萧景辰一腔热火突然被浇灭,扭头喊道:“母后,这大晚上的,您不休息,怎突然来儿子这里?”
说起来太后也真是“用心良苦”!
她知晓儿子儿媳感情甚笃,又因为苏菡那一胎乃是她盼了五年方才盼来的。生怕儿子儿媳年轻不懂事,胡乱来伤着孩子。所以就让人刻意留意,今晚因为见萧景辰在苏菡这里呆的太久,便估计着小夫妻俩怕是耐不住寂寞,便急吼吼地从慈宁宫跑来干预。
这么一来,苏菡简直是又羞又恼,把被子往脑袋上一捂:“哎呀你快走快走!再不走,太后怕就要冲进寝殿来了!”
萧景辰无奈,只能离开。
苏菡躲在被窝里,隐隐约约见还能听见萧景辰在埋怨太后大晚上搞突击,还暗示苏菡胎相稳定。
可太后这许多,态度强势地数落了萧景辰一通,最后又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通自己当年怀孕时候经历的挫折,让萧景辰不能有丝毫松懈。
虽然很乌龙,可是怎么办呢?太后也是出于对胎儿的关爱之情。
苏菡想着,实在不行,就先先忍过孕期再说。
这么想着就睡着了。自从怀孕后,苏菡的觉多,晚上也睡得沉。
这晚,正梦见太后又召了一群女子进宫,说是给萧景辰新纳的妃子,且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气的苏菡心窝子都疼。
正在这时,迷迷糊糊地感觉到被窝里钻进来个人,多年的熟悉感让她一下子就意识到来人是萧景辰。
果然下一瞬便听到他的声音在耳畔便响起:“菡儿,可想死为夫了。”
苏菡一睁眼,不及细想,“啪”的一巴掌就甩了过去。
把萧景辰打得懵了一瞬,恼道:“你为何打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