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赵陶陶进来,这小子上前两步,眉眼弯弯地深深躬身下去行了一礼:“县主万安,我是郑国公府小公爷的书僮燕云,奉小公爷之命给小县主送冬至礼物来了。”他这话说的没头没脑,乐得赵陶陶心头暗暗发笑,自己和他主子本是没什么交道的两个人,落在他嘴里倒像是常来常往的交情,也是个呆呆傻傻的小子,和印象中他的主子一个德性,当下也不多问,便笑吟吟地问:“是什么好东西值得小哥儿专程跑一趟,让我瞧瞧……”
燕云嘿嘿一笑,转身招呼跟来的两个小子抱上来一个三尺见方的木箱子过来,这箱子却没有盖,里头堆了一条大红缎面的锦被,赵陶陶凑近了看,锦被下头似乎盖着一个什么东西,发出低沉的呼噜声,那被子随着呼吸轻微地起起伏伏。赵陶陶大感奇异,抬眼看了看燕云,这小子却一脸傻笑,急切地说:“县主您掀开看看,不咬人。”
这里头断断是个活物无疑了,赵陶陶心里“咚咚”地敲起小鼓,谁知道这些半大的小子们脑子一热会送她什么稀奇古怪的动物?万一是条小蟒蛇或者什么会传播病菌的动物怎么办?怎么推脱?她有点害怕,但又不想露了怯,让燕云回去好给他主人家传话来取笑她,便壮着胆子轻轻掀开那层锦被。
她激动地深吸了一口气,身后的两个丫头更是发出一阵惊呼。
却见锦被之下,露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奶黄色狗头,歪着脑袋,眼睛半睁半闭,小肚皮鼓起又平伏,四脚朝天地正睡得香甜,或许是被子掀开,牠觉察到凉意,或许是丫头呱噪的叫声惊醒了牠,牠慢慢地侧过身,张开满口乳牙的嘴打了个奶臭臭四溢的哈欠,侧身用前肢立起身子,睡眼惺忪地打量起四周来,随口又打了个哈欠,呆呆傻傻地望着赵陶陶。
赵陶陶眼眶立刻湿了。
她前世养过一只拉布拉多,取名叫猪猪,聪明漂亮,贴心稳重,九岁多的时候,突发胃扭转去世了。她在医院守着猪猪,抱着搂着都唤不回来,哭到虚脱,直到猪猪的体温一丝一丝从她手心流失。
她还记得,当年她去狗舍接猪猪,第一眼见到牠,就是这幅睡眼朦胧、痴痴呆呆的模样。
赵陶陶正欲伸手去摸小狗,忽然想到现在是冬日,再有几日便是冬至,周家小胖子此时送只小狗过来是什么意思?她又急又气,伸手就把小狗揽到自己怀里,厉声喝道:“我家冬至没有食狗肉的习惯,我会好好养着牠,小公爷的心意我领了,你回吧。”
燕云眼看着这小县主面上的表情一秒三变,从激动流泪瞬间变成了怒目圆瞪,他被吓到了,十分惶恐,不由主地退了两步,惊恐地说:“县主,这只小黄狗,是小公爷送您养着玩儿的,不是给您吃的。”
赵陶陶顿时面红耳赤,此时小狗躺在她怀里,正昂着脑袋在舔她的脸,柔软的小舌头敷过她的皮肤,心里柔柔地开出来一朵花,面上还强撑着不露笑意,假意清了清喉咙,问到:“当真是送给我养的?你可听明白了?”燕云长长喘了口,心知定是自己话没说清楚,被县主误会了,便赶紧上前来笑道:“哪还能有假?小公爷前头去庄子里住了月余,赶上庄子里的狗儿下了崽儿,个个儿都圆滚滚的生得极好,小公爷看着也爱,特意给县主挑了只最聪明漂亮的,又亲自调教了两个月,规矩都教好了才给您送过来的。瞧,连牵狗的皮圈儿和绳子都是备好了的。”燕云招手让另一个跟来的家人上前,递上来一个包袱,打开看里头有一只食指宽的、硝制过的羊皮革带,还打了扣眼儿可以调节大小;另一根油光水滑的皮绳,把手油润平滑,看样子是用了一段时日的。
赵陶陶抱着小狗爱得不得了,根本不想撒手,嘴上却不饶人,眼睛斜斜地看着燕云,撅着嘴怨道:“怨你也不说清楚,还吓我一跳。”燕云嘿嘿笑着挠挠头,又作了个揖,连连讨饶,又说:“小的还带了些狗儿用的玩意儿来,是哪位姐姐收着好?小的好给姐姐交待几句。”身后碧海日初赶紧迎了上去,仔细地把东西清点了收好,又往燕云手里塞了一个装了十两银子的荷包。燕云再交待了一番小狗的吃喝拉撒等事项,自觉差事办完了,便要行礼告辞。
赵陶陶因方才错怪了周元煦,还发了通气让燕云受着,这会儿怪难为情的,便想弥补一二,见燕云一脸的欢天喜地,转身要离开,忙唤住他,客套了两句:“你家小公爷还好吗?”
“小公爷现下安好呢,每日晨起读书写字,比从前在宫里陪太子伴读时还勤力,太子殿下还让齐贤大哥隔日便过府来陪着小公爷骑射练武,日日都不得闲,这两月还长高了好些呢。”
“你回去替我谢过你家小公爷,就说小狗儿我非常喜爱,定会好好养着。过几日我再遣人送回礼过去。”又吩咐准备些点心果子给燕云带去。
“小的替我家小公爷先谢过县主了。”燕云乐呵呵答了谢,脚步轻快地领着两个小子回去了。
赵陶陶把小狗小心地揣在袍子里包裹着,像是怀里藏了个举世无双的宝贝儿,喜不自胜地一路小跑回了房,才轻轻将小狗放在地上。
小狗儿先是伸了个懒腰,一屁股坐在正堂中央的地毯上,左右四顾了一圈,便起身东闻西嗅把赵陶陶的主屋巡视了一遍,随后轻车熟路地从御寒的门帘子边角处钻了出去,慌得屋里的人赶紧地掀了帘子追出去,却看见小狗儿在廊下嗅了一圈,溜溜地跑到院子里一株石榴树下,半趴在地上就尿了好大一滩。
赵陶陶见状,乐得心都融化了,看来周家小胖子是花了心思教会小狗规矩的,省了她们好多麻烦。院儿里的女孩儿们围着小狗儿逗乐,爱得不得了,月升抱了好一阵不让人,被几个在外间伺候的小女使缠得不行了,才小心翼翼地交给旁人,随即跑去房里翻出几块零散料子和棉花来给狗儿裁袄子。
到了晚间安睡,赵陶陶把狗儿的窝搬到她的床前,狗儿已经仰着小肚子酣睡了,她摸着小狗儿毛发滑润的小耳朵,轻声说:“小猪,晚安。”
这夜小猪刚换了新家,半夜有些不安分,小短腿儿趴在赵陶陶的塌上闹了一阵,哼哼唧唧叫了几声,歇在碧纱橱后头上夜的月升就醒了,翻身下床过来抱着小猪去院儿里方便,小猪回来吃了小半碗羊奶肉饭,咬着赵陶陶的手玩了好一阵儿才又睡着,第二天早晨,赵陶陶便起晚了些,梁嬷嬷打起帐子来,摸着她的脑袋唤了两次,赵陶陶才懵懵怔怔地起了身,坐在塌上,脑子还有些不清醒,直到小猪奔过来费力地爬上塌,钻进她的怀里轻轻咬着她的手腕,她才恍恍惚惚地想,要给周家小胖子什么回礼呢?再做一匣子果子送过去?人家费心送她一只这么可爱的小狗,送一匣果子太小家子气了吧?
于是早膳后,她坐在书案前,拿了一本装订好的空白册子,略一思索,提笔写下:在你我都未曾踏足之地,有个男孩儿叫狄亚哥,他是一个放羊的少年。某天日落时分,狄亚哥赶着羊群来到一处废弃的寺庙,这寺庙已长久地无人居住,曾是拜谒佛祖的正殿,长出一株参天茂密的菩提树……
赵陶陶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稍加改动,默写了出来。她前世在少年时就喜欢这本书,后来做了人母亲,给女儿读睡前故事,翻来覆去地讲述这个故事,早就烂熟于胸,此刻写下也是信手拈来。
她半日编写这个故事,半日给赵祯做礼物,不过两三日,便都完成了。
赵陶陶院儿里的使唤人都是女子,唤外院儿的小子们去又不够礼数,第二日便托了赵允和的伴当湛卢送去郑国公府。她自个儿禀过母亲后,进宫去给赵祯送新年礼物了。
待到了东宫,得知赵祯还在资善堂未归,赵陶陶便唤了一个小黄门领着她往资善堂去。这几月她三五不时地就往宫里跑,内宫各处都已熟悉,资善堂位于内宫的西侧,挨着东宫不远,是官家在赵祯岁时为其下诏筑起的书房,做太子的启蒙讲学之所。
赵陶陶熟门熟路地溜到堂后,爬到碧纱橱下的矮塌上,透过朦胧的纱帘偷看赵祯上课。
“先生,此经中非只讲鲁国春秋二季之事,圣人何故取名为《春秋》?”赵祯背对着碧纱橱,身体笔直地端坐在书案前,手里捧着一本书,正在向他的先生发问。今日给赵祯讲学的先生是左正言冯元,只听冯元朗朗答道:“古时同今日,夏热冬寒,诸事难行,故春秋二季为一年最重。春播秋收,充实仓禀,百姓有衣穿有饭食,乃一国根本;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故太子且看,但凡战事,必在春秋二季,若一国秋储充实,必仗着粮草充备,在春日发动战事,若一国逢天灾水害,必在秋季出兵,去掠夺那富庶的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