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青梅竹马
树下有鱼2021-05-29 14:063,060

  其余赞美赵陶陶都是笑而不答,她完全无意将功劳据为己有,自己也不过是盗取千年的经验知识才能在这个时代凸显自己的独特,毫无值得称道之处,羞于归功于己。但这个问题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赵陶陶倒是愿意回答。

  “这是泰西那边国家用的餐具。他们的风俗不用筷子,用小刀将食物切成块状,再用叉子取食,这是十字寺的番僧说与我听的,我觉得有趣儿,就打造了这些出来试试。”

  “为何不用筷子?父亲说只有蛮夷才不用筷子,用小刀和手进食。”刑部尚书郑秋官的女儿郑六娘子一本正经地说,她嘴里一派鄙夷之意,可仍不耽误她用叉子吃下满盘的食物。

  “天下之大,岂止是有咱们中华、契丹、高丽这几个国家呢?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足足花了十九年时间才回到长安,据说其中路过的国家足足上百!由此可知这天下的国家多得就像国朝的州县一样。中国四邻的国家向往中华文化,鼓着劲儿来学习交流,若是咱们夜郎自大,觉得其他国家的文化、技艺没有可取之处,不愿学习交流,终究有一天会被其他国家超越的。”

  女孩儿们听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反驳或接话。

  “泰西是何处?是挨着党项吗?”曹嘉言还沉浸在叉子这个问题里头,便又问了一句,她算是有点地理常识的,但这对于她,甚至是极大部分的人而言,都是知识的极限了。

  “比党项还往西呢,还要经过好多国家,从前的古丝绸之路可以到那头,可惜现在中断了。”

  “陶姐儿,你懂得真多,都是先生教得吗?”小娘子们现在看赵陶陶的眼神也不同了,充满敬佩、仰慕之情。

  赵陶陶得意一笑,“当然都是先生教得,我如今大方地把先生让出来开设公开课堂,你们不来听课就可惜了。”

  “方才我祖父就说了,以后双日都过来听课。”

  “我也是!”

  “我也来的。”

  ……

  赵陶陶是把建立改革的中坚力量的希望放在这些十来岁的小娘子身上的,她一直觉得,革命必须要经由自上而下的觉醒,再去自下而上的发动,才能焕发出持久的生机和成功的可能性。此时听到这些十来岁的小姑娘们争先恐后表达着意愿,心中也是大喜,笑道:“那以后我们都是同窗了,不如也学着郎君们干一杯庆贺一番?”

  “好,让人替我们换了酒水来。”小姑娘们七嘴八舌的就要叫人来。

  “何必这样麻烦,不如就用叉子代替酒杯,咱们碰碰叉子,从盘子里叉一块儿食物吃掉,便算是干杯了,如何?”

  小姑娘们本就觉得今日见识了这样多新奇的玩意儿,实在是超乎想象的有趣,都处在极度的兴奋当中,一听又是新鲜花样儿,哪有不从的,一起依言而行,玩得是不亦乐乎。

  说了这许多的话,赵陶陶便想去取一杯玫瑰露来饮,正好赵祯带着齐贤也朝她走了过来,面上是少见的喜悦,道:“我今日也是大开眼界了,没想到能办得这样好,回去定要和爹爹娘娘们好好说说。”

  “六哥怎得不夸夸我?”

  “六哥给你备了份礼物,待你进宫来就交给你,这可比夸你实在呢。”

  赵陶陶喜不自胜,赵祯送她的玩意儿几乎都是合她心意的,听到又有礼物,哪有不高兴的,忙敛身福了福,道:“再忙几日就进宫陪陪小娘娘,陶陶都等不及要看礼物了呢。”

  赵祯习惯性地抬手摸摸她的头,忽然记起这是在外头,上百的外臣都在呢,便悻悻地收了手,说要回宫了。赵陶陶便跟着去送,却看见齐贤一个劲儿地拿眼角去瞟赵蓁蓁所在的方向,逗得她暗暗发笑,只是忽然又记起前几日母亲交给她的任务,顿时笑哭不得。

  赵祯走后,宾客们陆陆续续也告别了,临走时纷纷邀请杨以筠参加各自府邸即将举办的各种花会、春会,杨以筠以极大的热忱一一做了回应。见宾客们都走了,赵陶陶心疼社交恐惧症的先生今日为了理想牺牲太多精力,便推着先生回后院去休息了,还好帮忙的人多,且他们也不用做什么实事,不过是在一旁看察费些口舌罢了。

  赵陶陶还有事没办成,哪里安生得下来,她到接待女宾的院儿里找到李若溪,李若溪正和绿绮拿着物资表在对女使们收上来的餐具,她过去抱着李若溪撒娇道:“溪姐姐,六哥给我的花灯不知道谁给我扔到书柜顶上去了,我踩着椅子也取不下来,你替我取下来好吗?”

  绿绮正要自告奋勇,被赵陶陶轻轻拧了拧胳膊,张开的小嘴便也闭上了。

  李若溪疼她,哪有不肯的,也根本没多想,就往教务处去了。

  赵陶陶又立刻跑去找赵允程,原话奉上。于是,这两人便一前一后进了教务处的办公室。

  赵陶陶立刻踮着脚尖,走到离书柜最近的窗下偷听,旁边自有星辰碧海过来替她盯着。

  只听赵允程推门进去后,立即一声惊呼:“小心,别摔着了!”随后便听到李若溪的“啊”的一声惊叫、椅子倒地的声音、金属落地的声音……

  赵陶陶正在奇怪,莫非是把花灯掉地上了?也不该是这个声响啊?却听见李若溪低低的笑了出来,声音欢快无比,“这是我第二回打掉你的冠子了。”

  “第二回?我记起来了,蓁蓁出嫁那日,是你?……”

  随后,同时响起两个人默契的、会心的、愉悦的笑声。

  “诶,你这样出去可不好看,你的小厮会梳头吗?”

  “不会。可……头发散了,我……”

  “坐下,这是我的办公室,我备了妆奁盒在柜子里头。”

  “如此,多谢了。”

  又是一阵窃窃的、银铃般灵动的笑声。

  随后,安静了。

  赵陶陶捂着嘴一阵狂笑,快步逃得远远的,回府之后,她要赶紧告诉母亲。大哥哥连头发都让人替他梳了,还不动心的话有天理吗?!

  待一切都收拾妥当了,赵陶陶送走了其余人,又奉了饮食到后头给杨以筠,自己才带着女使们准备回府。

  出了学堂,她回头看了眼头顶上写着“木兰学堂”的匾额,不禁又想起早上剪彩揭红布的场景,略略有些心潮起伏,那股兴奋劲儿还没过,她预备着明日开始又是另一场忙碌。

  事情才开了个好头,后头的事儿桩桩件件也必须跟上来,第一期学员毕业的前程才有保障。虽说连轴转着忙了多日了,可她心里有盼头,一口气在心口提着推着她向前走,觉得累,也不累。

  她长长地舒了口气,提着裙子下台阶去。

  这时远处一辆马车上下来个人,径直地小跑过来,远远地就叫开了:“县主,等等小的。”

  赵陶陶才发觉旁边有人跟过来,停了脚步一看,又是燕云这小子,手里还提着个食盒。她这会儿才记起来,当初是给周元煦发了帖子的,可今日没见到周元煦啊,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燕云过来毫不见外地把食盒往马车上一放,见了礼后,依旧一副纯真的笑脸:“小公爷早上来过的,在外头跟着众人看了典礼了,小公爷把眼睛都看直了!太新鲜太好玩了!县主你真是了不起!小的以后就佩服你一个!”

  赵陶陶和身边的人都禁不住笑出声来,碧海更是笑得肚子疼,得扶着车驾才不至于倒下去。

  赵陶陶咳了一声,示意女孩儿矜持一点,又瞪了燕云一眼,正色道:“看来新年的红包是没白给了!嘴巴比蜜还甜!那我问你,怎么我没瞧见小公爷进学堂里头来?”

  “小公爷本也想来,后见着李相公、王相公还有几个参政都在,他还在孝期怕是不方便的,让小的去寻了太子殿下禀过之后就先回了。小公爷又怕县主忙碌一天吃不好喝不好饿着了,特意让小的备了吃食,在这儿等着县主出来呢!”

  赵陶陶忽的脸就红了,不用摸也觉得烫手,到现在她就算再迟钝也能明白这位的主子对她是什么心思了,一个才刚满十四岁的公子哥儿,哪有这样体贴懂事的!

  可是!变态!我如今才十岁呢!怎么就打起我的主意来了!不怕天打雷劈吗?

  她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又气又恨,可转念又想到齐贤和她姐姐掉入枯井那会儿,一个十岁一个才九岁,更是懵懂无知,竟然也能芳心暗许!忽然想明白了,这就是这个时代人人梦寐以求的“青梅竹马”的爱情。

  孩子们见识太少,太单纯了。

  便也不好说什么,只答了一声:知道了,便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剩燕云在外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地打了个旋儿,悻悻地跑回他家马车上去了。

  经过周家的马车时,听动静那边还停着没动,赵陶陶心生疑惑,忍不住轻轻地把帘子撩开极小的一角,偷偷望过去,见那边也在此时撩开帘子一角,里头一双眼睛朝自己这边望过来。

  那双眼睛分明就是周元煦的!

继续阅读:第67章 —流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县主的古代奋斗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