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父母的信任
树下有鱼2021-05-29 14:123,021

  御史台的几位见连次相也大加褒奖,又没有新的朝臣出列反对,也只好作罢,讪讪的退回班列,自觉碰了一鼻子灰,却不知在刘皇后身后的屏风旁,当朝的太子殿下听完了全程的对辦。

  这日资善堂直讲崔遵度因风寒告假,赵祯便溜到垂拱殿偷听父母与朝臣们议政,正好听到这一番激烈的辩驳,因听到言官们参劾赵陶陶,当时只觉得身上一紧,呼吸都不畅了,背上密密地渗出一层汗,赶紧把身子附在屏风上支棱着耳朵听的格外仔细。

  他是个后天形成的、谦和自抑的性子,自懂事以来,知道身上肩负着天下和祖宗基业的重担,便是刻意地把少年活泼跳脱的心性给压抑隐藏起来,喜怒不形于色,怕的是言行不稳会被父母和朝臣们轻视,这时听到胡岳麓说赵陶陶每日男扮女装去学堂视事,面上瞬间涨得通红,比他自己做了错事被当场抓到还觉得羞愧,恨不得立刻见到小堂妹,严厉地训斥她一番,可一旦脑子里浮现出赵陶陶抱着他的袖袍撒娇求饶的娇憨模样,哪里还能硬得起心肠,如何舍得认真责骂呢?不由得苦着脸摇了摇头。

  继续听下去,听到莫予那一番言辞激烈的攻击时,他又气得浑身颤栗,恨不能冲上去痛骂这个狂妄自大的侍御史,他趴在屏风上,透过镂空的雕花和珠帘去看说话之人,虽不知道此人的名字,却暗暗记下莫予的姓氏和长相。直到李迪出列结束这通参劾并给予正面评价后,赵祯才算是放下一颗悬着的心,且暗暗欢喜着赵陶陶的计划能得到政事堂相公的褒奖,日后便能少许多麻烦,一面脚步轻快地出了垂拱殿去。

  “这个十九娘,这么大点年纪就被御史参劾,真不知再大些会闹出什么事?”赵祯背着手缓步徐行,回味着刚才朝堂上的一幕,语气中不免还是有些嗔怪。张茂则又如何不知自己的主子看重这位小堂妹,因笑道:“小县主虽说是难得的聪颖,却也还是半大的孩童,再大些就更稳重了。”

  “稳重?我看难,她淘气着呢!日后我看谁敢娶这个淘猴儿?”赵祯口是心非地反驳道。

  “殿下可别太责怪小县主了,没得伤了兄妹和气,臣瞧着小县主每每看见殿下就欢喜的很,前几日小县主进宫见圣人,可巧那日张先生拘着殿下作文章,午后才出资善堂,朱内人说小县主等了殿下好半响才离宫呢。”

  赵祯斜着眼看向张茂则,戏谑地反问了一句:“当真是为了等我?还是赖在娘娘殿里吃新制的玫瑰酥饼了?”

  张茂则也不禁莞尔,又听赵祯说:“让齐贤去问问学堂几时开学,那日咱们也去送一份礼吧。”

  “是。”

  这日晚膳后,赵元梧夫妇独独唤了小女儿去内书房,门外只留了吴嬷嬷和月琴伺候。

  赵元梧告诉了小女儿当日在朝堂上有御史上疏参劾一事,说完清了清喉咙,道:“爹娘都知道,咱们陶陶自小便不一般,心里主意多,也懂分寸,可即便咱们陶陶这样懂事,做父母的却也不免悬着心,怕你太出挑了,惹人记恨。你始终是个女儿家,这么小小年纪就被御史参劾闺誉不肃,待你大些,议亲的时候,恐怕……”他忧虑地与顾如云对视一眼,微微叹了口气。

  赵陶陶下午回府后,便被两个哥哥拉到书房通报了早间朝会上的事,当时就被赵允程训斥了几句,若不是赵允和维护,怕是大哥会训得更厉害。她会害怕影响以后的婚事?她才不怕呢!她是经历过恋爱婚姻的人,体会过其中滋味,不过就是恰逢其时的相遇,携手共度的菜米油盐,哪有那么多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一世,她对未来的期盼里,完全没有对婚姻的描画。

  但她也深切地明了,这些想法在这个时代如果袒露出来,是相当危险且必不能被接受,哪怕面前是把她爱若珍宝的父母。虽说不论在哪个时代,世间若说存在毫无保留的爱,只能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但这份爱却常常以“爱你”为旗帜,呈博大浑厚之势,替子女作出种种违背他们意愿的选择。这样令人窒息的爱,在古代便是不可撼动的礼教传统。谁敢违逆,便将自身陷于了万劫不复的身败名裂。

  所以她早就琢磨出一套应对方法,大事绝不能含混撒娇蒙骗过去,对方是何种态度,她就必须以更严肃的态度应对,隐藏自己真实的、不符合时代价值观的想法,尽力顺应对方的思维方式去解释阐述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辗转以求支持。

  “虽女儿还小,未曾想过将来之事,但女儿知道父母忧虑所在,外人说什么爹爹阿娘并不在意,在意的只是闲言碎语会伤了女儿的名声,毁了女儿将来的幸福。”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爹爹阿娘一心所愿,不过是你们兄弟姐妹四个一生顺遂安乐。”顾如云早知这小女儿明白他们的用心,十分的欣慰,也免不得想起在韩国公府的大女儿和一直不肯成亲的大儿子,蹉叹不已。

  “爹娘以为,女儿将来要如何才能顺遂安乐?”

  顾如云想了想,说:“陶陶长大后,嫁个自己心仪的男儿,开枝散叶,白头到老,我和你爹爹也就安心了。”

  “阿姊也是嫁得自己心仪的文姐夫,却也过得不好呢。”赵陶陶说完,端详着父母的神情变化,见父母神色黯了下来,各自低低地叹着气,她赶紧又说:“爹爹阿娘是神仙眷恋,恩爱无双,陶陶却知,这世上能如我爹娘一般的夫妻,寥寥之数而已,是不能妄求的。既然不能妄求,不若顺其自然,待女儿长大后,爹娘与我择什么样的女婿,只要是个坦坦荡荡的好男儿,女儿就听父母的话嫁了过去,反正爹娘择选的人,定不会有错。”她在此时说这番话,是存心要安稳住父母,让父母不至于因为外间的闲言碎语而阻止她的事业,至于将来的事,还有十几年呢,担心太早也是无用的,且这一世,她身份不同,若嫁个自己不爱的郎君,各自分开过活便是,反正房子大,互相不碍眼。

  赵元梧夫妇听了这番话,又想起大女儿的婚事,面上添了几分愧色,赵元梧温言道:“还是要陶陶自个儿愿意,爹爹才肯点头的。”

  赵陶陶从身下那只花梨木瓜楞鼓墩上起身,走到父母身边,正色道:“女儿知道爹爹阿娘凡事都为女儿好,为我殚精竭虑,谋划长远,如今日爹爹在朝上和御史对辩,字字句句都在维护女儿,也请爹娘相信女儿行事有章程,心里知对错,绝不会行差踏错作出有辱家门宗族之事。”

  顾如云忍俊不止地笑了起来,把小女儿拉到身边,轻轻打了下她的屁股,嗔怪道:“你这孩子,总是又让人操心又让人放心。”

  赵陶陶展臂抱住母亲,恢复嬉笑的本色,撒娇道:“阿娘,这东京城里有千千万万的妇人,您是顶顶幸福的,您可知道为什么?”

  顾如云先是讶异地张了张嘴,又颔首偷偷笑了,再侧目瞧瞧她丈夫,佯装不知,问小女儿:“阿娘不知呢,陶陶说说看。”

  赵陶陶背着手,背着手点头晃脑地在父母眼前踱步,眼睛也不看父母,说:“阿娘每日有这许多的事情要做:膳后要看账本子、见管事、午后要去巡铺子看经营、每季还要巡庄子,晚间要问儿子女儿功课,隔三岔五要去各家府邸应酬人情……阿娘把自己放在这些实实在在的事儿里,不停地见识新鲜的物事儿,岂不比与那些闲得发慌的显贵妇人们成日在一块儿家长里短、勾心斗角有意思多了。”说到这句时,她忽得站定,双眼炯炯地看向赵元梧,提高音量道:“爹爹你瞧,我阿娘神采飞扬,容色焕然,是不是比从前更美?”

  顾如云听到最后再也忍不住笑,拉过小女儿在她胳膊上轻轻拧了几下,“愈发惯得你没规矩了,连阿娘也敢取笑了不是!”

  “女儿才没有取笑阿娘,爹爹快救救女儿!”

  赵元梧开怀大笑,伸手把女儿拉过来护到身后,又看看身边坐着的妻子,这时细细打量起来,发现妻子面带嗔色、半羞半愠地看着自己,眼里却闪过一丝得意,竟有几分二十年前初见时的神韵,他心头一暖,携了妻子的手,说:“陶陶说得好,在爹爹眼里,你阿娘年年岁岁花相似。”

  顾如云眼角眉梢都是笑意,轻轻瞪了丈夫一眼,正色对小女儿说:“下次再胡说,仔细你的皮!”哪知她那小女儿就是个赖皮狗儿,又缠了上去抱着她撒娇:“女儿会乖乖的,等学堂进了正轨,女儿就少出门,不给爹娘惹麻烦,让爹娘少操心。”

继续阅读:第36章 —大哥哥的心思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县主的古代奋斗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