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海棠树下
树下有鱼2021-05-29 14:063,006

  再说一月底时,赵陶陶总算是把手上的事情告一段落。算下来她都不停歇地忙了快一个月了,着实有些累,便和杨以筠告了假,打算在宫里住两天陪杨淑妃。

  学堂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赵陶陶心里很高兴,这夜就哄着杨淑妃让她吃了几盏冷酒,还是赵祯拦着不许她多喝,不然的话估计一壶酒就得下肚了。几杯酒下肚就觉得热,她便闹着脱了皮袄子。

  杨淑妃又给她备了新口味的糍糕和那阵儿时兴起来的汤圆,赵陶陶畅畅快快地吃了好些,结果到了半夜里,她就发起高热了,第二天起来,更是喉咙肿痛难当,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更不巧的是,跟着她进宫来伺候的月升慌忙里把脚给扭了,脚踝肿得像馒头似的,疼得月升把脸都哭花了,赵陶陶自己还是个病人呢,都心疼得不得了。

  杨淑妃也急了,恰好这时候刘皇后过来瞧赵陶陶,便去和刘皇后商量,看要不要送赵陶陶回王府养病,留在宫里怕是照顾得不好,刘皇后眼波一横,道:“宫里有御医随叫随到,哪里不便宜?这会儿倒春寒,外头冷得跟冰窟子似的,把十九娘往家里送,路上受了风不是更病得厉害?”

  杨淑妃才把心定下来,着人去宁王府通传,让王妃来探病,待宫娥走出几步,她又把人唤回来,嘱咐道:“去和王妃说,问能不能让府里的表姑娘,顾侍郎的长女也进来,有个姐姐在身边知冷知热地照顾着,十九娘必定好得快些。”

  宫娥领命便出去了。

  赵陶陶知道自己是累着了,抵抗力下降才着了风寒,又引起的扁桃体发炎,只要多休息,饮食清淡,吃些清热散寒的汤药也就好了。星辰怕她多说话,备了笔墨纸砚给她放在床前的矮几上,她写了饮食要求,便又睡下了。

  赵祯同先生告了假,心急火燎地就往杨淑妃的凤栖阁去。他只听张茂则说赵陶陶一夜之间病得连话都说不来,又发着高热,虚弱的起不来床,脑子里立即空白一片,身上打了个冷颤,哪里还有心思坐着上课。

  待进了偏殿,见宫人端着盆儿、巾子进进出出,可房里却安静得连人声儿都没有,心就凉了半截,鼻头一酸,不敢去想要是妹妹以后都不能说话了,她该伤心成什么样子。

  进去瞧是赵陶陶睡着了,方才略松了一口气,摸了摸她的额头,仍然是滚烫的吓人,便也不肯走了,劝了小娘娘回去休息,让人取了本书过来,自己坐在旁边陪着。

  不多会儿宫娥送了刚煎好的汤药进来,赵祯轻推了推妹妹,唤她起来喝药。赵陶陶艰难地半坐起来,星辰是伺候惯了的,知道她的习性,也不坐过去让她倚着,只放了两个软垫让她靠着,正要接过汤药让赵陶陶自己喝下,却被赵祯拦下。

  赵祯学着平日里伺候他的宫人的模样,把汤药吹了又吹,靠在唇边尝了尝觉得不烫了,才舀了一勺送到妹妹嘴边,赵陶陶烧得糊里糊涂的,张嘴就吞了下去,差点没被呛着,随后又是一勺送到嘴边,赵陶陶看清楚是赵祯在喂她,扁着嘴,极不情愿地再喝了一口,便皱着眉头不肯再让赵祯喂了。

  “听话,良药苦口,小娘娘给你备了香橙丸儿,喝了药再吃。”赵祯极有耐心地劝着,赵陶陶可怜巴巴地看着他,说不出来话,一个劲儿地摇头。

  星辰在旁边笑了一声,道:“太子,县主不是不愿喝药,她喝药从来不要人拿勺子喂的,嫌苦得太久了,都是自己个儿一口就喝了。您把药给我吧。”

  赵祯半信半疑地把药碗递给星辰,星辰才端给赵陶陶,果然,赵陶陶就着星辰的手,深吸一口气,咕噜咕噜就把一碗汤药喝完了,看着赵祯努力笑了笑,做了个口型:我没事。

  赵祯见她如此懂事,更是心疼不已,待她漱了口,吃了丸子,便亲自去抽她身后的枕头,“再睡一会儿,六哥在这儿陪你。”

  可赵陶陶不肯,只拉着赵祯的手,眼巴巴地看着他,十分艰难地说:不想睡,声音沙哑且粗噶,吞了一口唾液,痛得脸都皱成一团,又说:“礼物,想看。”

  “想知道礼物是什么,你得快好起来,若你老是病着,六哥就把礼物送给别人去。”赵祯此话一出口就后悔了,妹妹现在病得这样重,哪里经得起他逗?可赵陶陶却没闹,只是点点头,重重地握了下他的手,又艰难地吐出几个字:六哥,别担心。

  赵祯的手被虚虚弱弱地握着,兴许是因为赵陶陶发着热,他觉得格外的温暖和安定,好似一股暖流从手上流到身体里,此刻他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不再害怕失去什么,便挨着坐过去,让赵陶陶靠着他,“你又不能说话,六哥给你念书听,困了就睡会儿,晚些时候婶婶就进宫了。”

  赵陶陶再醒过来的时候,顾如云和顾思窈都来了,正和杨淑妃在说话。

  “娘娘说哪里的话,人哪有不生病的?像她算是病得极少的了,比起前头几个我算是操心得少了。”

  “从前有没有像今日这样,病得说不出来话的?”杨淑妃忧心忡忡,她本来也是一片好意,可谁知赵陶陶在她阁里住的第一天就病得起不来,怎能不担心。

  “从前三哥儿有一次也是这样,多多睡觉,吃些疏散去热的汤药,七八天也就好了,陶陶身子比她哥哥还强些,别担心。”

  杨淑妃才稍稍放了心,这时旁边宫人说:县主醒了。几个人过去看赵陶陶。

  顾如云见女儿醒来,眼神还很明亮,笑嘻嘻地捏着嗓子说话让她们放心,直说自己喝了药退了些烧,她心疼女儿懂事,又怕杨淑妃过于忧心,也没有久留,轻轻地搂着小女儿亲了几口,要她乖乖养病,便走了。留下顾思窈住在宫里陪伴几天。

  顾思窈确是非常贤淑体贴的,留下后便在凤栖阁里一步不出,事无巨细地照顾赵陶陶,待妹妹睡下,她便在旁边做点针线打发时间,娴静得宛若花照水,每每杨淑妃过来看见都是一番赞叹;她又温柔懂事,见了杨淑妃总少不了软语温言地安慰一番,更是喜得杨淑妃拉着她的手爱怜得不肯放。

  过了两日,赵陶陶的喉炎大有好转,声音仍是沙哑的,可至少不像头两日针扎似的疼了,烧还没完全褪下去,身上软软的有些提不上劲儿。她也睡够了,便靠在床头看书,看着看着,忽然想起已经好几日没见到小猪了,想念的很,下意识的就要去摸随身佩的玉狗,摸了个空,才想起身上只穿了中衣,忙唤了日初过来。

  日初在衣柜里头仔细找了一遍,傻眼了,没有,赵陶陶傻眼了,那可是她最喜欢的物件儿啊,忙起来跟着把床铺也翻开看。

  “姑娘,你们这是在找什么?”星辰从外头回来,就见这主仆二人翻箱倒柜地找东西。

  日初头也不抬,说:“赶紧过来跟着看看,姑娘那只玉狗儿找不着了。”

  “不是在表姑娘手上吗?就在这在院儿里,表姑娘拿了绿丝线在哪儿打络子,说开春了绿色的络子配玉狗儿好看。

  赵陶陶才松了口气,看着外头出了太阳,她也想出去走走,便披上袍子想去陪着大姐姐,出了房门朝院儿里一看,她便停了脚步不愿过去了。

  这院儿里的西南角,有一株极漂亮的贴梗海棠,生得十分高大浓密,且最奇的是开出来的花不是鲜红艳潋的颜色,而是浅粉色和樱色混合,这几日随着温度升高,花朵都尽数绽放,今儿早上杨淑妃还进来夸了一番。

  此刻,海棠树下的坐着一位穿着天水碧袄裙的少女,正低头摆弄着手上的青色丝线,身旁的紫檀云纹足矮几上,正放着赵陶陶心爱的玉狗儿,而这位少女面前,站着赵祯。

  赵祯穿一身艾青福字不断头的锦袍,背着手,正低头和顾思窈说话,脸上是淡淡的笑容;顾思窈螓首微垂,手上的功夫没停,十指纤纤勾着青色的丝线飞花拂柳,青色的丝线在指间飞速穿梭,衬得她那双手宛若凝脂般温润细滑,时而嘴角微翘,低声答着什么,时而眼波流转,若有若无地睨着赵祯。那是一种赵陶陶从未在表姐身上见过的属于女人的风情。

  这两人靠近在一处,站在海棠树下轻声说笑,恰似一对含情脉脉、欲说还休的少年情侣,男的气质清朗卓然,女的柔婉动人,真是好风景。

  微风清扬时,树上零零星星飘下些粉色的花瓣,落了些许在顾思窈头上,赵祯便伸手去给她取了,又摘了一朵半开的樱色海棠,给顾思窈带上。

  “狗男人!手段真高!”赵陶陶心里骂了一句,闷闷地回去躺下,吩咐女使们要是有人问,就说一直睡着没起呢。

继续阅读:第69章 —入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县主的古代奋斗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