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兰台清明
树下有鱼2021-05-29 13:293,080

  其余都罢了,只听说可以赶上三月一日金明池开池这一桩盛事,都足以抵消她们远道而来的疲惫和不满。于是第二日,妓子们在客栈大堂里,收敛起媚态,极尽详细、却言辞谨慎地讲述了文邦安在白鹿洞求学期间,从夜夜笙歌到有心无力的日日夜夜……

  当然有质疑不信,觉得王府仗着权势特意找人污蔑文邦安的,可秋娘在大堂将三张方桌排在一起,展出了妓子们带来的、文邦安往日赠与她们的亲笔字画、亲做的淫词艳曲、佩玉戒指之类,应有尽有,足可以称得上是文邦安在白鹿洞求学期间的风流史展览……

  亲身上门打听质询的人并不会多,更多是呼朋唤友地聚集在客栈门前,竖起耳朵听里头的人说话、或是躲躲闪闪地进去围着桌上的物件品评,人流熙熙,络绎不绝。害得开封府的差役们隔一刻钟就过来桑家瓦子巡视一次,免得人流拥挤堵塞了道路。

  赵允和两兄妹这日就坐在客栈对门的徐家瓠羹店(注:是用葫芦类的瓜果制作的菜肴),闲谈说笑着欣赏对过的好戏。

  正在谈笑着呢,忽听茶博士引着两个身着锦袍、头戴纱罗幞头的男子满面怒容的上得楼来,在他们后头的一桌临窗而坐,随口要了几个菜肴,待茶博士走后,其中年轻的一个开口道:“中丞见了,可知下官所言非虚吧?这宁王府丧德败行,罔顾法纪到如此地步,竟在大庭广众下召集勾栏女子,大谈床帏之事,败坏风俗,若容他们继续胡作非为,怕是皇家颜面也要尽毁!”

  赵允和两兄妹听后,相视而顾,却不动声色,安心听被唤作“中丞”的那位怎么回答。

  便听中丞说:“数日前,某曾命你们具本参劾宁王,谁知宁王无耻装病,官家仁厚,此事便不了了之,你下午便点了人马,将这客栈内的一干人等悉数抓回御史台,连夜审出结果,明日必要奏请官家穷治宁王败坏风纪之罪!”

  赵陶陶便知是兰台的御史在此,被唤作中丞的那位当是去年弹劾过父亲教女不严的胡岳麓,只是不知道年轻的那个是谁。她也不恼,对哥哥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安座,自己起身走到胡岳麓两人身边,拱手问道:“小子无礼,敢问是御史台的胡中丞吗?”

  胡岳麓上下打量她一眼,见她衣着华贵,也不敢小觑,只捻着山羊须傲慢地问:“正是某,不知道小郎君有何见教?”

  赵陶陶和颜悦色地问:“方才无意间听到胡中丞下令要捉拿对面客栈的一干人等,小子无知,不知道他们犯了哪条律法?”

  一旁的年轻官员心气高傲,哪里能容一个小孩儿指责?因此横眉怒眼瞪着赵陶陶,“御史台办事,岂容你个小孩儿过问,还不速速退下,不然小心本官拿你父母说话!”

  赵陶陶懒得和他们打官腔,干脆把话说开:“我朝刑统由太祖而立,律、令、格、式皆完备,请问中丞,对面客栈中的一干妓子,闲坐说话,所犯何罪?妓子虽是贱藉,何尝又不是国朝百姓?何辜要受如此大罪?中丞为兰台之长,只监察百官,不约束自己枉法残害百姓吗?”

  她故意提高音量,使得这楼上进食的客人都不禁扭头注视她们。

  胡岳麓还未开口,但见年轻的官员拍案而起,怒道:“御史台办案岂容你一个小儿置喙,再不退下,即刻将你抓捕!”

  赵允和哪里还坐得住?清了清喉咙,过来皮笑肉不笑地对着这桌两人拱了拱手,道:“我是宁王第三子赵允和,这是我家幼妹熙宁县主,这位大人好大官威,既是要抓捕我家妹妹,可容告知大人名讳?”

  年轻的这个官员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讪讪地躬身朝着赵允和兄妹行礼,“臣侍御史莫予,见过宁王三公子、熙宁县主。”

  胡岳麓不动声色,微微起身唱了个大诺,复又坐下,语带讥讽地说:“宁王果然好家教,教得个女儿伶牙俐齿。”

  赵陶陶也不理会,继续问:“莫大人,我刚才问你的话,你还没答呢。”

  莫予本想威吓吓走赵陶陶,那知这个小孩儿正是他们谋划着要弹劾的人,气势上不免输了两分,却仍是强打精神,正色说:“县主可知?我朝律法严明,不论官妓私妓,只可在登记造册的所属楼阁见客,如今宁王府竟让这些下贱的妓子,在大庭广众之下与数人高谈床笫之事,不单违反律法,还丧德败行,有损皇家体面。”这是瞎话,虽说律法是有这个规定,但大小官员、富商大贾谁没有召唤过妓子进府、或去酒店伺候?不过是要故意为难罢了。

  赵陶陶冷笑一声,叫了湛卢过来,附耳交代了两句,湛卢转身下楼去,赵陶陶让茶博士将椅子搬了一张到胡岳麓桌前,她就此坐下,不无戏谑地说:“我年纪小不懂事,也不懂什么礼数,两位虽是臣下,我也不在乎地位高低,大家坐下好说话。”胡岳麓气得脸上横肉抽动,莫予却再不敢坐下,拱手侍立在一旁。

  “也无须两位大人劳烦了,你们要的证据,我早早就给你们备上了。”说罢,赵陶陶从湛卢手里接过厚厚的一叠册子,铺展在胡岳麓两人面前。

  原来,他们早就从账房带了四个落笔快的先生,每日候在客栈大堂里,陪着轮换上阵的庐山女妓们见接受访问、质询,一字不落地记录下问答的全部内容,并登记问询者资料,最后由双方签字画押完成一份笔录。

  从昨日到此时,三个半天时间,共有30多人的签字确认,而笔录里记载的内容,无一言辞放浪。

  “中丞和莫大人若是有心,大可将这些证词带回御史台一一审核,只须现在给我手书一份暂借证言的收据即可,我也备好了,”说罢她从袖中摸出一张格式表格摆在莫予面前,语带讥讽,“若莫大人看不懂这格式,我不吝赐教!”

  随后又指了指身后已经落座的两人,满脸笑容地说:“这两位便是在对面记录的先生,从他们踏入这瓠羹店开始,他们同样会记录你我所说的全部内容,两位大人若是不便签字确认也无妨,周围自有许多客人可以替你们确认。好教两位大人知道,不是只有杀人放火才须证据!”

  胡岳麓脸面终于是挂不住了,怒哼一声,起身对着赵陶陶拱手道:“是某小看了县主,既然宁王府有备而来,想来不怕什么,明日早朝,某一样会具表弹劾宁王一家!”

  “弹劾什么?”赵陶陶压抑着怒火,连珠炮似的朝着胡岳麓说道:“当外头无端、无稽的流言排山倒海一般把我家压垮的时候、把我爹爹气病的时候,胡中丞可有站出来调查一番流言真伪?可有义正言辞地出列为皇家颜面正过名?不,你们只会跟着饿狼扑食一般冲上来撕咬我家,有没有证据在你们眼里有何要紧?要紧地是你们有机会弹劾王府宗亲,以此成就你们的绝世清明!”

  她说到此处,手指着对面的客栈,不无激愤地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我们不堪忍受流言,靠自己想办法找证据、证人来自证清白、挽回声誉时,你们却又跳出来把罪名一项项地往我爹爹身上扣,想要我们压在冤屈下头翻不了身!”赵陶陶声音清亮,这瓠羹店里楼上楼下的客人们,早都被吸引来围观,她随即恭谨地朝着众人拜了拜,语带悲戚地说:“众位都是见证,即便我方才拿了证据出来,驳斥了这二位御史大人,他们依旧不为所动,甚至连连威胁说明日照旧要参劾我家。”

  莫予见状不好,正要上前止住赵陶陶,却见赵陶陶往人堆里又迈了一步,回身指着他们,义正言辞地说:“谁目无法纪?动辄就要抓捕无辜百姓?正是你们两位这样不讲证据,只图虚名的官员,当真是愧对你们的俸禄、愧对百姓对你们的信任!”

  她话音一落,周围人大多露出赞同之意,彼此交头接耳,对着胡岳麓二人指指点点。

  赵允和此时上前和妹妹站在一起,拱手诚恳地对周围人说:“近日我家不幸遭奸人构陷,因父亲坚信京城百姓能明辨是非,坚信这世间公理昭昭,从未动用过权势去压制、平息外间的谣言和阴谋。如今仰赖开封府办案得力,案子即将水落石出,我家也相信流言终会不攻自破。今日之事,诸位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相信诸位心如明镜,皆会以事实证据为评判是非的准则,以此昭示公理,使得天下清平。”

  早前兄妹俩在对此事做各种预演准备时,便预计到了御史台会再度发难,原本是想通过小报发表文章辩驳,不料今日倒是赶巧了,隔空对辨哪有当面辩论解气呢?反正这个胡岳麓不知什么缘故是盯死了他们家,三五不时地弹劾他们父亲,何不当众把矛盾点破,以后胡岳麓再是死咬他们不放时,赵元梧大可以公报私仇来驳斥。

继续阅读:第93章 —尘归尘,土归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县主的古代奋斗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