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刘皇后
树下有鱼2021-05-29 14:153,196

  次日一早,赵陶陶在母亲房里用早膳。

  她昨晚馋了想吃烧饼,梁嬷嬷就使唤小子一大早去皇建院前的郑家烧饼铺给她买了饼子回来,有麻饼、髓饼、菊花饼等,她正拿着块麻饼,一口牛乳一口饼吃得正开心,进来一个婆子对着顾如云说:“娘娘,右班张内官来传圣人口谕。”

  顾如云忙叫请进,携了几个女儿起身,门外便进来一位四十上下,身形微胖,面庞圆润,眉目欢喜的宦官,唱了个大诺,顾如云领着女儿们颔首回礼,笑吟吟地问:“如何劳动供奉亲自来了,未知圣人有何口谕。”

  这位供奉官呵呵地笑着答道:“圣人请娘娘带着小县主进宫一同午膳呢,命臣候着迎接。”

  “烦请供奉在花厅用些茶水果子,待我们娘俩儿更衣后即刻就走。”

  待上了顾如云那架崭新舒适的四轮马车,赵陶陶才担忧地说:“阿娘,应当是六哥昨日向圣人说了我要他出资的事,是不是圣人反对,所以传我入宫要训斥我?”

  “圣人非一般的寻常女子,眼光见识超群,很多男子都比不上呢,不然怎能弹压两府,代官家理政呢?!”顾如云宽慰着小女儿,言语中对这位皇嫂很是钦佩敬重,又把小女儿搂紧了说:“陶陶别怕,阿娘陪着你呢。”

  “阿娘,女儿不怕,既来之则安之吧。”她是真的不怕,且不说自个儿身份摆在那儿,单说宋朝开明,前头这些皇帝们个个仁厚,包容开明,没有一个是昏君。她心头是有底的。

  皇室宗亲进宫按例是走东华门。

  马车平平稳稳地从旧宋门进了内城,过了酒家林立的潘楼街,往北便拐上了皇建院街,因挨着宫城,这条街也算东京的市中心,热闹非凡,街边各色的店铺和买卖小摊儿林立:卖果子的、卖书画的、珍玩的……应有尽有。

  不多时就看见东华门楼,门楼下一字排开五扇朱红大漆的大门,门上皆饰有大颗大颗的金钉,气魄逼人;进了东华门,右侧是外省各事务局和给太子讲学的资善堂,紧挨着的是太子东宫;往西再走不多会儿,过了紫宸殿门,向北便进入内宫。

  这个朝代的皇宫大内,在中华泱泱几千年、如浪潮般更迭不停、各朝各代的皇宫里算是面积最小的,见过那么多恢弘大气、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宫城殿宇,再看这红墙青瓦、雕梁画壁,朱栏彩槛,行走在其中,只觉得浓淡相宜,华贵清雅,是上下五千年各朝代中审美最高级的时代产物。

  此前哥哥们常带她去白矾楼吃饮食,几乎每次都在白矾楼的内西楼一间雅室用膳,这雅室和相邻的几间平日都是门扇紧锁,仅供宗亲和宰执大臣来时使用,原因是从这雅室西南方向的窗户俯瞰下去,整个皇宫大内即可一览无余,景致自是另一番壮阔,与身处其中的感受大不同。

  接近垂拱殿时,车架停了下来,那位迎候的张内官在车外说道:“请王妃和小县主随臣进坤宁殿。”早有随侍的婆子把下马的脚踏放置好,月琴也迎候在旁,扶着顾如云母女下了马车,再替赵陶陶理了一番发鬟裙衫,一切妥当后便随着那宦官往坤宁殿去了。

  坤宁殿是皇后居所,赵陶陶随着母亲一路进去,左右四顾,见这所殿堂虽然开阔宏大,但也质朴平易,不常见其他达官显贵的妇人居室所装饰的珠帘半掩,玉器珍玩,更像是男子的书房,随处皆是书籍案牍,笔墨纸砚,更显大气俨然。

  进了殿,迎过来一个略有年纪的宫娥,笑吟吟道:“烦请王妃和小县主在偏殿略坐一坐,圣人早上在崇政殿视政,估摸着此刻当是在回来的路上了。”

  顾如云颔首回礼,客气道:“圣人辛劳,妾身理会得,便麻烦朱内人了。”随着宫娥到偏殿坐下,自有小宫娥上前奉上茶水果子,此前的那位宫娥又上前,捧出一个八角形的红漆食盒,里面放着六色果子,奉到赵陶陶面前:“太子殿下早上打发人过来说,小县主最爱吃果子饼子,奴便让厨司制了些新鲜样式的果子,小县主尝尝可还喜欢。”赵陶陶跳下椅子,捡了两枚形制最好看的果子一手一个,脸上笑开了花,恭恭敬敬地说:“朱姑姑,劳您费心了,这盒果子色香俱佳,不用尝也知道必然好味道,我都喜欢。”乐得朱内人掩嘴笑道:“都说小县主聪慧过人,今日才知道,闻名不如见面。”说话间却听见外间唱道:“圣人回来了。”

  赵陶陶忙放下果子,擦了手,随顾如云到正殿迎候着。只见宫娥们簇拥着一位穿戴华贵的中年妇人走了进来。这妇人便是当今的刘皇后,只见她穿一身正红广幅大袖衫,披着绀青色珍珠缘边彩凤霞帔,发髻上山峦重叠般饰有铺翠的九头凤钗、十二花树,左右两边各插一枝赤金嵌珠垂珠结的小龙形博鬓。刘皇后现在约五十上下的年纪,头发已花白,皮肤也呈现出枯黄松弛之像,但观其容貌,年轻时也必然是容色倾城,只见她行动间步伐沉稳,抿唇肃容,目光坚定,显现出雍雅华贵,威仪自成之像。

  顾如云忙领着小女儿上前见驾请安,刘皇后虚扶了一把,笑道:“有劳弟妹了久等了,且还在偏殿吃点茶水果子,我更了衣咱们再叙话。”又叫人去请杨淑妃。

  不多时,刘皇后换了常服出来,穿了一身紫酱色团锦的长褙子、象牙白绣百花藤蔓的抹胸配绛红的齐腰绉裙,头上挽了一个同心髻,只妆了一支赤金垂蓝宝珠结的凤头钗,一件镶宝石王母驾鸾金挑心,家常也不失尊贵。朱内人领着顾如云母女到正殿,见了礼刚坐下,宫娥又引着杨淑妃进来殿中,彼此又是一番见礼回礼,四人才坐定叙话。

  刘皇后说话不急不缓,声音沉定中气十足,她含笑看着赵陶陶,说:“中秋家宴时,因赶上你阿姊的嫁期,你们一家都没来,”又侧身对顾如云说:“这许多年弟妹也不带着十九娘进宫,咱们只在襁褓中见过十九娘两次,再见都快长成大姑娘了,当真是岁月催着咱们老啊。”

  顾如云微微躬身道:“是妾身的罪过,念着这孩子是老来子,对她多有娇惯,养得她比个哥儿还淘气,平日在府里闹便也罢了,若时常进宫,还不知要闹出多少祸事来,岂不是惹官家和圣人生气?”她们夫妇是仔细思量过的,赵陶陶甫一说话起,因言语行动在同龄人中显得过于出挑,惹人非议,便少有带她见外人,也是有心想把这份锐气藏上几年,待女儿大些再出来,不至于显得太卓尔不群。

  刘皇后和蔼地笑道:“哪儿就如你说的这般?我瞧着这孩子好,是个懂事知礼的。六哥儿自小没有妹妹,七夕去你家见了这孩子,爱极了这个妹妹,便让她多进宫来陪陪我们、陪陪六哥儿,顽笑几句也是热闹啊。”

  顾如云忙欠身应了。

  杨淑妃把赵陶陶拉到身边,上上下下打量着,笑吟吟地说:“我就爱十九娘这双眼睛,眸子漆黑如玉,晶莹闪亮,跟夜里天上的星星似的。”说罢朝她的贴身侍女使了个眼色,立即递过来一个锦盒,打开看是一根白水晶项链,间错缀着四枚金扣,金扣上嵌着紫水晶和绿松石,款式配色都很特别。

  刘皇后也偏过头看了一眼,奇到:“这可是多少年前官家赐给你的水晶链子,我记得那阵儿你最爱这链子,也舍得?”

  “好东西白白放着也是可惜,这串珠子颜色清亮,不适宜我这样的老婆子带咯,十九娘娇俏,带上正好看。”杨淑妃一面说,一面给赵陶陶带上链子,再左右看看,满意极了。

  刘皇后自入宫起便与杨淑妃互相扶持,且共同抚养赵桢,感情深厚,说话也从来不客气遮掩,此刻从鼻翼间轻哼了一声,说:“你那心思,我还不知道吗?十九娘才多大?你别想着你们家那些什么侄儿侄孙的,我看配不上。”

  这边赵陶陶刚给杨淑妃行礼道了谢,听见这话心头暗自叫苦,偷偷望了一眼她母亲,见母亲含笑端坐着,不为所动,便也回母亲身边坐好,只嘟着嘴装可怜似的望了一眼刘皇后。

  杨淑妃便和刘皇后打趣几句,顾如云也笑着顽笑了一阵,宫娥便来说午膳已经备好。

  比想象中进行得愉快,顾如云与这两位娘娘已是二十来年的妯娌关系,自有相处之道,彼此都知之甚多,故言谈间既不失亲热亲情,也谦卑有度,进退得宜。赵陶陶也深知自己的母亲,那一来一回的笑谈中,有对刘皇后的尊崇敬佩,有对杨淑妃的尊重,有对地位悬殊应持有的礼数和敬意,母亲的言谈举止,都是在提醒自己该如何去周旋应对;再看两位娘娘,杨淑妃拉着赵陶陶坐在她身边,亲自为赵陶陶布菜,问她冰箱、车轮是如何想出来的好点子,恰到好处地给予赞赏夸奖;而刘皇后,宛若一个寻常的中年妇人,留心听着赵陶陶的对答,时而微笑着点头赞许,时而亲切地问几句赵陶陶平日读什么书,做什么消遣,俨然是一个对妯娌友爱,对小辈宽和怜爱的家族主母模样,眼内精光收敛,面目温和柔善,哪里像是这个帝国最有权势的妇人?

继续阅读:第26章—坤宁殿的对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县主的古代奋斗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