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食室
树下有鱼2021-05-29 14:053,036

  年轻官员们哪里敢受这一拜,纷纷躬身还礼,方才反驳的那位官员也自觉惭愧,不再言语,众人跟着往后头的课堂去。

  参观学生们上课这一趟众人倒是少有异议,除却见到课堂上那具木制的人体骸骨时,有几个胆小的官员深感惊惧之外,其余的至少表面上看起来镇定自若,不过时围观时间相较其他课堂少了一半而已。

  待参观结束时,学堂刚好打铃放学,女学生们见到这群官员们,都依礼上前福了福,便径直朝着中院的西厢房而去,显然是见惯了访客的样子。

  赵陶陶客气地对李迪说:“相公,学堂特意为诸位安排了膳食,请诸位随我往食堂去。”

  李迪一听就乐得捋着长须,乐呵呵地说:“开学典仪那日的膳食某可是向他们大大夸赞过的,他们今日倒是能一饱口福了,便有劳县主了。”

  年轻的官员们闻言个个开怀,喜不自胜。

  要知道宋人极重口腹之欲,官员们薪俸优厚,就如这批年轻官员,月俸少的大约三十贯,多的也有六十七贯了,还不算四时八节的绢、米、柴等额外配给,且当时物价低廉,一贯钱足够普通百姓一家人整月的开销,因此官员们,尤其是文官,几乎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并以此为人生乐事,此刻一听能吃到相公们口里夸赞过的美食,哪有不开怀的?

  可赵陶陶却面露难色,说:“倒是要同相公和诸位大人陪罪了,诸位也知道咱们学堂与别处不同,是要照顾学生饮食的,故而设有厨司。学生们在一处用餐,山长和先生们在另一处用餐,访客的膳食按山长和先生们的标准安排,今日便只得委屈诸位在教员食室里将就将就。”

  众人顿时大失所望,但也不敢拒绝,只好看李迪的意思行事,李迪却是豁达,仍旧乐呵呵地说但凭县主安排。

  赵陶陶又说:“今日虽是委屈诸位,可五月时学堂下属的酒楼便要开业,届时定会邀请诸位前去相聚。”如此,众人再无不满了。

  官员们驻足在学生食室门口,见女学生们都端着个长方的木制食盘,排队在靠近门口的桌上取食,每人只取一荤一素两个菜肴,再有一份炊饼之类的面食,荤素有两三种菜肴可供选择,食堂内墙上也挂了一块黑板,以七日为限,写了每日早中晚的膳食安排。

  取好饮食的学生们围坐在长桌盘,三三两两地聊天、进食,屋内还点着几个大的火盆,显得十分热闹和睦。

  而这边山长和先生们的食室,也是大同小异,不过是略多两个菜肴且供应水果,因人数少更清净些罢了。

  其实按赵陶陶的意思,她更愿意员工和学生们都在一个食堂用餐,可杨以筠却说,学生们以后进各府邸谋事,虽说只是雇佣关系,可她们能和主家共处一室进餐吗?既是主仆关系,就要有地位高低的自觉,如今养得她们自以为从这个学堂出去,就得处处同其他仆役不同,实则是害了她们。赵陶陶略一思索,深深觉得先生说得在理。

  人人平等?她在这一世应当是看不到的。

  见赵陶陶领着官员们过来,杨以筠和李若溪都迎了上来见礼。官员们今日仿佛习惯了女子落落大方地见外客、毫不羞怯地与外客交谈,因此也不扭捏,按着接待的女使们的指引落座。李若溪见了祖父最是开心,上前扶着祖父在长桌的上首坐了,也不劳祖父动手,按着祖父的口味为他选好菜肴端过来,亲昵的同祖父聊了几句参观的闲话。

  顾怀瑾在月初时就找了机会问过李迪的意思,朝臣们都知道赵允程端正稳重,李迪哪有不满意的?两家看重这门婚事,换过帖子、在大相国寺合了个“天作之合”的八字,只等着三月末的吉日由男方去下大定,至此才好对外公布赵允程和李若溪的婚事。最疼爱的孙女终身既定,夫家又一力支持孙女在学堂帮忙主持事务,李迪便也不加劝阻,由得孙女去忙。

  其余的年轻官员都亲自体会了一次自助餐的新鲜,待他们端着食盘坐下,动手进食时,才发觉碗里这两三样看似平常的菜肴都是外头没见过、没吃过的:什么橙皮拌秋葵、椒麻烤鸡、椒香溜鱼片……而且菜肴都是分装在碗里,放在有加热装置的水盆里温着的,此时吃着刚刚好,像是家里将将做好端出来似的,比他们每日在衙门里吃家里头小厮送过来的、冷透了的饮食不知好上多少,此前的一丝遗憾也没有了,个个都吃得开怀。

  赵陶陶倒是在一旁暗戳戳地想,这个时代没有辣椒、没有后来那些五花八门的调料,就这些饮食也当是美味,你们可怜啊!

  不多时饭毕,李迪起身领着官员们要回衙门里去了,临别时笑呵呵地对赵陶陶说:“小县主,回去后经由这些小子们在各部一说,某估摸着还会有好些小子求上官们带着来参观的,届时也请县主如今日这般安排就好。”

  赵陶陶当然欣喜接受,嘴里只说,相公只消使唤人来知会,学堂这方必然安排妥当,还请相公指教才好。

  两家眼看着就要变成儿女亲家,李迪自然也当她是个小辈,十分的喜爱,心满意足地领着下官们回府衙去了。

  赵陶陶自觉这批官方访客的参观算是圆满结束的,这对学堂的声誉又是一份助力,看着李迪等人的马车远去,也不由得暗自松了口气。可她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闷闷地提不起精神,总感觉将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晚些时候回府,刚换好衣服正在和小猪玩耍,就见赵允和的乳母袁氏从外头急冲冲地进来了,一进门就说:“姑娘,快去瞧瞧你三哥哥,他方才被人抬了回来,说是从马上摔了下来,把脚给摔坏了!”

  赵陶陶大叫不好,赶紧往前头赵允和的院儿里去,此时顾如云等也得了信赶了过来,还没进门就听到赵允和高高低低的惨叫声,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顾如云身子一晃,眼泪就止不住地往外头涌。

  谁知进了房门,竟是见到赵允和扶着龙泉单用右脚在地上跳,见他们进来,还满脸笑着说:“袁妈妈真是经不住事!我就是下马太急了,把脚崴了,犯得着劳动全家过来吗?!”

  全家才松了一口气,袁嬷嬷还在一旁抹泪,哭道:“你瞧瞧你的脚,肿得跟馒头似的,这多少年都没受过什么伤了,我能不急吗?”

  “我这样大的人了,摔没摔到骨头自个儿还不知道吗?妈妈还把我当小孩儿呢。”赵允和满不在乎地跳到圈椅上坐着,赵陶陶几步过去掀开哥哥的袍子,拿手去捏了捏他的骨头,确定没有断,才真的放了心。

  顾如云这才把眼泪收了回去,见他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骂道:“你妈妈辛辛苦苦把你奶大,你也不体贴体贴她,还怪她经不住事!这要是换了别人,她犯得着满院儿跑去给你叫御医吗?”

  袁嬷嬷擦了泪,又上来劝了一番,不多时御医也到了,确定只是崴了脚,开了方子包了些药,一家人才散去。

  赵陶陶送走母亲等人,端了盏茶坐到哥哥身边想让他喝点,可赵允和叫下人都退了出去,低声对她说:“今日文姐夫又去了,盯梢的小子说,文姐夫是巳时三刻进的妓馆门,足足呆了两个半时辰才离开,他也打探清楚了,文姐夫这几个月次次都是白日去,点的同一个妓子,唤作“秋娘”的,应当就是你上次瞧见那个。”

  “两个半时辰,足足得有半日了!上一回我见他一个时辰不到就出来了呀!”赵陶陶心里警报声大作,使得她忽然间慌乱起来,在房里来回走了两圈也想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但直觉告诉她,一定要见见秋娘,秋娘身上有大秘密。

  “三哥哥!我明日定要去见见秋娘!”她越想越心定,便下了主意。

  “我也觉得不对劲儿,所以赶紧回来想同你商量,谁知下马时一着急把脚崴了。”赵允和半躺在床上,脚上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纱布和药膏,十分不便利,他想了想,又说:“你不能自己去,我不放心,让龙泉去找贤哥哥,明日一早让他陪着你过去问话。”说罢也不耽搁,唤了龙泉过来,让他去齐贤家里带信。

  可龙泉这一去就花了一个时辰才回来,跑得个气喘吁吁,一脸愁容:“小的先去了齐将军府上,他家的婆子说将军今日在东宫当值,我看时候不早了,赶紧赶慢地就朝宫里去,可到了东华门就见宫门已经下钥了,侍卫死活不肯通传,见不着齐将军,这可怎么是好?”

  赵陶陶拿定主意就不会拖延,坚定地说:“我明日也无须亲去妓馆,就在旁边酒楼上召那秋娘出来说话,我扮成个男儿家,哥哥你让湛卢陪我去,也没有什么不行的。”

继续阅读:第76章—信得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县主的古代奋斗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