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不是沈惜娇心狠,就像一台老式电脑,硬件条件差,那就算外表再花哨也起飞不了。
食仙居就是这么一台电脑。
没办法,人还是太少,原本是招了两个人,可新店一开张又走了两个,约等于没有招过。
就她们这么些人,能够一早上赶作几百筒奶茶,已经很牛逼了,再多真玩不起来。
“等忙过这段时间再招几个人吧……”沈惜娇揉着眉心说。
限量当然也有好处,饥饿营销到哪都有效。
沈惜娇这么一搞,那些买不到,或者没喝够的人更心痒难耐。也在某种程度上,给食仙居热火朝天的奶茶事业,添了一块砖。
一家茶楼中。
远远看着食仙居门庭若市,来往食客络绎不绝,一个伙计越看越不是滋味儿,拿起手边的茶壶猛灌一口。
嘶……好烫。
“奇怪了,咱们家的茶也没多难喝啊。”伙计嘟囔:“怎么都是茶,人家的就能卖的这么好呢,难道只是加个牛乳,便能有这般功效?”
“小李,一个人嘀嘀咕咕什么呢!过来,有事找你。”
“哎掌柜的,我来了。”
伙计一脸带笑跑到掌柜面前,等待他吩咐。
掌柜却叹了口气,“想必你也看着了,这些日子,我们的生意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伙计顿时也跟着唉声叹气起来,还带着对食仙居的一丝不忿,“都怪那个食仙居!做什么奶茶,把咱们家的生意全搞没了。”
“这也不能全怪人家。”
掌柜摇摇头。
自家人最知道自家事,荆县人就没几个爱茶的,也就是闲来没事喝个两口。
近年来动闹多,哪有人有这个心思喝茶。
他们家茶楼虽然开的大,却也是早年留下来的产业了,这些年生意越发不好,就算没有食仙居,他们恐怕也开不了多长时间了。
原本掌柜已经想好,再过段时日,若是生意还不见起色,就关门算了。
现在他倒是有了个别的主意。
“小李,你收拾一下。”掌柜想到这不再迟疑,道:“下午跟我出去一趟。”
“啊?掌柜的,我们要去哪啊。”
掌柜根本顾不上回答,带着伙计还有足够的银钱,来到了食仙居。
二人到的时候,正好沈惜娇在擦桌子。
这种活本来是不用她来干的,但算完账,沈惜娇也没别的事干,总不能坐着干看吧,就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一抬头,就看见来的这两个人。
沈惜娇说:“抱歉,食肆已经要关门了,饭食都已卖完,还请明日早些来吧。”
“不不、沈娘子你误会了,我们不是食客。”
“那你们是?”沈惜娇愣了一下,这才抬起头来打量这个茶楼掌柜,是她没见过的人。
不过人长得倒是挺面善的,眯着眼笑的很亲和。
掌柜指了指身后,“我呢是浮云茶楼的掌柜,姓吴,你管我叫老吴就行。”
“好的吴掌柜。”沈惜娇停下手里的工作。
“想必你专门带人前来,是有要事相商吧,随我来吧。这里不好说话。”
说完,她转身朝后院走去。
伙计和吴掌柜愣了一下,也下意识跟了上去。
两人在走的时候,还在一边好奇地打量,食肆里的陈设。
沈惜娇把人带到后院,就开门见山地问了他们的目的。
那吴掌柜倒也是个实在人,直接拿出怀里一个沉甸甸的袋子,晃了晃,里头还能听见银钱碰撞的声音。
“吴掌柜这是什么意思?”
“不瞒沈娘子,我专程上门是来求合作的。为此,娘子想要多少银子都可以,尽管开价,只要你肯将奶茶出售给我们茶楼,那我便感激不尽了。”
“加盟只需要一两银子就够了,这些,吴掌柜都收回去吧。”
这一袋子沉甸甸的银钱,足可见吴掌柜上门的诚意,沈惜娇只取了该取的一两银子。
吴掌柜愣住了,不知道是不是在惊讶,想要达成目的只需要给区区一两。
一两对别人是全副身家,对他可不算什么,开这么多年茶楼,他这点底气还是有的。
“不过食仙居现下人手有限,奶茶每天最多只能给你们一百五十筒,四种口味混杂的。”
“是,多谢沈娘子!”吴掌柜忙不迭道,心里只有狂喜,他怎么会介意这点小事?
沈惜娇能给,他都觉得皆大欢喜了,“那我就先回去了,明天开始,我每日早上都会派人过来取。”
沈惜娇送他们出去,由于这是第五个加盟户,临走时,她还给了吴掌柜和伙计奶茶带回去喝。
翌日,茶楼派活计来拿奶茶,食仙居的奶茶正式在茶楼出售。
不久以后,就有几个十人来到茶楼,为首的士子喊了一声:“伙计,你们家都有什么好茶,给我们上一上。”
伙计赶忙跑到几人面前,“有有有,有的。几位来的巧啊,正好咱家茶楼新进了一批奶茶!有四种口味的可供各位选择。”
说完,摆了个架势,“几位不如楼上请?”
“奶茶?”士子显然也听说过食仙居的奶茶,顿时颇为感兴趣。
“是不是食仙居最近新出的那几款奶茶?”
“是,公子你消息真灵通。也不瞒你们,我们家刚跟食仙居达成一桩合作,以后啊,茶楼都会有奶茶出售。”
“太好了!那以后我们都来这儿吧杜兄,就不用跑那么远去食仙居了。”
杜兄是个身穿蓝衣的士子,拿出一角银子,“来四筒奶茶,口味你看着上。”
类似这样的事还发生在茶楼其他地方,许多士人和富家小姐,都对奶茶很感兴趣,乐意去尝试一下这样的饮子。
茶楼的生意有了起色,吴掌柜几乎笑开了花,他就知道自己的决定没做错!
-
初春过后荆县渐渐就不下雪了,雪刚停,沈惜娇就去跟经常跑山里去进货的农户,要了十几斤的笋。
这个时候山里的笋已经长了有一段时间了,又大又嫩,咬着还特别脆口。
沈惜娇用从这些农户手里买来的新鲜竹笋,和年前腌制的咸肉,做了一道腌笃鲜,放到店里去卖。
食客们纷纷叫好,那段时间,腌笃鲜每日都会卖个精光。
不过随着清明到来,雨水增多,农户们就不好上山了。
这道吃食也没有再上过食仙居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