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解放贱籍
见龙在玩2025-07-29 09:333,779

  罗承鹰不赞成他们的观点,觉得封建社会太能装了,明明官员们平日里流连于秦楼楚馆,乐不思归的,还装出一副清高圣人样子,十分恶心。还把这裱糊成道德规则充门面,装什么体面不体面的!

  “回禀大娘娘,那绮秀楼的楼主白大家,昨日已经决定将这生意歇了,今后也不再操持这种贱业,改做其他劳作,以求清白自活。所以说,从今天开始,那里便不叫‘绮秀楼’了。各位相公也不必再分心我们的居住问题了,这扬州城还有许多的大事等着诸位劳神劳力的,居住的事我们自己解决就行。”

  三位见他的口气不是很愉快,想是不愿搬出花馆了,心里也有几份猜疑,看样子两人和那些花娘似乎是有了些瓜葛。这事往小了说,也是他们士大夫乐于见到的风雅事,李庭芝和姜才倒有成人之美之心,见两人坚持,遂不再开口相劝。

  本来这乱世的,能有个住的地方就不错了,若是强制他俩搬出去居住,两人心里不舒服,不记情不说,说不定还心生怨恨,那就划不来了。再说了,两位初次到这中华地界,没见过这等倚红偎翠的风流雅事,受了迷惑,有了慕艾之情,也是难免,何苦强行要将人家拆散呢。

  全皇后却不肯放过这话题,好像要在这方面做些文章似的,不顾罗承鹰的态度,继续说道:

  “若是若罗卿所说,那白大家也是个有志气的人,这以色娱人的事终究做不长久,确实该从事其他劳作生计才是。

  既然她已歇业不做了,倒不如这宫里出面将她的楼房盘下,赠与两位卿家居住。如此既顾了朝廷的体面,又使两位卿家安居无碍。将军若是与那白大家交好,也可教她们还住在那里,这也能成全你们之间的情谊,可好啊?”

  四人听了这话,这才明白全皇后一直说这话题的用意,原来是想在这方面再施恩典,笼络两人,换取两人的报效。对此,连李庭芝都不好说什么,皇家赏赐,恩出于上,做臣子的哪敢置喙。

  前天赏官赏钱,昨天又赏人,今天还要赏房子,罗承鹰两人顿时觉得这全皇后情商高的吓人。她设计了这个话术,就等在这里,然后说出自己的方案,来表现她的慷慨和知恩图报的贤明,绝对是想让两人对此有感恩之心,铭记肺腑。

  再往权术上想,全皇后这样做,未必没有想在大臣中培植心腹的念头。像李庭芝这种做了几十年官,声望天下罕有的老臣,依着大宋“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分权理念,完全可以控制朝堂,架空官家的。全皇后这次脱难,除了钱财,几乎是空手而来,完全不具备驾御李庭芝的资本。随驾而来的官员们,也尽是些绿袍小官,六七八九品的,绝没有与李庭芝叫板的资格。

  若要想让这大宋的发展按照自己的心意走,没有自己的心腹,那是完全不行的,而且心腹也要有才干威望才好。罗齐两位虽然出身在海外,但战力惊人,远非时人能比,若是把他们拢入袖中,有着他们的帮衬,她这垂帘听政的戏码才演的精彩,起码有制衡李庭芝这类重臣的力量。

  罗承鹰两人的心思当然不如全皇后想的那么多,那么深,虽然现在明白了她笼络自己的心意,但也觉得这番操作太过迂回,且对柔娘不利。

  为什么呢?一来,两人都认为这扬州是暂时的栖身之地,不管是今后南迁转移,还是两人今后得了机会在穿越回去,这里的房产终究是身外之物,带不走的。二来柔娘她们卖了房子,若是没法跟两人穿越回去,拿着一堆金银留在这乱世,反倒更容易成为别人抢掠的目标。还不如留着房子,等战争过后,出租也好,开店也好,还有份稳定的收入。

  想清楚这层道理,罗承鹰干脆就把那天晚上秦四勇提出的给柔娘她们改籍的事情提出来,心想,全皇后若是真有笼络自己的心思,不如给柔娘她们改籍,提若是能办成,那就算对柔娘她们的酬谢,当做她们这段时间收留自己居住的回报。

  “大娘娘对微臣的厚爱可比天高,微臣两个感激涕零,铭记在心!

  至于为微臣买宅子的事情吧,就大可不必了。一来微臣是军人,本该住在军营的,国难之时添置宅院,终究不妥。二来,这大军征战,天南地北的到处跑,居无定所,也无必要。

  再说,昨晚和李相公姜太尉席间交谈时,臣是主张朝廷南下,守住两广福建的根基,徐图振兴的。这若是中枢采纳了这份建议,暂时放弃扬州,皇太后替臣买了的宅子,岂不便宜了别人!”

  这这话的时候,罗承鹰并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低着头,不敢直视全皇后,而是像后世那般直视说话的对象,以表真诚。帘子里面的全皇后今天是第一次见两人,但见两位相貌英武,身材魁梧,不蓄须不蓄发大异于中原男子的形貌,但却更显英俊干练,心中也是喜欢。对他这种说话时的举止形态,倒不以为忤,反而觉得率直可爱,所以听他说话时也颔首微笑,就像和家里人谈话一般,觉得亲近。

  全皇后听见罗承鹰说,也赞成朝廷南迁,抢先去经营岭南国土,心里更是满意,频频点头,以示赞同。最后,算是收回了要为两人买宅子的念头。

  “大娘娘若是为了臣的体面,不如给臣下一个恩典,就把绮秀楼几个姐妹的乐户贱籍给改了。我听她们说,她们的父祖都是因为当初反对‘公田法’而被夺官抄家的。如今恶政已然废除,再让她们背负这种惩罚,绝对是不公平的。

  现下蒙元南侵,民族也到了存亡危急的关头,不能只以一家一姓的存续败亡来看待当下的危机。这场战争,事关每个人的前途命运,朝廷当做的,应是号召全国军民牺牲救国,不以丝毫侥幸求个人身免。蒙元来侵,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贵贱,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国难当头,民族的存亡续绝依赖于每个人的拼死努力,这时候若还是把民众强行分为高低贵贱的层级,实际上是在削弱我们自己的抗元力量。如这些乐户贱籍,也是国家的子民,也是我们民族的分子,望大娘娘一视同仁对待他们,唤起他们同仇敌忾的信念,共同振兴国家,挽救民族!”

  这话说得就有震耳发聩的效果了,在场的全皇后、李庭芝和姜才三人,算是第一次听到抗元民族统一战线的说法。虽然他们的理念和认知里,都未曾有过这样的提法,但对于罗承鹰这份全心全意为民族国家谋划的态度,还是很感佩的。

  只有旁边的齐硕觉得,队长这是太能忽悠人啦!只是为了给柔娘盈汐她们脱籍,就讲出了这番大道理来,还把后世抗日宣言的名句都搬出来了。

  但反过来想,这种民族统一战线若是搞起来,实际就会变成一次自上而下的国民教育和养成的过程。一旦真的实现,可能在赶跑了外敌后,接下来觉悟了的大众,跟着就会推翻皇权,追求平等的公民权力。在座的几位,他们愿意嘛,他们敢吗!

  但这忽悠肯定是有效果的,没有太深政治算计的姜才率先抚掌称赞起来,用手搓着自己的大腿,兴奋的劲头不能抑制,很想站起来高呼两声。

  全皇后听了也是心中激荡,想的是若是能成,她不就是统御万方百姓圣明君主了。复国大业一旦成功,她的成就肯定不下于古时吕武那般的女杰。所以她庄重地点头,强把激情压住,作出微微慨然的姿态,保持着皇太后的稳重,但手却用力抓住了坐榻的扶手,指节都发白了。

  只有老成的李庭芝激奋之后,簌然冷静下来,觉得哪里不对,可又说不出错在哪里。他也本是个爱民的官,优抚百姓解民疾苦也是执政的理念,只是这人人平等,就能激发大家共同的信念,做得到吗?平等人权之后,会生出什么别样的枝节后果来来,一时想不透啊!

  全皇后率先有了决断,她偷偷地一拍坐榻的扶手,兴奋道:

  “左武大夫说得好!蒙元来侵,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贵贱,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不然就要沦为蛮族脚下的四等贱民,任人宰割不说,连衣冠祖茔都不能保全,断不是我赵宋一家一姓的灾祸,而是全部国人的悲剧!

  左武大夫说的不错,当下的局势,比之靖康年的国难更甚!更烈!那时我们还有这江南半壁可以退保,可以南渡偏安。但现在呢,蒙元比之金人更为残暴无道,他们侵入江南,屠戮军民,这就是要彻底灭亡汉人的国家,让江南的汉人做其奴隶,改中华衣冠,灭汉家习俗,殊为险恶!

  这又岂是我赵家一家一姓的灾祸吗,看看北地的汉民,先是被金人掳掠戕害,再被蒙元荼毒,人口十不存一,城郭翻作丘墟,良田成为牧场,苍生黎庶为奴为婢,白骨盈野,生不如死,这等遭遇比之宫室,犹过之十倍百倍不止!

  这朝廷新立,断不能再像以往那般苟且粉饰,心存侥幸以求偷安,不然就难以号召国人,复兴国家。朝廷应该昭告天下臣民,官民同命同运,只有驱逐鞑虏,才得安好,只有恢复中华,黎庶后代才能世代康乐!

  也为此,需要革故鼎新,废除一些旧弊劣政,才能振奋民心。予以为,这废除贱籍,便是一条。蒙元将百姓分为四等,强欲将人分出贵贱,可谓首恶之政。我朝若是仍像以往那般,也分了良贱高下,岂不与蒙元劣政相似。挡了这些国人的报国之路,分了国家复兴的力气,实为短智,让人寒心!所以就应该四民平等,无有高下,才能感召百姓,壮大我之力量。

  还有就是早朝上予讲的,奖战褒功条例,惩办降元汉奸的条例,兴办地方团练乡兵的条例,李相公姜太尉都可议一议,拿出条陈来,予会采纳颁行的。要尽快树立我新朝的气象,以期收拢天下民心、军心。”

  李庭芝姜才见全皇后一改先前的温婉沉静的样子,激动地说起改革旧弊,推行新政,收拾人心这些事,讲的是头头是道,无可辩驳。心中放下了之前对全皇后的轻视,内心开始有了尊重,连连称是,表态要和重臣们商议,尽快按照皇太后的意思,拿出新政条例,诏令天下,激奋民心。

  罗承鹰和齐硕两人却面面相觑,没想到自己只是一条废除贱籍的建议,竟被全皇后当成了朝廷施行新政的发轫,作出这么大的文章来。看得出,这些主意要么是全皇后自己的主意,要么是别人提出获得她认可的意见,她正好借住废除贱籍这事,施展对朝堂的影响力,果然睿智老练的很。

  不过,能有这份符合后世价值观的正确认识,两人还是乐于见到的,而且,还从中察觉出了康欣的影子。

继续阅读:第35章 武锐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绝域危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