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皇家债券
见龙在玩2025-07-28 18:323,736

  捧在手里的茶被久久没动,也无视了宫女对她失态的暗示,全皇后听的认真,完全是忘我的状态。

  这也是她现在的心病,那就是宫里和朝廷都缺钱,缺许多的钱!

  朝廷即将南撤,到了南边,汇合益广两王和他们的属下,要重建朝廷,统一国事大政,稳住现在的朝廷格局,最重要的是稳住自己监国的大位。这些都需要花很多钱,恢复各级政权,还有笼络那些益广两王的属员,都是要用大笔的钱。军力财力上的充沛,才是稳住国祚的根本。

  没了银钱和军队这两样,任谁都想得出,谁又肯轻易让出自己手中的权柄,特别是那些跟随两王南狩,又心念从龙之功的人,怎会看得上没钱又没兵的扬州朝廷。

  所以,全皇后现在很急迫地想知道,罗承鹰有怎样的办法,能为她筹到大笔的钱财。不过即使心里急得不行,她还得保持着应有的体面,耐心听柔娘讲述。

  “将军当时就说到国债的销售,原来的这些国债都是交子务的人在做。一来他们人少,场面上铺展不开,二来,交子务之前的做派,时不时就宣布某种交子贬值,当五当十贯的交子票,转眼间就变成了只能折抵一贯两贯的银钱。更有甚者,便是上下嘴唇一翻,让交子一文不值。

  所以将军认为,这国债的立身之本就是一个‘信’字,交子务此前的作为,确不适应办国债销售这事,这会让买国债的人,一见到他们,便第一个联想到‘失信’来。所以首期国债,并未大卖,其中不乏这个原因。”

  全皇后听了,才有些恍然。原来康欣她们策划国债销售事务时,只想到交子务熟悉这些有价纸券,所以便把国债的事情委托给了这个衙门,没想到是所托非人啊,怪不得国债售卖的效果差强人意呢!

  “那将军可有办法改进?听你如此说,肯定罗将军也说到了国债发行的事,是吧?不然他也不会有心让这些从良小娘子去做什么票务、银行的事。”

  被问到罗承鹰的办法,柔娘脸上绽开了迷人的微笑,当着全皇后的面,直接把情郎的主意给倒了个干净。

  “将军说了,现在朝廷已经决定南撤,再发行原来的国债,收效很难说得清楚,因为朝廷到了南方到底会是怎么样的,官民心中都有一定的疑问。所以此时,朝廷的‘信’,还不足确立。但若反过来,发行皇家债券,那可能就有奇效。”

  “皇家债券?”

  “对,将军说了,就是皇家债券。”

  这回,柔娘见全皇后面有催促的表现,便识趣地径直解释下去。

  “大娘娘从行在来扬州时,可是带了不少的资财。后来在扬州,为了重建朝廷,整军抗元,可是把其中的绝大部分都给了朝堂,是吧?

  这些资财,可算是皇家的私财,朝廷拿来用于整军抚民,可是用在公事当中。这些事,淮扬的人民知道,恐怕现在,这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

  全皇后一下没明白过来,睁大凤目,不解地看着柔娘,嘴里喃喃解释道:

  “这些都是事实,前后内藏库给左右藏库的银钱不下160万贯。可这是为了抗元复国,又是天家的钱,原该如此的,怎的,可还有什么说法?”

  “所谓‘公私有别’,朝廷既然借了天家的私财,也当奉还不是!普天之下的百姓都知道,朝廷敢赖了别人的钱,可就是不敢赖掉天家的借款不是,不然相公们也别做了!

  这便是将军的主意,将这些借给朝廷的钱,订立契约,要朝廷约定归还的日期,记账付息,以及抵押何物作为质保。

  接下来,便将这些契约债权化作小额的债券,比如,一贯钱,十贯钱,百贯钱,拿到外面向官民销售,将军说了,这一定可以大卖的!”

  “啊,这样可以!能够吗?”

  这回兴奋的换成了全皇后,原来朝廷欠宫里的钱,也可以当做国债那样来卖,从市面上筹集资金,这也太简单了吧!就像白氏所说,借给外朝的钱,只要让他们定下借款契约,说好归还的日子和息钱,便可以转头拿到外面去卖,再把钱弄回来。外面卖债券的钱到期时,只要用朝廷归还的钱填上,天家的信誉和体面就不会受到损害。

  可是,这么简单的办法,以前历代王朝,怎的没有使用呢?到底行不行,全皇后心里也没底,等着柔娘进一步的解释。

  “能够的,大娘娘!这事我后来也顺着将军的意思想了好几天,妾以为必定可以大卖的,这理由吗,有这几条。

  第一便是官家的信誉,放眼天下,便没有谁能在诚信上超过天家的。可以猜想别家还不出钱来,但任谁都不相信富有天下的天家还不上钱来。

  第二是,便是换钱保命的念头。这扬州在朝廷南迁之后,很快就会沦为敌手。蒙元鞑子贪婪嗜杀的本性,人所共知。手里若是有银钱,不肯向鞑子献纳,说不定被白抢了不说,还会惹来杀身灭家之祸。

  换成了皇家债券则不同,鞑子抢去了无用。大额的债券可以用记名的方式,明确归谁所属,就是在乱世被强人拿着,也是无用的,匪人怎敢拿着债券冒名找皇家兑付本息呢。

  所以说,这债券便是战乱之时,保全百姓浮财的不二手法,只要不想白白损失家财的,都有可能将这债券当做手段。买了债券,便是先将家财托给皇家朝廷保管,无虞风险。到了时局平稳的时候,又可凭着债券向皇家索回本金,连带还有利钱上的出息,岂不是万全之策。

  还有就是,既然这债券发自皇家而非朝廷,对于认购债券的百姓,不论官民,总该有些优待。比如,若是认购百贯以上的人家,家中若有读书识字的儿郎,便可准予其进入国子监学习施政技巧,考试合格者,便可授官,成为替天子牧民理政的官员。

  若能有如此优待,那个有钱人家不愿意与天家结下些香火之情。皇宋当下抗元复国,随着国土的恢复,各地都需要官吏。看到这点,谁家不为自己的子孙谋个出身,这代价却是花钱认购下一些债券而已。况且这债券到期,还能拿回本金利息”

  柔娘这一说完,全皇后就全明白了,原来借钱这么容易啊!枉费了自己和相公们这段时间绞尽脑汁,抓狂的不得了。

  白氏所说的,条条都是道理,可谓是勘透人心的至理,顺着人心做事,哪有不济的呢!

  就说这天家的信誉来说,真的是普天之下,只有天家在百姓当中一直保持着至高无上的口碑。但凡君主昏聩,民间大都也是选择性让那些个奸臣权臣背了锅,天家的信誉得以一直维护着。

  还有就是这战乱时期,保全家财的法子,自古至今,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金银这些高价值的钱货,离乱之时,庞大的重量背在身上,载在车船上,不便不说,也是诱人图财害命的原因。那似这债券,轻轻松松带在身上,袍底鞋底都能藏好。离乱之后稳定下来,只要到朝廷的官署出具债券,就能提回来存在朝廷那里的银钱。

  还有这第三条更妙了,卖官鬻爵,历朝历代都有,发端也是出自汉武之手。那时,为了北击匈奴,汉武朝廷可是增设了不少的朝散官,向民间兜售换钱,充作军资的。

  白氏的建议的对认购人的优待,仅仅还是选官资格的优待,认购了皇家债券的人户家的子弟,还是要经过朝廷的培训考核后,才能任官的。贤愚不肖,总要经过甄别才能任用,这和朝廷的科举抡才也没什么不同。如此,国家名器的不轻授,也是符合科举的章程的,朝臣更没有反对的理由,这岂不美哉!

  还有一点,白氏虽然没说,但全皇后是听康欣以及朝臣们说过,蒙元立国以来,就没有进行过科考,这算是把读书人上进做官的路子给彻底堵死了。用康欣的话来说,就是蒙元的民族歧视政策,带来了严重的阶层固化问题。那些汉人子弟试图通过科考改变家族命运的士子,在鞑子那边算是渺无前路了。

  反观皇宋自己这边,刚从灭国的阴影下挣脱出来,几年之内也没有再兴科举的可能。若是对认购债券的人家子弟有此优待,那就不啻于给他们的子弟颁发了一份特殊的选人门状,让他们重新打通了通往仕途的窗口。所以说,这条优惠,在全皇后看来是最为有力的推销术,而且还是惠而不费的方法。

  看着座上的全皇后脸上绽开了笑颜,柔娘知道,她今天把郎君的主意算是给说透了。郎君之才,本不限于兵事一途,就是糖坊成衣坊的运作,那也是多有高明的建言,对她助益良多。

  这种把皇室和政府间的借贷又转换成向市面兜售的做法,郎君说,就叫“资产证券化”,只要你有信誉,肯向认购人让渡其中的一些收益,就能招来购买者,认下你的这些债券的。

  “罗将军果然是见识高远,大异于常人,此法果然是高妙的法子!”

  果然,全皇后听了兴奋,竟然用手轻拍了坐榻几下,对这方法大为称妙。

  “这是与民两便的好事,想来予与相公们说了,他们必定欢喜。事情定了下来,少不得要向民间发售,白娘子既有腹案成算,能不能请你出来主持这‘皇家债券’的售卖。

  予在想,这皇家债券是我天家的私事,不如就比照康尚宫之前说的,由内藏库出资,成立皇家银行,专管与政府之间的借贷事务,今后也监察全国钱监的铸币事务。

  妹妹,可愿意为我分担些庶务,出来当这行长呢?

  若是妹妹肯屈就这位置,算是帮了我大忙,也为你那些从良的姐妹找到一个好的生计。至于你想要什么条件,大可放心,予定能满足于你的!”

  全皇后之前就在和康欣商量设立皇家银行,通过管理、规划货币的铸造发行及回笼,疏通全国的货币市场。进而也通过皇家银行,影响政府的财政政策,最终影响外朝的大政方针。可惜康欣暂时走了,归期不定,今天全皇后见柔娘这般聪慧,深谙理财之术,于是便有了启用她的意思,这边殷勤邀请柔娘出来为她主持银行的事务。

  对于全皇后突然冒出来的请求,柔娘却只是在稍微谦逊一下后,便接受了下来。这其中,罗承鹰曾对她说过话起了大作用。

  罗承鹰的意思是,掌握银行这个关系国家未来的重要机构,这有利于几人对朝政施加影响,慢慢将国家带入一个全新局面的计划大有裨益。所以在全皇后抛出橄榄枝时,柔娘就毫不犹豫接了下来。

  反正这世上再没有比郎君他们三人更懂这些新机构新业务的人了,大不了,接下来后,多向郎君请教就是了。再不济,也替康尚宫守着这位子,等她回来了再交还给她便是了,只要不落于他人之手就行。

继续阅读:第84章 战争红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绝域危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