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羞刀难入鞘
见龙在玩2025-07-28 19:103,387

  四日后,蒙元荆湖行省右丞阿里海牙麾下大将那忽罗剌斯的骑军万户前锋哨探到达真州,围城窥视一周,便见城西南的一片小山处有大军屯集,旗帜俨然,营垒整齐。而且这处浅山被挖出了许多的壕沟和呈菱形的台地,大量设置了鹿寨屏障,且身后的运河中也有战船护卫,成了与真州城一般的野战堡垒。

  哨骑不敢怠慢,待要更近一步抵近观察时,遇到了宋军骑兵的驱逐。出了阵地驱逐元军侦骑的,也是宋军的斥候探军,只有不到百骑。元军探马一看对方人少,和自己差了一倍的数量,遂主动迎了上来,于是双方便在浅山阵地前爆发了一场前哨战。

  宋军探骑中有三十几个装备了小圆铁盾的士卒,装束也和其他人不同,不仅左手拿着铁盾,身上也只穿着半身的板甲。盾牌和半身板甲都被漆成了花花绿绿的颜色,还特意做了哑光处理。他们跑在最前面,右手并没有拿着什么兵器,而是提着一个一尺长的带把铁管子状的物件。

  元军侦骑见这些人跑在最前面,便欺他们没有刀枪之类的兵器,当先迎了上去,准备当着敌人的面剁了他们,给宋军一个下马威。没想到一挨近这些奇怪的骑手,接下来便发生了让他们惊吓的一幕。

  这些迎面跑来的宋骑,估摸着距离差不多了,纷纷抬起右手握着的铁管,瞄着元骑。这边元骑见他们并没有提前做出格挡的动作,心下大喜,呼号着提马加速,准备近身斩杀他们。

  就在双方还有十几步的距离,宋骑军士手中的铁管子突然冒出了一朵朵浓烟,还夹者火焰和巨响,接着当面的元骑便应声而倒,不是人就是马,人仰马翻,倒扑落地。而这些手拿铁管子的宋骑并不减速,而是继续策马前行,最多调整一下缰绳,避开仆地的人或马,向着后面的元骑举起铁管子,如前一般,发出轰鸣和黑烟。

  挡在他们前面的元骑,很多人在那响声过后,便觉得自己身体好像突然有了剧痛,像是箭矢入肉一般。身上的劲头好像突然被泄空,一下子就瘫软欲倒,再不受大脑的控制。

  这三十余琦的宋军探马一路杀穿了元军马队的队伍,跑到了空地上,勒转马身,这才把铁管子装回一个套子里,又抽出挂在马鞍上的马刀,站定了。等自己后面的弟兄也冲过元军的阵型来,和自己重新组队,这才折返又向元军冲过去。

  没错,这些板甲骑兵手里拿的就是短火枪,而且是转管短火枪(罗齐两人跟大家说,这就叫手枪)。每支手枪共有六根独立的枪管焊在一起,中间有转轴连接握把上的机枢,扣动扳机,便能让枪管旋转。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药窠,事先装好了点火药,扳机带动的燧石击锤打在药窠上的传火孔上,燧石摩擦出的火花就能点燃发火药,进而点燃发射药,射出球形弹丸杀敌。

  像齐硕这等的工科高材生,又是武器对口的专业,自然不会重走一遍火绳枪——燧发枪这样的老路,而是一步就跳到了燧发枪上来。只是因为扬州军器院合用的技工太少,鼓捣了一个多月,也才造出三十多把转管手枪,便全部装备给了探马斥候。

  刚才,这些探马斥候的战法本也不是轻骑兵缠斗的打法,更像是重骑兵冲阵的方式。只是先前元军探马不知就里,欺他们手上没有兵器,这才围拢来想要先斩杀他们这些胸甲枪手。没想到着了道,被三十多个手枪骑兵一阵狂射,打得元军人仰马翻。

  跟在这些手枪骑兵后面的探骑,趁着元军人马俱惊的时候,也是一顿武力输出,刀砍枪戳,又杀了一批。等大家杀透敌阵,整马回转再战时,那些元军侦骑已经落荒而逃了,连他们首领的尸首也弃之不顾了,一溜烟便跑的没影了。

  浅山阵地上的宋军在刚才双方斥候大战之时,纷纷爬到壕沟沟坎上,踮着脚向战场眺望,要看今日这些手枪骑兵的杀敌表演。这三十几个人在扬州军营训练时,很多人都见过他们骑在马上,策马发枪射击靶子的样子,也听过这些家伙夸下的海口,说是遇到元军骑兵要怎么样,牛气的不行!

  现在见了他们果然厉害,枪响人倒,杀敌只在举手之间,那个不称羡。现在看着这帮斥候们牵着缴获的战马,驮着敌人的首级,还有自己的伤兵回转阵中,都给他们送上了一阵阵的喝彩。

  这军中最是尊敬强者,这些斥候们今天一战的战果丰硕,自身损伤又小,无不趾高气昂,挺胸腆肚,一脸傲骄地走回阵中,向上级复命报功去了。

  阵中高台上的罗承鹰并没有制止手下士兵们走出战壕围观这场前哨战,对他们在场外当拉拉队和观众的行为反而是鼓励的。接下来的战斗,很需要的就是一种气势,一种睥睨对手敢于亮剑的气势,而这首先就要从打破对蒙古人的畏惧开始。

  这时代的蒙古铁骑,可是全天下最强的武装集团,没有之一的那种。而以几百万的民族人口,不到二十万的铁骑武装,几乎征服了全世界,建立了横越万里的大帝国。要说不怕,世界上也少有民族或国家能做到的。宋元对峙对战五十余年,胜少败多,一年前还被蒙元灭了国,你说宋军对上蒙元军队,可能第一个感觉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寒意。

  所以罗承鹰两人都觉得,要想在这个时代打败野蛮的蒙古人,不仅要靠划时代的武器,更需要的就是从不断胜利当中逐渐积累产生的自信与勇气。所谓汉唐豪迈,就是汉民族对周边其他民族的累次胜利而迸发的自信和勇气之集大成者。

  不过罗承鹰也在心里存有该有的警醒,这种积累可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现在,敌人的侦骑既然已到眼前,那敌人的大军就不会远了,下一刻,可能才是生死时分。

  这边,罗承鹰心里还有欣慰,为今天双方哨骑之间这场交战的胜利心中窃喜的时候,这场实际上微不足道的前哨站却像一点墨汁滴入水盆当中,最终演化成了改变后面大战进城的关键因素。

  元军的哨骑部队,在损失了近半人马逃回本军之后,立刻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应。

  这支蒙古军哨骑的隶属于探马赤军部队,是蒙古军中精锐中的精锐。

  探马赤军最初是在蒙元军队中捡选各部、军当中的勇悍兵卒组成,充作攻坚战先锋的精锐部队。随着蒙古人征服的地盘和民族越来越多,探马赤军的成员也不限于蒙古人自己的部族,其他的如契丹、汉、奚、突厥等族的勇士也被遴选到其中,以增强其战斗力。可以说他们是一个多民族成员的混杂体,代表了蒙古人战力巅峰的象征。

  六合县城墙外的军营当中,元军先锋部队的帅帐内,忽罗剌斯将军正和夏泽孙两人军议,说的就是昨天哨骑探马的遭遇。

  忽罗剌斯是蒙古弘吉剌部人,忽必烈的怯薛军出身,十几年前阿里不哥和薛禅汗争夺蒙古汗位时,因为弘吉剌部支持阿里不哥,他被逐出了怯薛军,黜落到西域军中当了个十夫长,参加和窝阔台汗国的作战。

  不想经此磨难,官N代的忽罗剌斯却是在逆境中磨砺了出来,打仗勇武不说,还有韬略计谋,成了蒙古军中新生代的良将之一。

  这次大元灭宋战争,背后就有弘吉剌部施以的影响,成了鼓唆忽必烈汗南征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早年弘吉剌部跟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参加西征和灭金战争,成了草原黄金家族的重要臂助,其部的封地就在靠近中原的锡林郭勒一带。灭金以后,弘吉剌部还在河北山东获得了大片的食邑封地,可以说,弘吉剌部是蒙古人中汉化最深,或者说贪慕中国富庶最甚的一群蒙古人,早有心将南方花花世界夺而据之的念头。

  对南宋悲哀的是,心有吞并念头的弘吉剌人,还是成吉思汗定下的黄金家族的后族部落,从成吉思汗到有元一朝,共有十六位弘吉剌部女人成了大汗、皇帝的皇后,是个对黄金家族有着巨大影响的世代姻亲。而且这次灭宋之后,弘吉剌能再次从忽必烈那里新增福建一省作为封地,可劲从这个海贸大省收取税赋呢。

  忽罗剌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从西域前线被抽调回来,参加灭宋战争的一个将领,也算是弘吉剌人对忽必烈提供的一种血税报偿。忽罗剌斯的部下就有四千的弘吉剌骑兵,以及6、7千的色目、汉军等组成的探马赤军,组成了蒙古人南征的一支重要的骑兵军团,

  一进南宋领地,忽罗剌斯的骑兵万户部队就在荆湖一带东征西讨,用铁蹄踏碎了南宋在那里的许多关城。他们降伏了那里大片的区域,压制了荆湖地区的反抗,阻隔了南宋巴蜀地区的军事策应,保障了伯颜攻取临安的后路安全,算是立了大功。

  不过这也让忽罗剌斯的骑军由此滋长骄狂的脾气,对上南宋的军队,从来都是如视蝼蚁般的轻看,必欲一鼓而灭之。不想他们从不视为对手的宋军骑兵,却让精锐的探马赤军在真州城下吃了大亏。

  双方哨骑之间的战斗本不是什么大事,但败了阵的百夫长回来,为了逃避罪责,便将宋军的骑兵多么能战,装备多么精悍给大大地夸大了一番,引起了忽罗剌斯的气忿。

  蒙古人竟然在他们引为自傲的骑战领域中吃了大亏,死了近百骑精锐,连对方的毛都没有薅下一根,这面子算是折大了,这怎的不让忽罗剌斯生气。就像一个曾经被自己按在地上狂虐碾压的对手,突然暴起给了自己一个嘴巴,这真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啊!所以他现在心中尽是不服和羞恼,较劲的冲动一下就上来了。

继续阅读:第65章 棱堡台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绝域危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