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火器之议
见龙在玩2025-07-28 19:064,683

  兴奋过后,康欣先是冷静下来了,看了眼脸上还挂着笑意的两人,问出她担心的问题:

  “只是,只是这火炮虽好,能造出来吗?我是说,现在的条件能行吗?”

  “哦,你是担心这个啊,听听,这外面是什么声音?”

  齐硕明白了康欣的担心,表情依旧轻松,笑着指指室外。恰在这时,从行宫方向传来了一阵悠扬的钟磬声,那是午时行宫响起的辰钟。自从官家太后入住以后,这两天每到上朝或者散朝时,都用钟声来传报,昭示朝廷的仪制。

  “这是行宫里的敲钟声,钟是铜铸的吧,还有的是铁铸的,对吧?

  铸钟,起码在中国流传了千年,为了保证钟声悠扬,音质纯正,传播宏远,对铸造的技术要求很高,甚至高于早期的铜炮铸造技术。

  你明白了嘛?能铸钟,就能铸炮。所以,我判断,这时候的技术,铸造出青铜跑,甚至铁炮都没问题。只要解决铸模和冷却等问题,大规模生产都能实现。如果铜够多的话,铸造的青铜跑甚至可以直接用镗刀镗出炮膛来,射击效果和安全性就能得到保证。”

  仍旧是齐硕熟悉的领域,齐硕讲起来,语气平和,中间没有任何滞碍。康欣听了,又看看罗承鹰,想在他这里得到确证。

  “没错的,小齐说的不错,最早的大炮就是铸钟匠人弄出来的。我也认为造出大炮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关键的问题是,规模数量!没有数量,水战仍旧还会是相互接舷跳帮搏杀方式。如果像康欣说的,元军的水师在这方面更强的话,少量的火炮也改变不了战场的劣势。”

  两人都担心,一个是担心的技术工艺,一个则是数量规模。前一个好说,罗承鹰和齐硕都判断,宋朝的技术没有问题。而数量,齐硕自己也给不了保证,他现在对这时代的生产工艺和方式都还没接触到。不过,对此,他也不是没有办法。

  “规模嘛,一个是成本因素,一个是生产工艺因素,这两者对生产量的影响最大,是不是?

  我问过盈汐那丫头,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是铜钱铁钱一类的金属货币,并且,很多人会把收到手里的铜钱给留下,而用铁钱去做交易,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吧。如果朝廷官方能用手里的白银去交换百姓手中的铜钱,我相信就能换来大量的铜钱,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必然结果了。

  有了足够的铜钱做原材料,就有了规模产出的基础。再不济,我们可以制造铜芯铁体的复合炮,两者都通过浇铸的工艺,这样原料就更丰富了,成本也更低了。

  其实还有个好处,就是造这样的复合炮,生产工艺的安排上,可以绕开泥模砂模这类的落后工艺,不用等模具自然干燥过程浪费过多的时间。我们可以直接上铁范铸造法,用中央冷却的方法,快速铸造成铜体炮芯和熟铁外壳,再把两者嵌合在一起,镗出炮膛就成了。”

  这些都是理工科的范畴,学医的康欣和学军事的罗承鹰自然听的有些云山雾罩的,不太明白。但罗承鹰知道,齐硕是个话少又严谨的理工男,见他这般有信心,便选择相信他的方案。康欣见罗承鹰点头,这才放下大半心来,暗中舒了口气。

  既然齐硕的火炮有了办法,罗承鹰则开始考虑怎样实施了。

  “康欣你看哈,我们前天虽然帮助宋军打了一仗,暂时解了扬州的困局,但反过来,我们自己却落进了一个困局。

  那架旋翼机,现在是油尽弹绝,得不到新的补充的话,就成了一堆废铁。现在这朝廷和皇太后,给了我们这么多的赏赐,钱财官爵不说,连人都送过来了,想来他们是希望借助我们,再给他们打几次胜场吧,可我们接下来能做到吗?”

  面对罗承鹰问题,康欣一时脑子转不过弯来。

  “罗队长你说的困难是指什么,该不会就此放弃吧?皇太后的赏赐既有酬功的含义,自然也有一种寄望在里面,这是人之常情吧。想想你们两个,单枪匹马,顷刻之间就扭转了战局,他们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自然会把你们的能力往最大的方面想。

  对此,你们也不必有什么压力,如果觉得能帮助到他们的复国行动,条件你们大可以提,我想这时候,他们对你们的要求会想尽千方百计来满足的。

  队长,你是我们的领头人,这时候可千万别放弃啊!”

  听康欣的话,是误解了自己的意思,罗承鹰苦笑一下,只得再解释道:

  “怎么会不帮呢,你看小齐现在的兴奋劲头,我能把他劝回去嘛!

  再说我自己,是个军人吧,那个军人不想投身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建功立业。既然来了,又遇上这国战时期,那里会不心动呢!

  我的意思是,小齐刚才讲的火器建军和改造水师的方案,不能只停留在我们三个的脑子里。而要付诸行动,就需要朝廷给我们创造一些条件,让这些方案能够实现,而不是赏赐些财物美女就行了。”

  见罗承鹰说的真切,康欣转忧为喜,轻抚着胸口,笑着说道:

  “队长,齐哥,我就担心你们做个局外人呢!既然大家都是这种想法,有什么想法,什么条件,尽管提就是了。我相信,李庭芝皇太后他们,就怕你们什么条件也不提,倒让他们心里不踏实,生怕少了你们的助力呢。”

  罗承鹰只好重新在心里归纳了一下想法,这才重新开口:

  “我估计把刚才小齐说的方案讲给李庭芝他们听,一定会被当做天书,信与不信都在一半一半的。一旦他们犹疑不定,耽误的时间可就补不回来了。就像你说的,这扬州四面受敌,下一步忽必烈真的调动大军来战,陷落也只在一年半载之间,刻不容缓呐!

  而当下的我们,没了那架旋翼机和带来的武器,也会褪去神秘的色彩。不能成为别人的希望,也就对别人没了吸引力。这就是我所说的我们的困境,并且今后,我们也不能尽靠什么神秘的东西和本领,来引领大家的希望了。

  小齐今天说的火器革命,却是我们能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也是能立竿见影显现成效的事情。有了成果,我们对今后的引领能力就会加强,反之,就是我们逐步被边缘化,失去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力。

  所以,这些改革的工作,必须由我们亲自来做,才能少走弯路,才能正确运用这些成果,达到划时代的变化。

  具体来说,就是,首先是确定一个不受干扰的范围,让我们来实施这项革新。比如说,一支由我们独立领导的军队,教习他们怎样使用新式火器和新的战术。既然扬州军民南撤的通道,要确定为长江水道,对水师的掌控就格外重要。

  第二就是,火器的生产系统也必须由我们掌握,以便确定火器生产的方向、品类,少走弯路。就是怎样和当下的技术现实结合,最好也由小齐来掌握,才能在短时期内生产足够数量的火器出来,运用在军中。这些好处就不说了,光是今后火器普及对军队的影响力,就能对我们的计划产生意想不到的好处。”

  其他两人听了,都同声赞同。这肯定是三人复宋救天下计划中最根本的东西,有了自己独立的武装,再掌控军需枪炮的研发生产和供应,等于把触角伸到了军内的各个层面,不仅能自保,还能引领这个时代的发展,逆转天下。

  康欣对罗承鹰的看法尤为赞同,自己有力量了,比她这样躲在幕后,去影响一位皇后当权者来,做事的成效肯定是两码事。特别是在这王朝末期的战乱年代,她最能体会到“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这个道理。

  “所以嘛,你们要大大方方接受皇室的赏赐,做出和他们一条心的姿态,才能影响他们的决策,也能争取到我们希望的条件来。

  你们两个算是这场大战出现的意外因素,我想不管是皇室还是大臣,都对你们抱有极大的期望。有借助你们改变被动局势的意图,所以,当下,你们的意见对他们就显得很重要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任何能救命的建言和事物,相信他们都会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抓住不放的。你们两位岂止是稻草,简直就是漂在他们身前的两根巨木,我相信他们会接受罗队长的条件的。

  当然,我也会影响全皇后接受这些条件,都要濒死的人,给你们这些,也算不上什么损失,反正都要失去一切了。但要是有了成效,便有了活命的可能,相信她会作出正确的选择的。

  还有,李庭芝也是个关键。他在昨天的朝会上,把你们要到他的手下,不外是想要借助你们,在军事上获得突破性的改观,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我不相信他坚守扬州,只是单纯求死邀名,如果能让他明白,用了你们的办法,这汉人的江山还能在他手中获得复兴,有这么个不世功名的诱惑,他应该会知道该怎样选择的。”

  康欣对此有着满满的信心,更对这两位这么快就进入角色深感欣慰,单打独斗的日子她可是厌烦了,担惊受怕几个月,终于有了一起战斗的战友,高兴地她差点要哭一场,倾泻那些曾经的孤独,恐惧和绝望。

  康欣今天出行宫,也有要代表全皇后去探望姜才的任务,这位将军在前天追击扬子桥元军败兵时,被流矢所伤,射中了手臂。昨天又被封为枢密副使,成了大宋的军界老大,忙了一整天处理枢密院新成立的事情,结果说是伤口恶化,今天姜才又在府中养伤了。

  康欣作为全皇后的私人代表,约好了下午和代表小皇帝的福王赵于芮,联袂前去探望伤情,并宣谕皇太后和官家的褒奖。

  康欣在后世时是留学学医的,所以她在宫里就说是有家传医术傍身,平时也在皇宫内为皇太后和妃嫔宫女治些头痛脑热的病,颇有成效。全皇后委派她去探伤,也是想看看康欣的医术能否帮助一下姜才,向他输出皇家的好意。

  这样的话,借着给姜才疗伤的机会,康欣也准备把朝廷和军民南迁的事情先给他吹吹风,同时争取说服他支持罗承鹰他们的想法。

  至于全皇后那里,只要三人计议好了,康欣判断,她会成为这个计划的最有力的支持者。原因无他,作为正宗的皇太后,坚守扬州对于她想一统朝政的意图来说,肯定是次之又次的事情。

  反正决定投降元庭的是太皇太后谢道清,此事与她无关。如果她能带着几万精锐战军到南方,也就成了那边最大的势力。有李庭芝支持她垂帘听政,本就名分不正的益王和广王两派就只有俯首听令的份了。

  但如果她不去南方,一旦有人拥立的益王广王另立朝廷,对方总是能在她皇太后的身份上找出许多的瑕疵。就比如赵显自去帝号这事,就能推翻她作为皇太后的名分。如此,她便再无与朝堂产生联系的可能,作为一个曾投降的前皇太后,便终止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泯然于这时代了。

  以康欣对她的了解,全皇后是绝不可能接受这种结局的。有宋一朝,前后出过9位垂帘听政的皇后,也做出了功比尧舜的政绩,因此,全皇后早就有功业心思,想着循着前例,成为下一个执掌最高权柄的皇后呢。

  接下来,统一意见的三人,又对南迁计划做了很多的补充和完善,设想了多种到了南方的发展方案,算是有了一个能够拿出来动员宋廷和李庭芝的完整意见。就等着见到这几个关键人物后,详细向他们说明计划的好处,以取得共识。

  中午两人请康欣在绮秀楼一起吃午饭,康欣顺便也把领来的两个宫女也介绍给了两人。

  这两个宫女一个叫宋柔嘉,一个叫孙喜莺,名字都是宫里给起的,原先都是宫里的歌姬。她俩都是选自民间,是给全皇后的老公度宗皇帝准备的候选才人,结果刚进宫就遇到度宗皇帝重病,两人的铨选程序还没走完,皇帝却死了。虽然保住了身体的清白,但也背上了宫姬备选的名分,自然没被放回民间。

  两个小姑娘年龄也才十五六岁,本来是知道要被全皇后带到北地,当做礼物用于交好蒙古权贵的,心境便像槁灰一般,已然死了一半。不想这会儿被截下,又被赐给两个海外的蛮子义士,远不抱着什么希望的。见了罗齐两人长相容貌如汉人一般,又姿态严谨守礼,这才心中欢畅。

  只是这顿饭吃的有些怪异,各人的表现大相径庭,甚至尴尬。

  柔嘉和喜莺自然满心欢喜,逃脱了北上伺候蒙古蛮子的命运,捡到一个相貌英武的年轻后生,自然喜不自胜,简单的午饭也吃的相当开心。

  柔娘和盈汐两个碍于这两位竞争者来自皇宫,面子上不敢造次,但心里的醋意可止不住一阵阵翻涌,时不时拿眼睛剜两个男人一眼,把大眼白送个这两个局促不安的家伙。

  惶恐尴尬的是罗承鹰和齐硕两人,就好像正和新人热恋,却又撞见前女友来搅局,你说这尴尬不尴尬。一顿饭尽是殷勤给几个女子夹菜的活,生怕两方当面闹起来。

  最惬意的就是康欣了,看见这两个大头兵面对着美女热阵,举止失措的样子,心里很是好笑。心想,若放到后世,这四位姑娘都是一等一的好女孩,两个纯洁到不谙世事小姑娘,两个能守身自好的才艺人,看你们如何消受!

  其他的人也大抵如她这般,像看一场好戏,时不时捂着嘴偷笑,看这几个人表面装出一股正经,却心里忐忑的窘态,十分的开心。

继续阅读:第30章 初识李庭芝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绝域危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