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康欣就告辞走了,同时李庭芝邀请罗承鹰两人晚上赴宴的请柬也送了过来,罗承鹰按照柔娘的指点,用毛笔歪歪斜斜批了回执后,交给李府的官家带回。
下午无事,秦四勇建议大家出去,到城内各处走走。一来罗承鹰四人算是初到扬州,可以到外面看看这扬州城的风物。二来,这两日城里得了大批的粮食物资,原先死寂的街面又恢复了不少,热闹了许多,可堪游览玩耍一番。
于是,绮秀楼的众人热烈响应,都喊着同去同去,便回各自房间更衣打扮,忙的不亦乐乎。她们可是过了大半年的苦日子,只要心里的阴霾稍稍去一些,谁都渴望再回到先前和平时期的日常时光里。
等众人打扮齐整,秦四勇和柔娘带着大家,便出门来到街面之上。秦四勇领着罗齐两人走在前面,而柔娘则以女主人的身份,带着6、7个莺莺燕燕的姑娘,跟着三人走在后面不远的地方。很快他们这帮红男绿女便成了街上的景致,引得路人侧目。
但市井的景象却无法配合大家轻松的心情,还在围城当中的扬州,即使因为这两天天得到大批的粮食,扫除了堆在城市上空那种绝望的阴霾,但破败的景象仍然让两人吃惊不止。
各处被拆毁的房屋,街道两边有好多处残垣断壁,秦四勇说那是冬天时为了取暖取柴给拆的。人命要紧,当时冻饿交迫,也是没有办法了。
街角处还垒着一些障碍物,这是为巷战准备的,残砖碎瓦堆成大小不一的街垒,封锁了主要的街道,目的是阻挡破城后攻进城蒙古马队。一些衙门的公人守在旁边,是要制止百姓私自取拿砖瓦,毁坏街垒工事。
总之,这座经过一年围城的城市虽然处处透出破败的景象,再无两人想象中的烟花锦绣,但也从中看出这个城市的倔强和不屈。蜷缩在街角破屋角落中的难民,也是井然有序,公家供应的饭食突然改善,让他们绝望的心境有了希望的光亮,也时不时能听到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的低声欢叫。
宋朝立国以来,在军事上可谓是一塌糊涂,一个经济巨无霸式的大国,几百年来一直和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攻伐,还两次被蛮族政权灭国。这些遭遇,也让被战争波及的百姓也渐渐有了民族国家的朦胧意识。
所以七十多年后,元末农民战争,就率先打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旗。而那场战争不管是在规模,时间长度和参加人众的阶层全面性上,都是空前。
反映到这个时候,就是民众对于外族入侵的态度明显具有了抵抗意识。这也像康欣上午讲的,在被占领的南宋区域出现了很多的义军。像文天祥他们之类的宋朝官吏,只要振臂一呼,顷刻就能聚众上万,声势浩大。
扬州城里的难民也是这般,这些人不愿被蒙古人野蛮统治,为了保留汉家衣冠,情愿到城里忍饥挨冻,甚至自杀,都不愿向蛮族屈服。日子过的虽然很绝望,但也不愿失去应有的气节。
两人感慨了一番,但也有种深深的无力感油然而生,两个人,这么显而易见的有限力量,能帮他们做些什么,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街面上虽然人流如织,但商家开门营业的却没有几家,大量的百姓人户却利用商铺前的空地,摆起了小摊,出售家里闲置或者没用的东西,引来很多人围观买卖。就像后世的跳蚤市场,大家也可以用自己家里闲置物品和摊主交换。看得出,很多人家已经开始为今后的生计谋划,粮食则变成硬通货,什么物品都可以用之议价交换,比金银都好用。
本来,柔娘还想给罗齐两人买双新靴子,换下他们脚下的战靴。结果发现,出售的靴子都是旧的,有些还是从死者脚上扒下来的,心里觉得晦气,便作罢了。看到粮食如此珍贵,心里想着存在宫里的50石米粮,才觉得大大地缓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块大石头。
结果大家只是在城市里面闲逛了一圈,什么也没买成,恹恹地转回家。罗承鹰和齐硕也利用这闲暇时间,两人有讨论了今晚见了李庭芝怎样对答他的希望,以及推销康南迁和火器建军的计划。
晚上李庭芝设的是家宴,罗承鹰和齐硕这两个外来人,这时候虽然有了大宋的官品荣衔,但并没有实授官职,就像后世的某位什么城市的荣誉市民之类。除此之外,两人还没有宋人普遍看重的读书功名,所以,为了避免尴尬,李庭芝也没有邀集扬州的同僚給两人接风。
相反,李庭芝更想从私人感情上着手,招揽两人。要是两人答应了,今后出仕做了官,也是算他李庭芝的门下,何乐而不为呢。
李府就在州衙的后院,这是宋时地方第一首长的居住惯例,前院州衙里办公,后院居家。衙门也往往是城市最显赫的建筑,这样也能殊显尊荣,妥妥的官本位做派。
李庭芝虽然昨日升了新朝的太傅左丞相一职,可算是到了大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煊赫地位。但扬州毕竟是战时的陪都,新朝草创,也没有合适的府邸给他居住办公,所以仍旧还在州衙后院居住。
两人到了衙门,秦四勇上前给守在那里的军兵报了名号,知道是晚上李相公邀请的客人,两人便被客客气气请进来后院,进了花厅奉茶。
后院虽不如前院那么轩朗高阔,但却精巧雅致,处处透出儒雅的气质,比之两人暂时落脚的绮秀楼,虽然豪奢不如,但典雅甚之,也轩阔不少。叠檐画栋,云廊曲折,绿意盎然,景致精巧,宛如一方洞天。
正在两人观看这后院的景致时,从院里面走出三个人,姜才领着一老一少两个人走了出来,边走边拱手致意,一起说着欢迎之类的话。
走到两人近前,姜才向旁边让出一个身位,把老者让到前面,这才向两人介绍道,此人便是淮扬军政一把手,现在新朝的左丞相李庭芝李相公了。而那位年龄只有三十多岁的儒生,则是李庭芝的门客方思猷。
李庭芝身材高大魁梧,比起姜才,更像个武官,但他却是个十足十的文官。他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因为长期的饥饿,两颊凹陷,配着覆盖下颌的长髯,显得脸更长了。但身体却硬朗挺拔,一举一动都透出干练的风采,面容上不骄不谀,一脸的和蔼,一看就是上位者的气度。
方思猷则是个俊朗的中年儒生,蓄着短须,身形高挑瘦削,两眼精光,看样子是个精明强干的人,所以才做了李庭芝的慕客。
待姜才把双方介绍完毕,双方又是一番揖让行礼,李庭芝把随他一起的门客方思猷介绍给两人,说是今晚的副陪,负责把两人陪好。几人又是问礼一番,这才被邀进了花厅,落座看茶。
今天李庭芝穿的却是家居常服,青布直裰,头上戴着一方儒巾,露出斑斑白发,一张疲惫的脸上却掩不住的兴奋劲。见罗承鹰两人也是穿着平常的袍服,并没有穿御赐的锦袍,摆出了种求提携的姿态。
这点他倒是猜对了,今天这身打扮可是柔娘给两人出的主意,说是到李相公家宴,最好以小辈朋友的身份参加,便穿了这身柔娘给做的新袍。柔娘还说了,若是比官衔荣望,两人拍马都赶不上李相公,不若以小辈身份拜访,执晚辈礼,还能博他老人家欢喜,到时候有些话自然也能提出来。
礼貌性喝了几口茶,便开始说到正题,李庭芝便率先起身向罗承鹰两人道贺,并弯腰致谢。
“恭贺两位义士,前日两位出手,三场大战之下,立下奇功,对我扬州,对我大宋,都不啻再造之功!”
两人赶忙逊谢,学着宋人,起身拱手回礼,打死都不敢领这份功劳。
前天哪止才三场战斗,在另一个世界还有一场呢,要不是被黑水公司追着,或许就没有这边什么事了,说起来也算狼狈跑过来的。
再说了,拿着21世界的精良武器,穿到几百年前的宋代,就好比哥伦布16世纪带着火枪火炮闯进美洲印第安人的地盘,3、400人就可以把人家一个千万人的帝国给灭了。这全是对手不明了新式武器的威力罢了,心理上的震撼绝对远远大于武器实际上的杀伤功效。
至于射杀元军将领这事,对他们那可是易如反掌,远比和黑水公司的雇佣兵对战要容易的多。这也是在当下,谁都没有对抗来自空中立体打击的手段,才能让两人轻易成功。所以两人都觉得经不起李庭芝这么夸,什么再造之功,活人无数,这话也确实太夸张了些。
“两位义士不必自谦,老夫这话一点不假!
一是,两位义士出手,间接算是救下了官家和太后御驾,为我大宋保住了国本,功勋之大,古今罕有!
二是,两位义士前日施展神功,击杀刘垣这个叛贼,助我军攻破杨子桥鞑虏大营,不仅歼灭了刘整这路贼军,还在营中缴获了大量的资财,光是粮食就有7万多担。
三是,两位义士又奋神威,击退两路鞑虏援兵,保障了我扬州顺利将这批粮食安安全全运回了城,救了一城百姓,可不是假的!
此三件大功,皆是两位的恩德,庭芝已禀明太后,便有了这些许的封赏。虽不足以酬谢两位大功,但念我新朝初立,一切都匮乏,还请两位壮士包涵则个!
今天借此时机,先代我淮东军民,致谢两位活命之恩!”
李庭芝却是说的无比郑重,一条条地把两人前天的作为和结果讲述了一遍,其间还带上夸张的语句,阐述这些行为的莫大功效。最后搞得两人无奈,只得学着宋人的礼仪,侧着身子,受了他半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