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议停当,两人也不去争什么水师统制官啦,转头加紧训练武锐军。齐硕手里的几个样炮的试验性制造也陡然加快了速度,就连康欣都回宫劝住全皇后,暂时不要太强势,对齐硕的任命暂不干预。
说实话,全皇后现在面对李庭芝这帮文臣也是无可奈何。大宋朝从北宋开始,就秉持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宠信文人士大夫,让皇权被分走了不少。加上全皇后这次到扬州,跟随她北上的那些文官,尽是些青绿小官,朝廷新立,这些青绿小官虽然成了从龙之臣,也升了官职,成了朝臣。但这些人的资望能力,均大大不如扬州出身的大臣,根本不能为皇太后做仗马之鸣。
而且,说道对武臣的防范,两边的文官这次竟也有志一同,也不愿意朝政被这两个新进的武官左右。更惧怕这两位来历不明的家伙最后成了藩镇军阀,拥兵挟政,再现五代藩镇的格局。
只是李庭芝姜才可能心有愧疚,私下多次想宴请两人,转圜一下他们和朝臣们的紧张关系,但罗齐两人都以军务繁忙,时间紧迫为由,拒绝了好几回。李庭芝也知道,在这王朝末世时代,单纯靠文人是救不了国的,要是能救,就不会有当下的残局了。
他都是贾似道有意扶持的藩镇之一,独掌淮东十几年,直面元人的兵峰,怎会不知道当下的政治,尤属军事为上,一切都要为军事服务。还如文臣们这般钳制武人,儿戏兵事,最终仍是逃不脱国家败亡,天下沦丧的结局。只是他也想借此压一压两人的风头,让他们走的不要离自己太远,也不要太惊骇世人,招来物议,被大家视作怪物。
所以,示好不成,李庭芝只好让姜才暗中出力,将武锐军中那些不服两人的军官尽都他调,财物配给上也给的优渥,让两人在武锐军中任意施为。他还是对两人提出的几种火炮和新式战术抱着莫大的期望,除了这法子,也没有其他人能有好办法了!
有了李庭芝和姜才暗中的支持和松绑,两人在武锐军中的改革更是大胆了。不仅军官的人事任命要自己做主,就连军营中的经济也成为两人开刀纠错的重点领域。
有宋以来,为了腐蚀武将,让他们听命于文臣的掌控,文官的朝廷对军队将官的腐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纵容这些军官贪腐,经商贸易赚钱也不管。就连当初的岳家军,将帅算是难得廉洁守正的人,岳家背后也有自己的生意,但赚的钱主要用来补充岳家军的军费而已。
因此,宋军当中,军官克扣兵饷、吃空饷、贪污军费的比比皆是,基本就没有人例外。而利用自己驻防区优势,和敌国大搞走私贸易的也大有人在。流毒泛滥起来,到了宋末,整支军队参不多也变成认钱不认人,不认国家的雇佣军了。驻屯要钱,开拔上前线要钱,打仗更要钱,赢了要赏钱,输了要抚恤,总之一切都是为了钱,吞掉了大宋八成的财政收入犹不餍足。
这和两人对于军队的认识反差太过巨大了,共和国的军队就是从打碎军阀私军的那种人身依附、官兵对立、压榨下级的腐朽窠臼中崛起的。在道德和观念上,两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宋军的这种污糟现状的。
有了李庭芝姜才的松绑,两人便在军中掀起了一阵革新狂潮。在自行任命各级军官之后,又着手重建军中的经济关系。其一便是废除军官们吃空饷和克扣兵士饷金的权力,让底层士兵在经济上不再接受军官的盘剥,继而让士兵摆脱对军官的人身依附。
第二就是,军中账目公开,民主管理。以往各级军官也是通过控制士兵的伙食给养的方式,从中控制薪饷发放,让心腹操办军中伙食和配极品发放,贪污自肥。
改革后,官兵的薪饷按固定金额抽出来办伙食,让生活上首先实现了官兵平等。并且,官兵筹集的伙食费也不再交给军官掌握,而是由每部的士兵们选出自己信任的代表,担任司务官,负责收缴和开支,并要账务公开,接受官兵们的监督。同时,这个司务官也是每个部的监饷官,监督军中的簿记人员把军饷直接发给士兵个人,避免军官插手其中动手脚。
这几项措施一推行,便受到军中广大士兵的热烈欢迎,仿佛在经济上翻了身,做了自己的主人,没有受到一丝的阻碍,便顺利完成了。
这在后世的军队中,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放到八百年前的封建军队,无疑就是做了件恩泽全体士兵的大事了。两人在军中的威信一下就上升了一大截,经济上得到实实在在好处的士兵,对两人都是怀着极大的感激之情,效死的想法都是很普遍存在的。
宋朝实行的是募兵制,兵源是从社会招募而来,本也算是一件谋生的职业。军官的俸禄尤其丰厚,同样品级的文武官员,俸禄相差几倍,但也不是人人都想来当兵,原因除了文官的压制和社会歧视外,军中的腐败也是良家子弟对从军望而却步的因素之一。
普通士兵虽说都有薪饷,名义上也不低,但被军官盘剥或者以节礼孝敬的方式勒索,真正拿到手里的报酬少之又少。很多兵士当兵一辈子,在军营中挣扎一辈子,到死还是个穷鬼。
这项实兵实饷的政策一推行,士兵们除了扣除一定数额的伙食费外,其余都是自己的了。那些新提拔起来打的军官,那个也没胆子敢去克扣,或者找理由向士兵勒索。其实,这些军官,也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以往老实的实权不够大的军官,也是被更上级军官勒索的对象,发到手里的薪饷,少不了要以各种名目孝敬那些贪得无厌的上级的。
当然,军官在军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这点两人也不否认,军官更高的薪饷和更多的战场奖赏分配比例,两人还是继续沿用了下来。军官们正当的威信地位以及他们正常的经利益,还是要维持的,只不过要把他们的职业目标变成怎样带领部下,很好地完成任务,获得经济上的高报酬和部下的拥戴。这才是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以权牟利,当什么富家翁。
心里感觉到可能经济上会损失的军官也不是没有,可能还不在少数,毕竟物伤其类,被革除的还是他们的切身利益。不过,也不要紧,在两人的心目中,军官的作用在新军中会大幅降低的。
在后世现代化军队当中,讲求的是怎样发挥集体的效能,军官的作用肯定比不上古代的军队。那种把全军成败存亡的希望都寄托到一个将官身上的事情,后世的军队是决不允许存在的。
两人施与武锐军的新式整训,也贯彻了这种理念,以发挥官兵们的集体战力为目标。从编制到战术,从军官教养到指挥艺术,从装备配置到协同配合,更主要是突出全军集体的力量,而不是把下面的作战单位托付给某个军官,寄希望他英明神武就行了的。
实施的新条例,大多数都以后世军队的标准作参考的。大到参谋军官的选拔和参谋机构的组建这等体系建设,还是小到队列军姿和着装这种军队养成的技巧,两人都把后世的那些经验移植过来,以期望让这支新军早日成型。
一旦完成了对士兵人格尊严的解放,武锐军登时焕发出迥异于以往的面貌,新被选任的军官的干劲,卸掉了肩上经济压迫的士兵们的兴奋,汇集成了一种热情,把全军的整训工作推向了一个小高潮,朝着两人希望的方向快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