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芷若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在几位网红的脸上,稍稍多停留了半秒。
陈芷若举杯示意:“尤其要感谢几位合作的网红朋友,正是因为大家的专业和尽心配合,我们营销部这次的新项目,才在第一阶段就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
“你们的创造力和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的品牌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代表陈氏集团,向各位表示由衷的谢意。”
这话说得非常漂亮,既给了面子,肯定了网红们的贡献,又没把姿态放得太低,始终把她们放在专业合作伙伴的位置上,尺度拿捏得极好。
被点到名的那几位网红,脸上都笑开了花,带着几分受宠若惊,连忙举杯回应。
跟网红们互动完,陈芷若话头一转,自然地引向了公司内部这次庆功的核心,营销部门。
陈芷若看了看副主管赵凯,还有角落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林凌:“当然,项目的初步成功,也离不开我们营销团队自身的努力和求变。”
在座的高管们都竖起了耳朵听着,赵凯更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他心里有期待,又有些发怵,生怕陈芷若当众猛夸林凌,让他下不来台。
陈芷若接下来说的话,让不少人都暗暗吃了一惊。
“在新的管理思路引导下,加上部门所有同事的共同努力,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有了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开始。”
她顺手拿起旁边王玥递来的一张数据卡片,言简意赅地报了几个关键数据:“线上话题热度增长三倍,官方账号增粉超过十万,预约试驾量对比上个月增长了六成。”
“这些数字最有说服力,证明了只要我们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用对的方法去和消费者沟通,就一定能找到新的突破口,赢得市场的积极反馈。”
陈芷若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新思路,这让赵凯明显松了口气,至少没被当众打脸。
其他高管们也在心里点头,觉得陈总这话讲得确实有水平,稳住了局面,也没激化矛盾。
林凌坐在角落,安静地听着。
陈芷若这话里的意思,他心里很清楚。
这是在刻意淡化他个人的角色,强调团队和策略的作用。
一来是安抚赵凯这种老油条,二来,大概也是不想让他这个走后门进来的显得太扎眼,免得更招人恨。
林凌倒是不在乎这个。
虚名对他没意义,他要的是实打实的战绩,和能让他在这儿站稳脚跟的资本。
就在大家都以为陈芷若会说几句鼓舞士气,展望未来的场面话来结束祝酒辞时,她的语调却忽然一转。
“但是,我必须提醒各位,开门红不代表后面就能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真正的硬仗,现在才算真正开始。”
“靠网红效应带来的这波热度,能烧多久?爆发式增长的关注,最后能有多少变成实打实的销售额?”
“那些凑热闹,追话题来的人,最终能不能对我们的产品本身产生认同,变成我们的忠实用户?”
陈芷若一连串抛出的问题,个个都像针一样,扎在最关键的地方。
“怎么在维持话题的同时,提升品牌的格调和美誉度,还要防范可能出现的负面舆论?怎么在越来越卷的市场里,把现在这点先发优势巩固住,变成可持续的增长动力?这些,才是我们接下来要啃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