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地惊雷之一
仰望火星2025-07-28 19:012,483

  安龙地处贵州腹地,距离贵阳一百五十里。如果是平原地带,骑兵一昼夜可以跑三百里,不过贵州多山,骑兵从贵阳出发,一昼夜只能勉强跑到安龙。

  跟随永历西狩的大小官员五百多名,连带家眷万人。皇帝连同大臣家眷锦衣卫被孙可望安排在安龙。张同敞带着女婿送的五百卫兵也驻扎在安龙。

  安龙只是处于山谷的一个小镇子,原名升龙府。永历到升龙府以后,大伙儿紧急施工,建立了三座大院子,充当永历的行宫。其他大臣家眷就在行宫附近的山里建起吊脚楼、窝棚,聊以栖身。

  孙可望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听说王坤、庞天寿、马吉祥十皇帝的耳目,把他们召到贵阳一顿猛K。锦衣卫本来被马吉祥统领,老马审时度势,及时向秦王输诚,主动上交锦衣卫兵权。孙可望也不含糊,把两千余人锦衣卫打发到贵阳郊外屯田。

  庞天寿也是好汉不吃眼前亏,紧跟马吉祥的步伐,向孙可望磕头认怂。孙可望的哼哈二将方于宣、任僎出了个主意,让这二位回到皇帝身边做细作。至于王坤,名声实在太臭,赶出贵阳了事。

  王坤如同丧家之犬回到贵阳,被大臣们探知他在贵阳吃了白眼,在大学士吴贞毓的带领下,把他一顿猛k。可怜王坤风光过头,在小太监王蔷的眼下,被一帮文臣活活打死了。

   这些事情发生在张同敞到安龙之前。张同敞怀揣梦想而来,打算重振朝纲。到了才知道,这个烂摊子居然水不见底。马吉祥对永历说道,张同敞与马进忠是儿女亲家,若张同敞为首辅,马进忠父子为藩镇领兵在外,内外一体,朝廷谁可制之?

  御史李如月上疏,弹劾张同敞,理由是严起恒被杀,张同敞没有上书斥责孙可望,有失为臣之道,有损张居正的威名。

   张同敞有口难辩,这顶政治正确的帽子扣下来厉害。眼下是孙可望的地盘,而且抗清大业也是秦王主持。现在找孙可望的不痛快,岂不是脑子进水了嘛?

  傅山也看得目瞪口呆,萌生去意。好在永历皇帝虽然胆小,但是对待大臣还是宽仁的。张同敞被封了个太子太傅,专心教太子读书。

  二月末的天气还是挺冷的,不过空气中已经传来春天的味道。张同敞把书房的门窗大开,冷风灌进来,冷而不凛,往事如烟被微风吹散。他的身后,太子童音清脆,抑扬顿挫的读书声煞是好听。

  “帝者体天则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声音停顿了一下,说道:“太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张同敞回头微笑道:“这篇出自《反经·君德》,意思是所谓的帝王,就是遵从天地自然法则,有条理,有依据,因此才能股使得天下太平。”

  好在太子聪慧,读书颇有长进。张同敞饱读诗书,特意挑了小资治通鉴之称的《反经》教授太子,未来皇帝的教育,可马虎不得。大明混到这步天地,何尝不是帝王教育的失败。天启之后的崇祯,本来就不是当作帝王培养的,急功近利,被大臣们玩的团团转,内政外交一塌糊涂。弘光更是赶鸭子上架,完全控不住盘。隆武帝自学成才,可恨被郑芝龙耍了,饮恨汀州。永历也是被圈禁的藩王,根本没有接受皇子教育,实在不是个力挽狂澜的料儿。

  不过永历皇帝除了血脉最近,还有个优点,他愿意跟大臣分享权力,不纳妃子、不设厂卫。这简直是宋代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典范啊!硬骨头的文臣愿意追随他,流亡小朝廷一直没垮台,跟他这个优点分不开。

  小皇子年仅十二岁,读书颇为用功,听完张同敞的解释,继续用还没被变声的童声读书。张同敞看了一眼太子,欣慰的摸了一把胡子,回头看到窗外一条大汉急匆匆地跑来。

  “大人!有重要消息!”

  大汉面露喜色,站在门口发出粗重的呼吸,分明是跑累了。张同敞交代小皇子自己先读书,掩上门出来道:“仲虎,长沙攻下来了?”

  大汉是张家的家生子,马自得派来保护老丈人的保镖,也是军情司云贵川负责人,张仲虎。长沙之战太过重要,张同敞特意交代有消息随时报告,不然教授皇子的功课,哪能随意被打断。

  “长沙被安西王攻破,孔有德自杀!”张仲虎喜滋滋的说道。

  张同敞抚掌大笑一声好!自万历以来,这还是正面战场灭掉的第一个满清王爷,虽然是个汉人,但是也是蝎子拉粑粑-独一份儿!这一仗打完,明军在西南总算站稳脚跟。不过这个消息是通过军情司传递的,永历朝廷应该还不知晓,否则就是小太监传旨了。

  也罢,皇帝颠沛流离,也需要一个好消息冲冲喜。想到这里,张同敞叫停皇子,一起去拜见皇帝,分享这个好消息。

  “太傅,我们打赢了吗?“小皇子的脑袋从书房里的门缝里露出来,用清脆的童音的问道。

  “哈哈,大捷!湖南无忧矣!“张同敞红光满面,慈爱的看着小皇子说道。

  “太好了!我们把喜讯告诉父皇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跑路的皇子也早熟,这几年随着永历四处乱窜,小皇子也知道皇帝这是被清军欺负惨了。

  “皇儿,什么喜讯啊?“张同敞回头一看,原来是王皇后和太后领着几个宫女来了,女人们恪守皇家规矩,走起路来没声没息的。

  永历皇帝没有扩张后宫,子孙不昌,就一根独苗,被皇后皇太后宠的不像样子。小皇子看了看太傅,毕竟被教育过,没敢腻歪。

  张同敞把湖南的大胜简单说了下,后宫不干政,只能听听过把瘾。皇后皇太后听完大喜道:“哎呀,这下不用再跑啦!皇儿读书辛苦,先把鸡汤喝啦。”

  张同敞和张仲虎苦笑着拜别娘仨,向皇帝行宫走去。

  皇帝行宫坐落在安龙的中心,三幢大房子呈品字结构,坐北朝南,占地三亩地,外圈用竹片弄了个篱笆草草了事。贺九仪和狄三品负责安龙的警卫,放了几百号武士围着行宫站岗。落难之地,也没啥排场,金瓜武士是别想了。不过武士们不禁大臣进出,只要掏出事先发出的腰牌就行。

  虽然武士们都认识张同敞,不过张同敞还是递上腰牌,武士们也认真查验才放行。西军治军之严由此可见一斑。走进院子里,狄三品迎面走来,他对张同敞草草拱拱手,兴冲冲的拉着张仲虎跑了。正好小楼里两双眼睛看到这一幕,马上布满阴霾。

  朝廷一万多人、西军的驻军五千人,加上原住民和张仲虎的五百人,加起来两万多人,已经颇具规模。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士兵都是个有饷银的,朝廷大员也是带着家产跑的,因此购买力没有问题。

  实际上,随着这些人的到来,皇宫的两里开外自发形成了一条街道,街面上柴米油盐,蔬菜水果肉食啥的,生意自动做起来了。大人们需要高压一点的地方吟诗作对,士兵们精力旺盛需要发泄,嗅觉敏锐的张同敞提前一步,酒楼、花楼、赌坊都安排的妥妥的,另外准备了几个铺子,专门贩卖梧州的日用品、柳州的铁器,生意安排的明明白白,天天火爆。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三章 战长沙之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永历三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