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三章 围堵(二合一)
大苹果2025-11-16 14:325,635

  拓跋珪的撤离计划原本是昨夜三更开始,但拓跋珪一刻也不想留在中山。满城百姓哀嚎,被驱赶离开,吵得他心烦意乱。于是,他决定提前率军撤离。

  正因如此,他的兵马才会提前进入井陉道,并且连夜赶路,提前抵达李荣等人埋伏的天长镇东侧。

  也幸亏李荣等人昨日便马不停蹄的赶路抵达此处,否则此次伏击的计划恐怕要彻底的泡汤。

  拓跋珪骑在马上,一路上他都沉默不语,心情不佳。此次大败给他的打击不小,让他不得不认真的反思过去的这一切。这一路上,拓跋珪想了许多,也慢慢的从沮丧之中恢复了些。他做出了决定,此番回平城之后,要好好的做一些事情,以恢复实力。最快的办法是先将侵占五原郡的夏国攻灭,夺其部族人口,作为扩充兵马的资本。柔然也要攻灭,柔然国也有数十万部族,兵马数万。若能纳入麾下,也能快速恢复实力。

  在以前,自己的目光只盯着关东中原之地,甚至不屑于吞并柔然这样的大漠上的部落。但现在,自己必须要对他们动手了。一方面彻底解决后顾之忧,一方面吞并其他部落是自己最快恢复实力的手段。自己可没有耐心去慢慢的休养生息恢复。

  还有,自己必须同姚兴进行联合。东府军太过强大,自己一个人恐难对付。必须要将姚兴拉下水,让他们替自己牵扯住东府军的目光,否则眼前这个和议可能持续不了多久。

  站在拓跋珪的角度上而言,强大如李徽这样的势力,在大胜之时,却居然肯和自己签订和议,这明显是不合常理的。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其实也在休整,或者担心姚兴派兵夹击。姚兴目睹了自己的几场大败,岂无唇亡齿寒之感?李徽一定会攻关中之地,在那之前,他需要和自己休战。这些局势都可资利用,如果能说服姚兴认识到这一点,他便会毫不犹豫的出兵和李徽作战。那么自己就能有喘息的空间。否则,李徽下一步必是继续进攻幽州并州,这最弱的和议恐怕会立刻被撕毁。

  总之,这一路上,拓跋珪想了许多,思量了许多。大败之后,拓跋珪心中的自信虽然被打击了不少,但他并未丧失斗志。回想当年之事,少年时便经受了极端艰难的危机,这也造就了拓跋珪坚韧不屈的性格,他是不会轻易认输的。与其说这次和议是自己的失败的证明,不如说,这是自己主动寻求的喘息重整的机会。自己是不会放弃的,自己会重新打回来的。

  已是四月中下,太行山巍峨挺拔,山中草木欣荣。晨雾在山谷中飘荡,正在慢慢的弥散,旁边山道一侧的绵河缓缓流淌,碧绿的宛如一条玉带。景色甚美。

  一夜急行,周围都是黑乎乎的山体。此刻天光大亮,看到这样的景色,拓跋珪的心情好了许多。

  山道逐渐上行,往山腰上攀升,旁边的地势越发的险峻。绵水河和山道的落差越来越大,看下去颇有些头晕目眩之感。

  拓跋珪沉声问道:“前方到了何处了?”

  旁边有人回答道:“陛下,前面数里便是天长镇了。”

  拓跋珪点了点头,到了天长镇,那意味着井陉道已经走了近半了。之后顺着北路山道沿河而走,便可很快穿越而过。

  “传令,兵马前军,兵马抵达天长镇之后可稍作歇息。人马歇歇脚再继续赶路。”拓跋珪道。

  赶了一夜路,精神紧张,人困马乏,确实需要让将士们歇息歇息了。

  传令的兵士迅速向前,抵达数里外的前军。向领前军的奚斤王建等人传达了命令。

  此刻,前军已经抵达距离天长镇不到两里之处,上万兵马绵延数里缓缓向前蠕动。奚斤和王建骑马并行,两人都有些疲惫。得到命令之后,奚斤忙大声下令兵马加速前进。

  “总算是可以歇息一会了。这一夜,真是狼狈啊。哎,没想到咱们也有这一天,受这份窝囊气。”王建在旁叹息道。

  奚斤叹了口气道:“是啊。此番兵败,实是意料之外。没想到东府军如此强悍。陛下恐也没料到是这样的结局。不过,能够保全数万大军抽身而退,那也是不错的结果。我真担心陛下会不肯撤离,死守中山的话,情况怕是会更糟糕。”

  王建点头道:“说的极是。总算是顺利离开中山了。这是好事。”

  奚斤道:“回到平城之后,我要大睡十日。这次出兵,我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死里逃生。不瞒你说,我这些天满脑子都是轰隆隆的声音。做梦都梦到兵士们被炸得血肉横飞的情形。着实可怕。此次能够平安撤离,回去后我定要珍惜时光,尽情作乐。谁知道哪天再碰到东府军,会被炸得四分五裂。”

  王建深有所感。作为那日猛攻侧翼的领军将领之一,他的两万骑兵死伤过半。东府军的铁丝网阵和火器的打击让他胆寒。听奚斤这么一说,他心里又开始不舒服了。更别说,当初自己守信都,被东府军破城而入,打的落花流水。幸亏对方放了自己,逃得性命。如今想起,又是另一种耻辱和胆怯。

  看着右侧陡峭的山坡,王建想缓和心情,于是打趣道:“奚斤兄弟,你瞧这里的地形可真是险峻。若是东府军在此处伏击的话,那咱们可就麻烦了。这样的地形,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奚斤白了他一眼,骂道:“莫要胡说八道,这玩笑可开不得。我可不想听这样的话。”

  王建奚落道:“瞧你吓的那模样。开个玩笑又怎地?东府军难道插了翅膀?能飞到这里不成?”

  奚斤正要说话,猛听得前方山道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之声。烟尘火光腾空而起,山石碎裂之声哗啦啦作响,人马惨呼之声也很快传来。

  奚斤瞠目结舌,转头看向王建。王建脑子里闪过一个词:一语成谶。骇然道:“他们……当真埋伏了?”

  前方山道上,伏击已经开始。埋伏于山坡上的东府军在对方兵马进入伏击范围半里之后,居高临下发起了攻击。手雷先丢了一轮,炸得山道上的五六百魏军先头骑兵人仰马翻,血肉横飞。然后便是弓弩和狙击火铳的轰击。

  此处山道还算宽阔,所以可供四五骑逶迤并行。进入伏击打击范围的魏军数量已达千人。在遭遇伏击之后,手雷和远程弓弩火器将前方数百骑兵撂倒,爆炸让后方骑兵大乱。兵马停止前行想往后退,但拥挤的山道上哪有这样的空间。很快,整个山道上便乱作一团。

  人马拥挤之后,山道便显得极为狭窄了。拥挤混乱之下,大量的马匹从另一侧摔落下去,在陡峭的山坡上翻滚到绵河之中,十余丈的落差,摔得血肉模糊。

  最前方,朱龄石率领五百兵马也随即发难,他们埋伏在最前方距离伏击圈里许之外的山坡上,就等着后方先动手,然后乘乱出手造成更大的混乱,截断对方的兵马退路。

  一声令下,数百手雷雨点般落下,在山道上此起彼伏的炸开了花。

  正在混乱后退的兵马发现后方也遭攻击,顿时更加的混乱。前面的往后退,后面的往前冲,中间的不知所措。刹那间,两三里山道上的数千骑兵陷入一片慌乱之中。被爆炸受惊的马匹乱跳乱冲,大量的骑兵冲落深涧之中,翻滚落水,筋断骨折。

  突如其来的伏击让奚斤和王建目瞪口呆,反应过来之后,他们立刻下令后方兵马停止前进,向后撤退,并立刻向后方禀报。

  “不要乱,放箭压制,就在山坡上。”奚斤大声吼叫着下令。

  被困在伏击圈中的魏军骑兵赶忙用长弓向着山坡上还击,但这种混乱的局面下,零星的还击又怎有太大的作用。东府军居高临下,火力全开。无数的弓箭手雷落下,火铳轰鸣不休,伏击圈中的魏军骑兵死伤惨重,根本无处可躲。

  短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伏击圈中的近两千魏军骑兵死伤大半。只有数百人得以脱身撤回伏击圈外。

  数里之外的山道上,拓跋珪等人听到了爆炸的声音,不久后也得到了禀报。其实不用禀报,拓跋珪听到那爆炸之声,也意识到遭到了伏击,而且那一定是东府军。除了东府军,谁能有火器?

  气急败坏的拓跋珪带着人迅速赶往前方,抵近到伏击的山道位置,他看到弥漫的烟尘和前方大量死伤的兵马横亘在路上,脸色铁青。

  “情形如何?多少敌军?”拓跋珪大声喝问道。

  “启禀陛下,他们就在山坡上。具体人数不知。”王建忙道。

  拓跋珪怒骂道:“连对方多少人都不知,愚蠢之极。”

  王建不敢多言,一旁的奚斤道:“陛下息怒,一切发生的太突然,王将军忙于指挥兵马后撤。臣估计,数量应该不多,恐只有几千人。”

  拓跋珪吁了口气,向着前方山坡上张望。口中喃喃道:“可恶之极。东府军毫无信义,撕毁和议在此伏击,当真是奸诈之极。”

  王建在旁嘀咕道:“这帮家伙怎么到这里的?长翅膀飞过来的么?真是奇怪的很。”

  拓跋珪听了这话,心中一惊,眉头皱起,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是啊,东府军怎么会提前在此阻击?东府军翻脸撕破和议这虽然令人愤怒,但这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之事。毕竟兵不厌诈,敌我双方欺瞒对方,以和议麻痹对手突然袭击也没什么好说的。自己不也是如此,想着有机会便会反扑对手。那和议是捆绑不住手脚的。

  但问题在于,东府军提前至此伏击,说明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并且知道了己方撤军的路线。这才是最可怕的。撤军路线乃是高度机密,前日才正式决定,且只在高级将领之中知晓。撤军的路线有多条,中山以北也不止井陉道这一条通道。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会率军从井陉道撤离的?这才是让拓跋珪感到心惊的原因。

  但拓跋珪此刻无暇细细思量其中的缘由,他必须解决眼前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军者和战略家,他立刻从眼前的局势做出了判断,并且迅速做出决断。

  其一,必须立刻冲破对方的阻击打通道路。其二,必须立刻命后军选择险要之地进行阻击。因为对方既然派兵拦截,则必有大军随后追赶。到时候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将自己这三万骑兵堵在井陉道上,那将面临覆灭之局。拦住后方之敌,冲破前路,才能脱险。

  拓跋珪迅速下令,命负责殿后的莫题率军做好防范,在后方山道上选择有利地形防守,建立路障。派出兵马去来路探查警戒。与此同时,拓跋珪下达了攻山的命令。

  对方阻击人数虽然只有几千人,但对方火器凶猛,地形有利,想要冲过去是不可能的。即便冒着打击冲过去,也要死伤惨重。既如此,不如骑兵化为步兵,沿着东侧山坡搜索进攻,将这帮家伙全部驱赶出来,歼灭他们。

  在拓跋珪的命令下,王建和奚斤两人立刻展开行动。前军八千余骑兵立刻下马,开始沿着山坡往上爬,然后向前搜索进攻。

  魏军骑兵们不得不化身为步兵,开始气喘吁吁的爬上山坡。这些兵马平素在战马上纵横来去,矫健无比。但是在山坡上,他们却像是一个个缓慢胆小的乌龟一般,小心翼翼的手脚并用才能行动。

  山坡陡峭,树木茂密,岩石荆棘纵横,对于这些草原马背上驰骋的魏军骑兵而言,着实困难重重。

  在攀爬的过程之中,不断有人滚落下来,摔得满头满脸是血。在山坡上行动,被荆棘石块刮擦的鲜血淋漓,更是常有之事。

  好在天长镇东侧的这座山虽然陡峭高大,但面积并不大,方圆不过六七里。魏军兵马仗着人数的优势,从东往西沿着山脊和南侧山坡一路搜索进攻。终于在晌午时分抵近了东府军埋伏的山坡位置。

  朱龄石等人的位置突前,首当其冲。对方在接近到数百步的时候,朱龄石等人已经发觉。靠近之后,发生了激战。

  利用火铳和弓箭突然的打击,让对方山坡之敌遭到重创。对方藏匿岩石坡度之间,以长弓放箭反击。与此同时,高处山脊之敌迅速抵达顶端,居高临下开始往下攻击,这让朱龄石等人处于不利的位置。

  朱龄石只得率领五百名东府军士兵且战且退,沿着山坡退回李荣等人所在的位置。魏军见状,自然步步紧逼。七八千魏军散布山坡上下,像是一张巨网笼罩过来。

  李荣知道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性,带着六百多名兵士迅速往山坡上攀爬,占据了山脊上的三处制高点。当对方山脊之敌抵达时,李荣等人给予猛烈的打击,将他们逼退。这样便保证了山坡上东府军兵马不受头顶之敌的威胁。

  双方在山坡上激战多时,受限于地形的优势,魏军无法逼近肉搏,双方只能在斜长山坡上以远程武器对射。东府军火器显然比之弓箭更有杀伤力,无论是子弹速度还是直瞄射击都是弓箭不能比的。魏军人数虽多,但却无法前进。

  双方僵持良久,各有死伤。时近午时时分,战斗已经拖沓了几个时辰。后军方向传来消息,在后方十五里外,东府军追兵已经现出踪迹,兵马人数未知,但正朝着此处赶来。

  这正是拓跋珪所担心的情形。他最担心的便是前路未通,追兵又至。眼下大军被堵在者十余里的山道上,若不能赶快摆脱困境,便有覆灭之危。

  除了让莫题准备阻击追击之地之外,拓跋珪下达了中军骑兵冲过前方封锁线的命令。这并非胡乱下令,而是拓跋珪看到东府军和己方兵马在山坡上僵持不下的情形做出的决定。对方伏击兵力本就不多,现在要面对己方山坡上的兵马的进攻,定然对于山道的封锁放松。其山脊之处也分兵驻守,显然对于山道上的打击力度大打折扣。这时候骑兵猛冲突进,便能冲破山道封锁线。

  这样一来,对方腹背受敌,兵马从另一侧上山坡围杀,何愁不能将他们全部围剿干净。

  上千名魏军骑兵翻身上马,纵马开始向前冲锋。虽然山道险峻,但是这种时候却也顾不得其他了。千余骑从数里外加速往前冲,很快便抵达山腰位置的险峻山道位置。

  进入对方射程之后,东府军分出火力打击,但人手确实不足,只有数百人可以腾出手来对山道进行攻击。魏军骑兵虽然人仰马翻有了大量的死伤,但后续骑兵还是猛冲而至,突破火力打击的范围,直冲向前。

  李荣在山脊高处看的真切,他当然知道被对方突破到侧后位置的危险性,那将会导致腹背受敌,到时候连撤离都撤离不了,只能被对方全面围杀。

  但这样的危险性,李荣等人事前已经早有考虑。此时此刻,该是行动的时候了。

  “超石将军,动手吧。”李荣朝着山坡上大声喊道。

  朱超石大声给于了回应,转身对身旁之人下达了命令。

  “行动。所有人准备规避。”

  位于山坡上方突出土石位置方向,几名东府军士兵点燃了放置在巉岩下方的几个炸药包。这些炸药包都是掺杂了白糖的火药灌装而成,这是第一次装在炸药包中进行爆破。

  随着炸药包的点燃,左近百步之内的东府军士兵开始纷纷寻找掩体,脱离危险区。

  火花嗤嗤的作响,青烟冒出,炸药包的引信迅速燃烧。所有人都捂住耳朵,微张嘴巴,等待轰鸣之声。

  此刻山坡道路上,数百名魏军骑兵如一条长龙沿着山道猛冲而至,他们已经冲出了里许之地,很快就要脱离伏击区域了。

  就在此刻,如天崩地裂一般的轰鸣声响起。伴随着冲天的烟尘和火光,山坡上巨大突出部分的巉岩四分五裂,化为无数大如桌面小如脸盆的巨石顺着山坡滚落下来。

  烟尘飞扬,石块飞溅,巨石汇聚成石流滚滚而下,顺着陡峭的山坡直落而下。

  魏军骑兵百余人冲到此处,根本来不及躲避,便被滚滚而下的石流当头砸下。人马顿时砸成了肉酱,崩裂出无数的血肉。但随着后续滚滚而落的石头,又全部被掩埋不见。

  后方来不及躲避的百余骑也冲入了落石之中,随着石头一起被砸成碎片,有的直接被砸入下方绵河之中。

  幸免于难的其余几百骑大乱,慌忙掉头躲避。马儿受惊根本不受控制,数十骑冲落河中,其余骑兵拼命约束,掉头逃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代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