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村这场疫情经历一个多月后渐渐平息。
孟茂学、高芳分别给孟昭昭写信,一、说明村里情况;二、告知她李秀英人已经去了,骨灰还留着;三、隐晦恳求她重新入族谱。
此时孟昭昭已经鹿临书院高部甲讲堂站稳脚跟,与原第一名-萧五德竞争考试第一位置。
三次巡考、一次月考,孟昭昭把萧五德从第一位置挤下去两次,引起整个书院震动。
如果说童生案首不能给其他同窗太强烈的危机感,那么这几次考试,给他们的震撼堪称地动山摇。
这还是在人家心系婆母安危,零工从不间断情况下得到的成绩。
如果孟昭昭全神贯注放在读书上……嘶~细思极恐啊!
孟昭昭看着信件内容,久久不知该如何回信?
“昭昭,怎么了?”
胡冬心转身看孟昭昭在发呆,目光落到粗糙信纸上,出于尊重,她即便好奇,还是把视线挪回来。
“嗯!”孟昭昭叹气,“老家来信!”
曾经加注在她身上的痛苦,没有君九烨陪着,她根本坚持不下来。
如今孟家村遭逢大难,村长、高奶奶、族长分别来信,从不同角度说明村里情况。
若孟昭昭没有读书,此时她一定毫不迟疑拒绝他们。
如今回想过去发生的事,村民没有落井下石;族长尽力维护村长与孟昭昭之间的平衡;高奶奶力求在不驳斥丈夫面子情况下对她好。
至于村长……人难免有官威上头的时候,后果很严重,可之后他并没有再为难她。
孟昭昭罗列一堆,心里依旧有些不甘心。
心胸不够宽广啊!
“听闻此次孟家村时疫,村长带领村民极力配合,这才让疫情没有扩散。”胡冬心长叹,“一旦疫情扩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县令组织百姓捐款、捐物,争取重建孟家村。”
孟家村怕遗留时疫,很多患病村民的茅屋都烧了。
导致大家窝在祠堂内,乱糟糟一片,难免有人抱怨不满。
“我下学后去县衙捐款!”
孟昭昭似喃喃自语,先生来了,她示意胡冬心转回去,免得被罚站起来背书。
胡冬心吐吐舌头,转回去正襟危坐,看着可正经了。
魏祥博放下书本,提问昨日上课内容,基本都能答上来,他严肃脸上难得露出笑容,开始今天的授课教学。
下方学生一个个劫后余生地捂住胸口,长长吐出一口气,调皮对同窗眨眨眼睛。
「态度不端正!罚抄十遍《春秋》!」
鬼先生挥舞戒尺敲在书案,没有引起反应,他恨铁不成钢地点点学员鼻尖儿,怀念环顾四周。
他一生为之热爱奋斗的地方!
「魏先生讲这句不对,应该是……」
孟昭昭低头憋笑,天天听鬼先生和魏先生“杠”哪句讲解不对,也挺有意思。
「小丫头,你是不是能看见我?」
鬼先生飘到孟昭昭身边,戒尺在她眼前晃晃,她完全没有反应。
「不对啊!」
「分明感觉你刚才在看我。」
「小丫头平日读书甚好,若能做我学生就更好了。」
「小丫头,我叫卢天川。」
「你可以打听打听,我比魏祥博水平高多了。」
卢天川絮絮叨叨,孟昭昭目视前方,有符篆在,鬼先生不能靠她太近。
他声音非常有穿透力,多少有点儿耽误她听课。
下学钟声响起,卢天川飘走,可能去入室围读“嚯嚯”别的学员。
“魏先生,请问鹿临书院有过一位叫卢天川的先生吗?”
孟昭昭见卢天川离开,她上前询问魏祥博。
鬼先生过于热爱教学,导致她一堂课听了两个版本的讲解,头有些疼。
“你怎么知道?”魏祥博诧异,“卢老先生教学兢兢业业,他教导出很多秀才、举人,进士也有。
可惜老先生年事已高,有次批改学员作业到深夜,猝死在书案上,让人倍感唏嘘。”
魏祥博那个时候刚入鹿临书院,对这位教学严谨的老先生是又敬又怕。
“我听说的!”
孟昭昭谢过魏祥博,卢老先生何止兢兢业业,做鬼都不肯去投胎,留在书院鞭策学员读书。
他打曲玲珑那几教鞭,下手可不轻,足见对曲玲珑极端不喜欢。
“你若好奇可以到藏书阁去看看,书院为纪念老先生,专门弄一处地方,放他曾经批注过的书籍、试卷。”
魏祥博建议孟昭昭去看看,老先生为教导学生鞠躬尽瘁,理应不该被忘记。
“多谢魏先生指点!”
孟昭昭拱手行礼,收拾好东西,出去告诉兔二娘先回去,她想去藏书阁看看老先生留下的批注。
“我大概三个时辰后来接你,好不好?”
兔二娘知道昭昭看起书来没时间概念,偷偷塞给她新水壶,里面用仙果、灵泉榨的汁水,不仅顶饿,还能补充体力,让人神清气爽。
“好!”孟昭昭轻轻抱一下二娘,“辛苦啦!”
“昭昭,你跟我客气什么?”
兔二娘嗔怪瞪她一眼,带着东西蹦蹦跳跳离开书院。
孟昭昭淡笑转身,重新回到书院,其他学员见她往回走,自动让开一条路。
“孟学子,这是落下什么东西了吗?”
“她可能回去请教先生问题吧!”
“刚才下课,我见孟学子去问魏先生问题,先生一脸感慨……”
胡冬心听到学员这么说,嘴角抽搐,心中不屑。
这帮人是把昭昭当神了吗?
有些人甚至会去偷昭昭用过的毛笔、砚台、书籍、纸张……去如厕都不放过,说闻闻味道,或许就能沾沾案首的运气。
呃!
就,很难评。
偷东西这种行为,在院长亲自督促下才算逐渐停止。
“胡学子,你知道孟学子干什么去了吗?”
有学员凑过来问胡冬心,身边立刻围上来一群人。
“我与孟学子君子之交,她怎么会事无巨细什么都告诉我?”
胡冬心甩袖离开,还好忍住没开口嘲讽。
有功夫关心孟昭昭做什么,不如趁着功夫看两本书。
萧五德站在人/流后面,见孟昭昭去往藏书阁方向,等学员都离开,默默跟上。
书院一隅,郁郁葱葱的竹林随着清风摇摆,竹叶摩擦发出沙沙声响,走入其中,好似一下子远离喧嚣,周围寂若无人。
竹林中有一处木屋,在茂密竹叶遮掩下若隐若现。
木屋门上悬挂一块牌匾,上面以古朴的篆刻技艺刻着“藏书阁”三个大字。
“叩叩!”
“郝先生,学生-孟昭昭,想入藏书阁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