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秋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写作与科研只是在教学之余的辅助产品。他为人谦和,别人所托之事,只要能办到、只要能挤出时间,总是有求必应。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外,笔耕不辍,稿子送到出版社,动辙几十万字的大部头专著。如果有朋友、同事或学生有新书出版,除了大力支持与鼓励以外,还拨出时间为之撰写序言或前言,向社会推荐他们的著作。
不过,他也为学术刊物,本校《杭师院(大)学报》、《杭州大学学报》、《现代城市》(浙大城市学院学报),以及专业杂志《历史研究》、《中国地方志》、《中国烹饪》等撰稿。与此同时,还有介绍南宋及杭州历史文化的小品与通俗短文发表在地方上或行业刊物上,诸如,《杭州》、《杭州政协》、《杭州建设》、《杭州消防》、《杭州旅游》、《杭州美食》、《杭州佛教》、《杭州统战》、《杭州月志》、《天目山》等。
一般来说,在杂志上发表的稿子,大多是他的最新创作。因为一部专著的完成,并非能一蹴而成,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才能面世。由此,在各个报刊上发表的许多内容,实际上是他的最新研究创作成果,让读者先睹为快。当然,也有部分文章在已出版的书籍上有了,但是书本只能在小众范围内流通,报刊能用最快的时速、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杭州》杂志,从二00七年开始,林正秋就在《杭州》杂志撰文。
这个杂志原名《杭州通讯》,为中共杭州市委的机关刊物,免费发到各个机关单位与社区,流通相当广泛,杂志内容很快就能在全市干部与市民中传播。
林设有专栏,逐月一篇,成为他向社会发声的主要管道之一。
杭州,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左江(钱塘江)右湖(西湖),自古至今,城池内外,河道纵横,充分体现了南方水城特色。早年城内有四主河流,贯穿南北,与郊外十多条河流相通,为全市居民提供了生活与出行的便利。南宋时,贯穿城市的四大河流,分别是盐桥河、市河、西河与茅山河成为航运主干道。
林在杂志上逐一介绍,将它们来龙去脉,风情风貎,呈现给读者,又将古代杭州城内的街巷、马可波罗笔下的民风民俗、市容风貎,一一展现笔下,将乡土历史知识传播到市民心中。《杭州》杂志在市民与全市党政干部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全市所有机关、学校、街道、社区等都能找到这份杂志。人们读了他的文章,不仅增长了乡土文化知识,也为拓展建设这座城市铺垫了基础,使得“爱我中华、爱我家乡”之情,在市民中逐步形成。
有一次,《杭州》编辑张凌鸿如约到他的寓所采访,林见了有客来访,非常高兴,忙着张罗茶水。张见了,百感交集,说道,人生就如同一杯水,林教授用一生精力做注满水的事,几十年如一日,研究地方文史。他的工作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既研究古籍,又探索古为今用,为城市建设服务,套句老话,叫做“学而致用”。
她又说,林并不像某些人,整天埋头书斋而不问窗外事,他用自己的满腹经纶,痴迷于将历史文化转化为现代建设的动力。从一九八0年调到杭师院开始,一直到二00二年退休为止,或撰写或主编的专著就多达三十余本,获得过省、市级劳动模范称号、社科优秀著作奖。可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仍在不断地向前探索(注1)。
在《杭州科技》杂志上,林正秋历数杭州各代科学家对这座城市以及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详谈了宋代在唐汉基础上,科技又有了新的进步与发展。古天文台设在今天的吴山上,这些内容在历代史册上均有记录。早在南宋时,杭州已经有了司天监天文院这样的机构,对日蚀、月蚀有了初步记载(详见本书第十六章《杭州“十史”》)。
《杭州美食》,一家杭州饮食公司的内部刊物(注2),发行量不大,只摆放在本公司旗下餐馆与内部员工阅读。该杂志创办时,编辑登门约稿,林为这家杂志写了不少文章,介绍了杭菜名肴及背后的故事及传说,让人们在观赏西湖美景之余,品尝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菜肴文化。有记者写道,林教授不擅厨艺,却能将历史浇注成一道道美味佳肴,委实不易。
杭州名菜“东坡肉”,大多数只关注于这道菜的作料与口味,而林却从古书上考证到了这道制作这道菜肴的每一个程序、每一种调料以及烹制方法,让它得到了最原始的回复。
人们不由感叹道,相隔千年的美味佳肴,重新回到了今人的生活。
《杭州旅游》是市旅委主办的内部刊物,早在八十年代,林就在这家刊物上围绕着西湖旅游文化为主题撰写文章。他说,杭州的各行各业主要是“吃西湖这碗饭”,如果将西湖旅游从观赏型为主,发展到参与型、度假型、游乐型的现代旅游方式,虽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实施成功,不仅会扩大杭州的知名度,也将会给各行各业带来更多财富与增加就业人口。
杭州至今(90年代初)还没有一个规模大、震动性的项目,需要推出一个反映南宋古都风情的历史文化节目。西湖游船节,要有“节”、有“船”的特色,要重现苏东坡、白居易、杨孟瑛、康熙、乾隆坐的船。古代游船、现代游船、外国游船,都要有。不仅要拓展杭州的山水观光之旅,还要开发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茶酒文化等,形成旅游文化活动系列产品,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到杭州来(注3)。
林呼吁开发孤山的清代行宫,康熙六下江南,五巡杭州,驻跸西湖行宫,规制宏丽。
林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第一次巡视杭州,地方官赶办了三件大事,一是对西湖进行了疏浚;二是在湖中的小岛孤山兴建了行宫;三是疏通了自涌金门经城区流入运河的城河,使得运河航道上的御舟能从京杭运河直达西湖。
到了雍正年间,行宫因长期闲置,皇帝下旨改为圣因寺,派僧侣看管。
至乾隆年间,乾隆六下江南,六次巡幸杭州。圣因寺再次成这清帝的西湖行宫。
据《南巡盛典》记载,孤山行宫共有八景,分别是四照亭、竹凉处、绿云径、瞰碧楼、贮月泉、鹫香庭、领要阁及玉兰馆。这些古代西湖旅游沉淀的文化在今天应当得到发扬光大。
《杭州消防》,这是一家市消防局的内刊,一份宣传城市防火减灾的杂志。
杭州,一座千年古城,早先建筑大抵是木结构的,一座房子紧连着另一座房子,易于发生火灾,为百姓造成过巨大灾难,志书古籍上均有记载。
林应编辑的邀请,不仅写了杭州历代历朝发生的火患史实,也写了古人防灾救火的办法的系列文章,他说,早年在吴山与玉皇山顶就有观火哨,至今在玉皇山还留有七星缸,就是一个证物(注4)。在为这家杂志撰稿的基础上,让他积累了大量防火消防的素材,成就了他的另一本书厚实的书《杭州消防史》(见第二十三章《“收获满行囊”》)。
《杭州统战》,为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主办的内刊,林在该杂志上系统介绍了早年的杭州道观文化,史册上,杭州旅游与宗教文化密不可分,全盛时,道观多达数百余所,遍布西湖周边的山林乡村,今天只剩下葛岭抱朴道院、玉皇山福兴观几所了。
西湖边葛岭上的抱朴道院有晋代道家名人葛洪结庐炼丹场所,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了,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他历数葛洪一生经历,特别是在杭州的事迹。相传《抱朴子》一书就是葛洪在杭州葛岭道观所著。
南宋《武林旧事/湖山胜概》有:“葛岭,葛仙翁常来此于此,故得名,亦名葛坞。”
福星观,在湖畔玉皇山顶,临湖瞰江,为明清至民国时期杭州的重要道院之一。
清《玉皇山庙志》载,唐玄宗年间(712-756),有采松花者遇一道人,问之,则曰:特朝三清道祖,实时腾空而去,一进传场,开山启建玉龙道院,供奉三清三宝三天教主。
道仙吕洞宾云游天下,至玉龙道院,题诗一首:“七福庄严五色丹,六通四达出尘埃。
个中滋味神仙喻,遇有缘人笑口开。”
清雍正年间(1723-1735)浙督李卫深感杭城“火患之多,动辄千百家”,于是,在玉皇山顶开凿日月池,在山腰安置七星缸,取水以制火。
二战时期,日军占领杭州,全市居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道长李理山收容难民老少成千上万之多,费尽苦心,受到江湖中人的好评。
林查阅了历代地方志书与古籍的记载,在文中将这些史实一一列出。
《杭州佛教》,为市民族宗教局主办的一家内部杂志,林为该刊撰文介绍了早期杭州佛教由来,在吴越国时,作为首府的杭州被誉为“东南佛国”,全市有佛寺数百所,这与吴越国君主钱氏三代五王崇奉“信佛顺天”的宗旨不无关联。由于朝廷崇奉高僧,礼遇名道,促进了杭州成为当时东南佛教的一大中心,吸引了四方信众,也为杭州西湖的旅游打下了基础。
梵天寺,筑于天夏四年(904),吴越国王钱镠所建,初名南塔寺。乾德三年(965)于寺中建一对经幢,有释迦真身舍利塔。平治年间(1064-1067)改名梵天寺。
今寺院已毁,但遗址前仍留有一对经幢,高十五。六七米,通体为太湖石构筑,体量高大雄伟,虽历千年风霜岁月,仍屹立在山坡之上,今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文保单位。
白塔与原白塔寺,白塔高十四。四米,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挺拔秀美,耸立在钱塘江畔,为古运河连接钱塘江航道的接口上(由于大江沙涨潮落,今已变位)。
林为杭州临安区《天目山》杂志写了专文《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诞生在杭州天目山》,天目山是自然保护区,名闻大江南北,除了郁郁葱葱的森林资源与丰富的珍稀动植物以外,释道文化丰厚。尤其是道教文化,可以成为天目山的另一个宝藏。
他历数各代道教名士在天目山修炼得法,太微、太素法师隐居天目山的史迹;
东汉炼丹家魏伯阳,撰写了最早的炼丹著作《周易参同契》,成为道教的经典著作。此人不愿做官,却到天目山修炼神丹,著书立说。
东晋葛洪,人称葛仙翁,据传到过天目山,在岩洞中捣制仙药。
唐代名道徐灵府,相传为临安人,结庐天目,一生修炼道术,学问渊博,朝廷屡召屡辞,著有《元滥》、《元真经》、《三洞要略》等。
名道杜光庭(850-933),为唐末五代著名道教理论家,著述宏富,流传甚广,曾到访天目,并赋诗《天目山》:“盘空蹑翠到山巅,竹殿云楼势逼天。
古洞草深微有露,旧碑文灭不知年。
一州风物分檐外,万里云霞在目前。
自是人间轻举地,何须蓬岛访真仙。
北宋名道唐子霞,头戴铁冠道帽,人称“铁冠道人”。苏东坡守杭,与之结为好友,有诗文酬往。宋徽宗召见他于汴京,未久就辞归,结庐天目山。林正秋挖掘了天目山深厚的道教文化,不仅增添了天目山名声,也为当地养生与旅游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杭州月志》,为杭州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杂志。创办不久,林正秋就成为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参与过八十年代初的首届全国地方志会议,并且对杭州历代地方志有很深的研究。
他的书《浙江地方史》就是在历代地方志的基础上撰写的。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地方志的编写相当重视,林以经历者的身份为该刊撰文。
注释:注1本段改写自张凌鸿作《林正秋,让历史走进生活》载《杭州》二00七年四月刊。
注2,内部刊物是社会组织自己创办并主要向组织内部成员发行的出版物,是社会组织内部报纸、期刊及其他出版物的统称。作为组织公共关系工作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内部刊物具有沟通信息、统一思想、塑造形象、传播知识等诸多作用(摘自网络)。
注3,载《杭州旅游》一九八五年第五期。
注4,七星缸,源于杭州民间的一个传说,指的是七只镇压飞龙的大铁缸,杭州人还有句老话,“七星钉飞龙只差水一桶”,就是指的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