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腊八
桑妮2021-11-10 11:013,044

  黎锦被送到家,都已经快宵禁了,她也没请二人进家门,立在屋檐下,道过谢,看他们离开。

  难得遇到知音人,程九十分不舍,掀开帘子依依嘱咐道:“九郎考虑考虑,君之故事,某一定写得荡气回肠,波折动人,不定陛下看到,一同情,就给你个特令……”

  话没说完,就见黎锦一拱手:“再见!”干脆利落地转身,进门去了。

  眼看大门在面前关上,徐知剪闷声笑,程九郁闷坏了,放下帘子回身坐好,蔫蔫道:“四郎怎就不知我的心?”

  只对着程九,徐知剪放松了些,却也依旧是翩翩君子样。他掀开帘子最后看了眼这处地方,是西坊市常见的小宅子,门脸狭小,屋檐低矮,门口贴了一副春联,约摸是时间已久,只残留了一点褪色的红纸,隐约能瞧见一个“春”字,透出残破寥落之意。

  马车走动,冷风呼呼灌入,徐知剪放下帘子,问还在兀自委屈的程九:“杜家是做什么生意的?”

  “我不知道哇。”程九答得理直气壮,“四郎又没说。”

  徐知剪默了一下:“他不是你朋友?”

  程九:“对啊,我朋友,也是我知音。不过我们今天才在书店认识的。嘿嘿,我本是想去看看我的话本有没人买,岂知一过去就见四郎在那看我的书。”他托着腮帮子,“四郎人品贵重、谈吐有物,一点也没商贾人家的市侩气、铜臭味…… ”长叹一声,“打仗真是一点也不好,想想四郎多好的人,他从家乡一路走来,经历父死母丧,背着阿家一路来到京城,不得已放下书本去学人经商……”

  脑补出一颗无敌可怜小白菜,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

  徐知剪:????

  人杜四郎根本就没说他是把自己阿家背来的京城吧?

  哪怕熟知程颉性情,徐知剪还是忍不住扶了扶额:“程九,你这么痴迷写书,可想过令堂的心情么?”

  程九坐正身体,满脸正经:“四郎说了,我‘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是传文载道。”说着说着身子就塌了,“徐大,可说好了的,我写书的事,你们不能告诉我阿家。”见徐知剪不为所动,他就威胁道,“你若是敢说,我就把写你的《苦命鸳鸯传》也发出来。”

  徐知剪挑眉,浅笑:“当真?”

  程九:……

  嘤,他认怂:“不当真。”拽着他的袖子,“你们知道的,我人生也就这点乐趣,我阿家要我做的,我不喜欢。”

  居然跟他撒娇,徐知剪甩开他,皱了皱眉头:“那你也不能拖着杜四,你看看他这情况,经得起令堂搓磨?”

  程九挺了挺胸:“我阿家又不知道。而且你不觉得,杜四很有魅力吗?看着柔弱实际坚强,虽堕入泥里,却谈吐有物,淡定从容……”

  黎锦都不知道程九背地里这么夸她,虽然相隔很近,她还是第一次来这边宅子。

  被安排过来的老夫妻很靠谱,即便他们没来,这处院子也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厨房里也一直备的有热水、热食,仿佛主人家随时会来一样。

  帮黎锦倒水洗漱的时候,老阿婆问:“娘娘今夜是歇在此处?”

  “叫我郎君吧。”黎锦嘱咐一句,手伸进热水里,舒服得她叹了口气,点头说,“今晚就歇在这儿了。”

  下雪、天冷,路又黑,她也实在是懒得走。

  老阿婆应下,出去和守在外院的老头说了一声。

  黎锦洗好手,自己倒了水泡脚,房间是老旧的木板房,逼窄狭小,点两盏灯照着,屋里都还是暗的。

  好歹有热水缓解了一点外头的寒意。

  程九写的话本子被随手放在几案上,黎锦将灯移近一些,再次打开看起来。

  虽然故事很是隔应她,但是不得不承认,程颉不愧出自名门,遣词造句优美动人。

  要不要把他拐来写话本子?

  黎锦考虑着这个可能性,慢慢看着书简,不过竹简上的字本就不甚清晰,油灯又昏暗,看了一会,她就不行了。

  放下书简。

  老阿婆进来,见她在看书也劝:“这边没有备大灯,郎君晚上看书,仔细伤眼。”

  黎锦从善如流放下书简。

  才一放下,就见老阿婆十分自然地蹲下帮她洗起脚来,她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拦道:“不用……”

  老阿婆扎着手,有点手足无措:“郎君是嫌弃奴婢了么?”

  黎锦:“……不是。”她是思维还没有完全转过来,觉得差使这么老的老人着实罪孽,“我只是不习惯别人碰我。”

  这理由不错,黎锦洗澡都一向不要秋葵服侍的。

  老阿婆行礼道:“是奴婢莽撞了。”却还是跪下去,不时帮黎锦添点热水。

  两人在房里,不说话没事做还是有点尴尬,毕竟像秋葵那样发呆发得自然而然的人还是很少的。

  黎锦就努力找些闲话:“阿婆辛苦了,这屋里被你们收拾得很好。”

  老阿婆笑道:“分内之事而已。”她还蛮健谈的,主动说,“奴婢以前就是服侍陛下一家的,后来老了,陛下也没嫌弃,把我带来京中,给了我们老家伙一个安身的地方,奴婢也没什么可报答,只有好好帮陛下把房子守好。”

  她说话带点地方口音,软软的,倒显出一点可爱。

  而且黎锦从她的话里,还得出一点讯息:皇帝,是个念旧的人。

  念旧就好,这样的人,不会太寡恩义。

  黎锦泡完脚,泡得身上热乎乎的,这儿准备的被褥又新又厚,泡完脚睡一觉,暖得早晨都不想起来。

  只能说,身边没有人贴身服(监)侍(视)的日子太舒服了。

  只黎锦不想起,那头却又有人来找她了,万掌柜派来的人,说是这边都开始落雪了,晋王那更不知有多冷,皇后忧心晋王,想让黎锦想办法,尽快将衣服做好送过去。

  最好的下属是哪样的?那必须得是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哪怕黎锦知道,他们这儿下雪,大概率晋王那也不会变得更冷,可领导着急,她态度就得摆出来。

  也不赖床了,收拾收拾,连早饭都没吃,就套车去了城外的制衣坊。

  她这一忙,直忙到了十二月初,腊八节前一天,终于发出去一批衣服,她才又回到城里。

  车子进门,万掌柜亲自带着人来接她。还告诉她:“司空府的程九郎去那边宅子找过好几回娘娘。”

  黎锦顿了顿:“可有事?”

  “没说。”

  没说那就先不管了。

  店里的装修这时已经快差不多了,舞台完全搭建好,余下的,只是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

  黎锦先巡了一圈,提了几个意见,比如舞台的地方,天井封上顶后,光线过暗,她的意思,在中庭最不挡视线的地方,竖几根杆子,然后从上到下,挂一溜的灯笼,四周檐下,也要挂许多灯笼,既漂亮好看,又增加亮度。

  另外,屋子里还是有死角,黎锦想了好久,没电视没摄像头,怎么办?

  用镜子。

  这时候的镜子是铜镜,黎锦觉得做太大了有些奢侈,小了又没效果,提出放镜子的建议还纠结呢,万掌柜却说:“甚好。”

  拍板定了。

  至于镜子要大,最好还是方的什么的,万掌柜也说:“娘娘不用担心,他们能做得了。”

  黎锦:……

  好叭,她不能小看古人的工艺。

  店里巡了一圈后,她又过问了下烤鸭店的生意。

  所有烤炉都用上,烤鸭不间断的话,现在一天能提供上百只烤鸭了。

  还不够卖。

  万掌柜已经和好几个庄园签了养鸭协议,打算开春暖和后扩大养鸭规模。

  至于阿丙收鸭子,已经收到离京两百里的地方去了。

  天冷,黎锦怕出意外,便说:“鸭子不够,就用鸡、鹅,不必拘泥一种。”想了想,“明日正好腊八节,就以腊八节推新的名义,上烤鸡吧。”

  鹅的话最好是做成烧鹅,这玩意黎锦还得试验,试验好了才能推广。

  正好,腊八节她想教两个“徒弟”做腊八粥,就一起了。

  在厨房里蹲了一天,翌日,腊八粥有了,烧鹅也有了。

  这时候过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还没盛行,黎锦的腊八粥熬好了也没打算卖,和万掌柜商议后,那些粥就分送给了街坊邻居,一来告诉诸位,啊,我们这新店快要开业了,另一个也是致歉,店里装修,日夜赶工,叮叮当当的着实扰人。

  再有多的腊八粥就送到烤鸭店,来买烤鸡、烤鸭的人都可以免费得一碗腊八粥。

  那天烤鸭店的人生意爆多,买烤鸭的人,从街头排到街尾。

  也不知是冲着新品上市,还是那一碗免费的腊八粥。

  手头的事差不多了,黎锦才写了封信给程九,告诉他她已经忙完回来了,谢谢他去看她,很抱歉让他空跑了几趟。

  同时还包了份才出炉的烧鹅送过去,请他吃。

  然后,信送出去也没多久,黎锦正跟姜嬷嬷在商量事情,来人禀报,程九又去找她了。

  这么热情?

  姜嬷嬷看她的眼神顿时有些微妙。

  黎锦:……

继续阅读:第四十二章 娘娘逾矩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王爷,王妃又在搞事业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