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头露面”、“与民争利”、“低贱商人事”……
静默了几秒,黎锦说:“起吧。”她看着她,“你不愿意做,我不会强迫强你。可是秋葵,与民争利这话,你不该与我说。在我身边这么久了,你应该知道,这是陛下的产业。”
“奴婢知道。”秋葵眼睛还是红红的,她声音压得更低,不仔细黎锦都差点没听清,“可是娘娘,你是王妃……陛下和皇后如此纵容你行商人事……是没把你当王妃看啊。”
所以说,秋葵从来就不笨。
爱发呆只是她的保护色,其实她看事情可清楚了。
大概在秋葵看来,黎锦现在就是皇帝皇后手里的一颗棋子。
能有此见识,也难怪随嫁的人那么多,只有她能活下来。
也许,不仅仅是巧合。
“你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黎锦也不会把自己的谋算,全盘告诉她,她更不会告诉秋葵,她的野心,从来就不在做生意上,“你不愿意去,那往后,就好好跟在我身边吧。放心,我不会连累你。”
秋葵低头,跪下。
最终,黎锦还是把差事给了姜嬷嬷推荐来的绣娘,因着绣娘也不识字,王府里也再找不出识字的丫鬟,姜嬷嬷便帮着督导一阵,至少,得教人怎么记帐。
古代女人,想办事难。
不识字就要涮下一大片。
但要黎锦说,在古代当上位者还是很舒服的,她要什么,设定好条件,下边的人几乎会一丝不苟给执行下来。
黎锦想在乡下办制衣作坊,要多大的地方,多少人,要些什么工具,只要张一张嘴,她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万掌柜就着人安排得妥妥的了。
皇帝发赏后也不过三天,万掌柜就告诉黎锦:“人事皆已安排好。阿丙派人收了五百只鸭子,也已经在安排宰杀。”
五百只……烤鸭店还没装修好哩。
别的不说,土烤炉就没那么容易干。
“如若把庄上全部烤炉用起来,一日能做多少只烤鸭?”
“约三十只数。”
三十只……做完这五百只也要十来天,哪怕天气冷,鸭子杀了放那也不新鲜。
黎锦果断说:“叫阿丙收鸭毛……召集京城内外所有货郎去做。”
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抓紧时间,那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发动人民群众去做。
不过让黎锦没想到的是,战乱,让货郎们都几乎灭迹,稍年轻些的货郎不是躲战乱远遁,就是被拉去当兵了。
留下些老弱病残,天冷,人也就是近边收一收,根本就出不了远门。
什么叫百废待兴?这就是了吧。
好在钱帛动人心,底层老百姓想活下去,总是比上层的人还更知变通。
年轻些的男人不在是吧?没关系,有钱赚,女人也可以的。
万掌柜放出风声,说某某商行在某处收鸭毛,价钱还挺好,京城内外,许多已婚的妇人们组队去帮着收鸭毛,甚至家里没可用男丁的未婚女孩,也会出门帮着收。
收鸭毛肯定不能光收这一样吧?也会带些其它货,倒是阴差阳错,带动了一些地方经济。
总算不像一坛死水了。
这样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鸭毛一下就收了许多,京中但有养鸭者,无不屯有鸭毛,本想新年攒床被子出来的,能卖钱还攒啥?都翻出来卖。
京中买卖还不够兴盛,这鸭毛生意红火,立时就吸引了一票眼光。
万掌柜是皇帝的人,可以说是皇帝的钱袋子,这事很多和皇帝亲近点的人都知道。制衣要保密,万掌柜就不宜出面,甚至他的人都不宜出面。
时间紧,可靠的人难寻,怎么办?皇帝说,四娘就很好啊。
嗯,黎锦在皇帝心里的地位,终于由儿媳、晋王妃升级成了更亲近的后辈子侄。
以四娘称呼她了。
于是黎锦被推了出来,以商行少东家的身份出外行走。
得到消息,黎锦轻轻吁出一口气:原身母亲没救出来,总算她能得一半自由,也不枉她筹谋良久。
姜嬷嬷被黎锦安排着兼管制衣坊的事,忙得脚不沾地。知道她偶尔要出门应付,就专门跑回来:“娘娘若要外出,身边只秋葵一个如何能行?”
将庄上的春梅几个叫了回来。
黎锦无所谓。
因着她的头发还没长出来,戴假发又容易掉,为免让人觉得怪异,黎锦出门一概穿男装,头上戴帽子。
她现代的灵魂,走路本就没有古代闺秀那般婉约,撒开了走,堪称豪迈。
她身高在女人堆里算高的,在男人堆里也算不得矮,唯一扮男人会穿帮的胸,黎锦让秋葵给她做了个裹胸,再配上姜嬷嬷提供的裹腹,宽松的厚长袍一穿,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她是女扮男装!
黎锦很满意。
当然,黎锦是个谨慎的人,一开始,便是能堂堂正正出门了,她也只是城内收鸭毛店、城外制衣坊这么两头跑,偶尔去别的地方,也就是去去书店,看看市面上有没有新的话本子。
至于挑话本子的时候,挟带一两本她感兴趣的私货,那就是她干活的福利啦。
万掌柜他们效率高,黎锦这边才开始跑动,京城聚味楼的烤鸭店就开业了。
本来黎锦以为,京中百业萧条,一天三十只烤鸭未必能卖得完,结果也就半个下午吧,烤鸭就被闻讯而来的富豪家下人买光了。
店里的土烤炉还没干,不能用,烤鸭都是城外庄上做好了一次带过来的,再要……得明天了。
于是灶鸭店一天有大半时间是关门的……
京中有钱人还是多,黎锦顿时觉得自己把价格定低了。
好在万掌柜稳得住:“一开始,众人不过图个新鲜,久则不会。”
好叭,也有道理。
黎锦就不管了,专心搞她的羽绒衣作坊。
鸭毛陡然收得多,有好些甚至是加工好的,作坊原本准备的绣娘就有不足……炮制鸭毛可以随便找人,制衣就不能大肆外包了,万一被探子探出究竟怎么办?所以最后黎锦身边的人,包括秋葵,包括春梅、夏荷和冬雪,有一个算一个,都被调去作坊赶制羽绒衣。
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防止消息外露,黎锦把做油布的活外包,裁布、制衣又分为两个工种,做了稍微精细一点的分工,流水线作业。
这日黎锦又去了城外庄上,姜嬷嬷还有阿丙,把两边的帐都送过来,让她过目。
黎锦研究了半天……没看懂。
用繁体字写的也就算了,近来看的多写的多,她繁体字已有长足进步,但那些横横竖竖的线条是什么鬼?
完全看不懂吧啊喂!
回城的路上,黎锦都在考虑要不要教这时代的人阿拉伯数字……还有记帐。
一旦教了,她肯定会暴露自己。这么艰深的东西,哪怕再搬出菩萨来,估计都不顶用。
想了一路,最后还是决定按捺不动,徐徐图之。
眼见见天色还早,黎锦就让车夫转道去书店,她想看看,书店里有没有教做帐或者教数学的书简资料。
或许是纸发明的时间还不长,京中书店不多,黎锦他们聚味楼所在的坊市,一个书店都没有!
唯一一家书店离太学不远。只是仗打得太久,太学荒废,书店也荒废了,还是近来皇帝有意重开太学,这家书店才开了。
一开始基本没什么书,慢慢慢慢,书籍才多起来。
多是启蒙书藉,偶尔能发现一两本类容艰涩的史书,店家说是某某人家卖过来的。
天冷,来买书的人也少,店家百无聊赖坐在柜台内烤火。
黎锦问他:“可有算数类书藉?”
黎锦来了几回,前面都是戴幂篱着女装,今日头一回穿男装。店家完全没认出来,看她衣着平平,抬了抬眼皮:“不知,郎君自寻即是。”
行叭,黎锦就自己翻。
横竖也没多少书。
结果算数书没找到,倒让她翻到了新的话本子,还很新奇,是写在竹简上的,书名叫做“云英传”。
黎锦看繁体字基本无防碍,但还是慢,大概瞄了两眼,发现居然是写乱世中的男女的情情爱爱,很惊奇,毫不犹豫收起来,买了。
把所有书架翻了一遍,让她失望的是,没有算数书,连相关的都没有。
狂半日,就买了本话本。
付了钱,黎锦等车夫赶车过来,街上日头昏昏,因着这边不是坊市,行人无多。
很难想象这居然是京城,没有繁荣景象,连房子都是陈旧而灰暗的,隐隐约约能看到战时烧灼的痕迹。
黎锦叹口气,翻开书简看起来,正看了个开头,作者君说去某地某地,在路上遇到一女子,姿容绝世却荆钗布裙……忽有一人冒出来,“咦”了一声:“兄台好眼光,竟喜欢这‘云英传’么?”
黎锦:……
她抬起头,发现面前这人有点眼熟,再细看,MD,这不就是那个她割辣寥草时摔倒在人裤裆前的路人甲郎君么?
略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