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还生气:“嘿,他那是什么意思?”
旁边其他人,都不动声色悄悄离那个人远了一些。
万掌柜是阉人这事,知道的不多也不少,但是看起来谦卑温和待谁都恭恭敬敬的万掌柜并非表面那么好说话却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
那可是个信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越晚越要命”的主。
那位官员发现自己身边成了真空地带,心里有点发毛,虽然嘴上不肯认输,继续叨逼叨,过后却偷摸着靠近另一个和他关系稍微好点的,死皮赖脸问:“三郎何以突然与我生分了?”
定要他说出点什么来,否则就在他耳边“阉人、阉贼”地念。
那位倒霉催的三郎被他差点念崩溃,问他:“那万掌柜不过一商贾尔,你与他这般不对付作甚?”
那官员冷哼一声,傲然答:“三郎也知其不过是商贾尔,凭点小巧帮陛下做点小事,竟也敢在京中大行其事,出入这宣政殿……”拉着他的小手手,“我准备了一弹章,三郎与我一起弹劾他去!”
那个三郎都要哭了,这是哪里来的铁憨憨?
他既然是商贾,就算皇帝弄巧,找人帮他做生意与民争利,可是碍他们啥了?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万掌柜再得宠信,也就是一个商人,能干啥?
啊,能干啥?要去得罪他?
更何况他现在经营的聚味楼,可是京中名食,不止勋贵人家喜欢,便是清流文士,因其说书先生说得好,节目又精彩,还办文社,在京城之中,十分的受欢迎,这会儿去喷他,有病不咯?
两家人是差不多时间被起复的,论起亲戚关系来也有点渊源,三郎并不想他就这么作死不回头,想了想,问:“你可知安南将军陈密?”
安南将军是四安将军之一,掌征伐,这位陈密是秦帝身边的悍将之一,打仗又凶又悍,一路打过来,几乎没有过败迹。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倒在秦帝入京前的最后一仗上,坊间传闻,这位陈将军,就是被那位万掌柜给坑死的。
为什么坑他?
当时两人同在秦帝账下做事,万掌柜还不是个掌柜,而是皇帝身边得用的一个文士,两人政见不合,陈将军嘲他:“你个裤裆里没二两货的阉货,懂什么行军布阵?”
一语叫破万掌柜曾遭人阉割的事实。
这事虽然被皇帝下过封口令,当时在场的都对此讳莫如深,可世上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随着陈密战死,陈家败落,万掌柜不入朝堂反而在京中开起小店当起掌柜,事情慢慢流传了出来。
据说被叫破那日,万掌柜也如今日这般,冲那位陈将军微微一笑,施一礼后,扬长而去。
那位刚还强硬硬刚万掌柜的官员:“……你,你莫吓我,我才不信!”
三郎再不多言,一扬手,一甩袖,也退避他三尺远。
宫里发生的事,黎锦并不知道,她那会刚送走来给娃娃看诊的大夫,琢磨着给娃娃弄点什么好吃的。
那孩子跟着她来这一趟,真是遭大罪了。
虽然娃娃不怪她,看她愧疚还努力安慰她,说自己没什么事,昨天路大把她带走,也没让她吃什么苦,但人被害得发烧生病却是真的。黎锦觉得她底子弱,趁着在京期间物资丰富,可以好好给她补一补。
往厨房里看了一圈,发现里面食材还挺多的,鸡鸭鹅色色俱全,连鲜鱼都有。
最妙的是,约摸阿兰把猪肉的吃法传了回来,聚味楼已开始推广,万掌柜这次,还给她带了半扇猪肉!
陶阿婆说:“这些都是万掌柜让人送过来的,娘子要做什么,只管与我说。”
黎锦翻了一圈,说:“我自己来吧。”
万掌柜既去了宫里,想必最晚明日必有消息,她就也不急着出门——出门也没钱呐,还不如在家里做做好吃的。
万掌柜也很了解她,送食材过来的时候,还送了不少辅料,黎锦就让陶阿婆烧火,自己动手,做了个老鹅褒,炖了个鱼汤。
鹅是禽八珍之一,高蛋白低脂肪,特别适合生病的人吃。
民间有谚语,“吃鹅肉喝鹅汤,一年四季不咳嗽”,常吃鹅肉能够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搭配鲜香味美的鱼汤,给娃娃滋补最好不过了。
不管是老鹅褒还是炖鱼汤,都要时间,所以自半下午起,躺在外间客房的沈曜就被食物的鲜香味给唤醒了。
他因着身上有伤,遵黎锦的“医嘱”,为了让他尽快好起来,陶阿公和魏二轮换着给他上猪肝粥、猪血汤、猪肝猪血汤,但凡醒来就要让他喝一碗,比喝药还频繁、还准时!
沈曜差点没给喝吐!
现在好不容易闻到别的食物的味,顿时心情都舒畅了,再一听,“娘子在灶间做饭”,竟暗戳戳生出了许多期待。
话说之前他隐晦问陶阿公黎锦是不是皇帝的人,得到“否”的答复后,这位王爷就已经自顾自把黎锦划归到自己人地盘了,这会她做了好吃的,自然也想当然地以为,肯定是为他做的。
因此,再被灌一碗热腾腾怪味十足的猪肝汤,他也没说什么,只是和陶阿公说:“杜娘子一路过来也颇多辛苦,让陶嬷嬷多帮衬着她一些。”
院里食物的香味越来越浓,别说沈曜,就是守着他的路大都忍不住狂咽口水。
好不容易挨到饭点,陶阿婆送来饭食,两桌菜,泾渭分明,摆在沈曜面前的,是熟悉的让人绝望的猪肝粥、猪血汤,黑乎乎的两大碗摆在那,腥味扑鼻、堪称是灭人食欲大杀器!
偏这样也就算了,为什么给路大吃的就比他好那么多?
一碗炖得烂烂的鹅肉,咸香味混合着肉香,霸道地充溢在整个房间,一碗煎得焦黄焦黄的骨头,上面撒了粒粒细白的芝麻、一碗白白胖胖用糯米做的丸子,雪白的糯米丸子上还缀了一点红枣,周围放了一圈葱花,只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这还不止,没多久,陶阿婆又端了一大盘一整只鸭过来,端过来的时候她说:“这是神仙鸭,娘子说大家都尝尝,如若好吃,便给聚味楼当新菜推出去。”
沈曜靠坐在床头,看着路大吃一口鸭肉,又喝一口鸭汤,享受地闭上眼睛,微微抬了抬手指,没什么表情地说:“鸭肉端来,我试试。”
陶阿婆转身,行礼,有些为难地道:“娘子说,鸭肉性寒,郎君此时当以养伤补血为要,不能吃这些东西……倒是鸭肝、鹅肝能补血益气,郎君若想吃,我给郎君用此二物煮点粥来?”
沈曜:……
沈曜:…………………………
他觉得,伤可能不要命,吃的要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