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想不到,为刘湘部队打头阵的竟然是刘从云的神军。虽说四川人都知道刘湘有一支神军,但神军是怎么回事,还是个谜。义和团的时候,四川没闹过,后来的红枪会也没有传过来。刘从云的神军当然也发新式的快枪,但是他们平时的训练跟义和团一样,喝了神符,念了咒,光了膀子运气,用大刀往肚子上砍。稍有不同的是,义和团练神功是一个村一个村的,三三两两;而神军是排列阵势,几百上千人一'起砍肚皮,一'起挥舞大刀,然后就是一'起往前冲。
为了这次处女出征,刘神仙特地拉上他的八个大徒弟,摆开架势,做了一个大大的道场。所有神军士兵都在下面看着。刘神仙和大徒弟,加上几队童子,又是鼓乐又是念经,折腾了大半天,说是把天上的罗祖、玉皇大帝、关圣帝君,以及张飞、赵云都请了下来,届时神灵附体,料无问题。
不用说,神军练的是刀枪不人的功夫,比当年的义和团,多了些行伍范儿。但请神下降却是必不可少的一关。刘从云通权谋,平时运筹帷幄也挺靠谱,但他偏偏信这一套。
说句良心话,刘从云的神军所喝的符、念的咒,比起当年的义和团,还是像样多了。符是正经鬼画符的道教神符,咒语也都是从青城山上请下来的。要知道,四川可是道教的大本营。当时在中原,红枪会干的也是这一套,但符咒都是简化版。虽然在现实中,红枪会没有什么神奇,跟大队的军阀部队相遇,人家一开枪,照样死伤枕藉。但红枪会的事迹传到四川,却神乎其神。大家都说只要神功上身,就刀枪不人。按说,义和团的时候,这一套已经被证明根本不灵了。可是中国人,尤其是底层民众,特别健忘,若干年过去,神功就又来了。老义和团还活着的,当然不会参与,但是他们的后代却乐此不疲。有意思的是,刘从云对此事是相信的。在他看来,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是有刀枪不人的功夫的,只要这种功夫运用得好,绝对可以打败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正规军。一旦战胜,其震慑的威力会大得不得了。此后不用打了,只消神军现身,对方就会土崩瓦解。那么,他的地位可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刘从云好不容易被说服,不亲自带人上前线了,但一定要他的神军打头阵。而他呢,则在后面观阵,还不要炮兵火力掩护,就凭神功取胜。刘湘拗不过他,只好答应,只不过暗中布置了后续接应队伍。
你还别说,当神军出动之后,最初遭遇的是对方作为游动哨的一个排,这个排的一帮新兵蛋子见对面黑压压地来了一群光着膀子,挥舞着大刀,喊着刀枪不人的汉子,马上慌了,慌乱之中开了几枪,也没把人给挡住,当即吓破了胆,真以为对方刀枪不人,转身就跑。但他们哪里跑得了,瞬间就被追上,一个排的人都被剁成了肉酱。这个狠劲,也就是疯魔的神军才有。
刘从云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幕,乐得开了花,对潘文华、范绍增等人非常骄傲地翘了翘胡子,好像在说“你们看,我的兵怎么样”。
神军初战获胜,士气大振。原来后队还有拿枪的,现在把枪都扔了,大家都脱光了上身,挥着大刀,疯魔似的列队前进。
终于,神军撞上了敌人布置好的阵地。到了阵地前,神军停了下来,在领头老师带领下一起念咒、喝符,然后突然爆发,一声怪叫,蜂拥而上。这劲头很吓人,但在对方的机枪和排枪面前,神军像被割的草一样一排排地倒下。开始,前面倒下,后面还往上拥,待到第三排的人也倒下的时候,神军动摇了,开始是止步不前,然后就是往后退,进而崩溃了。都是血肉之躯,哪里真有不怕死的?前一分钟还豪气干云的神军士兵,后一分钟就跟丢了魂似的,四散逃命了。神军从嚣张到溃败,也就是一袋烟的功夫。
从望远镜里看到自己训练出来的神军在血泊中瞬间崩溃,刘从云傻眼了。他一个劲儿地擦拭望远镜,死活都不肯相信,过了许久,一声不响,脑袋垂得很低,低到了双膝之间,嘴里还一个劲儿地嘟囔:“没练好,没练好。”
刘湘担心他出事,马上派人用一顶滑竿把他送了回去,然后派人把溃败的神军收拢起来,带回后方。此役过后,神军还在,但已经跟其他部队一样,不再练神功了。没了神功,刘神仙对这支军队也没了兴趣,师长也跟着换人,神军从此就变成了刘湘的一般性部队。
当双方正经八百的部队开始对垒时,刘湘部队的优势开始显现。他的队伍人数不如对方,但火力优势明显。常言道: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刘湘的部队,炮和机枪都多,弹药又相当充足,杨森的部队明显被压制了。
当年军阀打仗,就是靠大炮轰、机枪扫、步兵冲。只要炮火足够猛烈,冲锋比较猛烈,大抵就能赢。装甲车和坦克只在北洋后期装备比较好的奉军那里才有一点。很多军阀的部队,冲锋就是扛着大旗,上了刺刀,一窝蜂往上涌。这种时候,只要哪一方有火力的优势,就会占便宜。刘湘的兵炮火足,能给对方足够的压制。双方打仗,任何一方赏赐多,冲锋就比较勇敢。
如果杨森的兵只是守,还能多坚持一点时日。偏偏前方的将领依仗自己人多,非要发动进攻。成渝之间虽然没有险要的关口,但是进攻的一方如果火力不够强,而对方火力足够强,机枪大炮比较多,那就要吃亏。所以,大军压上的杨森部队死伤枕藉。而袁祖铭的部队过足了大烟瘾的话,也十分凶悍,会爬山、善跑路,包抄迂回是拿手好戏。他们在杨森队伍的侧翼发起了突袭,很快,杨森的队伍就顶不住了,只好仓促转人防守。
由于原来根本没有准备守,连战壕都没挖,于是守也守不住,杨森的第一道防线在第一天就被突破了。
在杨森没有膨胀之前,他的部队要说训练和战术水平,在川军中算是好的。杨森跟刘湘部队的武器差距,杨森是知道的,但他没料到会有那么大。因为川军进口武器,即使像刘湘那样没有人拦阻,也有一个资金的问题。他没有想到刘湘用了一些财政理财专家,放开了经济,财政状况有了飞跃,资金的瓶颈已经不严重了。反过来,杨森没有想到,经过他的整军经武,他的部队的战术水平反而下降了。不是刘湘的兵变强了,而是杨森的兵变弱了。双方一接触,见了真章,杨森那些专会拍马屁的下属就露焰了。
内地军阀之间的战争,也就是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才出现了一个阵地反复争夺,双方死伤枕藉的惨状。在此前,战争的惨烈程度都是有限的,不管参战的人数有多少万,因战争而死亡的人数都非常有限。而在四川,这样玩命的血战一直都没出现过。虽然一直在打仗,大家都不是很玩命,也没有必要玩命,一看大事不好,就撤退算了。如果撤退了人家还不放过,就投降呗。
这一回,杨森自以为他的兵都会为他卖命的。其实,大家还都是川军。况且,在战前,众多袍哥官兵已经没有了战意。四川军队打仗,除非一次冲锋解决战斗,否则就得歇歇。双方都像是约好了似的,彼此在间歇期间抽大烟,这种时候都不会互相偷袭。这场大战,虽然经过几个间歇,但杨森的队伍明显处于下风。杨森的队伍中抽大烟的人的比例比刘湘队伍低,也不是没有人动过这个心思,趁对方过瘾的时候偷袭,但下面的官兵都不肯干,说这样不仗义。
最有意思的是,刘湘的空军居然也参战了。两架教练机都飞到了前线,一架飞机上两个飞行员,每个人在飞行服的兜里都揣了两颗手雷,飞到杨森的部队上空,欺负川军的娃子们没见过这玩意,低空盘旋一阵,就把炸弹丢了下去。杨森的大兵见天上来了这么个玩意,正奇怪地仰着头看,忽然上面掉下来一个铁疙瘩,落地轰得一声炸开了,炸死了好几个。一会儿,又掉下一颗,又炸死几个。没死的,吓得四散逃命。
空军参战,给对方造成的伤亡倒是不大一八颗手雷用完了,就得回去补充,等补充完了,前线的敌人已经撤退了一但给杨森部队造成的威慑倒是比预想的大。其实,这种木头做的飞机飞得又低又慢,要不是被它吓住,拿步枪就能打下来。
当神军崩溃时,消息传到杨森这儿,杨森特别高兴,因祭旗仪式带来的沮丧一扫而空。他一边让周围的人放鞭炮,一边指使华新之带了大笔光洋和烟土送往前沿,慰问前方将士。待到华新之到达前沿的时候,形势逆转,部队已经退下来了。这些钱倒是有点作用,给退守二线的人打了一针小小的强心剂,让他们多抵抗了些时间。但华新之比较倒霉,放下慰问品,刚转身就挨了一颗流弹,受伤倒地,也没人理会,过了半晌,就死翘翘了。
当年军阀混战,伤兵一般都是没有人救助的,一个师都没有一个军医,只要受了伤,就只能听天由命。但华新之好歹是个副秘书长,可见当时前线已经忙乱成什么样了。
刘湘、袁祖铭跟杨森已经全面开战,但邓锡侯这边基本上还是按兵不动。田颂尧也只是意思意思,挠了挠痒痒。
要说邓锡侯完全按兵不动,也不全对。他派一支部队去了自贡。但是,当他的部队到达自贡的时候,发现刘文辉的人已经到那里了,而且经过强攻,已经攻进了城。邓锡侯的部队到达,倒是彻底瓦解了杨森守军的斗志,因为守军发现对方的人太多了,源源不断。邓家军其实也没有怎么打,但见者有份,所以刘文辉就跟邓锡侯分享了盐都。
刘文辉当然不知道满妹她们在成都的折腾捣乱,心里一个劲儿地后悔,悔不该把满妹的队伍撤出来。尽管如此,他还是派重兵向成都挺进。刘文辉实际上没有参加反杨联盟,但他比邓锡侯他们还积极。逼近成都之后,他却止兵不前,并没有跟杨森的部队发生冲突。他要等着,享受渔翁之利。而杨森在成都的部队,正在不断调往前线。